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Abyed-2井是位于也门1区块的一口探井。该井钻遇地层情况复杂,穆卡拉组与哈施亚特组地层的交界面存在风化壳,萨巴塔因组和密穆组存在高压层。在一开空气钻井过程中,因井眼垮塌导致卡钻,在处理卡钻事故时又造成了钻具断裂落井,导致井眼报废,移钻机重钻。重钻成功后,考虑到基底有油气显示,进行开窗侧钻,但在侧钻过程中又发生了卡钻事故,在处理卡钻事故过程中由于打捞工具的失效落井,使事故进一步复杂化并导致该井眼报废。详细介绍了两次卡钻事故的发生和处理过程,并分析了卡钻事故发生及处理失败的原因。该井卡钻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对该区块后续钻井的顺利进行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川孝267井为西南石油局第一口段铣式套管开窗定向侧钻井,在定向侧钻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卡钻事故,在分析卡钻事故原因的基础上,采取了多种手段对事故进行了处理,获得了一定的定向井卡钻事故处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天外天二井处理卡钻事故的分析总结 ,对井壁严重垮塌情况下及发生井漏情况下预防卡钻事故的分析 ,总结出了预防卡钻事故的一般规律 ,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苏油田黄84井事故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84井是江苏油田的一口老区开发调整井,在钻井作业过程中遇到了异常高压地层,发生了溢流、卡钻、井漏等一系列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介绍了该井的实钻情况并详细阐述了事故处理过程.分析认为异常高压、溢流及泄压不到位等是造成井下事故的原因.并从中总结出了经验教训.这对今后江苏油田老区钻开发调整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盐酸解卡在开窗侧钻小井眼中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套管开窗侧钻小井眼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发生卡钻事故的几率较高,另一方面目前处理小井眼事故的配套工具还不完善,致使处理事故的方法极大地受到限制,严重地影响了小井眼施工速度,在WC51-180井施工中,采取盐酸解卡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该井中的键槽卡钻问题,为小井眼事故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方法,本文叙述了盐酸解卡在现场的具体施工过程和认识,并指出现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Kukaku-1井是尼日利亚A区块的第一口探井,该井地质情况复杂,在阿格巴达组存在着高压层。钻进中在?311.1 mm井眼中提前钻遇高压层并发生井涌,压井液密度和漏失密度窗口太窄导致压井中发生井漏,堵漏过程中由于堵漏浆与材料储备不足,采用海水循环后导致井壁垮塌而造成卡钻。处理卡钻事故中由于井壁垮塌程度加剧、卡点不断上移并最终埋掉了几乎所有裸眼井段的钻具,通过三次切割钻具后起出部分钻具,最终该井眼报废,填井侧钻。该事故处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该区块后续钻井的顺利施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侧钻小眼井常见复杂情况与事故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眼井钻进中发生复杂情况与事故的几率较高 ,极易发生井漏和各种卡钻事故 ,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井下复杂情况与事故的各种原因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雷17井采用152.4mm钻头钻至井深3992m完钻,上提钻具至井深3981.70m发生卡钻,该井近500m小井眼段中存在溢流、井漏、垮塌、低压产层同存以及井斜大、井眼小、裸眼段长等复杂情况,处理难度大。针对该井复杂地质情况,对卡钻层位实施有限降压和泡酸相结合的技术措施,成功地解除了卡钻事故,积累了喷、漏、卡、垮、低压同存复杂条件下的卡钻事故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9.
应用盐酸解卡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石油钻井施工中,由于种种原因会造成一些卡钻事故,对于不同情况不同地层条件下的卡钻事故,要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通过滨古14-侧平1井应用盐酸解卡的实例,介绍了用盐酸处理卡钻的条件、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以后类似问题的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沙57井发生压差卡钻事故,在进行了拉、压、扭、注解卡剂等常规事故处理方法无效后,采用了中和点倒扣、爆炸倒扣、套铣、打捞等一系列事故处理技术,最终成功打捞出了井内全部落鱼。总结了该井事故处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今后处理类似事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关井憋压法处理粘附卡钻和泥岩微缩径卡钻的机理,并介绍了2口井的现场施工过程及使用效果。该方法施工简单,便于操作,采用现场设备即可进行施工,能有效地减少解卡时间.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曲斜7井是在老井φ311mm技术套管以下231m(井深1720m)处裸眼中侧钻的一口双靶深定向探井,设计井深3389m,最大井斜角53°,水平位移952m。在井下严重垮塌、井径大、有S形井段的情况下,钻至2598m接单根时发生压差粘附卡钻。经2次泡水基解卡剂和打携砂液清除岩屑床、降低钻井液密度处理均无效,后用气举降压解于一次成功。文中介绍了气举降压解卡的原理和现场施工工艺。该方法的优点是简便、快捷、费用低、效果好,且不改变原有钻井液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英科1井是重点探井,钻至6260m时严重气侵,在处理钻井液时发生压差卡钻,φ213mm钻头位置5080m,出φ244.5mm套管鞋280m。经泡解卡剂、降密度减压差,不仅没有解卡,反而导致盐水更大程度地污染钻井液,最后堵水眼失去循环。后倒扣压井成功,用φ206mm套铣筒两次套铣倒扣,鱼长193.29m。第三次决定长套铣,争取一次解卡。在间隙小、压差大、井段长的情况下,由于落实了各项措施,经32h顺利套铣192.48m,后下钻对扣,上提解卡。  相似文献   

14.
中原油田调整井钻井液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原油田近几年定向调整井、加密井的增多。地层压力系统出现紊乱,地下已形成多套压力层系,加之注采井网密度过大.整个油田的压力系统处于难以掌握的混乱状态。钻井中因漏而塌、因塌而卡,由防漏导致出水,因压井而诱发井漏等复杂情况时有发生。针对濮城、文东区块的地质特点,制定了“调整井钻井液综合配套技术”.该技术包括防漏堵漏技术、防卡润滑技术、防塌技术、流变性控制及清砂工艺、防渗水措施等一系列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5.
WR45-2D井是一口地热开发定向并,起钻工井深586.97m处发生键槽卡钻。在用地面下去器下击无效的情况下,采用防掉套铣矛套铣一次成功。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该井卡钻事故处理的作业难点、技术要点及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6.
长水平段水平井砂桥卡钻反循环加压处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大牛地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水平井逐渐增多,长水平段水平井数量也不断增加。由于该气田目的层水平段夹层较多,施工过程中井壁失稳问题突出,易形成砂桥卡钻。与直井相比,水平井砂桥卡钻的处理方法较少,处理成本高,且不能彻底有效解除事故。针对砂桥卡钻的特点和难点,分析了大牛地气田长水平井中砂桥卡钻的形成原因及处理难点,提出了解卡新方法——反循环加压法,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利用该方法时常见的2种情况、实施条件及注意事项。该方法在大牛地气田DP16井、DP22井和DP17井等水平井砂桥卡钻处理中进行了应用,均取得成功,且效果良好,逐渐形成为适合大牛地气田的快速有效的卡钻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气举负压解卡技术的原理,适用条件及方法,通过盘2-斜171井的现场实践,初步总结了应用气举负压解卡技术时应注意的事项,对今后处理粘附卡钻事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保德区块煤层气定向井黏附卡钻的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保德区块保1向2井和保1-1向1井钻井过程中,在钻穿8/9号煤层后打口袋时在同一天同一层位发生了黏附卡钻事故。针对保德区块定向井施工中出现的这一共性问题展开研究,利用保德区块已施工定向井的录井、测井及钻井等数据资料分析黏附卡钻产生原因,从钻具组合、钻井液性能和钻进工艺3个角度出发,分别提出预防黏附卡钻的措施,经过现场试验,显示出良好的效果,能很好地预防保德区块定向井黏附卡钻事故的发生,保证煤层气定向井钻井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研究结果对其他区块的煤层气定向井施工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PZ4-2D井为川西海相雷口坡组的一口超深大斜度井,井深6573.77 m,最大井斜79.89°,该井采用 88.9 mm×9.52 mm + 88.9 mm×6.45 mm组合油管带封隔器进行测试,测试后管柱遇卡无法起出,被迫在斜井段进行管柱切割。由于管柱内径上小下大且在大斜度井段作业,聚能切割弹尺寸不匹配导致弹片不居中,切割效率低、切割不完整,经三次切割后无法顺利起出管柱。为了保障该井管柱的顺利起出和后续作业,有效控制切割段深度和提高切割效率,提出了“电缆送放+电力机械切割”的新型电缆机械切割技术,该技术依靠电缆信号实现锚定装置和切割装置驱动,切割点位置准确、作业快速、全程可视化,在PZ4-2D井井深5519.5 m处一次性成功完成管柱切割,切割后管柱顺利出井。该技术是在中石化的首次应用,为后期类似超深井修井作业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20.
小尺寸变径稳定器在小井眼定向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小井眼由于其井眼间隙小,井下容易发生阻、卡,为了防止阻、卡的发生,减少井下事故,研究了?165.1mm液力变径稳定器。对液力变径稳定器的工作原理、特点进行了论述,对防阻、卡的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现场试验,得出液力变径稳定器耐磨损,寿命长;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钻具组合,减少更换底部钻具组合的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