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对MCZ Z1块的储层特征及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Z1储层非均质性强,J1S2储层属低孔、低渗、特细喉型储层;储层敏感性特征为弱-中等盐敏、强水敏、中等-强酸敏、中偏弱速敏且水锁严重。针对储层特点,进行了保护油层的钻井液完井液室内试验研究,提出了减少储层损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河南油田安棚深层系低孔、低渗的特点,在调查安棚深层系储层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特征及潜在损害因素分析、储层损害机理分析,评价了常用钻井液处理剂与地层水的配伍性、抑制性、在15%HCl溶液中的溶解率和生物毒性以及钻井液损害储层的程度,配制出了保护安棚地区裂缝孔隙型储层的钻井完井液。该体系所用处理剂与地层水相配伍,不产生沉淀,酸溶率高,无生物毒性,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而且由于在现有钻井液中加入了2%~3%QS-1和1%~2%JDB,降低了对储层的损害.使渗透率恢复值达到80%.该钻井液现场施工简单,维护容易。  相似文献   

3.
保护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钻井完井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对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物性和敏感性的分析,室内优化了一套保护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的MMH正电胶钻井完井液,并对碳酸盐储层的水锁效应及应力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室内及现场实际井浆的分析结果表明,该配方对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文中还对MMH正电胶钻井液保护裂缝性储层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吐哈油田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吐哈油田为有效开发低压低渗储层,在大量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具有密度低、密度范围可调、性能易控制、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且可以多次循环使用。该钻井液在Y653井和WN3-1井储层段钻进过程中进行了试验应用,结果两口井的机械钻速比邻井分别平均提高80.6%和14.2%,钻井周期分别平均缩短7.48d和2.36d,日产油量增加了93.88%和36.75%。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完井液体系统损害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道芬 《钻采工艺》2001,24(5):85-87
目前国内外对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藏的损害机理和保护方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裂缝性储层损害机理的认识,裂缝性储层的应力敏感,水锁效应以及纤维状暂堵剂在裂缝性储层中的屏蔽暂堵方法等方面,由于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较孔隙型砂岩储层的损害机理和评价方法相差甚远,因而对钻井完井液体系的评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阐明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损害评价新方法的基础上,对四川在用的11种钻井完进液体系作了评价,并对损害机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塔中水平井段的储层特性,就塔中地区常用的三种钻井液-MSF正电胶水基钻井液,MSF正电胶混油水基钻井淮以及油基钻井液的携砂特性和储层保护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就塔中储层面言,MSF正电胶混油水基钻井液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护储层的效果,而且携砂效果明显优于油基钻井液,从而为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选择钻开油层的水平井段的钻井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气层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松  胡三清  刘罡 《特种油气藏》2003,10(4):65-67,76
水平井钻井液、完井液对储层的损害。主要包括滤液和固相侵入储层。导致储层渗透下降。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处理,建立了滤液及固相侵入储层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室内实验。  相似文献   

8.
盆5井区钻井液、完井液储层保护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5井区储集层具有储量大、高压低渗、伴生气丰富、夹水敏性泥岩段、富含水敏性粘土矿物等特点。根据储层损害原理,针对盆5井区储层特点,通过室内试验,找到盆5井区储层损害主要原因,并进行了保护技术探讨。拟从固相颗粒和粘土矿物两个角度入手,最大程度减少对盆5井区储层的损害,并适用于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赤水地区的地层特点及钻井难点,从优化井身结构、优化钻头类型及钻井液体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地区实施的一系列钻井工艺技术,并提出一些有利于发现储层和快速钻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保护油气层的钻井液,完井液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保护油气层,减小油层损害。方法:针对江汉油田江陵凹陷中央背斜带储层特征,分析其潜在损害因素,在研究常用处理剂的抗盐性和与地层水的配伍性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两种钻井液体系完井液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方法利用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寻找油层保护措施。目的解决月东构造稠油开采中的油层保护问题。结果月东构造是一个敏感性较强的储层,所使用的钻井液与储层配伍性较好,伤害指数07<Dd<1,储层为轻度伤害;据此,对月东构造开发全过程中油层保护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结论解决了海上油田稠油开采过程中的油层保护问题,节约了作业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为海上同类油田提供了可借鉴的油层保护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调剖措施效果参差不齐、油藏适应性分析仅局限于室内实验结果等问题,依据海上油田大量井组调剖措施矿场数据,在对各主要影响指标数据处理基础上,运用综合效果评价及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影响海上油田调剖措施效果的主要因素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正韵律油藏调剖措施效果优于反韵律油藏;油藏平均渗透率为2000×10^-3~3500×10^-3μm^2,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3~0.5,油藏综合含水为60%~80%,采出程度为0.45~0.60,吸水剖面变异系数为0.3~0.7时,调剖效果均较好;调剖措施实施2轮次时,调剖效果最好,之后效果逐渐变差。该研究为下一步海上油田进行调剖措施的优化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低渗透油藏油层保护的重要性,与储层保护关系较密切的地层特征、油层潜在伤害,分析了钻井、完井、射孔、试油、作业等各个环节对储层伤害因素,系统研究了低渗储层保护技术,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达到保护储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胡状集油田胡2块储层敏感性矿物,特别是粘土矿物组分分析,研究了影响该块储层敏感性的成因机理及其规律.该区块储层敏感性总的特点为水敏性中等到较强,速敏性中等,酸敏性中等到较强.工程上应针对不同油气储层的敏感性特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对油气储层的破坏,最大程度地开发储层潜力.  相似文献   

15.
在系统分析油基钻井液对致密储层损害机理后,以西北A区致密低渗透砂岩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固相颗粒堵塞和水锁是油基钻井液对储层主要的损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储层保护钻井液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宝北区块强水敏地层油层保护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宝北区块为一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注水开采造成油层伤害严重,针对该油田强水敏地层的特点.开展了防水敏伤害的油层保护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地层强水敏伤害的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和蚀变云母:通过实验评选出了性能较好的粘土稳定剂,提出了防水敏伤害的油层保护措施,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任丘(雾迷山组)潜山油藏是一个缝洞十分发育的双重介质块状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投产初期单井产量高达1000~3000 t/d。在高产稳产及产量递减阶段,为控制底水锥进,研究应用了以钻调整井、卡堵水为主的稳产技术;在快速递减阶段,重点实施了综合治理措施。目前该油藏处于高含水后期的低速递减阶段,主要实施了降压开采、老井眼开窗侧钻以及以堵-酸-抽为代表的挖潜技术。这些技术措施在增油、挖潜以及提高采收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投产以来已累计增产原油1277×104t,为油藏持续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证。分析了该油藏各个开发阶段所采取的一系列增油挖潜技术及其应用效果,对今后的挖潜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卫城油田卫81块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做法及效果,并进行了总体开发效果评价,实施处理后,使水驱控制储量、水驱动用储量逐年增加,使老井产量递减得到有效控制。指出实施油藏整体压裂改造,及时进行压裂引效量是开发低渗透油藏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新虎  刘东  郭媛 《断块油气田》2011,18(2):150-153
HSS油田为低渗透砂岩油藏,H1油层组属于二叠系平地泉组上部,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在野外剖面、钻井岩心详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物性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岩石学特征和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H1油层组主要为浅灰色细砂岩,其次为少量的中砂岩和粉砂岩;储层物性较差,为中孔...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松南地区储层岩性进行分析,总结了该地区储层损害机理,提出了井眼稳定与减少油气层损害的对策。通过室内试验优选出了硅基聚合物钻井液配方并进行了性能评价。室内试验与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液能够达到井眼稳定和保护储层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