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州地区1015例浅部真菌病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浅部真菌病的微生物学流行病学情况及其动态变化。方法:对1015例浅部真菌病的临床标本分别进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菌种鉴定。结果:镜检阳性率为40.2%,培养阳性率为66.0%,菌种分布分别为红色毛癣菌313株(43.1%)、须癣毛癣菌78株(10.7%)、紫色毛癣菌4株(0.6%)、疣状毛癣菌3株(0.4%)、石膏样小孢子菌5株(0.7%)、犬小孢子菌26株(3.6%)、絮状表皮癣菌1株(0.1%)、念珠菌与酵母菌249株(34.3%)、曲霉菌15株(2.1%)、青霉菌32株(4.4%),15岁以下年龄组红色毛癣菌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男性病人的镜检阳性率和癣菌的培养阳性比例都高于女性,春夏季癣菌的检出比例较秋冬季高。结论:浅部真菌感染中,皮肤癣仍占主导地位,念珠菌与酵母样真菌所占比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浅部真菌临床标本的真菌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浅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病原真菌菌种的分析,了解感染及病原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采朋直接镜检法、培养等方法对临床送检的标本进行检验和鉴定。结果:临床送检的标本中,直接涂片镜检阳性率为51.42%,培养阳性率为61.44%。在培养的标本中分离出14种菌种,分离得到的所有菌株中,红色毛癣菌71株(36.22%)、须癣毛癣菌46株(23.47%)及白念珠菌26株(13.27%)分占前3位。结论:皮肤癣菌是引起浅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须癣毛癣菌与白念珠菌也是重要的病原菌。直接镜检的阳性率低于培养阳性率,可以考虑将二者结合,提高真菌的检出率,不轻易排除浅部真菌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真菌镜检及培养了解真菌病病种及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点.方法 对患者的标本进行直接菌镜、培养及鉴定菌种分析.结果 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644例患者,真菌镜检阳性579(89.91%)例;培养分离菌株237例,9个菌种,以红色毛癣菌最多(40.93%),须癣毛癣菌次之(16.88%).结论 手足癣占的比例最大,其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占主导地位,其真菌培养的阳性率头癣最高.  相似文献   

4.
临床疑诊甲真菌病1036例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真菌病真菌分离情况各有不同,所占比例依次为皮肤癣菌(主要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酵母菌(白念珠菌为多)、霉菌[1,2].但在我国南方城市[1]及某些国家[3]酵母菌是主要病原菌.本研究对近5年来长征医院临床疑诊为甲真菌病的1036例患者的病甲标本进行了系统的真菌流行病学分析,以探讨甲真菌病的菌种构成、变迁及甲真菌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韶关地区头癣类型及致病菌种分离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顺鑫  黄庆芳 《中外医疗》2009,28(35):115-115
目的为了解近年来韶关地区头癣类型及致病菌种分布情况。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治的头癣患者资料,并对80例头癣患者标本进行了真菌培养。结果115例头癣患者中白癣60例(52.2%),黑点癣39例(33.9%);脓癣16例(13.9%)。80例真菌培养阳性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为犬小孢子菌44株(55.0%),紫色毛癣菌18株(22.5%),断发毛癣菌7株(8.8%),须癣毛癣菌6株(7.5%),红色毛癣菌4株(5.0%),石膏样小孢子菌1株(1.2%)。结论韶关地区头癣中白癣发病率占首位,犬小孢子菌为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无锡及其周边地区的甲真菌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对388例真菌培养阳性者作了一次分析。结果为:红色毛癣菌283株(74.47%),皮肤癣菌296株(77.89%),酵母菌54株(14.40%),霉菌8株(2.06%),杂菌23株(6.05%)。提示无锡地区甲真菌病的主要病原菌是红色毛癣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地区患者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拟诊浅部真菌病患者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直接镜检阳性率70.6%(284/402),分离培养出402株真菌,其中红色毛癣菌245株、须癣毛癣菌63株、铁锈色小孢子菌50株、犬小孢子菌28株、念珠菌10株、疣状癣菌6株。结论:头癣主要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大多有宠物接触史,致病菌主要是铁诱色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足癣是其他浅部真菌病的一个重要传染源,因此,及早发现和防治足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伟  阳眉  梅晓锋  赵静  兰长贵 《四川医学》2012,33(5):769-771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浅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沙堡分离培养基、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铜圈小培养法,分离鉴定2006年7月~2011年3月我科真菌实验室培养阳性的标本。结果838例标本中共培养出15个菌种,其中红色毛癣菌、马拉色菌、酵母菌、白念珠菌、须癣毛癣菌检出率居前五位。不同解剖部位标本其培养结果有所不同。结论皮肤、甲、毛发以皮肤癣菌和马拉色菌感染为主,粘膜以念珠菌感染为主。红色毛癣菌是成都地区浅部真菌病的首位病原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头癣的临床分类和病原菌分布。方法真菌学检查:①直接镜检,取患儿头皮屑和病发,光显微镜下查找孢子和菌丝。②真菌培养鉴定:将标本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和血培养基,鉴定菌种。结果真菌镜检阳性者243例占90.33%;真菌培养阳性者258例占95.91%。白癣169例,脓癣78例,黄癣16例,黑点癣6例。病原菌以犬小孢子菌居首位142株,其次须癣毛癣菌41株,红色毛癣菌21株。结论儿童头癣临床分类以白癣居首位,其次为脓癣、黄癣、黑点癣;病原菌以犬小孢子菌居首位,其次为须癣毛癣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手足癣病病原体的种类、分布和流行特点。方法:对1999年1月.2004年1月五年间收集的379例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的手足癣患者进行致病真菌的培养和鉴定分析。结果:379例病例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330株,六个菌种,检出率为87.1%。菌种分布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占64.24%;其次为须癣毛癣菌19.09%和念珠菌属13.94%;絮状表皮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分别占1.51%和0.91%;霉菌极少,为0.3%。结论:中山地区手足癣病的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须癣毛癣菌和念珠菌属次之,亲动物性的犬小孢子菌有流行趋势,应引起临床和防治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近年来陕西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方法我们于2004年12月-2005年12月,采取多中心研究的方式组织陕西省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11所医院,对有典型临床表现且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进行了致病真菌的分离培养。结果共分离出浅部致病真菌1189株,其中红色毛癣菌306株(25.74%)居第一位,须癣毛癣菌236株(19.84%)占第二位,白念珠菌223株(18.76%)为第三位。结论红色毛癣菌仍占优势。白念珠菌从1996年的第5位,上升至第3位,说明在陕西地区,白念珠菌已成为重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海军陆战部队不同季节浅部真菌病的临床与病原学流行情况.方法 对610例浅部真菌病例进行临床诊断分类,依年度与季节进行分析;采集相应标本分别进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菌种鉴定.结果 1、该部队浅部真菌病逐年减低;2、春夏季发病率较高;3、2008年部队驻地南方春夏季气候反常,浅部真菌病显著减低.镜检阳性率为44.4%,培养阳性率为52.6%,菌种分布分别是红色毛癣菌224株(47.0%)、须癣毛癣菌49株(10.2%)、紫色毛癣菌1株(0.25%)、疣状毛癣菌1株(0.25%)、石膏样小孢子菌8株(1.7%)、犬小孢子菌7株(1.5%)、铁锈色小孢子菌2株(0.5%),絮状表皮癣菌2株(0.5%)、念珠菌与酵母样菌28株(5.8%)、马拉色菌148株(31.1%)曲霉菌与青霉菌6株(1.2%).结论 海军陆战部队浅部真菌病发生率与防治水平及气候环境有关;浅部真菌感染中,红色毛癣菌占主导地位,马拉色菌及其所致浅部真菌病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3.
1993-1994年南京地区病原真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目的探讨90年代致病真菌的分布及动态变化.方法将患者标本接种于含氯霉素的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cSAB)或含氯霉素及放线菌酮的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acSAB)上,置25℃一27℃温箱孵育.根据菌落特征、镜下结果鉴定其菌种,分类统计后与80年代结果比较分析.结果分离的381株致病真菌中,红色毛癣菌居首位,须癣毛癣菌次之,再次为孢子丝菌;深部真菌病明显上升,浅部真菌病,尤其是头癣菌菌相有了较大变化.结论真菌病发病率上升.一些抗真菌药的广泛应用及其对敏感致病真菌的抑制作用,导致耐药菌株相对增多,使致病真菌菌相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1993-1994年南京地区病原真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目的探讨90年代致病真菌的分布及动态变化.方法将患者标本接种于含氯霉素的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cSAB)或含氯霉素及放线菌酮的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acSAB)上,置25℃一27℃温箱孵育.根据菌落特征、镜下结果鉴定其菌种,分类统计后与80年代结果比较分析.结果分离的381株致病真菌中,红色毛癣菌居首位,须癣毛癣菌次之,再次为孢子丝菌;深部真菌病明显上升,浅部真菌病,尤其是头癣菌菌相有了较大变化.结论真菌病发病率上升.一些抗真菌药的广泛应用及其对敏感致病真菌的抑制作用,导致耐药菌株相对增多,使致病真菌菌相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承德地区浅部真菌病的特点以便更好地防治浅部真菌病.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统计方法分析浅部真菌病菌种、病种分布情况.结果:在789例真菌培养阳性的浅部真菌病病例中有6个菌种、8个病种,菌种包括须癣毛癣菌(占62.9%)、红色毛癣菌(占22.1%)、犬小孢子菌(占6.3%)、白色念珠菌(占6.1%)、青霉菌(占2.O%)和暗色丝孢菌(占0.6%):病种包括足癣(占28.8%)、体癣(占22.7%)、股癣(占18.6%),手癣(占11.4%)、甲癣(占7.7%)、头癣(占6.0%)、念珠菌病(占2.8%)和脓癣(占2.0%).结论:承德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菌以须癣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为主,病种以足癣、体癣和股癣为主,应作为本地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佛山地区甲真菌病感染情况、菌种类型以及所占比例.方法收集2010 年8 月至2011年8 月到本院皮肤科就诊的657 例甲病患者标本,同时对标本进行真菌学检查、培养及鉴定.结果657 例甲病患者中真菌培养阴性426 例,阳性231 例,阳性率35.2%.阳性菌中酵母菌124 例占53.7%,其中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分别占25.1%、13.9%、8.7%;皮肤癣菌占41.1%,其中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所占比例分别为23.8%、13.4%;霉菌所占比例为5.2%,以曲霉菌和青霉菌为主,分别占3.5%和1.3%,不排除污染.结论佛山地区甲真菌病主要致病菌为酵母菌、其次为皮肤癣菌和霉菌,菌种以白色念珠菌、红色毛癣菌、近平滑念珠菌、须癣毛癣菌和热带念珠菌最多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2011—2020年儿童头癣临床类型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对该病的预防和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20年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儿童头癣患者的实验室资料,共收集儿童头癣患者542例,其中男性239例,女性303例。对患儿患处皮损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鉴定,使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段和临床类型儿童头癣致病菌谱的差异。结果 儿童头癣患者以学龄前儿童(3~<7岁)为主,占总人数的48.52%(263/542)。构成比前3位的致病菌分别为紫色毛癣菌(49.26%,267/542)、犬小孢子菌(31.55%,171/542)及须癣毛癣菌(9.96%,54/542)。不同年龄段头癣患儿致病菌种不同,紫色毛癣菌在各年龄段均为主要致病菌,其次为犬小孢子菌,7岁以上患儿犬小孢子菌感染率较7岁以下患儿降低,婴幼儿红色毛癣菌感染率较其他年龄段高。不同临床类型致病菌比较分析中,黑点癣致病菌主要为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白癣致病菌主要为犬小孢子菌,脓癣致病菌主要为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奈尼兹菌和红色毛癣菌,除铁锈色小孢子菌,其他菌种构成比在头癣临床类型...  相似文献   

18.
529例浅部致病真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少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65-1866
目的:了解本地区浅部致病真菌感染状况及病原菌分布。方法:沙保弱分离培养基SDA、小培养、柯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菌法,以标准菌株及临床送检真菌标本529份进行真菌培养,观察培养特性及菌种分布。结果:头癣、手足癣、甲癣、体癣、股癣在培养标本中,红色毛癣菌占多数,阳性率68%;念珠菌次之,占22%;头癣以紫色毛菌占多数,占7.2%。结论:培养鉴定结果显示,本地区浅部致病真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是主要的致病真菌,念珠菌次之,头癣以紫色毛癣菌占多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170例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真菌菌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0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皮肤癣菌仍占首位,红色毛癣菌仍为主要菌种,白色念珠菌、犬小孢子菌及少见的真菌感染也是致病真菌菌种。结论:诊断皮肤浅部真菌病中,在真菌镜检基础上,应联合真菌培养和菌种鉴定,以此正确选择抗真菌药物,提高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长春地区足癣致病菌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于1989年5月至9月对394例足癣患者致病菌进行了分析,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率66.50%,真菌培养阳性率62.69%,共分离出3种真菌,结果表明长春地区足癣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最多,为86.64%强调了只取镜检阳性标本进行致病性真菌培养易影响分离标本的构成比,并指出有效地防治足癣是控制浅部真菌病自身播散和传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