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测发报时,常会出现3小时变压与邻近站数值相差较大或者上升下降不一致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除认真复读正点气压表读数外,还应校对对应气压自记的相关数值。只要其变化数值与实测值相近,就可以确认本站3小时变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荘荫模 《气象学报》1957,28(3):225-233
本文计算了10或13公里以下密度平流对地面3小时气压变化的贡献,得到的结果是:在锋区地带密度平流多半可以近似地表示出地面的气压变化.根据密度平流计算出的地面变压和气旋、反气旋的位置看来,密度平流不仅可以表示地面高低压系统底移动,而且也可以使地面高低压系统的中心得到发展.作者也试验了用密度平流和3小时变压实况来作24小时或12小时的直线外推预报,得到的结果很失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如何充分应用数值预告产品进行区域的或局部地区的天气预报和要素预报,区气象台预报员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本文介绍的是应用48小时地面数值预告图中的气压场和850hpa的温度场,来制作乌鲁木齐的降水预报.具体做法是:通过对地面气压场和温度场中所选格点值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其格点的变压差及变温差与乌鲁木齐降水量的相关关系,然后,利用  相似文献   

4.
臧传花 《山东气象》1998,18(2):34-37
对9711号台风登陆后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检验了日本数值预报产品中24、36小时预报图对台风路径的预报效果,并从高空环流形势、500hPaθse场及地面3小时变压等方面对台风路径的可预报性进行了探讨。结论认为此类台风的路径可在数值预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订正预报,并给出了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2014年7月18日~20日台风“威马逊”影响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较为稳定,利于“威马逊”稳定西北移,移动方向和变压场的变化较为一致.“威马逊”影响广西期间,水汽来源充沛,为大范围暴雨提供了有利条件.EC、Japan、T639模式台风路径预报离陆地越近越准确,EC预报偏差总体小于T639和JAPAN模式;三种模式的24小时强降水落区与实况偏差比较一致,降水强度EC和T639与实况较接近,JAPAN明显偏小.  相似文献   

6.
强热带风暴"天鹅"登陆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强热带风暴“天鹅”登陆过程进行分析,得出高原冷空气压迫、地形作用是“天鹅”登陆后路径左折的主要原因;利用3小时变压和卫星云图预报热带气旋登陆点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南沙站为代表对冬季风期间南沙附近海域降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过强冷空气不易在南沙附近海域产生扰动对流,冬季风期间当鄂西站气压值在1020.0hPa-1029.0hPa,桂林站气压值在1015.0hPa-1027.0hPa,西沙站3小时变压大于1.7hPa,72小时后易在南沙附近产生降水天气.冬季风期间南沙降水量强的年份,月平均气压场高压中心强度明显偏弱,500hPa纬向环流明显,副高发展偏强.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数值预报,特别是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提供的500百帕48小时和72小时形势预报,基本解决了短期预报的形势预报问题.预报员可以根据形势场作出未来24小时、48小时的天气预报.天气的变化有持续性,也有突变性,因此需要随时根据雷达、卫星云图和每3小时一张的地面天气图跟踪天气系统,及时作出补充订正预报.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天气预报的及时性、准  相似文献   

9.
分析2008年5月6日延边州大风天气的成因发现,高空不稳定小槽和地面低压中心冷锋是引发这次罕见大风的主要天气系统。高空急流、影响系统三度空间配合、动量下传、气压梯度、3小时变压、冷暖平流、锋面移速和风的日变化等要素均有较明显的表现。只要认真分析和应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国内外数值预报产品,加强天气联防,尤其是充分发挥加密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的作用,在大风预警时效内成功预测预警大风是完全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一、强降温标准: 日平均气温24小时降温≥8℃或过程降温≥10℃。二、强降温预报基本思路造成我区强降温的原因主要是平流降温。分析强降温天气的天气形势,都属于冷空气在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堆积,到达一定程度时爆发南下。因此,我们把北方存在一个一定强度的冷高压作为强降温预报的起始条件,同时选用酒泉、呼和浩特(以下简称呼市)、沈阳等站的24小时变压,上述等站与本区衢州站的气压差、变压差、700mb南北温度差等作为冷空气是否会爆发南下影响本区的判别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EC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12月5—6日山东黄渤海强风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较强冷空气与地面气旋相互影响造成大的气压梯度是造成此次海上强风的直接原因。变压梯度使得强风爆发初期风速迅速加大。单站3h变压越大,变压梯度越大,风速的变化就越大。当地面盛行北风时,正变压梯度方向与风向一致,变压梯度对北风风速的增幅作用就越明显。中高层冷平流的补充下传作用和低层冷平流的扩散均对此次强风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填制地面天气图,常会遇到气温、气压和24小时变温变压等有误记录,它是气象电报在传递过程中造成的记录错误,如缺组、少码、多码、变字,电码位置颠倒等。对有误记录如何填写,我认为原填图规定中对气温、气压、24小时变温变压有误记录采取填“××”或“不填”的处理方法不妥,不利于充分利用观测资料为预报工作服务。大家知道,在地面天气图中,气温、气压和24小  相似文献   

13.
贺元鑫 《四川气象》1996,16(3):20-20,19
双流航站低能见度天气的出现,在冬季不仅与辐射雾有关,还与烟,浮尘,毛毛雨等天气现象有关。可将某时刻的低能见度预报值y看成是初始时刻的能见度值,总云量、24小时变压,相对湿度及时间变量的函数。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气象中心(CMC)主要从事中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和有关研究.下面我们分别进行叙述.第一部分中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制作中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模式有两个,即有限区域半隐式半拉格朗日有限元模式和半球谱模式.前者主要作48小时以内的天气和形势预报;后者主要作3到5天的天气和形势预报.  相似文献   

15.
从去年春季起,我们开始应用欧洲48小时、96小时欧亚高空形势数值预报图,以及北京B模式输出的各种物理量数值.在统计了以往58个降水个例的基础上,定出各种物理量与降水量的关系,定出界标,进行0,1化处理,作未来24小时晴、雨预报.经过5-6月试用中又进一步改进,建立了由定性到定量的预报方程,应用于7-11月实际工作中,其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2017年7月9日河北中南部出现一次区域性雷暴大风天气过程,该过程属于典型的高空冷平流强迫型强对流天气,对流云团先后影响河北中南部的南(Ⅰ)、北(Ⅱ)两个区域。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以及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区域自动站与NCEP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此过程发生的环境条件以及对流风暴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本次过程发生在蒙古冷涡天气背景下,冷涡后部冷空气与低层暖湿空气在河北南部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以及较强垂直风切变,区域Ⅰ对流由地形抬升触发,并在高空西北气流作用下向东南方向移动,而区域Ⅱ对流由冷锋直接触发,在平流和传播的共同作用下向东偏北方向移动。(2)造成区域Ⅰ大风的对流系统有飑线、与中气旋伴随的超级单体,飑线成熟阶段后侧入流急流在1 km以下超过31 m·s~(-1),地面大风出现在大风速核前沿、雷暴高压移向的前方和小时正变压中心附近;造成区域Ⅱ大风的对流系统有多种形态,如超级单体、块状回波和飑线,飑线大风出现在阵风锋后侧到小时正变压中心之间。飑线回波强度减弱后冷池密度流、动量下传和变压风共同作用仍可造成地面大风。(3)雷达低仰角径向速度图超过30m·s~(-1)的大风速核配合地面5 hPa以上的小时正变压,风廓线雷达5 km以下的7~10 m·s~(-1)下沉速度伴随1 km以下强的西北风,可作为地面8级以上雷暴大风0~2 h临近预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使用常规观测资料和FY-2E卫星云图、自动气象站和雷达等非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年6月8—9日广西境内一条弱准静止锋上的2个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地面中尺度变压场、温度场、湿度场、流场、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等的中尺度系统的配置和特征。研究表明:(1) 当弱冷空气以扩散方式南下,准静止锋移入桂北后锋生加强,暖湿空气在准静止锋前中尺度负变压槽中辐合,湿舌从北部湾伸到辐合区内;(2) 准静止锋在桂中与湿舌相遇,锋面抬升触发深对流形成了第1个中尺度对流系统;(3) 随着“滇东南-桂西”低空低涡的发展,低涡东侧气流变化致使“北部湾-桂中”湿舌转向为“北部湾-桂西”,准静止锋在桂西与湿舌相遇触发了第2个中尺度对流系统。(4) 2个中尺度对流系统都是锋面抬升暖湿空气触发深对流而形成的,触发机制相同;(5) 2个中尺度对流系统都是在中尺度负变压槽中发生,中尺度负变压槽的形成或加强超前于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约2~3小时。最后,给出了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过程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8.
叶复声 《气象》1984,10(12):21-22
近几年来,由于数值预报的发展和台站配备传真机,为我们制作逐日中期预报创造了良好条件。但JMH台仅在每周一、四播发,不能满足每天发布中期晴雨预报的需要。而ECMWF的中期数值资料可利用来每天发布中期预报。为充分使用各种数值预报资料,我们根据克莱茵的±24小时预报图可通用的观点(经初步检验,在一定区域内是可行的),将JMH台播送的FUFE_(503)、FXFE_(783)、FSFE_(03)等后延12—24小时与ECMWF的中期数值资料搭配使用,并从1983年3—4月的ECMWF500毫巴72、96、120小时预报图(以下简称07、09、12图)上选取20—50°N、70——140°E范围内5°×5°经纬度共105个网格点的高度与24小时变高场。3个时次分别取得57、59、56张数值预告图。用MDR-Z80微机对高度场逐一进行了t检  相似文献   

19.
简单介绍了T639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及其使用,对2009年夏季5—8月T639降水预报产品在威海市的使用效果进行总结和验证。对降水趋势预报、时效为3小时和12小时的定性预报、定量误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天气系统与降水落区预报的关系。结果表明:3小时趋势预报准确率较高;3小时预报中,大部分时段预报值大于实况值;12小时预报中,各时段预报准确率均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20.
该文将T63500hPa高度切48小时、96小时预报场与客观分析和欧洲中心500hPa高度场,48小时、96小时预报场进行仔细的统计检验。分析结果认为,T63500hPa高度场对我省具有相当高的预报价值,超过了欧洲中心数值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