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狄诺塞麦(DMAb)对去卵巢大鼠股骨干骺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行假手术(Sham,n=15)和切除双侧卵巢(OVX,n=25)手术,术后12 w每组各取5只大鼠处死取股骨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来确定骨质疏松的建立情况,随后各组大鼠在双侧股骨干骺端建立3 mm圆形缺损,术后随机分成3组:Sham、OVX组及DMAb组。术后第一天DMAb组给予DMAb皮下注射一次,剂量为60 mg,正常饲养12 w后所有大鼠处死取股骨行Micro-CT、骨生物力学、组织切片检测。结果和OVX组、Sham组股骨干骺端缺损愈合相比,DMAb组大鼠股骨干骺端缺损区域有较高的最大载荷、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粱数量(Tb.N)、连接密度(Conn.D)、骨矿化沉积率(MAR)和较低的骨小粱分离度(Tb.Sp),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Ab通过增加骨量,促进骨组织矿化及提高骨骼强度来加速去势大鼠股骨干骺端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去势大鼠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的动态变化和骨髓细胞护骨素(OPG)基因的变化.方法 健康Wistar雌性大白鼠60只,分为实验组(去卵巢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30只,分别于术后2、4、6、8和12周取去卵巢组和对照组每只大鼠股骨骨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左侧股骨培养细胞作瑞氏-吉姆萨染色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并计数.右侧股骨培养细胞提取总RNA,通过RT-RCR来观察去势大鼠骨髓细胞OPG mRNA表达强度变化.结果 术后2、4周去势组破骨细胞形成数多于同期对照组,6周去势组破骨细胞形成达到高峰,显著多于同期对照组P<0.01.8周去势组破骨细胞数较6周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骨髓培养细胞OPG mRNA表达,术后2、4周OPG mRNA表达较同期对照组无明显差别,6周去势组OPG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8周去势组OPG mRNA表达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大鼠去势后可引起破骨细胞形成数量增多和OPG mRNA表达降低,且均在术后6周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去势大鼠骨髓细胞白细胞介素.6基因表达和骨组织学的变化.方法 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48只,24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24只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分别于去卵巢后4、6、8、12周取去势组和对照组各6只大鼠骨髓细胞提取RNA(左侧股骨).PCR方法检测IL6基因表达和骨组织学(右侧股骨)观察.结果 术后4周,实验组骨髓细胞IL广6基因均呈弱表达,6周呈强表达,8和12周表达水平较峰值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去势后对照组各时间段IL-6基因表达水平未见变化.术后4、6和8周实验组骨组织学未见明显变化;12周骨髓腔扩大,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见断裂现象.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与IL6基因水平增强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实验性骨质疏松对骨缺损自然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对大鼠股骨骨缺损自然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选用8月龄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12 w两组大鼠双侧股骨外侧髁上造成直径3 mm骨缺损,其深度为一侧骨皮质和髓腔宽度之和.缺损术后4、8、12 w取双侧股骨标本,进行组织学、X线、骨密度、透射电镜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除卵巢后3个月大鼠体重明显增加(P<0.01).两组骨缺损到12w时都未能完全愈合,实验组新生骨痂少,成骨过程延缓,破骨细胞功能活跃,4、8 w时实验组缺损部位X线灰度、骨密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鼠股骨髁上直径3 mm缺损到12 w时未能完全愈合,同时,特别是在早期,骨质疏松更加延缓了该缺损自然修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测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中股骨组织Wnt10b的表达。方法 2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对照组两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去势诱发骨质疏松症。术后3个月腹主静脉取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E2水平。从股骨中提取总RNA和蛋白,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Wnt10b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的变化。结果去势组大鼠血清E2含量为10.228±4.094 pmol/L;对照组血清E2含量为21.975±3.021 pmol/L。经RT-PCR和免疫印迹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去势大鼠Wnt10b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量均降低。结论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体内股骨组织中Wnt10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以上结果提示Wnt10b可能在大鼠去势诱发骨质疏松模型中通过调节成骨等过程参与了骨质疏松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大鼠股骨干骺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 30只3个月龄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1实验组,唑来膦酸注射组;2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注射组。将2组先去卵巢建立OVX(卵巢切除)模型,2组大鼠OVX模型饲养满3个月后,骨质疏松模型成功建立,随后再建立大鼠双侧股骨干骺端2.5 mm贯通性骨缺损模型。实验组于缺损手术后行尾静脉注射唑来膦酸1次(0.1 m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分别于缺损术后6、12周进行X线观察,骨密度检测,HE骨组织切片观察,TRAP破骨细胞活性等检测。结果缺损术后6、12周,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对比发现:实验组的大鼠模型体重增加减慢,股骨骨密度增加变快;缺损区X线扫描较空白对照组有明显的新生骨生成,HE骨组织切片可见缺损区有分布密集的骨小梁和较多核深染的骨细胞。TRAP染色显示:实验组的破骨细胞活性降低,数量减少。结论唑来膦酸可较好地促进骨质疏松性大鼠股骨干骺端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特立帕肽(PTH)对去势大鼠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3月龄雌性SD大鼠20只,行双侧卵巢切除术,饲养3月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成功建立,然后于大鼠两侧股骨髁上行直径3mm贯通性骨缺损手术,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TH治疗组,PTH治疗组于缺损手术1w后,每周给予背部皮下注射特立帕肽5次(30μg/kg),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4,8w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Micro-CT分析检测。结果 术后4、8w,PTH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发现:PTH治疗组股骨骨密度均高于同时间段的对照组,缺损区Micro-CT扫描显示PTH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更为明显的新生骨组织形成,骨缺损术后4、8w时,两组大鼠股骨干骺端骨缺损区域骨小梁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均逐渐增加,骨小梁分离度(Tb.Sp)降低, PTH治疗组BV/TV、Tb.Th及Tb.N均较同时期的空白对照组增高,骨小梁分离度(Tb.Sp)则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损术后8w时PTH治疗组骨缺损区域可见大量排列致密且形态粗大的骨小梁,骨缺损区域基本愈合,而对照组缺损区域愈合欠佳。结论 PTH可较好地促进骨质疏松性大鼠股骨干骺端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去卵巢大鼠骨、生殖系统的组织病理学和形态计量学变化。方法 将40只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20只实施卵巢去除手术,20只实施假手术。术后3个月分别从两组大鼠中随机抽取7只,解剖后进行胫骨、股骨、子宫和阴道组织样品的取材,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并观察。应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胫骨、股骨、子宫和阴道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去势组大鼠胫骨、股骨干骺端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平均厚度均较假手术组减少(P <0.05),去势 组骨小梁间距较假手术组增大(P <0. 05);去势组大鼠子宫萎缩,子宫管径、子宫黏膜上皮厚度、子宫肌层厚度、以及子宫腺数量均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 <0. 05);阴道黏膜上皮的厚度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 <0. 05)。组织学观察显示去除卵巢后3个月大鼠呈现明显的骨质疏松症状以及生殖系统萎缩等。结论 去卵巢大鼠除骨组织结构改变外,子宫和阴道组织学形态变化证实雌性动物子宫、阴道黏膜的形态受雌激素的直接调节。  相似文献   

9.
金雀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金雀异黄酮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one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切除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给予金雀异黄酮皮下注射,治疗8w后监测大鼠腰椎及股骨的骨密度,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Ca)、血清磷(P)等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去势后的大鼠腰椎及股骨的骨密度降低;采用金雀异黄酮治疗后骨密度明显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假手术组和金雀异黄酮组血清ALP活性低于阴性对照组。结论金雀异黄酮可调节骨代谢,显著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组、药物组,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检测骨组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生物力学指标,运用q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骨组织Wnt、β-catenin、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通过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结果去势组股骨BMD、生物力学指标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显著降低(P0.05),药物组股骨BMD、生物力学指标较去势组均显著升高(P0.05)。去势组骨组织Wnt、β-catenin、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显著降低(P0.05),药物组骨组织Wnt、β-catenin、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去势组均显著升高(P0.05)。去势组骨小梁明显减少,排列稀疏不规则,连接不完整,骨髓腔变大,有大量纤维组织。药物组骨小梁数量减少不明显,粗细均匀稍致密,排列尚规则,连续性完整性较好。结论雌二醇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作用于BMP-2,增加了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提高了骨生物力学性能,能够改善骨组织结构,发挥了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