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在我国境内有非常多的古代建筑。但是因为年久失修,导致建筑中的青砖墙体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不但影响了古代建筑的美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古建筑的青砖墙体受到破坏是目前大部分古建筑所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古建筑青砖墙体的修复施工技术进行简单的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于因年久失修或邻近施工导致古建筑发生破坏的情况,需要对其进行修复加固以完整保存其重要的人文历史价值。结合某古建筑青砖墙体修复工程,提出了一种无需对墙体表面进行抛磨切割,只需对破损严重部位清理后植筋挂网的修复施工技术。植筋加强了原墙体与新涂抹涂料凝固后形成墙面的连接,不易脱落,延长了青砖的耐久性,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高悦舒  沈星宇  王菊琳 《砖瓦》2023,(3):43-47+51
我国历史悠久,现存古建筑因受到自然侵害、人为破坏、年久失修等原因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青砖上存在以风化、水渍、盐害、裂隙破坏为主的病害,严重影响了古建筑整体的观赏性与完整性,所以古建筑青砖修复保护研究工作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此,主要对于古建筑青砖的保护与修复进行综述,从防风化、防水、脱盐、加固以及人为刻画修复部分对青砖保护修复技术的相关研究综合概述并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4.
古建筑经常性保养与维护工作,是古建筑的保护与再生过程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本文从其工程内容与具体措施展开分析,围绕古建筑经常性保养与修护工程内容,分析古建筑经常性出现的问题,侧重以瓦屋面、木构件、墙体、石构件、庭院地面等几个方面展开具体的探索,旨在通过加强古建筑经常性的科学保养与修护工作,使之在使用过程中,延缓残毁情况的扩大,延长古建筑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古建筑指建国前的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其本身有极高历史价值,城市化进程加快,伴随自然灾害影响,一些反映历史文化的古建筑已遭破坏,古建筑的数量和保存质量,成为修复与保护的重点。对古建筑的修复与加固,能有效保护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本文结合具体的古建筑保护修复与加固实例,研究古建筑保护修复技术及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6.
古宅中青砖老墙体上进行墙门改造是在古建筑修缮工程中经常遇到的施工难题,特别是控保建筑难度很大。山塘雕花楼作为苏州市控保单位,墙门的改造显得尤为重要,关键技术在于老墙体的加固,利用钢构件的性能使墙门构架与老墙体连成整体,增强了墙门的承载力和可靠度。该技术是根据本工程的特殊条件采用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0):110-111
<正>近年来,仿古青砖的传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随着出口的增加,仿古青砖被誉为"绿色环保建筑材料"。仿古青砖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是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拥有大量古建筑,吸引了许多外国人购买,并获得了外国建筑专家的认可。大力发展烧结隔热轻质高强仿古青砖产品,无疑是促进建筑节能和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捷径,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一大幸事。青砖是我国传统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就开始使用在建筑上。从现存的古建筑中我们不难发现,青砖是我国古建筑构成的基本元素,可以说是我国古建筑的"细胞"。客家地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某历史风貌建筑为例,论述旧墙体结构出现开裂与碱蚀等破坏时的加固修复,以达到恢复保持原青砖外墙原貌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李广民 《山西建筑》2012,38(5):12-13
简要介绍了我国古建筑的分类及特点,针对古建筑的保护与维修进行了探讨,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及具体案例,分别阐述了古建筑防虫、防水的具体措施及修复方面应注意事项,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木构架古建筑抗震分析中常忽略维护墙体作用的问题,进行了墙体与木构架的构造特征、力学性能和布置方案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基于地震灾害统计资料,归纳了墙体与木构架的损伤特征,及其对古建筑总体震害程度的表述方法。运用动力特性现场实测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墙体对古建筑基本周期和地震作用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木构架古建筑中的墙体对结构的整体抗震刚度有较大的贡献;包括墙体模型的基本周期与实测基本周期较为接近;而忽略墙体模型的基本周期显著大于实测基本周期,且计算的地震作用值偏不安全。根据古建筑抗震鉴定要求,并考虑砖砌墙体的脆性,提出了基于位移控制的、包括墙体微裂和开裂工作状态的木构架古建筑三阶段抗震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