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地方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融资的债务规模也开始急剧扩张,地方政府债务日益膨胀。各方面对由此引发的债务风险乃至可能出现的严重的系统性风险颇为关注。当前,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正处于拐点的状态,即介于风险与危机之间的位置,因而必须通过建立控制和预警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存量、政府和银行联合规避风险、拓宽地方融资市场渠道以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综合治理路径来有效治理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2.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通过融资平台进行大量融资,对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从债务管理监督、平台经营与内部控制和债务风险防范等多个维度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引致的债务风险控制提出了建议,并探索新的投融资方式PPP模式。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债务对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债务规模的扩大,地方财政的风险隐患日益凸现,已成为威胁地方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正确认识地方政府债务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科学有效的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对于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保证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政策建议: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债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资金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打开了地方政府融资的闸门,以城市建设投资集团为名的政府融资平台遍地开花.地方投融资公司融资规模的快速增长,不仅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同时对银行业的经营风险也形成了潜在的压力.分析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及其形成机制,提出通过建立融资约束机制来化解风险和规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监管和约束不足、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以及地方政府职能过宽过滥,是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主要成因。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涉及的关键法律问题包括地方政府的举债融资权、地方政府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清偿责任以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清偿责任。应当从规范和完善地方融资平台运营及治理、妥善设计银行破产及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以及合理配置地方政府事权财权等方面着手,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规模风险和结构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不合理的财税制度;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机制滞后;不科学的政绩考核助长了盲目举债等.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举措:规范管理地方政府债务,控制债务余额;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构建科学合理的债务融资渠道;严格举债程序,设立相应的偿债准备金;完善债务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地方主要决策者和金融监管负责人的问责范围.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的地方高校是我国地方高校债务风险的主体.化解中部地区的地方高校债务风险,应遵循既要立足现在,更要着眼长远的化解思路,实行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和新增贷款产生,把短期商业银行贷款置换成为中长期银行贷款,中央、地方政府共担债务部分偿还责任,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稳妥推进高校土地置换,通过提高学校资源利用效率筹集债务偿还资金,从拓宽投融资渠道着手构建债务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产生和发展,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促进了我国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从理论和现实入手,深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现行融资模式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制度性问题,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阐述推进地方政府融资体制改革,实施地方政府直接债务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
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大量新增融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量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下降,债务压力迅速扩大.如何继续保障各地融资平台的债务安全已经成了地方政府及金融监管关心的热点问题,而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能否在债务压力下实现市场化转型是保障债务安全的关键问题.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依然比较缓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较大的债务存量,在转型过程中如果缺失地方政府的支持,存量的债务可能出现兑付压力,甚至是兑付的安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息息相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治理对策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维护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如提高政府应债能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体系,健全与地方政府举债相应的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保障覆盖面的迅速扩大,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存在巨大的资金需求。由于现行法律、法规的限制,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变相举债融资,造成大量的隐性债务,债务风险日益凸显。为了避免地方政府出现债务危机,引发财政金融风险和社会动荡,切实改善民生、推动民主,国家有必要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举债融资权,并将地方政府的举债融资行为纳入法治轨道,建立对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的法律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与政府间财政体制密切相关。在总结地方政府债务特征的基础上,主要刻画地方债务累积的制度机制。分税制改革使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严重失衡,在缺乏稳健收入机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依赖财政转移支付、预算外资金和土地财政应对必要支出和建设投资,暂时压抑了地方举债行动。预算外资金改革和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使中央放松管制,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开始凸显。近年的财政改革集中于债务风险防范和支出责任调整,地方收入机制仍呈现不可持续的特征,地方债务问题持续存在。为遏制地方债务增长和防范债务风险,应强化地方税收自主权、减少土地财政、实施财产税改革、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占比等。同时,减少地方政府对投资平台的干预,对地方投资平台进行分类改革与公司治理机制改革,健全地方政府和地方投资平台债务的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西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的风险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重要的政府主导融资模式,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受经济体制、财政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它也具有相当的风险.文章针对中西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现状及其风险的主要表现,提出要完善相关体制和法律法规以及市场化方式来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建立和运作,要政府、银行和投融资平台三者各施其责并相互配合来防控其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彦良 《学术探索》2014,(10):70-74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融资机制是核心.然而,由于土地财政不可持续、融资平台潜藏巨大风险、地方政府性债务不断发酵,传统融资模式难以满足城乡发展一体化巨额融资需求.未来,地方政府主导城乡发展一体化应深度挖掘财政性、政策性和市场性融资渠道创新潜力,探索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开征房产税、开发性金融提供引导和信贷资金、资产证券化和项目融资等模式.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地方债务的累积引发人们的普遍关注.经济的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的配套跟进等需要巨额投资需求,巨大的资金需求与地方政府有限的财力的矛盾日益凸显,导致地方债务的快速膨胀.地方债务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其风险隐患却逐渐显现,特别是表外融资、信托、BT回购、PE、P2P等新的地方债务融资模式引起地方债务风险隐性化及风险的集聚,我国政府债务融资立法非常滞后,从而导致地方债务的膨胀和风险的累积.因此,应加快立法进度,赋予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权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十余年来地方政府债务的快速膨胀,是经济转轨时期一系列财政、金融、政治等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地方政府举债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也反过来为地方政府举债提供了财源保障和投资需求。尽管中国特有的举债融资模式有力保障了大国经济增速,但也蕴含着融资方式、偿债信用、转嫁升级、制度更替等隐性风险。隐性风险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要全面取缔地方政府举债,应针对基层政策的潜在流动性危机,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相互衔接的"三位一体"监管策略体系,遏制地方举债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保障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以及财政常态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7.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核心地位的作用。在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违规担保带来的偿债风险日益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融资平台公司信贷管理缺失,融资平台偿债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等问题。关键要推进融资平台公司的清理规范,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促进传统融资向多元化融资转变,加强风险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批发融资市场拓宽了银行的投融资渠道,提升了银行流动性管理效率,但同时也加剧了市场波动与风险传染。随着金融市场定价机制与信息披露准则逐渐完善,刚性兑付(较高的偿付优先级)将导致批发投资者降低自身的同业监督动机,增加银行负债的滚动风险;"打破同业刚兑"的政策冲击在短期可能增加批发投资者提前收回资金的动机,但从长期来看有助于增强批发融资市场的风险承担能力。此外,基于同业存单市场的实证研究进一步发现政策冲击造成银行在融资难度与融资成本方面呈显著分化趋势,并且地方政府债务因素进一步反映出了银行间流动性分层的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积极稳妥化解累积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是目前中国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面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中央政府在不同阶段实施了相应的政策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对平台风险管控政策的阶段性梳理,我们发现在平台风险治理过程中存在着各部门意见不统一、政策执行中出现实际操作难题、政策制定缺乏连续性及法律和社会安全风险形成等风险管理偏差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债务监管协调,建立有效的晋升激励机制,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和强化债务监管制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财政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渠道,以土地为支撑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弊端和风险开始显现。在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及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健全集体建设用地融资机制有助于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建设,避免征地模式造成的种种弊端,同时可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其中,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和土地债券两种模式对融资平台的构建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