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级养老护理员心肺复苏(CPR)急救知识的掌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辽宁省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432例,使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和评价,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是否参加过培训是CPR知识的影响因素。结论高级养老护理员的CPR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低下,应有针对性地提高其CPR急救知识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公众现场接受调度员电话急救指导实施心肺复苏(CPR)的现状。方法将278例的接受公益性急救知识培训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接受调度员电话急救指导CPR的意愿、原因、途径、需求、知晓率、正确实施率等进行调查;对其中80例调查对象分别于培训前后进行CPR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正确实施率调查,比较干预前后的结果。结果有参加培训经历的目击者对调度员电话急救指导实施CPR意愿率较高;对亲朋好友实施CPR的意愿率较高;69.8%的人愿意接受面授培训;获得CPR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电视和网络;干预后的CPR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正确实施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均有P0.05)。结论海口地区公众接受CPR的培训率和意愿率均较低,缺乏系统的CPR培训,不利于目击者现场正确实施CPR;通过调度员电话急救指导现场目击者实施CPR,可明显提高目击者CPR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正确实施率,为真正的目击者正确实施CPR提供了基础,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曾秀丽  陈爱民  陈燕丽 《内科》2011,6(3):244-245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高危人群家属徒手心肺复苏(CPR)知识的知晓程度,探讨对其进行CPR技能培训的意义及实施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1月~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家属63人作为调查对象,对其问卷调查和实施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结果被调查者均未接受过CPR知识及技能培训,其CPR知识和技能缺乏,理论知识平均得分为(4.96±1.87)分,操行技能无1人合格;经培训后,CPR理论知识平均得分(12.36±2.71)分,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行技能合格61人,占96.82%,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危人群家属普及CPR知识和技能,对减少院前猝死,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失能老人照顾质量及专职陪护人员的营养素养情况,分析两者相关性及专职陪护人员对失能老人照顾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22年2月至5月对某养老院失能老人482例及同时照顾老人的专职陪护人员264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陪护人员和患者两部分,专职陪护人员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照顾者营养素养量表,失能老人采用照护质量量表,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专职陪护人员营养素养与失能老人照护质量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失能老人照护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专职陪护人员营养素养总均分为(124.17±18.67)分,失能老人照顾质量总均分为(24.64±3.52)分;专职陪护人员的营养素养各维度与失能老人照护质量呈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能老人的失能程度、文化程度、经济来源,专职陪护人员的营养素养各维度为失能老人照护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失能老人的照护质量有待提高,专职陪护人员的营养素养越高,对失能老人的照护质量越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居民急救知识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福州市5个乡镇共117名老年居民进行急救知识与需求的调查分析。结果农村老年居民急救知识得分为(5.11±1.73)分,其中触电急救措施正确率(91.5%)最高,对心肺复苏正确率(7.7%)最低,生活经验和电视广播是获取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经多因素分析,急救知识培训经历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是影响急救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农村老年居民尤其是低收入老年人群急救知识与技能有待提高,急需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逐步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急救培训对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及其培养方法。方法对急诊专科护士实施心血管疾病急救基础知识、急救意识、专业知识、急救技能培训,对培训前后的核心能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培训后急诊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得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能力和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培训前后各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专科护士进行心血管疾病急救基础知识、急救意识、专业知识、急救技能的培训,可以明显提高专业护士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研究军队干休所离退休干部保健对象对体系医院现有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某军队大型综合性保健医院体系内干休所200名离退休干部保健对象,并采用自行设计的<干部保健对象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合格的182份问卷进行方差分析,分析各组人群间的满意度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果 干部保健对象对现有医疗服务总体比较满意,丧偶者满意程度偏低.出院随访因子满意程度最低,后续医疗、入院等待和伙食服务3项指标满意程度最低,满意度主要影响因素为出院随访和一般评价因子.结论 需要针对性加强管理,优化服务流程,在更高的起点上进一步满足离退休老干部不断增长的多元化医疗需求,创造卓越的保健效益.  相似文献   

8.
我院急救技能考核存在问题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夏云  覃业宁  卢燕飞 《内科》2011,6(4):379-380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急救技能考核存在问题,探讨急救技能培训规范管理的方法。方法对门、急诊32名护士急救技能考核,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并实施相对应培训对策。结果通过定期培训、复训并考核,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后各项急救技能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明显减少。结论规范急救技能培训,能提高门、急诊科护士急救理论和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该院工勤人员对自身职业危险的认知和防护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该院476名工勤人员(包括保洁员、护工、外勤工)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资料、职业危险认知、职业防护知识和培训情况等。结果 476名工勤人员职业危险认知得分为(19.26±1.06)分,职业防护行为均分为(2.86±0.25)分,达中上水平;调查显示文化水平越低,职业危险认知和防护行为得分越低;工龄越短职业认知越差;在不同岗位类别中保洁员的职业危险认知与防护最低分,护工最高分;经过岗前培训的工勤人员无论职业认知还是防护行为得分均比未培训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勤人员对自身职业的特殊性认识有限,防护意识薄弱,医院管理者应根据工勤人员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工种、工龄不同,采用分批、分层次培训,全面提高工勤人员的防护意识与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
探讨护士心肺复苏(CPR)操作培训的方法,提高护士的急救技能和医护配合能力。对护士CRP的理论与技能进行了总结。护士必须熟练掌握CRP操作技术,密切观察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西某交通运输学校新生对心肺复苏(CPR)知识掌握现况.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广西某交通运输学校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广西某交通运输学校新生知晓率仅有22.3%,可以现场正确实施CPR者仅占0.4%,但90%的学生愿意参加CPR培训.结论 中职学校学生掌握心肺复苏知识水平不高,应作为CPR全员培训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内科》2020,(2)
目的了解广东省高州市特殊人群的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培训现状,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院前急救水平。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高州地区3个公安分局、3个消防中队、3所高中或大学有关人员共793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他们进行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培训现状调查;采用PPT教学、播放录像、现场示范等教学方式对被调查者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比较他们培训前后的急救知识合格率。结果被调查的368名公安人员、134名消防人员、291名高中或大学教师的中毒急救、溺水急救、中暑急救、触电急救、气道梗阻急救知识合格率分别为49.31%、62.17%、79.32%、76.67%、77.81%。被调查者近3年接受急救培训者共624人,培训率为78.59%,其中对培训内容感兴趣者共354人(56.73%),感觉培训有意义者共458人(73.40%);经过培训后,他们的中毒急救、溺水急救、中暑急救、触电急救、气道梗阻急救等知识合格率均得到显著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高州市公安、消防、教师等特殊人群的急救知识并不全面,经过培训后,可使他们的急救知识合格率得到显著提高,能有效提高他们的院前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工作人员消毒知识掌握情况与工作能力现状,为消毒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南疆、北疆和东疆地理分布,抽取全疆及市(县)三级疾控机构消毒工作人员,采用网络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知晓率等调查,并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75人,消毒基本知识及预防控制措施的总体知晓283人、知晓率60.19%;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学历、是否接受培训和科室是消毒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疾控机构人员学历以专科和本科为主、占94.74%,南疆、北疆和东疆人员学历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25,P<0.01),南疆人员学历最低且以专科为主、占65.75%。结论 人员消毒工作能力现状有待提高,需要加强消毒基本概念、消毒剂的分类等相关内容培训。消毒专职人员及高级职称人员数量不足,建议鼓励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加强消毒专业队伍建设和科室设置,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人员,有侧重和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并重视培训效果,以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院前心脏骤停病人现场心肺复苏(CPR)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急诊科院前实施现场心肺复苏的86例心脏骤停病人,统计病人CPR成功率,筛选出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86例心脏骤停病人,CPR成功21例,成功率为24.42%,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心脏骤停病人CPR成功率高于其他基础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CPR开始时间、电除颤用时及抢救半径不同病人的CPR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CPR持续时间不同病人的CPR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脏骤停病人年龄、基础疾病、CPR开始时间、电除颤用时及抢救半径是影响心脏骤停病人CPR成功率的重要因素。结论影响院前心脏骤停病人现场CPR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CPR开始时间、电除颤用时及抢救半径。  相似文献   

15.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在职人员接受培训需求调查的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疾病预防控制在职人员接受培训需求调查的现况及相关因素,提示培训管理部门重视培训需求调查工作。方法问卷调查1168名国家级、省级、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在职人员接受培训需求调查的现况。结果总培训需求调查率为24.0%,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在职人员的培训需求调查率为29.4%,明显高于省级的18.3%和地县级的16.4%(P<0.01),社区卫生服务专业人员的培训需求调查率为38.6%,明显高于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的6.5%(P<0.01)。结论当前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覆盖面偏低且不均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重视培训需求调查工作,切实掌握在职人员的各种培训需求,为科学、合理制订培训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CA)急诊病人行心肺复苏术(CPR)成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急诊行心肺复苏术的6 2例病人病例资料,分为成功组(25例)与失败组(37例),比较不同因素对CPR的影响,将可能影响CPR的相关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成功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短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源性疾病和创伤性疾病病人有较高的死亡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脑源性疾病和创伤性疾病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SC时间短有利于病人存活,另外脑源性疾病和创伤性疾病引起的心脏骤停病人行心肺复苏术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王政林 《内科》2014,(6):746-747
目的通过对有较高素质的特定人群(大学生)予以心肺复苏(CPR)认知度调查宣教与系统操作培训,探索全民普及CPR术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广西南宁市部分高校的一、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组,系统培训组通过系统地介绍CPR历史、标准操作流程、现场培训CPR操作技术及考核,对照组只按照大学生原有的教学任务对CPR技术进行宣教,不予干预,统计两组对CPR技术的了解认知程度和具体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系统培训组对CPR术的适应证理解认知度及快速规范实施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对民众实施CPR认知度宣教与系统操作培训,为全民普及CPR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珠海市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特征,寻找影响暴露后预防性服药的因素,防止感染HIV。方法对HIV职业暴露个案进行问卷调查,描述HIV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服药组和未服药组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3-2012年珠海市共报告HIV职业暴露79例,其中医务人员暴露占68.4%(54人),警务人员占27.8%(22人),其他占3.8%(3人)。70.9%(56人)的暴露者接受了预防性用药,在性别和暴露源两个因素上,服药组和未服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暴露人员服药与自我意识有关,建议加强医务人员和警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杨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4883-4885
目的 探讨影响急诊老年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急诊科行心肺复苏的148例老年患者资料,按照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将其分为心肺复苏成功组与失败组,比较两组之间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病因、复苏药物、电击除颤、气管插管等相关因素的差别.结果 148例老年心肺复苏患者,23例复苏成功,125例失败,复苏成功率15.5%.两组之间CPR开始时间(从心搏骤停至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肾上腺素用量、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胺碘酮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老年患者CPR成功率较低,普及全社会急救意识、尽早识别心搏骤停、及早CPR、及早气管插管和及早电击复律等,是提高急诊老年患者CPR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李海坤  骆书秀 《内科》2013,8(3):324-32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方法。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对一带教,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指导、情景模拟和观看录像等方法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独立上岗。结果 20名低年资护士接受培训后急诊护理理论考试和急救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前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合格率分别为80%、85%,培训后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合格率均达100%。结论通过有计划的不同方式的培训,可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抢救技能以及基础技术,提高其综合素质,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