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郁百超 《电源学报》2012,10(5):94-98,102
微功耗交流稳压器采用极简单的电子电路和稳定直流电压的方法,实现了对交流电压的稳定或调整,可稳定交流大功率或电力电源;该交流稳压器最大特点是,不采用工频变压器或工频电感,主电路不采用PWM脉宽调制,不产生EMI干扰,因此功耗极小而寿命极长,输出正弦波不失真,效率高达99.5%,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电路简单,成本低,制作安装容易。  相似文献   

2.
一、室内机控制电路及维修海尔KFRd-71LW(F)冷暖柜式健康型空调器室内机(单片机)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图1见下页)。1.电源电路220V交流电压经熔断器,电容C8、C9,压敏电阻ZRl,接插件TRAN进入变压器变成15V交流电压,经桥式整流及7812三端稳压器输出+12V直流电压,为继电器等部件提供工作电压。+12V直流电压再经7805三端稳压器后,输出+5V直流电压为单片机ICl  相似文献   

3.
(1)稳压电路作用 电源电路有一个直流输出电压大小随交流市电输入电压大小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同时电源电路的直流输出电压还随电源电路负载大小变化而变化,为了减小输入电压大小和电源负载大小对电源电路直流输出电压大小变化的影响,可以采用直流稳压电路,以稳定电源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  相似文献   

4.
滤波电路的工作过程,如图12所示。4.稳压调整电路的结构原理电源电路有了变压器和整流、滤波电路后,便可以产生各种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了,但还不能保证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电压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由于交流电网电压不稳定而引起整流输出直流电压的变化。一般交流电网电压约有±10%的波  相似文献   

5.
如何保障多端柔性直流输配电系统在不同程度扰动下安全稳定运行是柔性直流技术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挑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配电系统的电压下垂控制方法。该方法在电压-有功功率下垂控制的基础上,利用本地直流电压偏差信息实时调整下垂控制的运行工作点,使得直流电压靠近电压上限时自动往下调整,保障系统在各种扰动下直流电压分布合理,不超过稳定运行范围,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不依赖通讯的优势。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立四端柔性直流系统,验证了所提电压下垂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高频耦合AC-AC变压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提出了三种AC-AC变压器结构。直流变压器可实现一种直流电压到与之成正比的另一种或多种直流电压的变换。相对于直流变压器电路中的高频斩波频率来说,低频交流电压可视为缓慢变化的直流电压。因此结合直流变压器电压变换的概念,采用直流变压器的串联和并联结构,可实现交流电能的比例变换。该文研究了AC-AC变换的电路结构和控制方案,并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该AC—AC变压器方案的优点是:可对各种形状的低频电压进行比例变换、实现全部功率开关的ZVS开关、变换效率和功率密度高、宽频带、适用于各种负载性质。  相似文献   

7.
电力电子变压器网侧级联H桥整流器需采用中大功率高压直流电容器来维持直流电压稳定,因此如何稳定直流侧电容电压以及降低电容容值尤为重要。文中首先建立级联H桥整流器平均数学模型,依据瞬时功率平衡推导出直流侧电容谐波数学模型并进一步分析对电路产生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陷波器滤波算法用于动态检测并抑制直流电容电压倍频干扰,在不增加直流电容器情况下实现降低直流电容和抑制直流电压振荡,同时采用载波移相调制算法引入脉冲补偿机制实现电压平衡控制。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有效地抑制谐波稳定直流电容电压输出平衡。  相似文献   

8.
在便携式智能仪表中,一般都包含信号采样与放大电路、A/D与D/A转换电路、单片机等电路或器件,因此要求仪表的电源系统能够提供多种形式且稳定度高的直流电压。例如,提供高低直流电压和正负极性直流电压等。另外,这些仪表通常用干电池供电,希望电源系统本身功耗应极低,以延长电池寿命。使用三端稳压器件、变频技术或分立元件组成的变换电路,很难同时满足上述要求,  相似文献   

9.
嵊泗±50kV直流输电工程用电压传感器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嵊泗± 5 0kV直流输电用电压传感器的研制 ,介绍了直流电压传感器的原理、结构、技术参数和响应时间分段测定法 ,并指出采用光电耦合电路与选择高精度高稳定的元件是提高电子隔离装置性能和降低直流电压传感器系统误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2)S1在BL或BH位置UHF高放和变频电路没有直流电压而不工作,此时VD1也截止。直流电压+V加到VHF高放和本振电路中,V段电路进入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YIG调谐激励器线性恒流源电路效率低、功耗大、发热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率驱动电路,该电路由前级DC/DC变换器和后级数控恒流源构成。前级DC/DC变换器采用高频BUCK型变换产生中间值电压,以提高效率;后级数控恒流源采用基于MOSFET的线性恒流电路,以保证恒流精度,并采用小电阻取样与放大电路结合的方式取代大取样电阻,用MOSFET取代达林顿管等技术降低功耗。通过DC/DC变换器和线性恒流源电路结合的方式,在保持传统线性恒流电路高性能优势的同时获得较高的驱动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在7~28 V输入电压范围内,都可达到70%以上的驱动效率;当输入电压大于12 V时,驱动效率比传统线性恒流电路提升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范红勇  李红斌  张艳 《高压电器》2006,42(5):388-389,392
高压光纤电流互感器高压侧大多采用激光供电方式。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要求高压侧电路功耗尽可能低,对高压侧信号调制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对于一般的A/D转换电路,V/F转换电路结构简单,功耗低,并且转换速度可以满足计量及稳态保护的要求。介绍了一种基于V/F转换原理的空芯电流互感器高压侧信号调制方法,并在低压侧实现解调。经试验,系统线性度在5%~120%额定输入测量范围内达0.04%,高压侧电路功耗仅23mW。  相似文献   

13.
将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和软开关技术与传统变频器结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电路结构,在变频调速的同时,改善了电网,降低功耗.前端使用三相双开关PFC电路,结合一种新颖的CCM控制模式,为直流侧提供稳定的电压源,EMI小且适用于大功率,后端的零电压导通电路使用三个辅助开关与LC谐振电路,降低了控制难度以及逆变侧开关的负荷,并通过仿...  相似文献   

14.
An ultralow power CMOS voltage reference for body implantable device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circuit core consists of only regular threshold voltage PMOS transistors, thus leading to a very reduced output voltage dispersion, defined as σ/μ, and extremely low power consumption.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generated reference voltage was obtained by solving circuit equations, and its numerical solution has been validated by extensive electrical simulations using a commercial circuit simulator. The proposed solution incorporates a passive RC low-pass filter, to enhance power supply rejection (PSR) over a wide frequency range, and a speed-up section, to accelerate the switching-on of the circuit. The prototype was implemented in 0.18 μm standard CMOS technology and is able to operate with supply voltages ranging from 0.7 to 1.8 V providing a measured output voltage value of 584.2 mV at the target temperature of 36° C. The measured σ/μ dispersion of the reference voltage generated is 0.65% without the need of trimming. At the minimum supply of 0.7 V, the experimental power consumption is 64.5 pW, while the measured PSR is kept below –60 dB from DC up to the MHz frequency range.  相似文献   

15.
新型注入式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with injection circuit, IHAPF)的有源部分不承受基波电压,因而更适用于高压系统的动态谐波治理和大容量的无功补偿。其拓扑结构中包含基波谐振支路,决定了其直流侧电压很难通过对逆变器的基波有功电流的控制来维持平衡。一般采用不可控整流电路来维持直流侧电压。然而这种方式在装置接入点电压为非理想电压时,逆变侧的能量倒灌常常会引起直流侧电压的抬高甚至飙升,进而影响系统的补偿性能,甚至危及系统的安全运行。该文分析IHAPF系统直流侧电压抬升的原因,提出了滤波器结构选择、优化注入支路参数及直流侧采用PWM可控整流电路等方法来保证直流侧电压的稳定。仿真结果和某变电站注入式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系统的现场运行数据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具有短路自动限流和功率双向流动特性的大变比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适合作为接口电路用在高、低压直流线路之间。该DC/DC变换器以三电平方式工作,通过调节占空比和相移,可以改变其传输功率,并且可以实现功率的双向流动;电路以梯形波电流工作,实现了部分软开关,效率较高;在发生直流短路的情况下,流过开关管的电流峰值与正常工作时相等,实现了自动的短路保护。基于以上特点,设计了一个输入电压为12 kV、输出电压为1 kV、传输功率为100 kW的变换器,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型并联型动态电压恢复调节装置,并分析工作原理。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典型电压质量问题电压暂降给出了补偿算法与控制方式,解决了电压暂降持续补偿、直流电压有效利用、低通滤波等问题。基于仿真软件建立了并联型动态电压恢复调节装置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主电路拓扑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王开林  胡昊  陈靖  袁辉  史雪梅  王水英 《电气传动》2021,51(6):31-37,50
为了实现储能系统接入电网,设计了一种可接入低直流电压的双向单级并网变换器。所提出的双向并网变换器包含了1个双向直流变换电路和1个全桥电路。双向直流变换电路具有升压和降压调节能力,可在低输入直流电压和整流后的正弦电压之间执行双向功率转换。全桥电路基于前馈标称电压补偿器和重复控制算法将整流后的正弦电能并入电网,前馈标称电压补偿器通过预设工作点减轻了电网电流控制的负担,重复控制算法实现了对电网电流的精确控制。搭建了250 W的双向单级并网变换器样机实验平台并开展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新型的变换器具有较高的电能质量、效率,以及较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9.
张弛  江道灼  叶李心  郑欢  杜翼  尹瑞 《电力建设》2013,34(10):53-59
直流配电网是一种新型供电系统,面对三线制直流配电网中负荷不平衡问题及其需为用户端提供稳定可靠供电的要求,提出一种适用于新型直流配电网的双向稳压型电压平衡器。将双向稳压Buck/Boost电压转换电路运用于电压平衡器之中,这样不仅能解决三线制网络中正负极电压平衡的问题,而且可以实现平衡输出端电压波动,维持输出端的电压稳定。首先针对该双向稳压型电压平衡器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利用状态平均法建立小信号状态模型;之后基于所提出的平衡器特性与其建模分析,在双向互补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控制策略;最后利用PSCAD仿真软件进行存在电压波动与不平衡负荷情况下的2种负荷类型的稳压平衡器仿真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其稳压及平衡电压能力,说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