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102例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入性损伤指热力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的损伤,近年来,随着致伤环境的改变,吸入性损伤的发病率大为上升,严重吸入性损伤已成为当前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本科自2003年5月至2008年12月收住了102例吸入性损伤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吸入性损伤的病因机制与临床特点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吸入性损伤是指热力和/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以至肺实质的损害.以往所说的呼吸道烧伤,因涵义较窄,目前统一称吸入性损伤.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内统计发病率一般为5%~10%.我院17 058例烧伤病人统计吸入性损伤的发病率为937%[1].  相似文献   

3.
<正>吸入性损伤是热力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以至肺实质的损害,是当前烧伤的重要死亡原因,是烧伤治疗的重点、难点。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压力雾化吸入治疗吸入性损伤共12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  相似文献   

4.
吸入性损伤是热力和(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损伤,是烧伤中的一类特殊伤情,其病情复杂、凶险,救治成功率较低。吸入性损伤主要并发症是肺部感染和呼吸功能衰竭[1]。2012年5月,我科收治1例全身多处烧伤:45%、Ⅱ°~Ⅲ°(特重度)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在ICU经积极抢救治疗,气道损伤达到治愈标准并出院,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曾婷苑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2102-2103
吸入性损伤是热力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及肺实质的损害,常同皮肤烧伤伴发。我科共收治此类烧伤8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吸入性损伤 (简称吸入伤 )是热力和 (或 )烟雾引起的呼吸道以至肺实质的损害 ,是目前烧伤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996年1月~2000年12月 ,我科收治烧伤病人832例 ,伴吸入性损伤57例 ,发生率6 9 % ,按文献标准 [1],轻度吸入性损伤31例 ,中度15例 ,重度11例。26例中、重度吸入伤死亡6例 ,死亡率23 1 %。现就26例中、重度吸入伤的治疗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6例中、重度吸入伤 ,男21例 ,女5例 ;年龄3~56岁 ,平均30 2岁。致伤原因 :汽车爆炸烧伤4例 ,室内天然气爆炸烧伤2例 ,矿井瓦斯爆炸烧伤3例 …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全面认识,对1960~1995年收治的1539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的一般情况、致伤原因、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的程度及并发症和死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资料显示,吸入性损伤的的发生率为同期烧伤病人总数的9.67%,其死亡总数占同期烧伤病人死亡总数的41.26%。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死亡率为42.05%,占吸入性损伤总死亡数的57.96%;有吸入性损伤的菌血症发生率为20.08%,高于同期烧伤病人总数的8.18%;休克发生率为35.93%,高于同期无吸入性损伤病人的7.99%。资料显示,烧伤面积越大,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越高,且损伤程度越重;随着菌血症控制措施的提高,吸入性损伤病人的菌血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从而提高了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大面积化学性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大面积化学性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37.9岁;烧伤面积40%~83%体表面积;吸入性损伤:中度5例,重度3例.死亡2例,治愈6例;随访,除有3例出现咽部异物感外,未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大面积化学性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死率较高,及时救治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罗文亮  吴自忠  马玲妹  张学宏 《江西医药》2009,44(11):1088-1089
目的总结烧伤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1978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7例烧伤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死亡率较高(43.2%)。结论预防性气管切开可提高救治成功率.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仍是临床救治难点。  相似文献   

10.
<正>头颈部的严重烧伤常常伴有吸入性损伤,特别是在密闭环境中吸入火苗、有毒烟雾、化学毒气、热粉尘等造成呼吸系统不同程度损伤,呈一种严重创伤,病死率为45%~5%,而重度吸入性损伤的病死率可高达90%[1]。笔者所在科自2006-02~2009-11共收治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患者96例。  相似文献   

11.
成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分析成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的临床特点,为成批烧伤救治提供经验。方法 对1958~2000年救治的成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2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发生率高(31.51%),火焰、火药烧伤为主,病人伤情重,早期并发症及代谢紊乱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败血症占死亡原因第1位。结论 加强对成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救治,降低死亡,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吸入性损伤的病死率比较高,国外报道的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病死率为80%,国内有学者报道中、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病死率为43.75%,三军医大的报道为50.0%~71.5%。对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除早期积极  相似文献   

13.
张宏伟  张学英  解筠 《江苏医药》2001,27(8):591-593
目的:评估血清除钙素对于烧伤吸入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免方法对76例烧伤病人的血清免疫反应性降钙素(iCT)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所有烧伤病人的iC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的iCT在伤后4小时升高,24小时达到峰值,其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吸入性损伤的病人,并与吸入性损伤的转归情况有一定相关,重度吸入性损伤死亡病人的iCT浓度最高,且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当吸入性损伤患者在后期有其它呼吸系统并发症时,iCT再次升高,需要机械通气者的iCT水平高于不需要者。该方法对于烧伤吸入性损伤的诊断敏感性较好(90.0%), 而诊断异性还有待提高(84.6%)。结论、血清降钙素测定有助于烧 吸入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严重程度的划分,连续监测有利于了解病情的演变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治疗,有希望成为一项在临床上有实用价值的烧伤吸入性损伤诊断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4.
随着烧伤救治水平的提高,因烧伤休克和感染而死亡的患者逐渐减少,脏器功能衰竭成为当前烧伤的主要死因,而吸入性损伤所导致的呼吸功能衰竭是脏器功能衰竭发病与死亡的首要原因。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作为烧伤治疗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点,对烧伤患者整体救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研究吸入性损伤的救治,一直是烧伤危重患者救治的重要突破点。近年来,提出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理念也有所改变。该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对吸入性损伤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 ,在人群中发生率约为0 5 % ,而特重度烧伤占烧伤总数的 1 2 % ,其中烧伤面积 >80 %者约占 2 7% [1] 。吸入性损伤是指吸入火焰、有害烟雾、化学物质等所致的化学性气管、支气管炎 ,严重者可直接损伤肺实质。随着石油、化工、交通等事业的发展 ,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约占烧伤总数的 5 %~ 30 % [2 ] 。吸入性损伤、内脏并发症和全身性感染是烧伤病人的三大主要死亡原因[3] 。我科同时成功救治了 3例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危重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例均为男性 ,年…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1984~1992年在院内外参加成批烧伤病人治疗360例。其中合并吸入性损伤治疗29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9例中,男28例,女1例,年龄16~55岁,平均38岁。其中轻度13例,中度9例,重度7例。360例烧伤病人吸入性损伤发生率8.1%,死亡6例,死亡率20.7%,死亡病例均为重度吸入性损伤。 烧伤病人中合并吸入性损伤致伤原因有汽油燃烧、天然气燃伤、坑道瓦斯爆炸伤、密闭车间燃烧。导致吸入性损伤关系见表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诊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在严重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38例严重烧伤拟有吸道吸入性损伤急诊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其中在伤后 4~ 8h行气管切开 2 6例 ,2 4h内气管切开 12例。结果 :治愈 31例 ,死亡 7例 (其中死于气管导管滑脱于皮下 1例 ,死于大面积深度烧伤感染败血症 6例 )。结论 :预防性气管切开操作简便 ,安全性高 ,是早期抢救严重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首要有效措施之一 ,在临床上对拟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者 ,宜早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8.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在人群中发生率约为0.5%,而特重度烧伤占烧伤总数的12%,其中烧伤面积>80%者约占2.7%。吸入性损伤是指吸入火焰、有害烟雾、化学物质等所致的化学性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可直接损伤肺实质。随着石油、化工、交通等事业的发展,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约占烧伤总数的5%~30%。吸入性损伤、内脏并发症和全身性感染是烧伤病人的三大主要死亡原因。我科同时成功救治了3例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危重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在人群中发生率约为0.5%,而特重度烧伤占烧伤总数的12%,其中烧伤面积>80%者约占2.7%。吸入性损伤是指吸入火焰、有害烟雾、化学物质等所致的化学性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可直接损伤肺实质。随着石油、化工、交通等事业的发展,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约占烧伤总数的5%~30%。吸入性损伤、内脏并发症和全身性感染是烧伤病人的三大主要死亡原因。我科同时成功救治了3例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危重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