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王莺陈学恒  崔志敏 《化学世界》2005,46(10):614-616,620
研究了以柠檬醛为原料,经胺基化,环化,水解三步合成环柠檬醛的方法。探索以浓硫酸为催化剂的环化反应,避免了原文献低温的反应条件,优化的环化条件:投料比n(醛亚胺):n(浓硫酸):n(氯仿)=1:2.5:4.5,环化温度-5~8℃,环化时间为20min,在该反应条件下,产品收率为78%-81%,纯度达98%(质量分数),并用90%β-环柠檬醛为标品,进行产品结构分析,产物为α,β同分异构体混合物。  相似文献   

2.
原文摘录:环柠檬醛是环叶香烯衍生物的一种,有2-B两种同分异构体,利用环柠檬醛,可以合成突厥酮,环香叶醇等名贵香料,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成功合成环柠朦醛,关键在于选择一条合适的路线,经典合成环柠檬醛的方法有,以紫罗兰酮与过酸(过乙酸,过苯甲酸)反应经水解制得;以紫罗兰酮臭氧化,还原,水解制得;以柠檬醛经胺基化,环化,水解制得,臭氧化的反应是在-30℃的条件进行,应用的设备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3.
以柠檬醛为原料经酸化环化得到α-环柠檬醛,然后直接与丙酮缩合得到产物 β-紫罗兰酮.对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包括催化剂NaOH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得到如下较佳工艺条件:α-环柠檬醛和丙酮在5%的NaOH水溶液作用下于45℃反应6 h,减压精馏得到产物β-紫罗兰酮,收率为71.6%,含量为93.5%(GC)...  相似文献   

4.
以柠檬醛和丙酮为原料,在氢氧化钠催化条件下,经羟醛缩合反应先制备假性紫罗兰酮,再在磷酸催化条件下,经环化反应制备紫罗兰酮。采用正交法研究了一锅法条件下,柠檬醛合成紫罗兰酮工艺条件。合成假性紫罗兰酮优化工艺条件是:物料比n(柠檬醛)∶n(丙酮)=1∶6,催化剂用量比w(10%NaOH)∶w(柠檬醛)=4%,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合成紫罗兰酮优化工艺条件:物料比n(柠檬醛)∶n(H_3PO_4)=1∶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 h。  相似文献   

5.
合成柠檬醛     
柠檬醛是一非环单萜烯,具有柠檬样香气,是重要香料原料之一,也是制取香草醇、紫罗兰酮及维生素A等的重要原料。从前,它是从天然精油(如柠檬草油、山苍籽油等)中分离而得,但其产量远不能满足需要。近年来,在国外已有合成柠檬醛出现,产量也迅速增长,有与天然品并驾齐驱的趋势。本文就它的主要合成方法作一简单介绍。合成柠檬醛的方法虽多,在工业上采用的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1)以丙酮为原料,经过中间产物甲基庚烯酮(Ⅱ),最后制得柠檬醛(Ⅰ);(2)以异戊二烯为  相似文献   

6.
环己烷为溶剂,60℃和N2保护下,CaO可催化柠檬醛(3,7-二甲基-2,6=二烯-辛醛-1;I)脱氢生成柠檬醛(3,7–二甲基-2,4,6-三烯-辛醛-1;II)。当CaO/柠檬醛质量比为2时,目标产物脱氢柠檬醛得率33.4%。  相似文献   

7.
以D-72磺酸树脂为催化剂,催化柠檬醛环化反应合成对伞花烃,考察了反应介质、柠檬醛的体积分数、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柠檬醛转化率和对伞花烃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为介质,在柠檬醛体积分数为7.5%,催化剂用量为0.4 g,70℃下反应80 min,柠檬醛的转化率为100%,对伞花烃的产率为73.65%。  相似文献   

8.
β-环柠檬醛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β 紫罗兰酮为原料,经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得β 环柠檬醛的合成工艺,对主要工艺条件进行了选择实验,按所取得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小试。在小试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与小试相同的工艺条件,放大投入量近10倍,重复多批次工艺验证实验产品平均收率86.51%,粗β 环柠檬醛产品经真空精馏得93%β 环柠檬醛,测得沸点213.2℃,比热210.7J/g。  相似文献   

9.
柠檬醛化学纯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檬醛是合成香料及β-胡萝卜素重要原料,传统的柠檬醛纯化法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本文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获得高纯度柠檬醛的方法,即通过柠檬醛与NaHSO3反应形成的盐,可在60℃下就能分解成柠檬醛和NaHSO3,并根据索氏提取原理,将分解的柠檬醛从平衡体系中移走,从而能够将反应进行彻底,可以获得高收率(>65%)和纯度较高的柠檬醛(>98%).与传统的化学纯化方法相比,柠檬醛的收率和纯度均有大的提高;与真空精馏法相比,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0.
柠檬醛的纯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脱氢芳樟醇为原料,在乙酰丙酮酸钼、苯甲酸、二甲基亚砜(DMSO)的甲苯溶液中催化重排合成柠檬醛,考察了柠檬醛在不同体系中的热敏性.确定了首先将DMSO、苯甲酸从反应液中分离出来,再用精镏分离甲苯和柠檬醛的操作策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和弱碱水溶液洗涤去DMSO和苯甲酸,改变精镏真空度及回流操作比,能够很好地回收甲苯,产品中柠檬醛的质量浓度达到98%以上,收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1.
化学纯化柠檬醛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于传统纯化柠檬醛的方法,避开了化学纯化方法中使用强碱和物理方法中采用减压精馏的方式,利用索氏提取原理,在比较低的温度下(60℃),获得了高纯度的柠檬醛(98%以上)。与传统的化学纯化方法相比,柠檬醛的收率和纯度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2.
赵宁波  朱志庆 《化工进展》2016,35(4):1203-1207
以钛酸异丙酯为主催化剂,氯化亚铜为助催化剂,在氮气保护和有机酸的存在下,研究了脱氢芳樟醇经迈耶-舒斯特重排反应合成柠檬醛.优化的反应条件如下:n(钛酸异丙酯):n(氯化亚铜)=4:1,催化剂(钛酸异丙酯+氯化亚铜)和对甲基苯甲酸的用量分别为原料脱氢芳樟醇质量的3.5%和10%,在110℃下反应3h,得到脱氢芳樟醇的转化率为98.8%,生成柠檬醛的收率为88.4%.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分离反应液,得到纯度≥97%的柠檬醛,采用FTIR对产物进行表征,确定了产品柠檬醛中所含有的主要杂质.最后,探讨了脱氢芳樟醇合成柠檬醛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以β-紫罗兰酮为原料、50%H2O2为氧化剂合成了β-环高柠檬醛,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β-环高柠檬醛产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β-环高柠檬醛的最优合成条件如下:β-紫罗兰酮用量为10.0 g,氧化剂50%H2O2的用量为12 mL,催化剂无水AlCl3的用量为3.0 g,反应时间为8 h,反应温度为45℃。此工艺条件下,β-环高柠檬醛产率可达33.7%。产物结构经GC-MS确证,并用内标法测定其含量。  相似文献   

14.
晏日安 《化学世界》1998,39(4):173-174
柠檬醛经用苯胺保护醛基后在浓硫酸中环化制得了环柠檬醛,对文献方法进行了改进,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产率。  相似文献   

15.
由柠檬醛合成柠檬腈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志敏  陈学恒 《化学世界》2003,44(4):206-208
从山苍子提取出的柠檬醛 ,与硫酸羟胺反应生成柠朦肟 ,脱水后可得到柠檬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柠朦肟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 :n(柠檬醛 )∶n(硫酸羟胺 ) =1∶ 1 .5 ,p H=6~ 7,反应温度为 45°C,反应时间 3 .5 h。柠朦腈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 :n(柠檬肟 )∶ n(乙酸酐 ) =1∶ 5 ,反应温度为 1 2 5~ 1 3 0°C,反应时间 1 h。柠檬腈的产率约为 89.7%。  相似文献   

16.
从山苍子中提取柠檬醛及柠檬醛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辐照技术从山苍子中提取制备柠檬醛,使山苍子精油的提取率较传统的直接水蒸气蒸馏法平均提高36.5%以上。用程序升温毛细管气相色谱归一化法测定山苍子精油中的柠檬醛,获得了山苍子精油柠檬醛含量为68.56%,标准偏差为0.28%,准确性与内标法相一致,而且操作较内标法和GB11424-89法更为方便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载体强酸催化合成柠檬醛二乙缩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复合载体强酸 (Ph SO3H/Na2 SO4·CaSO4)催化合成柠檬醛二乙缩醛的新方法 ,得到柠檬醛直接与无水乙醇一步反应的最佳条件 :投料比n(柠檬醛 )∶n(无水乙醇 )∶n(苯磺酸 ) =1∶ (4~ 5 )∶(0 .0 2 5~ 0 .0 0 3 0 ) ,控制反应温度 80℃ ,反应时间 1 .5h。该优化条件下 ,合成收率为 93 %~ 94% ,粗成品纯度可达 96 %  相似文献   

18.
将红茶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质量分数98%茶多酚(TP-98)添加到pH=3的含质量分数0.16%柠檬醛的香精中用以抑制柠檬醛的降解劣化。将香精保存在37℃光照保温箱中,每隔10、20和30 d进行取样,利用HPLC法检测香精中的柠檬醛、柠檬醛降解产物(对甲酚、对甲基苯乙酮)的含量,结果显示红茶提取物抑制柠檬醛降解的效果最佳,其次是迷迭香提取物、TP-98,而没有添加抗氧化剂的空白样在保存20 d后产生明显的异味、臭味。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柠檬醛的控制性释放,扩大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以β-环糊精(β-CD)为壁材,采用沉淀法制备柠檬醛包合物,探讨工艺条件对包合效果的影响,并对柠檬醛包合物结构和释放规律进行研究。正交实验表明,在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60 min、柠檬醛与β-CD比例为1:11(w/w)的条件下包合物的包合率可达到85.62%。通过扫描电镜观察(SEM),柠檬醛包合物呈均匀的不规则板状,颗粒直径在0.5~8μm。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柠檬醛通过疏水键与β-CD作用形成包合物,热分析表明包合物已经形成一种新的物相。通过β-CD包合可以实现柠檬醛控制释放,随着温度的升高,释放速率加快,其释放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同时也可有效减缓柠檬醛的氧化速度,提高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彭彪  王文奇  刘慧君  张妮 《应用化工》2013,(10):1786-1788
用水中蒸馏法、水上蒸馏法和超声波水中蒸馏法提取山苍子精油,通过化学法分离出柠檬醛,用正交实验探索提取柠檬醛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水中蒸馏法能更好的提取山苍子油,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25 min,温度100℃;分离柠檬醛的最优条件为(以1 mL山苍子油为原料基准):控制温度0℃,静置60 min,NaHSO3饱和溶液6 mL,NaOH(10%)溶液30 mL,提取率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