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镧掺杂对CdO—SnO2系物相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天舒  沈瑜生 《功能材料》1995,26(5):409-412,392
在CdO-SnO2体系中加入La&3+可以提高钛铁矿型β-CdSnO3的热稳定性。通过对掺镧材料的物相及微结构的研究,认为La^2+部分固溶到β-CdSnO2晶格中要提高其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并可控制掺镧方式及热处理温度来合成不同相组成的气敏材料,改善CdO-SnO2系的气敏性能。  相似文献   

2.
丙烯酰胺反相悬浮聚合体系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环乙烷-H2O,乳化剂EA及K2S2O80aHSo3所成的反相悬浮体系可以合成一在8-12×10^6的粉状、还溶聚丙烯酰胺(PAM),通过测定表面张力,电导跟踪及电导滴定的方法研究了体系的特征和各组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SrO-Y_2O_3-TiO_2体系(1200℃)的相关系及其电性质,发现:本体系内有7个三相区,15个二相区,7个单相区。本体系内无三元新相存在。且Sr_2TiO_4和SrTiO_3存在有限二元固溶体。SrTiO_3、Sr_3Ti_2O_7和Sr_2TiO_4的介电常数ε'颇大(>100)。添加某些元素以改性,可望获得较好的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对MSnO3和MSn0.5Zr0.5(M=Sr,Ba)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并采用XRD、SE几ICP等进行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M(OH)2.SnO2(呈SnO2+ZrO2)-KOH体系中,当KOH/Sn和KOH(Sn+Zr)≥30时,260℃下晶化5-7天,可获得MSnO3和MSn0.5O3纯相,在M(OH)3-(SnO2+ZrO3)-KOH-H2O体系中,可通过控制介质  相似文献   

5.
在CdO-SnO_2体系中加入La ̄(3+)可以提高学钛铁矿型β-CdSnO_3的热稳定性。通过对掺镧材料的物相及微结构的研究、认为La ̄(3+)部分固溶到β-CdSnO_3品格中是提高其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并可控制掺镧方式及热处理温度来合成不同相组成的气敏材料,改善CdO-SnO_2系的气敏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对MSnO3和MSn(0.5)Zr(0.5)O3(M=Sr,Ba)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并采用XRD、SEM和ICP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M(OH)2-SnO2(或SnO2+ZrO2)-KOH体系中,当KOH/Sn和KOH/(Sn+Zr)≥30时,260℃下晶化5~7天,可获得MSnO3和MSn(0.5)Zr(0.5)O3纯相,在M(OH)2-(SnO2+ZrO2)-KOH-H2O体系中,可通过控制介质碱度来获得MSnO3+MZrO3混合物和MSn(0.5)Zr(0.5)O3,并根据合成规律初步探讨了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7.
纳米ZrO2/(1-n)SiO2-nAl2O3介孔复合作的制备与光致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1-n)SiO2-nAl2O3(n=0、0.01、0.1)混合气凝胶体系,并以此作为载体,成功地将纳米ZrO2粒子组装到(1-n)SiO2-nAl2O3介孔体系中,而形成纳米ZrO2/(1-n)SiO2-nAl2O3介孔复合材料。光致发光光谱研究表明,室温下以316nm(3.92eV)波长激发时,纳米ZrO2粒子540nm(2.30eV)荧光峰,在介孔复合体  相似文献   

8.
Ti/SnO2+Sb2O3/PbO2电极的电催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制了一种阳极-Ti/SnO2+Sb2O3/PbO2,考察了该电极在2.5MH2SO4中不同温度下的电解使用寿命,测定了该电极的极化曲线和电化学动力学参数a、b、i。讨论了PbO2电极的析氧机理和酚氧化的催化性,结果表明该电极的电催化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TiO2掺入对CaO稳定ZrO2(简称CaSZ-NiCr)金属陶瓷烧结特性的影响,测定了CaSZ-NiCr-TiO2金属陶瓷烧结样品的密度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TiO2的掺入能提高CaSZ-NiCr金属陶瓷的烧结密度和显微硬度,对CaSZ-NiCr金属陶瓷有助烧结作用。金相观察表明,TiO2的掺入改变了NiCr相在金属陶瓷中的形貌,说明了NiCr与CaSZ的浸润性有一定的改善。XRD和E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TiO2掺入对CaO稳定ZrO2(简称CaSZ-NiCr)金属陶瓷烧结特性的影响,测定了CaSZ-NiCr-TiO2金属陶瓷烧结样品的密度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TiO2的掺入能提高CaSZ-NICr金属陶瓷的烧结密度和显微硬度,对CaSZ-NiCr金属陶瓷有助烧结作用.金相观察表明,TiO3的掺入改变了NiCr相在金属陶瓷中的形貌,说明了NiCr与CaSZ的浸润性有一定的改善.XRD和EPMA分析结果显示,TiO2偏聚在NiCr金属相中,不影响CaSZ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SrTiO3复合功能陶瓷中烧结助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一次烧成法制备出SrTiO3电容-压敏复合功能陶瓷,着重研究了SiO2-TiO2-AlO2系统结助剂对SiTiO3陶瓷的结构和复合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成合理的烧结助剂有助于促进SrTiO3陶瓷的烧结,改善微观结构,并相应优化SrTiO3陶瓷的复合功能。研究确定,优化的烧结助剂组成为0.5wt%Si2O-0.2wt%TiO2-0.05wt%Al2O3。  相似文献   

12.
Al2O3—SiO2—TiO2复合陶瓷薄膜的制备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智强  萧小月 《功能材料》1997,28(6):599-603
本文利用Sol-Gel法制备了Al2O-SiO2-TiO2复合陶瓷薄膜,讨论了主要内容是体系成分(Al:Si:Ti摩尔比)对落膜制备过程及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步水解法可以得到稳定的Al2O3-SiO2-TiO2复合溶胶,进而制备复合陶瓷薄膜。组分间的静电作用是溶胶凝结的原因。三组分中,Si/Ti摩尔比是决定溶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通过XRD对薄膜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表明复合薄膜由Al4Ti2SiO12  相似文献   

13.
不同组份PbO2-MnO2催化层钛基阳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用热分解方法制备了PbO2-MnO2混合金属氧化物阳极,对电极进行了EDS、SEM、XRD研究,测定了电极在1mol/LH2SO4溶液中的使用寿命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所制备电极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活性和电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昝菱  钟家柽 《功能材料》1999,30(3):328-329,334
首次制备了一类新型的(Sb2O3)1-x(Sb2S3)x的氧硫混合体系玻璃,测定了玻璃的组成,形成区域,并用DTA,IR,UV光谱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与Sb2O3单组份玻璃,Sb2O3-RX2(R=二价金属离子)系玻璃进行了比较,该玻璃易于制备,化学稳定性好,透光区0.7~7.0μm,Tc-Tg〉90℃,通过远红外光谱的分析,对玻璃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应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IR光谱及电测量技术对Na2Mo0.1S0.9O4(α)-In2(SO4)3体系的研究结果,讨论In2(SO4)3对Na2Mo0.1S0.9O4的导电性及相存在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钢铁常温快速发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婕  樊国福 《材料保护》1996,29(11):35-36
研究了CuSO4-H2SeO3常温发黑体系的工艺,影响因素以及这类溶液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碱性介质中,鲁米诺与还原剂盐酸羟胺反应产生化学发光,Co(Ⅱ)可催化此化学发光反应,研究了鲁米诺一盐酸羟胺体系的化学发光动力学和化学发光光谱特性,提出了可能的化学发光反应机理。利用Co(Ⅱ)对该化学发光体系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Co(Ⅱ)化学发光新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Co(Ⅱ)的浓度在0.1—10ppb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检测限(S/N=3)为0.04ppb。应用于82301桃叶标准参考样中Co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燃烧合成AlN/ Y2O3陶瓷及致密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HS工艺,在100MPa的高压氮气下,制备了具有较高致密度的AlN/Y2O3陶瓷,结果显示,Al-N2-Y2O3体系的SHS过程中,当反应温度升至1760C时,Y2O3与Al2O3形成共晶液相Y3AI3O12,发生液相烧结。随着Y2O3含量的增加,上烧结作用增强2,产物致密度显著提高,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Al-N2-Y2O3主要发生在燃烧波蔓延方向,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Si及α-Al2O3超细粉对Al2O3-ZrO2-C系材料显微结构的影响。认为在Al2O3-ZrO2-C系材料中同时加入Si和α-Al2O3超细粉,Si粉除了与C生成了SiC纤维外,其反应产物SiO2还与α-Al2O3超细粉及ZrO2生成了莫来石(A3S2)和Al2O3-ZrO2-SiO2(AZS)固溶体,这些新生成的矿物相对试样的显微结构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CaO—MgO—Fe2O3—Al2O3—SiO2渣系玻璃晶化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玻璃形成动力学理论,计算了CaO-MgO-Fe2O3-Al2O3-SiO2渣系中成核速率(I)和晶体长大速度(U),获得晶体形成的最佳温度,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CaO-MgO-Fe2O3-Al2O3-SiO2渣系晶体的影响,计算的晶体形成的最佳温度结果表明与该体系的最佳热处理温度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