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马梦娜 《砖瓦》2022,(2):51-52
装配式建筑在环保、缩短工期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是建筑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装配式建筑成本较高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主要问题,所以如何有效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成为当务之急.首先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然后重点探讨了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装配式建筑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成本影响因素展开了简要分析,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形式,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周期更短,而且对环境影响更小,但和传统建筑形式相同,应用装配式建筑形式仍然要做好各方面管理工作,其中成本控制是关键内容.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BIM技术和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在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建造中的应用价值,结合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建造的特点,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分析,以及从成本、工期、质量以及宏观评价指标对装配整体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一体化建造驱动下装配式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更节约、建造工期更短、质量更具保障、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更具优势。为装配式建筑经济效益的分析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在预制构件运用下,并以构件彼此关联性为依据进行组装、搭建,通过混凝土浇灌模式处理建筑整体框架、梁柱及楼板叠合层,可实现建筑时间、成本的节省。就预制装配式建筑而言,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这一环节十分重要。故而,本文分析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要点及难点,并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装配式建筑模式成本始终高于传统现浇建筑模式的问题,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推广运用,文中对我国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分为设计、生产、运输和施工4个阶段进行成本因素分析。应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来构建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成本指标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成本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构造隶属度矩阵,创建评判模型。得出所列成本因素对于装配式建筑整体造价成本高的影响程度。评判模型结果分析施工阶段对全产业链成本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6.
传统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成本高,且对生态环境有不利影响,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建筑行业发展需求。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成本相对偏低,且具有低碳环保特征。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机电预留预埋是重要的施工内容,会对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基于此,首先阐述装配式建筑施工特征及价值;其次,总结装配式建筑机电预留预埋施工注意事项;最后,分析装配式建筑机电预留预埋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对装配式建筑整个过程中成本控制的环节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需要控制的重点与保证成本的措施,在装配式建筑大力发展的今天,具有经济发展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推进了我国建筑业的进步。在当前的建筑业发展形势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取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应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施工时能够大幅度缩短施工工期,而且有效保障了工程质量。通过对当前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情况调查发现,针对当前的混凝土结构体系计算成本方式有三种,与以往传统型施工方式相比,施工预算以及施工成本并不低。相比于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施工时能够节约大量的施工时间,保障了工程质量,缓解了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为了有效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大力发展,需要加大对工程成本的严格控制,保障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稳定发展。本文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成本的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型绿色建筑被大力推行,但由于成本过高导致其发展受限。在分析装配式建筑成本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对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难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优化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相关对策,以期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造方式创新,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但当前装配式建筑的成本高于同类现浇结构建筑,阻碍了装配式建筑发展。首先分析装配式建筑成本居高的成因,基于精益思想提出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物流、装配等环节成本的控制措施,以期通过装配式建筑的精益成本管理,有效降低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