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磊 《石材》2023,(3):101-103
<正>1智能建筑中的绿色节能施工技术概述绿色节能技术主要是指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以及保障施工安全前提下,将绿色环保的施工材料与先进的施工技术充分结合,在确保排放得到有效减少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加大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无可避免的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若是想要缓解或者减少这些损害的产生,可以通过使用环保施工材料、施工时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少用人造光、及时对施工垃圾进行合理处理以及施工中的资源循环再利用等。通过这些方式,在尊重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智能建筑施工的绿色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资源的循环利用成为土木工程施工中越来越重视的问题,这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标准以及在土木施工中使用绿色建筑材料的必要性进行阐述,探讨传统绿色建筑材料分类和材料特性、现代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与动态以及现代绿色建筑材料与工程施工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建筑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传统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不科学,造成了工程建设的土地、材料、能源、水等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严重污染等问题,给现代建筑工程的稳定开发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健康隐患。介绍了绿色施工技术中的施工管理、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总结出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4.
正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现状建筑工程的绿色节能技术是将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相互结合的新型施工技术。在绿色节能施工中,尽可能使用绿色施工材料,减少资源的消耗,节约资源,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实现建筑工程的绿色、节能、实用等性能。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需要遵循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最大限度的实现建筑工程的降耗、节能环保目标。目前,我国处于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5.
本篇文章全面详细的介绍了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资源利用不当的现象,并且提出了绿色施工以及材料资源利用率,以此来促进绿色建筑材料以及资源利用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6.
0 前言 住建部于2021年3月发布了《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旨在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造,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排放,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五大目标[1]. 传统基坑支护方式普遍存在施工工序多、施工周期长、浪费建筑材料、污染环境等问题,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2].因此需要对绿...  相似文献   

7.
潘彦颖  王岚琪  江璐 《居业》2022,(4):53-55
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施工技木水平不断提高,不仅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充分保障,同时在绿色施工技术创新发展的形势下,建筑施工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绿色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采用绿色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同时有利于保护施工环境.因此,本文将对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其既能够节约建筑材料、减少噪音污染、保护施工土壤,又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进度和质量。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保障,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国内城市乡镇建设也随之日益加快,建筑工程数量也日益增多。建筑施工必然会产生污染,如何把建筑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度减少到最低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绿色节能技术的出现使它成为可能。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损耗,而且可以保护自然,进而改善环境。本文先后对新型绿色节能建筑的含义,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对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及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绿色居住区是基于人与自然持续共生原则和资源高效利用原则,使居住区内外物质能源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的新型住区模式。分析了我国绿色居住区的发展现状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绿色居住区,应该在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维护管理、拆除改建等一切活动中都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尽可能地把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实现居住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