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 探讨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与经腹会阴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52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均进行传统经腹会阴根治术,观察组患儿均予以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术。比较2组患儿手术一般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儿术后排便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术后6个月对患儿进行随访以评价其生活质量和家长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排便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家长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式选择上,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不仅较经腹会阴根治术临床效果更佳,患儿具有较好的术后恢复,生活质量也获得显著改善,家长满意度高,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崔钊 《中外医疗》2014,(21):46-47
目的:探讨经肛门改良Soave术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科收治的32例采用经肛门改良Soave术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观察,并将同期收治的行传统Swenson手术的3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术后早期和晚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改良Soave改良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患儿排便的控制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较传统Swenson改良法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改良Swenson术和经肛门Soave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改良Swenson术,对照组实施经肛门Soave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Swenson术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肛门Soave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经肛门与经腹Soave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创伤大小和治疗效果。方法:将2005年12月-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并经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分别行经肛门或经腹传统Soave巨结肠根治术,比较两组的创伤大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平均住院日、术后小肠结肠炎和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B组,两组在手术时间、吻合口瘘与狭窄方面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经肛门Soave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在手术创伤、美观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4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经肛门改良Soave术,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3个月自主大便率为81.82%(18/22),略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5.00%(15/20)(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5%(1/22),略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5.00%(3/20)(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梁家耀 《广西医学》2015,37(3):420-421
目的 探讨经肛门改良 Soave术对先天性巨结肠( HD)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HD患儿36 例,均行经肛门改良 Soave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排便功能等. 结果 手术时间(140.6 ±15.4)min,术中出血量(22.7 ±5.2)ml,术后禁食时间(2.5 ±0.5)d,术后住院时间(8.3 ±1.8)d. 术后切口感染、肠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6.7%(6/36). 随访6~36 个月,远期排便功能优良率达88.6%,无排便功能差和便秘病例.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改良Soave术损伤小,风险低,操作较容易掌握;术后排便功能障碍是影响生活质量主原因,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减少并发症、高排便功能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伍兵 《西部医学》2012,24(8):1585-1587
目的观察经肛门Soave改良术和开腹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方法 16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80例接受经肛门Soave改良术(治疗组),80例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根治手术(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近期并发症进行分析,对患儿的肛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随访和问卷调查并评分。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60例患儿经随访6个月~5年,治疗组患儿的肛门功能优良率以及生活质量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Soave改良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且患儿排便控制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8-14
目的探讨单纯经肛门Soave术及腹腔镜辅助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8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Soave术)与对照组(单纯经肛门Soave术)各43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检测肛门静息压,采用Wingspread评分评估患儿肛门功能,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除病变肠管长度、肛门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肛门静息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肛门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经肛门Soave术,腹腔镜辅助Soave术术中出血少,肛门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短,对肛门功能损伤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的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初步评价。方法:采用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24例,术后进行随访,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结果:术后合并小肠结肠炎3例,单纯性腹胀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8%。结论: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护理简单、无手术瘢痕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2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经肛门改良Soave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儿术后均无鞘内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患儿几乎无污粪、便秘、腹胀等并发症。结论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将会替代传统手术作为先天性巨结肠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 Soave术改良式根治先天性巨结肠10例,获得较好疗效。文中重点介绍经腹一期改良Scave术的操作要点、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作者认为Soave改良术与Dubamel和Soave术式比较,具有能保留肛门括约肌、防止大便失禁,保留排便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陈永革  杨体泉  韩佳 《广西医学》2012,34(8):1042-1043
目的 观察腹部小切口辅助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4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其中采用腹部小切口辅助手术31例(观察组),单纯经肛门手术1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2.6±23.7)min,对照组为(110.5±31.4)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切除肠管长度更长,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观察组术后排便顺畅无腹胀,对照组术后有4例便秘、腹胀,对照组术后便秘、腹胀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每日排便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部小切口辅助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好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经肛门改良Soave根治巨结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肛门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的临床研究。方法:实验组:23例已证实的先天性短段型及普通型巨结肠患儿行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对照组:16例行De La Torre术式巨结肠根治术。结果:所有患儿无术中及术后死亡,对照组中6例近期出现小肠结肠炎,大便失禁1例,污粪1例,吻合口狭窄3例。实验组仅1例出现污粪,经扩肛后治愈。结论:经肛门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是一种安全高效、微创、并发症少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肛门改良直肠黏膜剥除鞘内结肠拖出术(Soave)Ⅰ期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D)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利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HD患儿84例,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行开腹改良Soave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经肛门改良Soave术,比较2组临床指标、肛门功能[肛管高压区长度、肛管静息压(ARP)]、肠道菌群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大肠杆菌低于对照组,粪肠杆菌、乳酸杆菌、肛管高压区长度、AR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D患儿中采用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Ⅰ期治疗效果较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改善肛门功能及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肛门Soave改良术与经脐腹腔镜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7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经脐腹腔镜结肠拖出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肛门Soave改良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治疗后肛门功能情况及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功能总优良率(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自主排便率(76.32%)明显高于对照组(57.89%)(P<0.05),观察组便秘率(7.89%)和污粪率(15.7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便秘率(13.16%)和污粪率(28.95%)(P<0.05)。结论:肛门Soave改良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能明显改善患儿肛门功能,且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短,术中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手术的68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Duhamel根治术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Ⅰ期肛门改良Soave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异;观察两组患儿术后7 d内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术后第7天排便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7 d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第7天排便情况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期肛门改良Soave术总体疗效优于Duhamel根治术,患儿术后各项功能恢复快,安全性更好,且无需术后附加手术,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行常见两种根治术后的160例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进行回顾性随访,为观察手术方式的有效性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对1992年6月至2008年4月在我院行经肛门改良Soave术、改良Duhamel术治疗的16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3个月、6个月、两年的排便功能进行随访,对远期排便功能、发育状况、切除长度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方式与患儿的发育无明显相关性(P>0.05);经肛门改良Soave术远期排便功能障碍的总发生率较改良Duhamel术低(P<0.05),且不同时间行肛门改良Soave术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较改良Duhamel术低(P<0.05);切除长度≤35 cm时,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的HD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行改良Duhamel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长度>35 cm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oave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远期排便功能好;手术切除肠段长度越长,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肛门非开腹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003年2月~2007年2月应用经肛门非开腹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56例的疗效与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除2例术后并发肠炎,经保守治疗痊愈外,其余效果良好。结论经肛门非开腹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结肠症,可提高手术效果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经肛门Soave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经肛门Soave根治术治疗,术前均行清洁回流灌肠,加强营养支持、抗炎、补液对症治疗,术后进行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营养支持、肛门护理,2周后给予扩肛治疗,耐心做好出院指导工作。结果:2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随访2个月~1a无便秘、大便失禁,排便2次/d~5次/d。结论:经肛门Soave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创伤小,康复快,加之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住院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极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肛门改良Soave术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到泉州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行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统计患儿手术指标、Krickenbeck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