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立法是宪法、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长期的立法实践中,遵循地方立法的基本原则,围绕本地  相似文献   

2.
三、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和工作程序地方组织法具体规定了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对这些具体职权作概括,可以大致分为四项:(一)地方立法权这是改革开放以后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的一项重要职权,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相似文献   

3.
写在前面的话地方立法权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1979年通过的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由此,掀开了地方立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辽宁人大》2010,(9):28-28
宪法赋予较大的市立法权 错误。宪法并未赋予较大的市地方立法权。宪法只赋予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相似文献   

5.
《天津人大》2012,(2):26-27
我市加强经济功能区地方立法的实践表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宪法赋予的地方立法权,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自主制定经济功能区地方性法规,对于保障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本地区其他地方立  相似文献   

6.
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宪法和法律的授权,有完整的地方立法权。但在地方立法实践中,其立法信息却很少来自人大常委会及其工作机构,虽然有些立法信息来自人大常委会内部,但法规草案却不是由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组织起草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宪法、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一定的立法权,是国家立法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十多年来,拥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注意严格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办事,紧密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开展地方立  相似文献   

8.
包文艳 《中国人大》2008,(23):36-37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国家权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自1979年国家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为保证地方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地方立法  相似文献   

9.
李力 《云南人大》2007,(11):33-34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宪法、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人们通常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分解为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和任免权,这四权构成国家权力的主体,为的都是服务于人民管理国家事务这个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份,我由政府转到人大工作,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对人大工作有了新的理解、体会和认识。第一,确确实实感到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一方面,根据宪法、法律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省及省会城市、较大的市等人大及其常委会分别拥有国家和地方立法权,旨在制定法律法规、认可和  相似文献   

11.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同级法院的工作实施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人民法院作为由人大产生的国家审判机关,应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切实把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之下,以实际行动配合人大的各项监督工作。——摆正监督与支持的关系,正确认识人大的监督权。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在这个问题上,有人认为,人大监督"一府两院"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神圣职责,与人大支持"一府两院"是两码事。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曲解了人  相似文献   

12.
立法是人大工作的"重头戏"。地方立法权是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法定职权,地方性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立法回头看”,是有立法权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法规在各地遵守执行情况的回顾、总结。本文拟就“立法回头看”的做法、效果、缺憾及其需要改进的办法浅谈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情和政治制度与西方不同。我国实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依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的规定,对国家的立法权限作了划分: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不得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分别报上级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也可以制定本市需要的地方性法规,报请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相似文献   

15.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如何加强人大监督,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一直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  相似文献   

16.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内容和重点议程。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包括: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履行预算审查监督权的问题,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本文根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工作实际,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的主要职权。对预算进行审查监督是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目前规定这项职权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宪法、地方组织法、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有一定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有关预算监督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如《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相似文献   

18.
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立法权,是一项有条件、有限定的职权。因此,地方立法在突出“有特色”的同时。必须坚持做到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不抵触”。“不抵触”是前提,“有特色”是灵魂。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不抵触”的基础上做到“有特色”,是搞好地方立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陈正祥 《辽宁人大》2007,(12):14-15
决定权、监督权、立法权、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各项职责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实践中,人大及其常委会运用最多、贯彻始终的还是监督的职权。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业已形成的今天和今后~个时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性立法如何开展,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进一步行使好法律法规赋予的地方立法权,地方立法的内容、重点、角度如何转变,成为近期大家十分关注和思考研究的一系列重点课题。笔者作为地方人大农业工作者,仅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条件下甘肃省农业地方立法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