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顺行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肱骨干中段或中上段骨折骨干骨折均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顺行自锁髓内钉固定。结果:术中成功闭合复位穿钉12例,1例复位失败作小切口辅助复位,1例术前有桡神经损伤术中作切口探查同时辅助复位,平均手术时间35min,平均透视次数3次,均达到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肩关节功能评价优13例,满意1例。肘关节功能评价良好12例,一般2例。受损伤的桡神经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中医正骨手法结合顺行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髓内钉与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肱骨干骨折分为髓内钉组和钢板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髓内钉和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髓内钉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钢板组(P<0.05);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髓内钉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钢板组(P<0.05).结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一种首选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82例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均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分析经此方法治疗后患者出血量、术后感染率、骨折愈合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顺行组股骨干骨折与肱骨干骨折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8±112)min、(96±108)min,逆行组骨干骨折与肱骨干骨折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6±103)min、(121±102)min;顺行组股骨干骨折与肱骨干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4.5±3.5)周、(14.2±3.3)周,逆行组骨干骨折与肱骨干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2.5±4.5)周、(12.6±4.8)周,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57例采用顺行锁髓内钉固定患者临床愈合54例,占94.74%;3例由于断端分离,骨折复位欠佳未愈合,经再次手术后愈合;逆行组25例全部愈合,愈合率100%。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肢功能恢复好,是临床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对带锁髓内钉的并发症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小夹板外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干螺旋形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1例老年性肱骨干螺旋形骨折患者,小夹板组15例,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髓内钉组16例,采用肱骨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恢复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评定肘关节、肩关节功能。结果:Hb、HCT恢复时间小夹板组(8.87±2.53)天,髓内钉组(22.88±2.80)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小夹板组(12.40±1.84)周,髓内钉组(13.63±2.02)周,小夹板组Neers肩关节评分、HSS肘关节评分优良率均为93.3%,髓内钉组分别为87.5%、93.7%,以上指标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2周,2组肩、肘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4、8、16周,2组肩关节、肘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干螺旋形骨折疗效相当,都是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创伤更小,更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交锁髓内钉与钢板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3至2009年间收治的成人新鲜肱骨干骨折病例62例,其中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30例,钢板治疗32例.临床及影像学评价骨折愈合时间,桡神经损伤,术后关节功能(Rodriguez M erchan 的标准).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4个月.术后6月愈合率钢板组59.4%,髓内钉组80% 桡神经损伤钢板组3例,髓内钉组则无 术后关节功能评分髓内钉组优24例,钢板组优23例 术后骨不连钢板组2例,髓内钉组无.结论:髓内钉同钢板对于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均能提供稳定固定及满意疗效,但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髓内钉则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均为博罗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36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分组,交锁髓内钉组18例,应用肱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手术进行治疗;锁定钢板组18例,采用锁定钢板进行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和锁定钢板组比较,交锁髓内钉组患者手术切口明显更小,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肱骨交锁髓内钉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均满意,但是二者对比而言,交锁髓内钉创伤更加小、操作简单,更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肱骨干下段粉碎性骨折采用逆行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2例肱骨干下段粉碎性骨折病例,采用逆行带锁髓内钉进行固定,分析其治疗效果及优点。结果:22例病人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病例无感染及继发性桡神经瘫痪发生,术后6个月愈合15例,6~12个月愈合5例,12~18个月愈合2例,无骨折不连病例发生,肩肘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AO逆行非扩髓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安全有效内固定方法,具有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膨胀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2009年2月应用可膨胀随内钉治疗18例肱骨中段及中下段骨折的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12个月,复位、固定、愈合均满意。上肢活动良好。结论可膨胀随内钉是治疗肱骨中段及中下段骨折一种行之有效的良好的手术方法,剑伤小,出血少,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与钢板内固定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作比较。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9.4%,两组优良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两组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断钉、断板或钉板松动,骨折再移位、患肢肿胀〉1w、肩肘关节疼痛、骨不愈合等,经统计学处理发现,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优于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与钢板内固定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作比较。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9.4%,两组优良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断钉、断板或钉板松动,骨折再移位、患肢肿胀〉1w、肩肘关节疼痛、骨不愈合等,经统计学处理发现,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优于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上段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肱骨干中上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共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 2组间手术时间、肱骨头坏死及肩关节内外翻畸形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在减少术中出血量、骨移植,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段粉碎骨折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失血量,降低患者的植骨需求,有效促进骨折愈合以及术后功能恢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胡蓓 《新中医》2015,47(2):282-28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调护措施对肱骨干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或髓内钉固定术治疗,术后1周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术后给予复方续断接骨丸口服与中药熏洗治疗。共治疗8周;2组患者均给予术后护理干预措施。随访1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记录畸形愈合、关节功能障碍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情况与骨折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畸形愈合、关节功能障碍和神经损伤累积发生率为27.1%,观察组为6.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调护措施对肱骨干骨折术后患者的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可膨胀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07年6月采用Fixion TM系统的膨胀式自锁钉IM型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23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5—13.0个月,平均6.5个月。平均手术时间45分钟。全部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8个月,平均5个月。关节活动度满意,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感染、脂肪栓塞、旋转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可膨胀式自锁髓内钉能节省扩髓及锁钉等步骤,手术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非严重粉碎性胫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与跟骨牵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8例采用骨牵引方法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58例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骨痂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下床负重时间及达到关节活动度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20.7%,对照组为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并发症少并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负重锻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干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化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下肢长干骨骨折患者,根据是否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进行分组;观察组47例,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45例,采取传统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综合评价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1.49%,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干骨骨折的疗效确切,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发生少、术后康复快,对于提高骨折愈合效果,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失败后改行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德庆县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间骨科收治的8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组(观察组,n=49)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对照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0.8±1.2)周,少于对照组的(13.1±1.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及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1.8%和87.8%,对照组分别为80.0%和85.7%,两组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优于钢板内固定手术,在行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失败的患者可以改行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49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32例,采用髓内钉治疗17例。术后予抗骨质疏松治疗及早期功能锻炼。结果:49例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9.48±1.99)个月,骨折均愈合。在手术时间比较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术中出血大于髓内钉组,但骨折愈合时间小于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SPADI量表评分,两组总分及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度评分锁定钢板组优于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疗效相当,但锁定钢板固定效果更牢固,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3月~2008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45例。结果:45例获得7~22个月的随访,43例骨性愈合,2例骨折延迟愈合,改动力化2个月后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22周,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优33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91.11%,肘关节功能正常。结论:闭合复位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固定牢靠、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肾断续汤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组在髓内钉固定术后予补肾断续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骨痂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8个月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两组术后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聚集指数(AI)、高切全血黏度(WBV)、低切WBV及血浆黏度(PV)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结骨痂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8个月,治疗组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0%,对照组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64.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3个月两组比较,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断续汤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能迅速缓解骨痛症状,改善机体微循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升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3月-2008年5月我院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25例。结果:25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2年,平均12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确切,手术切口小,骨折处无需切开复位,无需过多剥除骨折处的骨膜,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