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网络对社会的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将超过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一方面对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也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应回避信息网络时代的问题,应该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面貌,赋予思想政治工作鲜明的时代特征,努力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网络虚拟群体同大学生生活社区、大学生公寓等一样已成为新型大学生组织的一个重要形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教育和引导。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未来,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必须和必然。要做好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开发性能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系统,建立精简高效的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深入开展有广泛影响的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和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动适应,努力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是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时代主题。探讨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有效途径,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段,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有效性,净化网络空间,占领网络高地。  相似文献   

5.
信息网络化的到来,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同时网络也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学校应分析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培养一支新型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  相似文献   

6.
郁政宏 《金陵瞭望》2006,(24):47-48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后,在网络日益普及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也是如此。一方面.网络为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信息渠道,拓宽了新的求知空间.极大地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另一方面,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网恋又充斥了大学生平静而纯洁的生活.不少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的世界.痴迷忘返,无法自拔.负面影响深远,这些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和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动适应,努力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是一个全新的亟待解决的课题。分析了互联网的功能及其双重性 ,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掌握信息网络制网权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 ,从阵地、队伍、制度、机制、氛围和寓教于乐等六个方面 ,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实践举措 ,从策略层面上 ,阐明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必须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9.
信息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信息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形成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它是时代的产物 ,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方法上的创新。本文作者结合网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特有规定性 ,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全球化意识、阵地意识和政治意识”三个意识基点和“建设、疏导、文化”三个工作原则 ,并就三个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原则的具体运用展开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伦理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网络空间中 ,道德相对主义、道德文化冲突、道德冷漠、道德失范、侵害隐私权和无政府主义等都冲击着传统伦理道德。网络信息多维性、网络信息霸权、网络信息污染和网络综合症等都深刻地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要抓住机遇 ,建构网络伦理规范 ,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利用网络优势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 ;培养信息素养 ,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免疫力 ;加强网络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完善网络规则 ,加强信息化校园综合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必须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结构要素中,教育主体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影响力原理是实现其有效性的理论基础,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是充分体现有效性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条件,因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有边际条件的,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那些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并有一定影响力的主体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的实际情况,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在深入剖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科学地提出了“123”的工作思路.即:建立一个主流网站;提高技能、道德两项教育;健全文化、资源、服务三项建设,这对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新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信息和网络已经渐入人们生活的时候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将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现阶段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包括两方面 :一是如何利用网络 ,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二是帮助学生认清良莠 ,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 ,合理利用网络的有益资源。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化的出现以及发展,对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以网络文化为出发点,探讨和研究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浅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得整齐划一的思想状况已经不复存在,学生思想状况也随之产生丰富而复杂的变化。个人的思想状况不尽相同,如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何适应改革开放,适应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结合网络及网络文化的特征分析,论述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意义及原则对策,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实际,增强时代感和实效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全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适应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为更好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本文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和如何处理作以探讨.一、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还应注意加强的几个问题(一)注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有机结合高校培养的学生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一个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任务,而把培养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8.
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徐建军教授的力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可以说是近几年这一论题中有份量的学术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19.
网络社会是一个神奇的"虚拟社会",又是一个复杂的"现实社会",同样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介入.然而,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特殊传播方式,恰似一把双刃剑,既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众多机遇,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同时,也向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网络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学生参与网络文化活动的普及深入 ,大学生网络文化活动已呈现出鲜明的自主性和网络性。既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思路与模式提出挑战 ,同时也带来机遇。高等学校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 ,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占领网络阵地已是当务之急。在对 6 0 0名参与网络文化活动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 ,提出了网络时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必须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网络文化活动达到动态吻合 ,从而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