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中药汤剂少腹逐瘀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腹部冷痛,手足冰冷,经血色暗、有血块等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联合少腹逐瘀汤可明显改善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症状,优于单纯中药汤剂治疗。  相似文献   

2.
少腹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主要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功效,由小茴香、官桂、干姜、延胡索、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九味药组成。笔者近年来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崩漏、痛经、癥瘕、不孕症等疗效显著,介绍如下。1崩漏李某,女,42岁,2007年6月16日初诊。近1年来由于情志不畅,经期延长、持续10~15天方净。经期少腹冷痛,轻按则舒,重按痛甚,经血紫黯夹有瘀块。此次经期1个月余,淋漓不尽,3天前出血量突然增多、色红有块,少腹冷痛喜按,面色萎黄,精神疲倦,心悸气短,舌偏暗苔薄白,脉沉涩。妇科检  相似文献   

3.
血紫质病是一种少见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的代谢紊乱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殊疗法。我们用少腹逐瘀汤治疗5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5例均为女性,年龄24~28岁,平均25岁。病程半年者3例,1年半者2例。在院外长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0.2 g/次,3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少腹逐瘀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腰骶胀痛、下腹冷痛和带下量多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Ⅰ型血红素氧合酶(HO-1)]。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58/6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56%(49/6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主症腰骶胀痛、白带异常、冷痛评分和次症月经失调、形寒肢冷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腰骶胀痛、下腹冷痛和带下量多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和HO-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结合左氧氟沙星可有效的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疗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在治疗妇科疼痛的效果。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少腹逐瘀汤治疗痛经和恶露不下几个病例。结果:患者疼痛痊愈,随访3年未见复发。结论:少腹逐瘀汤在治疗妇科疾病,特别是痛经和产后恶露不下属于瘀血阻滞型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临床辨证有寒热虚实之分,笔者所见以胞宫寒湿凝滞型为多,尝以王清任《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治疗,每获佳效,兹举验案2例如下。例1:蒋某某,女,29岁,1994年6月17日初诊。结婚3年未孕。15岁初潮,每临经期少腹冷痛,喜温喜按,经...  相似文献   

7.
1.寒伤肝脉睾丸冷痛刘某,男,26岁,1988年5月6日初诊。睾丸肿胀冷痛半年余,甚则牵引少腹疼痛难忍,加重一月。伴腰酸乏力,恶心不呕,食欲不振。化验尿常规正常,血常规示:白细胞16×10~9/1,中性78%,淋巴27%。检查阴囊肿  相似文献   

8.
少腹逐瘀汤治疗精液不液化20例山东省新泰市新汶矿务局中心医院(271233)丁理靖关键词精液不液化少腹逐瘀汤精液不液化,是男子不育的常见原因,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精液不液化2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0例中,年龄2...  相似文献   

9.
郑银环 《新中医》2015,47(5):187-188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将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少腹逐瘀汤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有效者治疗后随访半年、1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14.71%、32.35%,均低于对照组40.74%、6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近期疗效好,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且中远期疗效亦较好,能降低复发率,有效控制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10.
从肺论治妇科病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肺、肃肺、补肺等法是临床上常用治法,应用范围较广。笔者在妇科临证中将上法分别配以通腑逐瘀、清热泻火、升阳凉血等治疗闭经、倒经、崩漏,较之单纯地从肝、脾、肾论治,取效较捷,现报道如下,旨在抛砖引玉。1 宣降同治疗闭经例1,李某,31岁。住院号:94990。停经3月伴双下肢冷痛。患者素往月经正常,7年前顺产1胎,产后冒雨,渐出现双下肢冷痛,曾半年内体重骤增10余公斤。近2年月经稀发,未避孕亦不曾怀孕,曾用人工周期调治2月,停药后症依旧,服过乌鸡百凤丸等调补肝肾之中药,罔效。入院时伴见干咳恶风。身高155cm,体重73kg,常规体检及妇检…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笔者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9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少腹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为四物汤加减变化形成的类方之一,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之功,是用于"去疾、种子、安胎"的验方。临床中夏阳教授随症化裁少腹逐瘀汤治疗多种具有寒凝血瘀征象的妇科疾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验案3则介绍如下。1痛经吴某,女,17岁,未婚,2013年11月14日初诊。主诉:经行腹痛4年,加重2年。13岁初潮,月经周期5/30d,量  相似文献   

13.
少腹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王氏以活化瘀之法为后世医者临床应用开创先河.少腹逐瘀汤原方由10味药组成,即:小茴香、干姜、元胡、川芎、没药、肉桂、当归、蒲黄、赤芍、灵脂.其功效为温经散寒,养血调经,活血化瘀、消癥止痛.笔者临床30多年,应用本方每每取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属寒凝血瘀型原发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少腹逐瘀汤进行治疗。连用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痛经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少腹逐瘀汤的疗效,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使用少腹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应用"少腹逐瘀汤"随症加减治疗痛经78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3~2006年笔者应用少腹逐瘀汤治疗急慢性盆腔炎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丽娟 《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2):562-562
痛经,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5%~50%不等。临床表现经行前后小腹疼痛坠胀,腰酸痛或肛门坠胀疼痛,大腿内侧放射痛等,严重者可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甚至出现休克。笔者师从李广文教授近2年,发现李老师治疗痛经疗效颇佳,现总结其用药特色如下。1 温通为主,寒温并用李老师认为,胞宫宜暖不宜寒。痛经者多有经期冒雨、涉水、游泳,或经水临行或行时贪食生冷、坐卧湿地,致使风冷、寒湿客于冲任胞脉,经血凝滞不畅,不通则痛。此种情况在原发性痛经中比较常见。其主要表现腹部冷痛喜暖,或伴冷汗出,面色苍白等。治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方以少腹逐瘀汤化…  相似文献   

18.
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10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共观察病人101例,均为已婚妇女,年龄最大的46岁,最小的24岁。病史长者为15年,短者为半年。全部病例均经我院妇科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病,标准参照1988年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标准。2  相似文献   

19.
鲍邢杰  邵林 《中医药导报》2015,(3):35-36,40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各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后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少腹逐瘀汤及其富含挥发油的组方药材当归、川芎、肉桂、干姜、小茴香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和比较研究。结果:复方提取基本保留了单味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但是在成分数量和含量上存在差异,并非单味药材挥发油成分的简单相加。结论:利用GC-MS比较分析方法研究少腹逐瘀汤各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为揭示其效应物质基础和配伍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的疗效.方法:以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70例.结果:治愈率为54.2%,总有效率为88.6%.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切中病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