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22岁.于2007年7月体格检查发现HBsAg、抗.Hbe、抗-HBc-IgM阳性,肝功能、AFP及CEA水平正常.上腹部CT检查发现肝左、右叶内病灶,考虑弥漫型肝癌,不排除肝转移癌或肝海绵状血管瘤.因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无明显异常及患者经济原因,未进一步诊治.2008年12月患者复查AFP、肝功能及血常规正常,HBV DNA为2.039×103拷贝/ml.腹部超声及上腹部CT检查:肝内多发占位,考虑为肝转移癌.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2岁.于2007年7月体格检查发现HBsAg、抗.Hbe、抗-HBc-IgM阳性,肝功能、AFP及CEA水平正常.上腹部CT检查发现肝左、右叶内病灶,考虑弥漫型肝癌,不排除肝转移癌或肝海绵状血管瘤.因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无明显异常及患者经济原因,未进一步诊治.2008年12月患者复查AFP、肝功能及血常规正常,HBV DNA为2.039×103拷贝/ml.腹部超声及上腹部CT检查:肝内多发占位,考虑为肝转移癌.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2岁.于2007年7月体格检查发现HBsAg、抗.Hbe、抗-HBc-IgM阳性,肝功能、AFP及CEA水平正常.上腹部CT检查发现肝左、右叶内病灶,考虑弥漫型肝癌,不排除肝转移癌或肝海绵状血管瘤.因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无明显异常及患者经济原因,未进一步诊治.2008年12月患者复查AFP、肝功能及血常规正常,HBV DNA为2.039×103拷贝/ml.腹部超声及上腹部CT检查:肝内多发占位,考虑为肝转移癌.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2岁.于2007年7月体格检查发现HBsAg、抗.Hbe、抗-HBc-IgM阳性,肝功能、AFP及CEA水平正常.上腹部CT检查发现肝左、右叶内病灶,考虑弥漫型肝癌,不排除肝转移癌或肝海绵状血管瘤.因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无明显异常及患者经济原因,未进一步诊治.2008年12月患者复查AFP、肝功能及血常规正常,HBV DNA为2.039×103拷贝/ml.腹部超声及上腹部CT检查:肝内多发占位,考虑为肝转移癌.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2岁.于2007年7月体格检查发现HBsAg、抗.Hbe、抗-HBc-IgM阳性,肝功能、AFP及CEA水平正常.上腹部CT检查发现肝左、右叶内病灶,考虑弥漫型肝癌,不排除肝转移癌或肝海绵状血管瘤.因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无明显异常及患者经济原因,未进一步诊治.2008年12月患者复查AFP、肝功能及血常规正常,HBV DNA为2.039×103拷贝/ml.腹部超声及上腹部CT检查:肝内多发占位,考虑为肝转移癌.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2岁.于2007年7月体格检查发现HBsAg、抗.Hbe、抗-HBc-IgM阳性,肝功能、AFP及CEA水平正常.上腹部CT检查发现肝左、右叶内病灶,考虑弥漫型肝癌,不排除肝转移癌或肝海绵状血管瘤.因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无明显异常及患者经济原因,未进一步诊治.2008年12月患者复查AFP、肝功能及血常规正常,HBV DNA为2.039×103拷贝/ml.腹部超声及上腹部CT检查:肝内多发占位,考虑为肝转移癌.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2岁.于2007年7月体格检查发现HBsAg、抗.Hbe、抗-HBc-IgM阳性,肝功能、AFP及CEA水平正常.上腹部CT检查发现肝左、右叶内病灶,考虑弥漫型肝癌,不排除肝转移癌或肝海绵状血管瘤.因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无明显异常及患者经济原因,未进一步诊治.2008年12月患者复查AFP、肝功能及血常规正常,HBV DNA为2.039×103拷贝/ml.腹部超声及上腹部CT检查:肝内多发占位,考虑为肝转移癌.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2岁.于2007年7月体格检查发现HBsAg、抗.Hbe、抗-HBc-IgM阳性,肝功能、AFP及CEA水平正常.上腹部CT检查发现肝左、右叶内病灶,考虑弥漫型肝癌,不排除肝转移癌或肝海绵状血管瘤.因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无明显异常及患者经济原因,未进一步诊治.2008年12月患者复查AFP、肝功能及血常规正常,HBV DNA为2.039×103拷贝/ml.腹部超声及上腹部CT检查:肝内多发占位,考虑为肝转移癌.  相似文献   

9.
洪德飞  许斌  彭淑牖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5):1075-1076
患者男性,69岁,以“右上腹隐痛1个月”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未发现异常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肿瘤标记物(AFP、CEA、CA199、CA125)均正常。B超检查发现右肝肿块。上腹部CT增强扫描及腹部血管三维重建检查发现右肝5 cm×7 cm肿瘤累及尾叶,门静脉右支受侵犯,肝右静脉及下腔静脉右侧壁受侵犯。CT扫描显示患  相似文献   

10.
病例 男,40岁,因发现上腹部肿块而就诊,患者无手术史和酗酒史。体检发现全身情况佳,面色潮红,于上腹部可扪及肿块,无压痛,肿块和腹壁没有粘连。血常规检查示血红蛋白达20.2g/dl(见附表),肝功能除AST为正常的2.5倍外,其余均正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v因子为165%,AFP达195ng/L,HBsAb、HCV均阴性,腹部B超及Doppler超声检查显示一不均质肿块占据整个左肝,同时伴门静脉左干癌栓形成,肿瘤外的肝组织未见明显萎缩或增大,腹部CT也进一步证实,并发现在第Ⅳ段有数个卫星结节,第Ⅳ段有一卫星结节和门静脉左干癌栓。腹腔干和…  相似文献   

11.
病例男,40岁,因发现上腹部肿块而就诊,患者无手术史和酗酒史。体检发现全身情况佳,面色潮红,于上腹部可扪及肿块,无压痛,肿块和腹壁没有粘连。血常规检查示血红蛋白达20.2g/dl(见附表),肝功能除AST为正常的2.5倍外,其余均正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v因子为165%,AFP达195ng/L,HBsAb、HCV均阴性,腹部B超及Doppler超声检查显示一不均质肿块占据整个左肝,同时伴门静脉左干癌栓形成,肿瘤外的肝组织未见明显萎缩或增大,腹部CT也进一步证实,并发现在第I段有数个卫星结节,第I段有一卫星结节和门静脉左干癌栓。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发现肿瘤丰富的血供来自肝中动脉和肝左动脉(来源于胃左动脉)。另测定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浓度(放免法)。术前拟诊为肝癌并发红细胞增多症。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8岁,因"体检发现肝右叶占位病变10 d"于2007年6月4日入院.患者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0年.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AFP:880.08μg/L.上腹部CT示肝S5、6、7段见一肿物影,大小约9 cm×12.7 cm,门静脉右支可见充盈缺损,脾体积超过7级,提示肝右叶巨大型肝细胞癌并门静脉右支癌栓形成,脾大.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73岁.因“间断性发热伴体重明显下降1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午后及夜间发热,体温最高达39℃,无腹痛,无恶心、呕吐,无寒战,无腹泻,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报告,肝脏多发结节,直径最大约5 cm,考虑转移性肝癌.行腹部增强CT检查,发现肝脏肿瘤,左肾上腺及盆腔肿物,考虑为左肾上腺癌肝转移,盆腔转移.来我院住院后常规各项检查,血常规:WBC 4.41×109/L,Lymphocyte 32%,HGB 84 g/L,RBC 3.1×1012/L,PLT 75×109/L;血生化八项:TP 48.8 g/L,ALB 28 g/L,ALT 23 U/L,LDH 875 U/L,TBIL 9.9μmol/L,DBIL 3.4 μmol/L,Glu 4.2μmol/L,Cr 46 μmol/L.血清电解质正常,抗EBV(-),抗CMV(-),抗HIV(-),抗梅毒(-),乙肝检查:抗HBs(+),余(-),肿瘤标志物均正常(CA12-5 13.6 U/ml,CEA1.2 ng/ml,CA15-3 7.7 U/ml,NSCC 4.2 ng/ml,CA19-94.9 U/ml,AFP 2.1 ng/ml, CA 72-4 2.5 U/ml, NSE12.9 μg/L).肾功能、凝血功能功能、血沉等正常.仔细阅读当地医院腹部增强CT片,发现腹主动脉周围有淋巴结肿大,肝门区淋巴结肿大(图1).行全身PET-CT检查,发现:(1)子宫恶性病变,原发?(2)肝脏多发转移癌;(3)肝门区淋巴结转移癌;(4)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5)全身多发骨转移癌,腰椎、双侧髂骨转移癌(图2).患者原发肿瘤难以确定,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病理检查,结果报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肝脏转移性淋巴瘤(图3).诊断明确后,转血液科治疗,行R-CHOP方案,给予利妥昔单抗、长春地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地塞米松1周后,患者体温正常,LDH明显下降至146 U/L.  相似文献   

14.
1978年至1989年,作者施行大肠癌肝转移手术159例。其手术指征为:(1)术前检查提示癌肿可以切除。(2)没胡肝外转移。若肝外转移癌可以切除,也可考虑同时切除肝内肝外转移癌。术中应用超声检查,可发现术前未能发现的小癌灶。术后定斯测定CEA,复查超声及CT,可明确是否复发及复发的部位。结果159例中,大肠癌转移至肝脏者134例,合并肝外转移者19例。肝转移癌未完全切除者8例,病检  相似文献   

15.
男 ,45岁。因发现左锁骨上肿块二周入院。有乙型肝炎病史 10年。查体 :慢性肝病容 ,巩膜无黄染 ,肝掌 (± ) ,未见蜘蛛痣 ,左锁骨上多个肿大淋巴结融合为 2 .5 cm× 2 .5 cm× 2 .5 cm大小质硬固定肿块。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 :血 Hbs Ag( - ) ,肝功能 child A级 ,血清 AFP 38787.75μg/ L (放免法 )。鼻咽部活检及 CT检查、胸片均未发现异常。上腹部 CT扫描显示右肝后叶巨大实质性占位病变伴门静脉右支癌栓形成。入院后 1周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 ,术中发现肝右后叶下段及尾状叶11.0 cm× 8.0 cm大小肿瘤 ,门静脉主收稿日期 :2 0 0 0…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 ,5 0岁 ,因直肠癌 (距肛缘 3cm)在外院行Miles手术 ,术后病理报告为“直肠腺癌侵及肠外脂肪 ,未见肠周淋巴结转移” ,术后行盆腔放疗 1次。术后 5个月行肝、盆腔CT检查 ,未见复发与转移灶 ;术后 9个月再次行肝脏CT检查 ,发现右肝后叶有 3cm× 2cm大的类圆形低密度灶 ,增强扫描见肿块无明显强化 ,怀疑直肠癌肝转移收入我院治疗。入院后行肝脏B超及外周血癌胚抗原 (CEA)检查 ,B超示右肝后叶上段占位 ,CEA 13 .8μg/L ,考虑为直肠癌肝转移。但为了治疗转移癌和明确肝转移范围 ,按Seldinger法行肝转移癌的经股动脉肝动脉插管化疗…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切除术后 ,约 1/3的患者有肝转移但没有发现 ,等这些无症状肝转移出现症状 ,如果不经过治疗 ,几乎全部死亡。目前的检查手段对无症状肝转移的检查的准确性尚不清楚 ,本研究随访了结直肠癌患者原发肿瘤切除后 CT、MRI、腹部超声、多普勒超声、同位素检查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血清 CEA检查无症状肝转移的准确性 ,以建立准确检查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方法。资料与方法  1994~ 1996年病理诊断的 10 0例结直肠癌 ,所有患者原发表现为结肠梗阻 (Dukes B、C级 )或术后病理发现有淋巴结转移 (Dukes C级 ) ,术前经过腹部超声、CT和术中肝…  相似文献   

18.
甲种胎儿蛋白(AFP)是肝癌、卵黄囊癌及其它一些恶性肿瘤的标志物。肾细胞癌产生AFP而未见肝转移实为罕见现象。作者报道了1例肾细胞癌产生AFP及病理学研究的结果。患者男性、58岁,肾盂造影发现右肾包块。经B超,CT,血管造影,钡灌肠等诊断为:右肾原发性细胞癌侵犯升结肠。AFP高达418ng/ml。但放射影像未见肝转移。患者行右肾、右结肠部分、及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第三周AFP值逐渐降至正常的0.9ng/mI左右。切除的标本证实肿瘤直接侵犯升结  相似文献   

19.
1988年6月以来,收治2例肝转移疮,均以肝门肿瘤和肝左叶癌,行剖腹探查。本文结合此2例对肝转移癌讨论分析如下。例1.男性,62岁。开始以纳差、尿黄,右季肋区疼痛半月入传染病医院。经查原病志见病人入院时血清总胆红质47.8μmol/L(2.8mg/dL),直接胆红质13.7μmol/L(0.8mg/dL),AFP(-),乙肝及甲肝化验检查均在正常范围。B超多次检查肝、胆、胰,提示肝内胆管扩张。肝CT扫描,报告为梗阻性黄疽.梗阻部位在胰头平面。由于病人梗阻性黄疸加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7岁.因右上腹不适伴间断发热2个月,CT检查发现肝脏占位1个月于2006年10月30日就诊于我院.患者2006年8月出现右上腹不适,同时伴间断发热,体温38℃左右,抗感染治疗后自觉症状有所缓解但持续存在.2006年9月在外院行2次增强CT检查,诊断为肝癌及肝脓肿(图1).2006年10月30日在我院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提示肝右前叶近膈顶处低回声实性占位性病变(图2,3).肝功能正常,肝炎病毒相关检查及AFP均为阴性.2006年11月1日使用18G针行超声引导下肝脏实性增强部分病灶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为肝组织中见少许梭形细胞、组织细胞及淋巴细胞,其内见核分裂象,考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肝胆外科会诊后,综合患者年龄、包块大小及解剖位置考虑患者失去手术机会,患者选择在外院行介入栓塞治疗随后失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