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新余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保健综合楼的基坑变形监测为例,介绍高精度全站仪(Leica TS30)采用边角联测法进行变形监测,测出各水平位移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用数字水准仪(Leica DNA03)采用二等水准测出各竖向位移监测点的竖向位移变化情况,形成变形监测成果.  相似文献   

2.
露天矿边坡位移监测数据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孙凤泉 《矿业快报》2004,20(2):18-20,26
分析了监测图形和测角误差引起的监测点误差在位移方向上对监测结果的影响,从而推断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判断边坡监测点在每一监测周期内位移变化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GNSS边坡监测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其优势。通过合理布设监测点,结合伊敏露天矿东端帮、内排土场边坡位移情况,分析监测数据,针对数据所反应问题采取合理措施;对各区域稳定性综合分析,总结出各区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尾矿坝坝体位移是影响尾矿坝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研究坝体位移的发展趋势,根据某尾矿坝坝体竖向位移的监测数据,利用R/S分析法分析其位移发展趋势,进而揭示该发展趋势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尾矿坝各监测点的Hurst指数值介于0.82~0.93之间,均大于1/2,且第4和第5监测点的Hurst指数值达到0.9以上,说明该尾矿坝坝体竖向位移有增强趋势,尤其第4、第5监测点增强趋势最明显,是重点监测的部位;通过研究可以看出R/S分析法在尾矿坝监测预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模糊聚类分析法在坝址地下水质监测网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工程作为实例,首先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坝址区地下水质监测网中的监测点进行聚类,然后结合各聚类中不同水化学类型的监测点到对应聚类中心的距离,提出了水质监测网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模糊聚类分析在坝址地下水质监测网的优化中具有可行性,其结果细致、准确.  相似文献   

6.
以冷水江锡矿山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为基础,结合采空塌陷区的分布特征,布置了地表形变、岩层内部、地表和建筑物裂缝的监测点与监测设施,通过各监测数据分析,对研究区内现有的监测设备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区内的监测网点与监测频率进行了有效优化,提出了同类矿山监测网点布设的总体思路,为同类矿山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适应Kalman滤波融合技术的边坡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滑坡体的稳定状态及变形趋势做出更加准确的分析,利用自适应Kalman滤波融合技术,建立了基于位移参数的自适应Kalman滤波融合预测模型,对多个位移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滤波融合处理。以大孤山铁矿废弃排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对该工程球团厂监测区域的4个位移传感器数据进行了滤波融合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点累积位移滤波估计值与实际累积位移监测值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垂直位移偏离值要高于水平位移偏离值。经该方法滤波后,残差随时间由大减小,后期波动性较小,最后趋于收敛,滤波效果稳定。融合曲线中垂直累积位移变化要远大于水平累积位移变化,可看出滑坡变形主要由沉降导致。在2017年8~10月与2017年12月~2018年2月,曲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监测区域受夏季降雨影响处于活跃期以及冬季冰雪冻胀影响的情况相符,可看出降雨对监测区域的影响要大于冰雪冻胀的影响。各监测点的滤波融合曲线与实际累积位移监测曲线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经过自适应卡尔曼滤波融合处理后的累积位移监测曲线能更加准确、真实地反映监测区域的整体变形趋势。研究成果可为后期施工及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高地应力下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应力场及位移场的分布情况, 建立了简化的应变软化模型, 分析了此模型的关键参数; 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了数值计算中待分析的参数方案, 且将各方案参数代入FLAC3D软件中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 再将各工况下监测点计算的相对位移与岩体力学参数代入BP网络进行训练、学习, 并将监测点位移相对监值输入训练的BP网络, 获得参数反演值。以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煤矿轨道巷为工程背景, 进行了巷道深部位移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反演了简化应变软化模型的关键参数, 经正分析对比验证了力学参数反演结果的准确度、可靠性, 反演结果为后续工程数值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国内尾矿库风险监测效率低、风险预警不精准等实际问题,采用BIM与信息监测技术,对尾矿库存在的风险进行全方位的精准监测。首先,对尾矿库存在的风险监测点采用相对应的监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其次,根据监测点选取的实际情况,建立包括监测设备的尾矿库BIM模型,通过对BIM后台数据库的处理,建立了危险源数据库。最后,将设备采集的数据上传到BIM平台,与危险源书库进行对比分析,将超出安全阈值的监测点在BIM中进行三维显示。实现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直观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GPS技术在深凹型露天矿水厂铁矿边坡变形破监测中的应用情况,以及采用Pinnacle 软件对监测数据的处理过程,得出边坡位移变化的数值,作出各监测点的位移变化曲线,并对可能导致边坡变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齐秀峰 《金属矿山》2016,45(4):154-157
矿区地表变形监测受到矿区地质构造条件、开采规模、采矿工艺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常规的矿区地表变形监测方法具有流程繁琐、工作量大、监测精度低等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神经网络拟合法的矿区地表变形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矿区监测点x、y坐标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层神经元,将监测点的高程异常量(ξ)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层神经元,经多次迭代获得最优解。基于某矿区GPS监测数据,分别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BP神经网络拟合以及所提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并引入内、外符合精度作为各方法拟合精度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分布的监测点以及不同数量的监测点,所提方法相对于其余2种方法而言具有较高的内、外符合精度及较小的残差,对于提高矿区变形监测精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廖国礼  吴超 《有色金属》2004,56(4):132-135
应用主成分分析原理 ,通过MATLAB计算机软件工具对某市大气污染监测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与优化 ,对原有的 8个监测点分不同季节进行了点图归类。归类结果认为 8个监测点可以减少到 3~ 5个 ,在监测数据能反映当地的污染状况的同时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监测成本。归类结果还认为第 5种污染物特征值贡献率较小 ,可以不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监测点合理布设是提高边坡稳定性监测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在确保边坡稳定安全的同时,可最大程度上节省工程监测成本。现阶段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监测点布设方案设计多依赖工程经验,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并且监测成本较大,尤其对于大型高陡边坡,由于挖方量和边坡加固工程量巨大,如何实现高陡边坡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监测点经济高效布设,保证边坡安全高效监测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广东省江门市迎宾西路某高边坡为研究背景,通过研究锚索的群锚效应和锚索失效后的影响范围,确定了监测点之间的合理布设间距。构建了边坡三维模型,通过数值计算,模拟高边坡开挖全过程,由数值计算结果分析边坡开挖过程中变形失稳的潜在危险区域,进行监测点选择型布设。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该段高陡路堑边坡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监测点的经济高效布设。研究表明:基于群锚效应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提出的预应力锚索合理布设间距与开挖过程中潜在危险区域重点监测相结合的综合布设优化方案,可合理利用材料和空间、大幅节省监测成本,实现边坡的经济、高效监测。研究成果为高陡路堑边坡稳定性监测点合理布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变形监测是监测形变体安全与否的重要手段,而常规地面测量方法监测周期较长,难以实现远程实时监测。利用静力水准仪高精度、实时监测等优点,获取实验区域地表建筑物变形数据,分别从温度、延迟效应、液体材料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影响分析,并建立了各影响因素改正模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填充液体为玻璃水时,静力水准仪经过误差改正后,监测系统高程测量精度为0.19 mm,2个监测点间高程差监测精度为0.08 mm。  相似文献   

15.
某赤泥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某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内容及监测点确定的依据,对多种在线监测技术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线监测系统应用的监测技术。对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该系统设计合理、实施规范,满足在线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6.
廖国礼  吴超 《有色金属》2004,56(41):132-135
应用主成分分析原理,通过MATLAB计算机软件工具对某市大气污染监测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与优化,对原有的8个监测点分不同季节进行了点图归类。归类结果认为8个监测点可以减少到3~5个,在监测数据能反映当地的污染状况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监测成本。归类结果还认为第5种污染物特征值贡献率较小,可以不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鹿洼煤矿束管监测系统在矿井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和气相参数实时监测方面的原理与使用情况 ,该系统为矿井管理人员及时掌握井下各监测点的气样参数变化 ,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等均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免棱镜全站仪对危岩崩塌的监测,解决了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对难以到达的监测点的监测(如陡峭石崖、危岩、高空物等监测点)。确保了监测人员的安全,并且观测快速、准确,节省了人力物力,又节约了大量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自走铁矿采空区进行地压监测,经过对现场的大量考察和研究,在自走铁矿布置了5个声发射和位移监测点,并分析了五个监测点的声发射数据和位移数据变化特点和规律,并得出相关结论。总结得出一整套的监测方案,为现场施工人员对采空区地压监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能够对地压灾害做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戴佳琪  吕之丰 《地矿测绘》2013,29(2):30-32,45
在地表沉降监测中,监测点由于下沉导致被地表水淹没,从而无法对该监测点进行沉降观测。为了明确该监测点随着地下采动的地表标高,本文依据灰色GM(0,N)模型,将该监测点与其周围监测点建立多点沉降模型,通过其周围监测点地表标高预计出该监测点的地表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