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安全防御开始成为各界关注焦点,海量网络态势信息及时处理、动态演化网络攻击有效应对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网络空间安全防御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典型应用,并深入探讨网络空间安全防御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网络空间是继海、陆、空、太空后的第五大主权空间,其安全与国家安全紧密相关。如何在网络空间中及时发现安全威胁、防御攻击、溯源攻击等是当下面临的困境之一。对网络空间中多源、异构、割裂的资产,在构建可信IaaS的基础上,通过基于本体论的键联数据语义网关联技术,构建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模型,在保证融合数据访问控制安全的同时,对网络空间资产进行综合分析,以感知网络空间的安全态势,对网络空间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基于数据特征融合的多层次网络空间安全防御系统。将搭载智能化流量模型和基于用户行为单向防御技术的H3C AFC作为系统的异常流量清洗硬件装置,通过旁路部署和在线部署实现对网络空间多层次的安全防护。在软件设计阶段,融合网络空间的流量规模、吞吐量以及流量变化幅度特征,当实时流量数据与融合特征之间的差值超出网络允许上限时,将其作为H3C AFC的清洗目标,以此实现对网络空间安全的多层次防御。测试结果表明,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值在设计系统的保护下,受攻击影响后的下降幅度仅为0.12。  相似文献   

4.
网络靶场是用于网络空间安全研究,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创建的高度近似于真实网络空间运行机制的可信、可控、可定制的重要基础设施.结合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态势,归纳分析并重新定义了网络靶场的概念,提出了网络靶场的基本服务能力.立足体系结构、实现技术和功能需求等属性特征,选择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网络靶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从...  相似文献   

5.
网络空间安全作为军事竞争的第五大作战空间,已成为各国暗自博弈的新疆域。世界各国持续在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和网络部队建设等方面发力,强化国家军事网络空间攻防能力。本文从态势感知角度剖析我军网络空间安全现状和不足,提出相适应的网络空间安全模型及“四位一体”对策,为加强我国网络空间国防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网络空间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分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人才选拔、课程体系、综合培养平台、实践能力培养、学科竞赛等方面探讨了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思路、机制和模式,以期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网络空间中具有纷繁复杂的多种态势要素、要素属性以及要素之间的错综关系。对这些信息能否清晰准确地分析并描述,直接关系到所建立的网络空间态势模型的准确性、完备性 和有效性。本文采用知识表示方法,对网络空间中的关键态势信息要素进行描述。首先分析了网络空间态势信息知识的特点,提出了对网络空间态势信息进行知识表示的重要作用。其次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理论,分析了采用本体表示网络空间态势的动机。最后提出了基于本体的网络空间态势信息要素知识表示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实现手段。本文研究可以有效促进网络空间态势的感知、建模与可视化,为网络空间相关技术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创刊寄语     
2015年对于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领域的科研机构、人才培养单位和广大学者无疑是开启新征程的起点。伴随着全球网络空间安全前所未有的严峻态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时度势地批准了"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为了更好地促进学者探讨网络空间安全科学研究、交流学术成果,人民邮电出版社适时创刊《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并组建了以网络空间安全领域院士、知名专家为核心的编委会。为了办好一个有特色学术期刊,我们确立了"前瞻引领、原创优先、学术培育、智库汇聚"的创刊宗旨。  相似文献   

9.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基于此,首先介绍了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现状;然后分析了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需求特点,并提出了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若干建议措施;最后给出了暨南大学在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网络空间认知域安全是网络空间安全的重中之重,而认知域特征预测是研究网络空间认知域安全的基础。首先,明确了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认知域特征预测在网络空间认知域安全中的地位;接着,从预测流程、特征选取和模型建立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社交网络用户认知域特征预测方面的研究,并针对国内典型社交网络用户样本特征,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可能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总结了该领域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不足,以及有待重点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如何及时处理海量网络态势信息并有效应对动态演化的网络攻击是网络空间安全防御面临的主要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由于具有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智能特性,近年来在网络空间安全防御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近年来神经网络、多Agent系统以及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空间安全防御中的主要应用和方法,分析比较了它们各自的应用特点,给出了未来研究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群体智能算法及其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其在解决复杂问题尤其是NP难问题上的优势,群体智能算法一经提出,就备受关注。在动物行为的启发下,目前已经设计出了包括蚁群、粒子群、蜂群、人工鱼群等一系列算法。同时,这些算法也已被广泛运用到金融管理、交通运输、信息科学、航天工程、航海领域等各个工程领域。本文则将重点探索群智能算法在网络空间安全方面的潜在应用。首先简单回顾了几种典型的群体智能算法,接着分析了它们在密码学、网络入侵检测等分支中的可能应用,希望能够借助这些最优算法解决网络空间安全方面的一些基础问题,特别是那些与复杂巨系统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全面应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的经济结构和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次全球化已经开启,各国纷纷制定了围绕数字经济的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研究数字经济的应用与发展态势,分析网络空间典型安全问题,并从三个方面构建数字经济视角下的网络空间安全对策,对我国在应对网络威胁的同时推进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网络已经完全渗透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现代化生活必须依赖的虚拟空间——网络空间.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体系早已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正进入治理体系变革的关键时期.网络空间安全治理对于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保障国家繁荣与稳定有着重要意义.网络与系统安全是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前提,密码学作为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与支撑技术,在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中扮演关键角色.探索适应新时期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需求的网络安全与密码学新理论、新技术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21,(5):1044-1044
网络已经完全渗透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现代化生活必须依赖的虚拟空间——网络空间.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体系早已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正进入治理体系变革的关键时期.网络空间安全治理对于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保障国家繁荣与稳定有着重要意义.网络与系统安全是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前提,密码学作为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与支撑技术,在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中扮演关键角色.探索适应新时期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需求的网络安全与密码学新理论、新技术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网络空间安全己被正式批准列为一级学科,该学科的人才培养与己有学科的联系与区别值得深入探讨。分析了该学科和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一级学科的关系,给出了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知识体系,将其分为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和信息安全等5个大的学科领域。借鉴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提出了该学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标准,并提出了涵盖5个方向的模块化参考课程体系。最后,给出了对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前言     
网络已经完全渗透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现代化生活必须依赖的虚拟空间——网络空间.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体系早巳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正进入治理体系变革的关键时期.网络空间安全治理对于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保障国家繁荣与稳定有着重要意义.网络与系统安全是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前提,密码学作为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与支撑技术,在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中扮演关键角色.探索适应新时期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需求的网络安全与密码学新理论、新技术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空间安全重要性的不断提高,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得到关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是一种基于环境的、动态的、整体的洞察安全风险的能力,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研究对于提高网络的监控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预测网络安全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态势感知的概念模型,介绍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关键技术,对比了不同机器学习算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高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分析现有C/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提出面向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C/C++教学建议,包括将安全编码内容融入C/C++教学、跨课程的安全编码教学、安全编码规范教学、代码审计教学以及结合攻击案例的实例化教学,以期在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安全编码能力。  相似文献   

20.
首先剖析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基本特征、相互间差异及其内在关系,深层次梳理了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模式的演化规律,从宏观上探讨了信息技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和我国后发式赶超的机遇,并指出了下一代信息技术的革新关键在于能耗。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国网络空间在互联互通、工业 4.0等方面的安全需求和挑战,提出了安全技术的研究应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最后凝练了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的发展机遇与对策,并对网络空间安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