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吕红丽 《吉林医学》2013,(27):5551-5552
目的:评价重症肺炎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与传统疗法的疗效对比。方法:将82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起始抗生素,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比较两组疗效和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下降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死亡率以及细菌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重症肺炎疗效良好,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院内获得性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院内获得性重症肺炎共93例,剂量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1.0 g静脉滴注,每8 h或12 h一次,疗程7~10 d。观察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并对患者的痰液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院内获得性重症肺炎的临床有效率为78.4%(73/93),细菌清除率为89.1%(74/83),不良反应率为5.3%(5/93)。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院内获得性重症肺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但应密切监测细菌耐药性的变化,根据病原学及临床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完成治疗后,观察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164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该次研究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分组;对照组:重症肺炎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万古霉素药物;观察组:重症肺炎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时间指标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重症肺炎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98.78%)同对照组重症肺炎患者(84.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期间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药物联合治疗,对于重症肺炎病情治疗总有效率提高以及治疗时间指标的改善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优化重症肺炎病情疗效,优化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日的 比较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头孢他啶加阿米卡星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感染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55例(男29例,女26例;中位年龄39岁),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2g,分1~2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另52例用头孢他啶4g/d、阿米卡星0.6g/d作对照。三组用药天数均为7±3d(4~10d)。结果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3%和71.2%(P<0.05),二组细菌转阴率分别为71.4%和50.0%(P<0.05)。二组除少数病例出现恶心、呕吐外,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发感染疗效优于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合用。  相似文献   

5.
黄剑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3,(16):2151-2152
目的比较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头孢吡肟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重症肺炎患儿64例,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32例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照组32例应用头孢比肟,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肺脏CT感染灶的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用于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8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4例。观察组予以抗生素降阶梯治疗,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照组予以常规升级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苯唑青霉素,两组患儿均根据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选用窄谱抗生素。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71%、35.29%,两组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肺脏CT感染灶吸收率、平均住院日等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减少了不适当抗生素治疗的比例,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小儿重症肺炎的救治水平,同时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郑州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14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接受乌司他丁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后10 d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45/57)、92.98%(53/5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 d观察组患者PaO_2和OI水平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可有效提高重症肺炎疗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同输注持续时间治疗重症肺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断为重症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2h输注q6h给药24h)和对照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0.5h输注q6h,24h)。结果:①研究组和对照组重症肺炎治疗疗效分别为96%、84%,比较有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前CRP及PCT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CRP及PCT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2h输注q6h的延长输注时间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重症肺炎的治疗疗效,减轻体内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利用亚胺培南来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56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一组给予亚胺培南治疗作为观察组,另一组给予西司他丁治疗作为对照,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亚胺培南组较西司他丁组在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分别为89.29%对85.71%,81.43%对75.00%,7.14%对7.1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胺培南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10.
岑兴鸣  姜玲  李晓莉 《当代医学》2011,17(22):103-104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8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4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以抗生素降阶梯治疗,使用万古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照组予以常规升级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苯唑青霉素,两组患者均根据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选用窄谱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71%、35.29%,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肺脏CT感染灶吸收率、平均住院日、并发症控制时间、病死率等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减少了不适当抗生素治疗的比例,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糖尿病重症肺炎的救治水平,同时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1.
李华  刘畅 《海南医学》2016,(11):1773-1775
目的:比较抗生素降阶梯方案与传统抗生素方案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呼吸科住院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传统抗生素方案。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的变化,以及抗生素静脉用药时间、感染控制时间、病死率、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痰细菌培养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44/50),二次感染率为8.00%(4/50),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36/50),二次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14/5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RP、D-D、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D-D、PCT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静脉用药时间、感染控制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为87.04%(47/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17%(2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治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方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蒋春芳 《中外医疗》2016,(12):125-127
目的:对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诊治的12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分析,比较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治疗效果。结果头孢噻肟治疗组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组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种类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头孢噻肟的有效率(86.7%)明显低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有效率(96.7%)(P<0.05),但二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均对新生儿败血症有一定疗效,但后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特点及对其抗生素的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19例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进行研究:包括其相关危险因素、药敏试验、抗生素使用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19例大多数存在严重基础疾患,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和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比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敏感率较高,其他常用抗生素耐药。我院最常应用的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者均存在明确易感因素,成功的治疗有赖于抗生素的正确选用。  相似文献   

14.
胡萍 《中外医疗》2016,(4):152-153
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胃炎颗粒治疗儿童胃脘痛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其治疗安全性。方法将该院从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儿童胃脘痛患者进行研究,将56例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有28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小儿胃炎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结论小儿胃炎颗粒治疗儿童胃脘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均良好,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在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 将2014年7月-2015年12月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加环素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细菌清除情况、不良反应、病情及炎性指标变化。 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9,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71.87%)、脱机成功率(62.50%)显著高于对照组(43.75%和34.37%),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9、5.067,t=4.467,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表(APACHE Ⅱ评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CRP、PCT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9、8.156、8.633,P<0.05)。 结论 替加环素治疗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细菌清除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出院病人的疗效与费用,为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将2011年12月~2012年5月肝胆外科出院病人定为实验组,将2010年12月~2011年5月肝胆外科出院病人定为对照组,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出院病人的疗效与费用。结果:两组间样本组成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疗效与费用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实验组与对照组样本组成结构基本相同,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相同,费用更低。运用行政手段限制抗菌药物滥用是一种可以推广应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治疗组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治疗后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传统抗生素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衰竭指数(RFI=PaO2/F iO2)均高于传统抗生素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长山 《河北医学》2012,18(2):207-209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在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5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一组为抗生素降阶梯疗法作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常规抗生素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用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后患者疗效明显,有效例数为19例,有效率为76%,病死例数1例,病死率为4%;经过常规抗生素治疗后患者治疗有效例数为11例,有效率为44%,病死例数6例,病死率为24%.同时在患者加护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总住院时间上治疗组均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在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抗生素治疗,应予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侯秋苹 《中外医疗》2016,(26):134-136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方便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抗生素应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抗生素应用时间(18.9±5.2)d、感染控制时间(10.5±3.8)d、住院时间(14.9±5.2)d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抗生素应用时间(24.3±6.1)d、感染控制时间(17.2±2.9)d、住院时间(19.8±6.9)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有效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