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转移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胃癌转移组及非转移组血清Ⅲ、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胃癌组织中Ⅳ型胶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胃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胃癌转移组血清中细胞外基质Ⅳ型胶原、LN和HA含量显著高于无转移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VEGF阳性的胃癌MVD明显高于VEGF阴性的胃癌组织。低、未分化组MMP-9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组,随着TNM分期的进展及淋巴转移MMP-9阳性率亦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Ⅳ型胶原、LN和HA测定可作为早期胃癌诊断及胃癌转移的预测因素。胃癌组织高表达MMP-9、VEGF时,MVD升高,反映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胃癌病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病变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测定,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组织的VEGF。结果:胃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较术前升高,肿瘤组术后较术前升高(P<0.05)。肿瘤组术前血清VEGF水平、肿瘤组织中的VEGF与浆膜受累、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有关。肿瘤组术后随访24~36个月中出现复发转移和死亡的患者,术前VEGF表达较其他患者升高(P<0.05)。结论:血清VEGF水平及肿瘤组织中的VEGF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检测血清VEGF及肿瘤组织中的VEGF对胃癌浸润、转移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HCC患者60例(HCC组)和正常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入选对象血清中VEGF的含量,比较两组血清VEGF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CC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368.8±172.6)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158.8士60.2)pg/mL(P〈0.01);HCC组血清VEGF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1),有转移与复发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与复发的患者,TNM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浓度显著高于TNMI、Ⅱ期患者,有门脉癌栓与肝内外转移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无静脉癌栓及无肝内转移患者,合并肝硬化的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肝硬化患者,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HCC诊断、判断恶性程度及是否转移和估计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于海东  辛华  王英 《临床荟萃》2011,26(20):1768-1770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和尿液中骨桥蛋白(ostoepontin,OPN)含量,探讨其在胃癌辅助诊断,监测病情变化,判断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60例胃癌患者,42例胃溃疡患者,33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和尿液中OPN含量。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尿液中OPN(104.4±36.3)μg/L,(230.0±46.7)μg/L显著高于溃疡组(47.8±29.6)μg/L,(98.9±40.2)μg/L及体检组(36.5±24.8)μg/L,(86.0±35.2)μg/L(P〈0.01),尿液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含量(P〈0.01);OPN在血清、尿液中含量与胃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血清和尿液中的OPN值呈正相关(r=0.92,P〈0.01)。结论血清和尿液中的OPN水平可反映胃癌患者机体肿瘤负荷状态,可作为诊断、监测病情变化、判断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生存素(Survivin)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36例确诊胃癌患者(观察组)和136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清VEGF和Survivin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VEGF和Survivi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VEGF和Survivin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胃癌患者血清VEGF和Survivin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VEGF和Survivin水平异常升高,二者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早期联合检测VEGF和Survivin可能对患者预后判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VEGF、bFGF在胃癌组织和区域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在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62例,癌组织和区域淋巴结各62例,正常胃黏膜30例。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对VEGF和bF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①胃癌患者组织中的VEGF和bF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②胃癌组织中VEGF、bFGF表达分别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Bomnann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浸润深度、5a生存期有关;其中VEGF表达还与临床分期有关(P〈0.01或P〈0.05)。③胃癌区域淋巴结中转移淋巴结组较无转移淋巴结组的VEGF和bFGF表达均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胃癌区域淋巴结中VEGF和bFGF阳性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⑤胃癌区域淋巴结中VEGF、bFGF阳性表达组的5a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①胃癌组织中的VEGF、bFGF蛋白表达异常,提示检测VEGF、bFGF表达有望成为胃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②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增高与胃癌浸润深度、临床分期、进展及预后不良有关;胃癌组织中bFGF表达增高与胃癌浸润深度、预后不良有关,提示检测胃癌组织中VEGF、bFGF表达将有助于判断胃癌的转移、复发及预后。③胃癌区域淋巴结中VEGF和bFGF表达增高是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癌细胞数量在手术前后的差异及个体化化疗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AISA抗原测定、RT—PCR法定性半定量测定30例接受根治手术的胃癌患者术前、术毕当天及术后第1、2、3月外周血VEGF、胃癌细胞数水平,并与10例健康人对照;测定药敏组15例(术后每月一次个体化化疗)外周血VEGF及胃癌细胞数水平,与经验组15例(术后每月一次经验化疗)对照,并随访3年。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VEGF水平、胃癌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经根治手术后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给予个体化化疗的患者比同期给予经验化疗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但预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胃癌术后个体化化疗虽然能明显降低外周血VEGF及癌细胞数水平,但并不能明显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卵巢癌患者血清、腹水VEGF、MMP-2的水平,并研究二者在卵巢癌诊断以及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ELISA法对10例健康妇女(对照组)、14例卵巢良性肿瘤(良性组)及42例卵巢恶性肿瘤(恶性组)进行血清、腹水VEGF、MMP-2含量分析。结果本研究表明恶性组术前血清VEGF、MMP-2含量显著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手术治疗后血清VEGF、MMP-2含量较手术治疗前水平明显下降;腹水VEGF、MMP-2含量显著高于血清中含量;血清VEGF、MMP-2含量与卵巢癌临床分期、淋巴结、大网膜转移关系密切。结论血清、腹水VEGF、MMP-2含量在卵巢癌中异常升高,在肿瘤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二者可作为卵巢癌有价值的诊断以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标记物CA125的水平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恶性卵巢肿瘤88例(Ⅰ组)、良性卵巢肿瘤34例(Ⅱ组),正常人24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及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分别测定各组术前血清中的VEGF与CA125的水平。结果 Ⅰ组VEGF与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Ⅱ组及对照组(P〈0.01);Ⅰ组(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与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Ⅰ组(Ⅰ~Ⅱ期)(P〈0.01);血清VEGF组织类型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血清CA125组织类型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血清VEGF、CA125的水平与卵巢肿瘤的恶性行为有关,作为诊断卵巢肿瘤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5例NPC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治疗后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者,50例头颈部良性病变患者及50名正常人血清中VEG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NPC治疗前组和治疗后复发组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头颈部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与NPC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治疗后复发组明显上升(P〈0.01);Ⅰ临床Ⅲ-Ⅳ期NPC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临床Ⅰ-Ⅱ期患者(P〈0.01)。结论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NPC患者治疗前后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新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增强CT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与肿瘤CT增强程度的关系,从影像学角度评价肺癌VEGF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经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术前均做肺部病灶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常规送病理,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手术标本的VEGF表达水平进行定量测定。结果: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明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VEGF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肺癌组织中表达无差异(P>0.05)。VEGF在Ⅱ期和ⅢA期肺癌组织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I期(P<0.01,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表达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肺癌病灶的CT增强程度与其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VEGF在肺癌组织中呈高度表达,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标志。肺癌的CT增强程度与VEGF表达量呈线性依存关系,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清CEA、CA724、VEGF和Endostatin联合测定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60例胃癌患者中VEGF和Endostatin水平,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CEA、CA724水平,并以胃溃疡患者和正常人群作对照.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CEA、CA724、VEGF和Endostatin水平明显高于胃溃疡患者和正常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Ⅲ、Ⅳ期均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灵敏度提高至75%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分别为43.33%、56.67%、48.33%、40.00%).结论 血清CEA、CA724、VEGF和Endostatin可用于胃癌的诊断、预后判断,联合测定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口服人参皂甙Rg3(SPG Rg3)联合丝裂霉素C(MMC)膀胱内灌注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5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MMC治疗组和MMC+人参皂甙Rg3治疗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组患者术前、辅助治疗前及辅助治疗后2个月血清VEGF浓度,同时测定30例健康成人血清VEGF浓度。结果:术前表浅性膀胱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258.0±185.1)pg.mL-1明显高于健康成人(163.1±95.5)pg.mL-1(P〈0.01);辅助治疗后2个月Rg3+MMC治疗组血清VEGF水平(183.8±107.1)pg.mL-1明显低于单纯MMC治疗组(246.4±177.5)pg.mL-1(P〈0.05)。结论:表浅性膀胱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反映表浅性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采用口服人参皂甙Rg3联合MMC膀胱内灌注能明显降低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血清VEGF水平,从而有可能进一步降低表浅性膀胱癌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胃癌患者血清MMP-9水平及胃癌组织中的MMP-9表达,分析与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程度及分期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术前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术后1周(P<0.05),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及T3 T4患者血清MMP-9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T1 T2患者(P<0.05),而高、中分化胃癌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低分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MMP-9表达强度与胃癌细胞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胃癌的病期、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MMP-9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亦是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和胸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观察其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96例明确诊断为胸腔积液患者,其中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1例,为恶性组;良性胸腔积液患者45例,为良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 VEGF 的值,并与45例健康者血清 VEGF 水平作对照。结果恶性组血清 VEGF 水平为(90.87±35.36)pg/mL,胸腔积液 VEGF 水平为(985.36±523.63)pg/mL。良性胸腔积液组血清 VEGF 水平为(52.69±20.33)pg/mL,胸腔积液 VEGF 水平为(515.75±355.90)pg/mL。健康对照组血清 VEGF 水平为(30.88±7.22)pg/mL。其中良性胸腔积液组脓胸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 VEGF 水平与恶性胸腔积液组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良性组和恶性组血清及胸腔积液中 VEGF 水平比较:恶性组血清和胸腔积液中 VEGF 含量均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P <0.05)。良性组血清 VEGF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结核组及肺癌组血清及胸腔积液 VEGF 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肺癌组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膜炎组(P <0.05)。肺癌组不同病理类型血清及胸腔积液 VEG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肺癌患者初治前有远处转移组血清及胸腔积液水平[分别为(109.89±40.88)pg/mL,(1175.66±684.28)pg/mL]均明显高于尚未有远处转移组[分别为(71.79±36.37)pg/mL,(803.04±480.34)pg/mL](P <0.05)。结论检测血清及胸腔积液中 VEGF 水平对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临床意义。VEGF 的测定可为癌症由无转移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VEGF 的检测对癌症的分型不具有临床意义。胸腔积液中 VEGF 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胃癌和结肠癌患者手术前血清中中期因子的含量,探讨中期因子与胃癌和结肠癌诊断及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36例胃癌患者和20例结肠癌血清中中期因子水平,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并比较胃癌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的血清中期因子水平。结果胃癌患者组血清中期因子水平为577±278pg/ml,结肠癌患者组血清中期因子水平为451±161 pg/ml,正常对照组为181±91 pg/ml,两组癌症患者血清中期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组与结肠癌患者组之间血清中期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15例胃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中中期因子含量为681±291 pg/ml,21例未转移患者为504±248 pg/ml,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中期因子表达水平的升高对胃癌和结肠癌的诊断有意义,可以作为癌症筛查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49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VEGF和HGF水平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变化,并测定35例对照组血清VEGF和HGF水平。结果①对照组血清中有微量的血清VEGF和HGF,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清VEGF和HG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清VEGF和HGF水平与其有无转移有关,有转移组血清VEGF和HGF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VEGF和HGF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④恶性肿瘤患者血清VEGF与HGF呈显著正相关(r=0.7906,P0.01)。结论 VEGF和HGF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清VEGF和HGF水平增高在胰腺癌中预示了一种更具有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静脉血与肾静脉血中PDGF-BB、VEGF的水平及其与肾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29例肾癌患者术前24h、术后48、96h外周血及其中19例肾癌患者术中肾静脉血,12例肾结石患者术前24h外周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标本PDGF-BB、VEGF的水平。结果(1)肾癌组患者术前24h外周血清VEGF和PDGF-BB水平均高于’肾结石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肾癌组患者术后48h外周血清VEGF和PDGF-BB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后96h较术后48h显著上升(P〈0.05);肾癌肾静脉血清VEGF和PDGF-BB水平高于外周血清(P〈0.05)。(3)临床分期Ⅲ-Ⅳ期肾癌组患者术前24h外周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病理分级G3显著高于G1~G2(P〈0.05)。(4)肾癌’肾静脉血清VEGF水平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r=0.45,P=0.01)。结论正在肿瘤增殖的肾癌组织可能是PDGF—BB、VEGF的主要生成源;VEGF水平可作为一种肿瘤标记物,为肿瘤的诊断、疗效评定、监测复发以及评估预后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卵巢癌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卵巢癌患者、卵巢良性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VEGF水平,并评价其对卵巢癌诊断和转移的价值。结果卵巢癌组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良性组(P〈0.01)。良性组的VEGF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VEGF水平升高的阳性率为65.9%;在VEGF水平升高组中,卵巢癌转移率为77.8%;在VEGF水平正常组中,卵巢癌转移率为28.6%(与升高组比较P〈0.01)。结论VEGF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卵巢癌生长和转移的重要因子,其高水平表达提示患者转移、预后差,反之提示患者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COX-2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胃癌组织61例及相应的癌旁组织COX-2、VEGF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COX-2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中COX-2、VEGF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病理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VEGF与COX-2表达呈明显相关(P〈0.05)。结论COX-2、VEGF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COX-2、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OX-2、VEGF的检测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COX-2表达与VEGF显著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望成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