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城市政体"理论,对1973年以来台北市城市更新过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动态博弈格局以及由此引起更新策略、法令及实施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下政府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逐步进入城市更新领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城市更新政体",可分为"管制型"、"增长型"和"服务型"3个阶段。台北市城市更新由早期"政府主导"模式演变为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合作"模式。全球化背景下政治、经济和社会多元化发展是其内在动力,并通过城市更新实践在城市空间上得以体现。认为我国城市更新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多元合作机制的构建,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利益群体参与城市更新的积极性,尤其应重视培育和发挥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2.
褚旭东 《山西建筑》2012,38(25):21-23
通过太原市西山地区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探讨了在城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推动城市更新改造的问题,通过制定完备的更新目标体系、战略体系,实施政府引导下的以"产业"更新为主导的多元综合更新策略,充分发挥战略、规划、政策的抓手作用,最终实现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常态背景下城市发展模式已由增量拓展向存量提升转变。注重于内涵提升的城市更新实践将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城市空间提质增效的"新常态"。当前,城市更新过程中不同空间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已成为突出问题。文章借助于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析了空间利益主体参与城市更新过程的逻辑本质与诉求,提出以空间利益主体角色及合作伙伴关系重构为特征的治理型城市更新模式,强调在达成政府、资本、社区城市更新社会共识的框架内,通过有效的制度路径协调各方空间利益与权利,以实现均享城市更新空间增值收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李乐宁 《城市住宅》2022,29(3):202-204
在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有机更新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理念,通过对衰落的城市区域进行改造与建设,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衰败的空间,促使其重新焕发发展活力与人文记忆再生,进而实现高质量城中村改造.立足城市有机更新视角,结合"十四五"发展方向,对王湖村城中村改造规划新理念、城市更新视角下王湖村城中村改造规划的强化...  相似文献   

5.
绿色生态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以此作为城市更新的理念和策略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许多城市问题。该文以中山电子商务产业园改造设计为例,提出基于亚热带地理气候条件,以立体绿化技术为主要手段,采取建筑和绿化景观相结合的旧工业区改造策略和方法。实现了生态修复,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完美结合,创新具有岭南地域特征的城市更新模式。探索了现代景观都市主义理念及其实践意义,体现了绿色生态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6.
蓄滞洪区是城市防洪减灾体系与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蓄滞洪区的城市更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时空景观视角下的城市更新关注空间的时间维度与发展过程,能够较好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洪涝灾害、促进经济发展、传承历史文化。本文分析了蓄滞洪区城市更新改造现状和必要性,引入时空景观概念,探讨蓄滞洪区在时空景观视角下的特征,提出蓄滞洪片区城市更新策略,并以泉州西华洋蓄滞洪区城市更新设计为例,探究如何在提升蓄滞洪区功能的前提下,对蓄滞洪区进行改造更新,建成动态发展的城市绿色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7.
《新建筑》2017,(2)
城市更新几乎伴随城市发展全过程,利用旧城现有资源实现旧城复兴,必须在现有城市更新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基于资源"挖掘、渗透与融合"的更新方法,立足于旧城资源挖掘,针对资源节点运用多种设计手法实现资源与城市空间的渗透,将资源价值引入城市生活。再通过整体设计将资源价僮融合到城市更新总体布局、历史文化延续和产业功能提升中,从根本上提升旧城经济、社会、文化活力。将这一更新方法结合重庆北碚区滨江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相关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双修"是"存量规划"时代城市空间治理的有效举措。在对当前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内涵、模式等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城市建成区作为城市更新空间治理实施范围的基本定位。今结合杭州城市更新空间治理发展历程的3个发展阶段,尝试构建基于"城市双修"视野下的杭州城市更新空间治理体系,并重点分析该体系的结构、内容、实施措施和保障措施,以求为国内城市空间治理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化进程蓬勃发展的数十载后,传统旧街区作为城市更新进程中的重要单元和复杂系统,同时面临着更新和发展的多重困境。目前,传统城市更新模式对旧街区中复杂多元问题和诉求的兼顾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因此寻找一种可以平衡多元问题、兼顾多目标因子的旧街区更新模式逐渐成为城市更新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天津市三马路街区的更新设计实践,引入"复合化"的概念和策略,进而提出建立"复合化系统"的更新模式,实现兼顾功能、空间、交通、文化、生态五个因子的街区更新策略。旨在为城市旧街区更新的复杂性问题提供一种解决途径和思考方式,为城市更新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城市更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趋势,但大多数地方的城市更新都被简单地理解为"旧屋区改造",推倒重建等。实际上,城市更新的本质应该是功能上的迭代,是适应性的不断发展。基于此,以福州市城市更新为例,论述了设计创作对城市更新的重要意义,探究了城市更新的不同模式,厘清城市更新的内容及本质,即:应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城市肌理、建筑空间、设备设施到功能需求甚至精神内涵,全方位融入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1.
《华中建筑》2021,39(7)
城市运营是近年来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结合了城市经济学、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城市竞争力思维的一种基于市场化运作的综合开发建设运营理念。该文通过浅析深圳华润大冲村旧村改造项目中的商业运营定位、设计亮点和项目效益,探讨城市运营思维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实践意义与理论基础,以期对未来全国性城市更新改造的趋势与方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在当下"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建设更迭的过程中,大拆大建饱受诟病,而城市更新通过不断修复改造城市片段,以适应不同时期功能使用和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亚特兰大环线城市更新项目为契机,着重探讨以绿色化海绵城市为切入点的城市更新中改造问题及策略,最终促成城市二次开发及可持续城市更新。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存量建筑改造往往面临利益相关方多、限制条件复杂等诸多挑战,需要采用科学的建筑策划方法以实现理性决策.本文以"都灵上学"计划中的恩里科费米中学改造项目为例,通过梳理项目流程及多元主体参与模式,总结其前期建筑策划的步骤和方法,探讨了建筑策划理论在城市更新中的应对策略,指出合理的时间分配、科学的策划流程以及...  相似文献   

14.
成都"北改"因条件局限,大面积拆旧建新式的旧城改造方式难有作为,必须探索以城市更新为主导的旧城改造新模式。以驷马桥片区改造策略研究为例,结合史料收集与现状调研,在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精神、建设放心与安全都市、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等更新理念的指导下,从梳理城市肌理、打造城市轴线,优化空间结构、延续空间形态,撬动更新的经济杠杆,推行微循环改造模式等方面提出适用的城市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城市双修"理论背景下的城市更新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热门话题。"城市双修"从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两个方面,对城市破败区域空间进行更新设计,解决现阶段我国城市存量空间环境问题,使城市建设从粗犷式发展逐步转变为精细化发展,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昆明盘龙江沿线的桃源广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桃源广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新的对策,以期探索昆明市城市更新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城市更新往往是缓慢的、半自发性的。在很多的城市街道都能够看到多次改造所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这些改造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在岁月的冲刷过后,这些改造所遗留的问题与原生街道一起成为了现有的城市环境。本文以上海愚园路与江苏路的改造为例,浅析在诸多的限制条件下,如何尽可能保留原有街道的气质与精神。用最少的时间和经费,最大程度的改善街道的环境,完成城市的新陈代谢,解决当今城市更新中最迫切的问题。着重分析在设计中如何引进"微改造"概念,用"轻量化的硬质改造+丰富的装饰化提升"达到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7.
曾碧青  关瑞明  陈力 《华中建筑》2007,25(12):53-5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更新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建筑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之一,有关建筑的改造设计,在当今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该文从国内外城市更新进程及其相关理论入手,通过对我国建筑改造的类型与实践的总结,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城市更新中的建筑新建与改造设计并举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规划师》2016,(5)
广东省是全国存量土地更新的示范省,自2009年起,全省范围内展开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制度设计和实践路径探索。在此过程中,省域范围内各地城市政府采取了差异化的更新模式和更新制度设计,市场在政策的逼仄之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更新的实施效果因此产生了巨大差异。文章主要对广州的"三旧"改造效果和政策变化展开论述,并对比深圳、佛山两地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模式,讨论在强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守夜人"模式及政府补贴市场模式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城市更新中对城市空间发展、城市整体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王蒙徽部长对"城市更新"作了进一步诠释:城市更新不等于老旧小区改造,包括老旧小区改造,也包括新小区改造;城市更新是为了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由原来的追求数量增长转变为追求质、量并重.  相似文献   

20.
新常态下,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正在逐渐从以扩张为主的增量增长模式转向以更新为主的存量发展模式,城市更新逐渐常态化。城市设计可以有效应对城市更新中老城区复杂的社会环境。文章以浙江省新昌县总体城市设计为例,从重塑山水格局,盘活低效用地,打造绿道视廊,构建亲水岸线,延续文化脉络,引领多元参与六个层面对老城区进行有机更新,探索在城市设计层面实现城市更新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