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2015年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结合随机原则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性护理,研究组以此为基础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干预周期设置为三个月,并随访两组患者的神经与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康复率中,存在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所在科室2014-2016年收治的4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急性脑血栓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急性脑血栓患者则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临床治疗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肢体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蒋传媛 《智慧健康》2023,(15):259-263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伴抑郁患者给予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措施,探讨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南京市第一医院救治的急性脑梗死并伴发抑郁的患者126例纳入研究,将样本数据录入计算机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组别,试验组(n=63例)、参照组(n=63例),其中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并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之后,试验组病人NIHSS分数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之后,试验组病人SAS分数、SDS分数都比参照组低(P<0.05)。干预之后,试验组病人PSQI分数明显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针对干预急性脑梗死伴发抑郁的病人,不仅可以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有效恢复,还能明显缓解病人不良情绪,优化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谢云  徐进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444-1445
目的总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研究组60例在传统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对两种护理方式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MBI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MBI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使患者的MBI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朱雪莉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166-3166
目的 观察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P<0.05;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4C延续性护理方案在血管内治疗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7例血管内治疗A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 47)和干预组(n = 50),对照组采取常规电话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4C延续护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 - QO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康复依从性量表比较实施后的效果。结果 (1)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SS - QOL)总分分别为(202.50±43.61)和(162.32±36.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组Barthel指数得分及康复依从性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4C延续护理方案能够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康复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增强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同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明显较高,各项对比差异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急性脑血栓形成中效果较为显著,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 对9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及分析.结果 行早期康复护理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行常规临床护理的对照组患者(87.76%>73.4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急性脑血栓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属一体化护理干预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院-社区-家属一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对脑血栓患者开展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12年11月~2013年6月我院脑血栓患者中抽取9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对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开展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5例运用常规药物与高压氧治疗和传统护理,试验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前后评定效果。结果试验组2周内总有效率为86%,3个月内治愈率为90%,治疗康复时间(28±10.2)d;对照组2周内总有效率为64%,3个月内治愈率为74%,治疗康复时间为(45±12.4)d。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治疗康复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急性脑血栓患者在疾病早期接受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其致残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血栓患者8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2月,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顺序分为2组,2组均给予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加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的结果。结果:实验组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P0.05;2组急性脑血栓患者干预后的运动功能均较干预前提高,其中实验组急性脑血栓患者干预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血栓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其疾病症状的缓解,提高其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分析在急性脑血栓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就医治疗急性脑血栓的患者148例,148例患者均医院确诊都为第一次发病。根据1:1的比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参考组,两组均有74例患者。两组患者一律先实施传统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7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措施;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分析以上数据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试验组74例患者整体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有效率为90.54%,高于参考组74例患者整体的护理满意率为72.97%,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血栓患者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致残率、运动功能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对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在急性脑血栓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价值,为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高唐县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1年4月诊治的86例急性脑血栓患者展开研究,以随机掷骰子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致残率及失语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致残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失语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脑血栓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失语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应用于心内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SDS和SAS评分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干预结束时,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1.76±0.45)次/月,与对照组(3.14±0.59)次/月相比更低(P<0.05)。干预结束时,试验组SDS评分(30.49±3.26)分,较对照组的(44.78±4.75)分低;试验组SAS评分(31.02±3.78)分,对照组(45.23±5.17)分,试验组心理状态更佳(P<0.05)。试验组满意度为(98.0%,49/50),较对照组的满意度84.0%(42/50)更高(P<0.05)。结论 对心内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态改善也更加明显,其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3例分为常规组(n=51)和干预组(n=5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干预措施。干预5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康复干预5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有利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的腰肌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低,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朱锁存 《药物与人》2014,(5):174-17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方法:取急性脑血栓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与相应的药物治疗及神经内经护理常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3个月后,按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1.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50例:常规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简式运动功能评分(FMA)得分同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6个月独立生活以及轻度依赖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常规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在脑血检形成的早期,开展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寻找降低脑血栓致残率的康复护理方法,目的是提高患者生存的质量。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血栓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情况,对照组的总效率为82.13%,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3.56%,不同评分数据上,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脑血栓患者康复护理中,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评分实现了有效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