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高压氧 (HB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远期疗效的影响程度。方法 将同期住院的 60例 HIE患儿随机分为 HBO组与对照组各 3 0例 ,两组在采取完全相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HBO组接受 HBO治疗 ,1次 / d,共 1 0 d。治疗后 5~ 7年对 HBO组 2 8例 (失访 2例 )、对照组 2 6例 (死亡 1例、失访 3例 )进行集中测查 ,采用龚耀先主持修订的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 (C-WYCSI)进行智力测验 ,并做详细的体格、神经系统、头颅 CT、X线胸片、鼓膜、视网膜及视听检查。结果  HBO组患儿后遗症的发生率 (2 / 2 8)低于对照组 (8/ 2 6) ,差异有显著性 ,χ2 =4.99,P<0 .0 5;HBO组总智商 (FIQ)92 .89± 1 5.78、言语智商 (VIQ) 93 .99± 1 6.91、操作智商 (PIQ) 89.1 8± 1 5.0 2均高于对照组 (FIQ82 .2 7± 1 9.80、VIQ 83 .1 2± 2 1 .2 5、PIQ78.96± 2 1 .45) ,差异有显著性 ,t值≥ 2 .1 0 ,P<0 .0 5;HBO组患儿智力缺损及边界状态的发生率 (4/ 2 8)明显低于对照组 (9/ 2 6) ,差异有显著性 ,χ2 =4.46,P<0 .0 5。两组患儿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HIE患儿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 ,配合 HBO治疗效果肯定 ,能够明显改善远期预后 ,提高智商水平 ,降低致残率。未发现肺发育不良及晶体后纤维增生等副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开始治疗时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关于高压氧 (HB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下简称 HIE)报道甚多 ,但对 HBO开始治疗时机则少有报道。现将本院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6月的 HIE患儿 HBO治疗开始时间与疗效的探索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186例 ,男 12 5例 ,女 6 1例 ,男女之比约 2∶ 1。均为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6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足月新生儿 ,转入儿科时日龄均小于 2 4h。诊断依据及临床分度依据 1996年杭州会议 HIE诊断标准 [1 ] 。根据治疗开始时间早迟分为 HBO早治组 98例 ,迟治组 88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出生体重、窒息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使用硫酸镁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疗效。方法 :将 4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传统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硫酸镁。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4.7%( 18/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47.6%( 10 /2 1)。P <0 .0 1。结论 :使用硫酸镁治疗HIE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我科用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坐骨神经病变 38例 ,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加用 HBO治疗 (HBO组 ) ,并与 80年代单纯药物治疗 (对照组 )的 31例进行比较 ,HBO综合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HBO综合治疗组 38例 ,男 2 1例 ,女 17例 ,年龄 12~ 6 0岁 ,平均 36 .5岁。对照组 31例 ,男 18例 ,女13例 ,年龄 15~ 5 8岁 ,平均 37.5岁。 HBO组 :坐骨神经痛38例 ,其中腰椎间盘突出 16例 ,坐骨神经炎 17例 ,坐骨神经损伤 5例 ,病程 10~ 87d。对照组 :坐骨神经痛 3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应用高压氧(HBO)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53例,常规三项对症三项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48例,给常规三项对症三项支持治疗,对治疗前后分别用NBNA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轻、中、重度HIE患儿NBNA评分分别为(38.65±0.64,32.68±0.76,30.38±1.10),治疗组分别为(38.11±0.73,37.88±0.82,35.48±0.79),轻度差别无显著性,中、重度差别有显著性。结论:西宁地区窒息率高,高压氧辅助治疗HIE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临床诊断为HIE的新生儿103例,随机分为HBO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止惊、脱水等,HBO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生后3d)和治疗后(生后14d)血清NSE的含量;以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近期疗效;随访至1岁,以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智能发育最终评估,以精神运动发育商(DQ)比较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HBO组血清NSE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BO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和1岁时DQ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O对HIE新生儿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压氧 (HBO)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 ,随机分为两组 :HBO组 ,高压氧治疗 ,舱压 0 .2 MPa,每次舱内治疗时间 60 min,每日 1次 ,共 1 4次。对照组 ,血管扩张剂盐酸丁洛地尔治疗 1 4 d。结果  HBO治疗 BPPV的总有效率 93 .94%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1~ 7d内强迫头位、恐惧感缓解较早 (P<0 .0 5)。结论  HBO是治疗 BPPV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压氧 (HBO)治疗脑梗死患者对血浆 D-二聚体 (D-dimer)含量的影响。方法 对 3 6例正常人对照组、1 69例 HBO组与 87例同期常规治疗组的脑梗死急性期血浆 D-dim er含量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HBO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第 1天、第 1 0天的血浆 D-dim e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HBO组患者第 1 0天的水平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 (P<0 .0 5)。结论  HBO治疗使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D-dim er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震荡临床上比较常见 ,而且严重影响视功能 ,目前临床上无特效疗法。自 1990年 6月~ 1999年 10月 ,我院采用高压氧 (HBO)结合中西药治疗此症 2 8例 (2 9眼 ) ,其中部分合并脉络膜破裂伤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患者均经我院眼科确诊。 HBO结合中西药物治疗组 (HBO组 ) 2 8例 (2 9眼 ) ,均为男性 ,年龄 9~ 5 0岁。对照组单纯用中西药物治疗 ,共 2 0例 (2 0眼 ) ,男性 19例 ,女性 1例 ,年龄 8~ 5 0岁。HBO组均经检查无 HBO治疗禁忌证 ,就诊时间为伤后 2 h~ 4 0 d。2 .治疗方法 :(1) HBO组 :采用 …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出血脑梗塞712例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我科共收治脑出血和脑梗塞 712例 ,除常规药物治疗外 ,均采用高压氧 (HBO)治疗 ,与上世纪 80年代单纯药物治疗的 5 5 0例进行疗效对比 ,发现HBO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对 HBO治疗的部分患者进行了血流动力学、自由基系统的监测 ,结果显示 HBO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善。 0 .2 2 MPa(2 .2 ATA)压力的 HBO使脂质过氧化物 (L PO)下降 ,自由基清除剂 (SOD)上升。总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HBO加药物治疗的患者 712例为 HBO组 ,男4 0 8例 ,女 30 4例 ;年龄 34~ 80岁。单纯药物治疗的为对照组 ,…  相似文献   

11.
高压氧综合治疗早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早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73例中、重度早期HIE新生儿进行高压氧综合治疗作为治疗组,将68例中、重度早期HIE患儿应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于出生后3、6、12、18个月龄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中,患儿在12—14d NBNA评分、在3、6、12、18个月龄时的发育商(DQ)值和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早期新生儿HIE疗效显著,对预后情况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商品名,翔通)加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上加翔通和高压氧治疗)51例及对照组(常规治疗)47例进行治疗,观察近期疗效、行为神经评分及长期随访结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近期疗效及长期随访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1)。结论翔通加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并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SPECT评价高压氧(HB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研究对象为34 例新生儿,分为正常新生儿组3 例,HBO 组HIE患儿20 例和对照组HIE患儿11例。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5~8 天内进行1次SPECT检查作为比较。两组HIE患儿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接受一次SPECT检查。结果 治疗前31 例HIE患儿SPECT示有46 个大小不同的局灶性血流灌注低下区和功能缺损。HBO组HIE患儿经1~2 个疗程的HBO治疗后,脑内原有局灶性血流灌注低下区和功能缺损缩小或消失。对照组的HIE患儿虽也有一定好转,但恢复程度不及HBO组,两组之间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HBO治疗HIE患儿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增加脑组织局部血流灌注和含氧量,改善脑细胞的缺氧状态,激发脑细胞的活性,促进损伤脑细胞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及其与脑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 对52例HIE新生儿在首次HBO治疗前后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收缩峰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同时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血浆ET-1和NO水平;另设足月,正常的新生儿15例为对照组,亦进行上述检测。结果 (1)脑血流示轻度组Vd,Vs局部降低,中,重度组Vd广泛降低,Vs呈局部降低,而重度组尤为显著(P均<0.05)。HBO暴露后重度组左中动脉Vd仍低于对照组,其余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2)PI和RI在轻度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中度组则局部增高,而重度组双侧大脑动脉PI和RI广泛增高(P均<0.05)。HBO暴露后PI和RI均降低,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HIE各组NO和ET-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与病变程度成正相关。但NO/ET-1比值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HBO暴露后HIE各组NO水平增高,ET-1水平下降(P均<0.05),NO/ET-1比值升高,但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HBO可能通过影响NO和ET-1水平而舒张脑血管和改善脑供血,在而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phosphate,FDP)联合高压氧(HBO)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5年10月~2010年10月收住的64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31例为治疗组,B组33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B组使用FDP,A组加用FDP+HBO。观察两组患儿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B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治疗前、治疗后12、24、48 h变化,以及行为神经评分(NBNA)测定的改变。结果 A组病死率(9.68%)显著低于B组(39.39%)(P〈0.05),A组出生后12~14 d NBNA〉35分者较B组显著增多(P〈0.01),A组CPK-BB(88.17±3.31)、NSE(9.23±0.45)U/L下降速度均较B组(115.67±8.16)、(11.93±1.06)μg/L为快(P〈0.05)。结论 FDP联合应用HBO可有效控制重度HIE患儿病情发展,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同时在氧舱内联合静脉用药与单纯药物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BO治疗组130例,在HBO舱内静脉用药,对照组100例单纯药物治疗。结果 HBO组130例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70.0%。HBO联合舱内静脉给药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P〈0.01)。结论 HBO治疗同时在舱内联合静脉用药可提高HBO治疗和药物治疗疗效,达到HBO治疗与药物治疗共同提高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40例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吸氧、止痉、脱水降颅压及使用脑细胞代谢激活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病情迅速恢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42例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高压氧组(21例)在常规治疗脑血管痉挛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脑血管痉挛,对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高压氧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14.3%,脑梗死发生率为4.8%;对照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47.6%,脑梗死发生率为23.8%.高压氧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和脑梗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