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及卫生经济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腋下小切口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费用.[方法]对接受腋下小切口与电视胸腔镜手术的19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手术经过、疗效及医疗费用构成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腋下小切口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均高于电视胸腔镜手术组,电视胸腔镜手术组在术后疼痛方面较优,但手术医疗费用高于腋下小切口组,以上各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视胸腔镜手术主要费用来源是一次性手术耗材.[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较好,但手术费用较昂贵,若降低一次性耗材的费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VAMT)治疗重症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优势.方法 回顾分析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全部接受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VAMT)手术治疗,与接受常规剖胸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0例经VAMT手术治疗的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与剖胸手术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电视胸腔镜(VATS)与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VAAMT)治疗自发性气胸(SP)的疗效.方法 将92例SP患者根据手术时间顺序和患者自身对手术的选择性分为VATS组(62例)和VAAMT组(30例).两组均采用肺大疱切除术和壁层胸膜摩擦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胸管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气胸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VATS组手术时间(51.5±8.1)min,术中出血最(56.2±6.9)ml,术后疼痛评分(3.0±0.5)分,住院时间(3.4±0.9)d,胸管引流量(259.1±69.1)ml,胸管留置时间(2.8±0.8)d,无术后并发症出现.VAAMT组分别为(40.9±5.5)min、(63.0±11.6)ml、(3.4±0.7)分、(4.1±0.8)d、(298.7 ±61.1)ml、(3.2±0.7)d、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和VAAMT组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21.0±4.4)、(20.2±4.1)个月,均无气胸复发出现.结论 VATS和VAAMT治疗SP疗效显著,但VATS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痛苦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SP理想的优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诊自发性气胸患者94例,时间段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研究活动中依照双盲分组原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单孔胸腔镜手术,对比分析两种手术的临床效率.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两组患者的各类数据无明显差异,检验数据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两组患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与传统胸腔镜手术取得相当的效果,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更易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5.
张英  熊永山 《职业与健康》2002,18(5):131-132
自发性气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科疾病,老年的肺疾病患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更为常见。一般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肺脏和胸膜破裂,气体减少,甚至转为正压,从而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口唇发疳等系列临床症状。我科自1993年以来,共收治了6例矽肺并发自发性气胸,这6例病人住院期间均通过常规注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各50例,胸腔镜组施以胸腔镜手术以,开胸组施以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412、20.556、9.026,均P0.05);胸腔镜组术后漏气、切口感染、胸腔积液以及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4.433、4.396、6.658,均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对于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更显著,相应创伤小,患者恢复较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对比单孔法及三孔法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快速康复效果。方法将126例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成单孔组及三孔组。三孔组患者接受常规三孔法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单孔组患者接受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VAS量表得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孔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VAS量表得分均少于三孔组患者(P0.01);单孔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3.2%)低于三孔组患者(12.7%)(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拔管实际及减少术后引流量,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气胸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6月—2011年6月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气胸患者,均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分析所有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手术治疗平均需要时间100 min,2例死于肺部感染,其余病人术后2 d停止漏气;住院时间平均为21.3 d;手术前及出院前动脉血氧分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气胸中可使手术时间缩短,降低费用,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老年自发性气胸利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中选取适当的手术途径分离粘连、切除大疱及无功能的肺组织,防止肺创面漏气、促进胸膜腔粘连等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肺部感染6例,其中严重的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的1例,其余57例患者术后气胸消失,肺复张良好,患者胸闷、气急症状有所改善或消失。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时间12~18个月,无气胸复发。结论老年自发性气胸应积极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术中详细检查肺表面,彻底切除肺大疱,防止肺创面漏气,术后促进肺复张,有效的胸腔引流等措施都是保证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自发性气胸患者通过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整体化护理措施。方法对10例通过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整体化的护理。结果通过术前术后整体化护理,患者均顺利康复,且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整体化护理措施对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与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14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时间、切口大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二次手术、气胸复发例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等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7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显著,预后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青年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气胸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2005年7月至2011年7月治疗青年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气胸复发患者13例(15侧),其中双侧复发2例.12例经胸腔镜再次手术,1例开胸手术,根据以前手术记录和再次手术观察确定气胸复发原因.结果 肺大疱切缘不够导致漏气或切缘胸膜新肺大疱形成7侧,应用Endo-GIA法在原切缘以远1~2cm的正常肺组织和胸膜上切除残余肺大疱.肺上叶新肺大疱形成3侧,大小在1~3 cm,用同样方法切除肺大疱.3侧在下叶后基底段和上叶背段发现数目不一、大小不等的小的肺大疱,予结扎或应用Endo-GIA法切除.另外2侧未找到明确肺大疱,肺上叶部分区域塌陷不良行Endo-GIA法切除并行机械摩擦胸膜固定.术后13例患者肺完全膨胀,无一例发生漏气.结论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要在正常胸膜和肺实质上切除,术中仔细寻找,避免遗漏多发性肺大疱,并要结合胸膜固定术以防止气胸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观察组35例利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术后拔胸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自发性气胸应积极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腔镜手术与常规手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23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施行胸腔镜助下开胸肺大疱切除术.结果 23例均手术治疗成功,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尽管肺功能差,采用开胸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能达到治愈,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效果。方法本组自发性气胸患者均采用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手术治疗。结果79例无手术死亡,发生并发症者3例(3.8%),胸腔积液2例,肺泡漏1例,予胸腔闭式引流或胸腔穿刺后治愈。随访1~7年,未见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的优点,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于不能在镜下操作者,应及时中转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16.
徐晓红 《中国卫生产业》2013,(7):146+148-146,148
目的总结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对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5月在该院收治的57例老年自发性气胸误诊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予抽气减压或水封闭式引流治疗。结果 老年性自发性气胸大多有肺部疾病基础,临床表现不典型,胸痛少,其中行胸腔闭式引流治愈28例,行胸腔穿刺抽气治愈7例,行胸腔镜手术治愈10例,3例转上级医院,3例死亡。结论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多为继发性,易误诊,病死率较高,应提高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及早诊断,尽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使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过程中的麻醉处理.方法整理80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局部麻醉,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MAP,HR和SPO2在围手术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MAP和HR和实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用于自发性气胸飞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且麻醉风险更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张寅  杨敏 《中国校医》2010,24(10):762-762
自发性气胸主要发生于肺大疱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有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慢、切口疤痕长影响美观等缺点。内科常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但带管及住院时间长、气胸易复发。目前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是现代胸外科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主要手段。我科自2007年4月-2010年4月,应用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3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观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发性气胸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组和粗硅胶管引流组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组自发性气胸治疗有效率93.55%,粗硅胶管引流组自发性气胸治疗有效率93.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心静脉导管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较粗硅胶管组为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肯定,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2005年8月~2008年8月共为3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施行VATS,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复发的预防等进行总结探讨.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明显并发症,平均住院6 d,全部病例随访3~3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安全性高,可以取代自发性气胸的开胸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