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神经细胞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在建立VD大鼠模型后,电针"百会"、"大椎"穴,水迷宫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脑组织海马神经细胞PKC染色结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经电针治疗后水迷宫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相同时间内在原平台象限跨越相应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1);PKC免疫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显著增加(P<0.01)。结论电针大鼠"百会"、"大椎"穴能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PKC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壳聚糖磷酯酰胆碱对大鼠海马内注射Aβ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κB激酶β(IKKβ)表达和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建立AD炎性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炎性因子iNOS、IKKβ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AEL)、单位时间内跨越原平台次数和在原平台象限时间与对照组和药物组比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iNOS和IKKβ阳性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药物组iNOS和IKKβ阳性细胞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壳聚糖磷酯酰胆碱对AD大鼠脑海马部位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及提高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清心开窍方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动物实验采用对照观察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安理申组、清心开窍方组和皂苷组.采用双侧杏仁核注射Aβ25 - 35诱导AD大鼠模型,观察大鼠水迷宫空间记忆能力,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海马区神经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A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白介素(IL) -1β的表达.结果 清心开窍方组和皂苷组能明显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大鼠海马区GFAP、Aβ及APP表达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清心开窍方能明显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是通过降低海马GFAP、Aβ、βAPP、IL-1β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等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用药组.模型组大鼠给予双侧海马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0,对照组大鼠海马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组大鼠在海马注射凝聚态Aβ1-40后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IL-1β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组IL-1β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组IL-1β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或0.01).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IL-1β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组IL-1βmRNA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对AD模型大鼠海马IL-1β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设立正常组、拟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组、盐水治疗对照组及胰岛素治疗组共4组。采用凝聚态Aβ1~40进行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建立拟AD大鼠模型,术后第2天治疗组分别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1 ml/kg)和速效胰岛素(1 U/kg)。造模2 w后进行水迷宫行为学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药3 w后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海马CA1区Aβ1~40的表达。结果拟AD大鼠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其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胰岛素治疗组学习记忆成绩优于模型组(P<0.05),且海马CA1区Aβ1~40表达明显减少或消失,减轻凝聚态Aβ1~40对大鼠海马的病理损害。结论胰岛素能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为临床合理应用胰岛素治疗AD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海马CA1区Aβ1~40表达减少或消失是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海马神经元c-Rel和Bcl-xl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Aβ1-40微量注射组(AD组)、假手术组(SC组)、Aβ1-40微量注射+电刺激小脑顶核组(FNS组)和Aβ1-40微量注射+电刺激齿状核组(DNS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电刺激小脑顶核对A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通过HE染色、电镜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对AD大鼠的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对AD大鼠海马神经元c-Rel和Bcl-xl的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SC组比较,AD组、FNS组和DNS组每天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海马CA1区的Bcl-xl和c-Rel阳性细胞OD值差异显著(均P<0.05); FNS组与AD组比较,大鼠每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FNS组海马CA1区Bcl-xl和c-Rel阳性细胞OD值为(0.46±0.04、0.65±0.09),较AD组阳性细胞OD值明显增高(P<0.05),但齿状核刺激(DNS)组与AD组比较大鼠每天逃避潜伏期和海马CA1区Bcl-xl和c-Rel阳性细胞OD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能通过增强C-Rel及Bcl-xl的表达,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姜黄素对Aβ1~40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48只,分为空白对照组、AD对照组、姜黄素给药组,每组16只。Aβ1~40诱导大鼠认知障碍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FAP蛋白表达,RT-PCR检测GFAP mRNA表达。结果姜黄素干预后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D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可见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明显增多(P<0.05),姜黄素给药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GFAP mRNA及免疫阳性细胞表达较AD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改善Aβ1~40诱导的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降低GFAP的表达和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壳聚糖磷脂酰胆碱对治疗经海马内注射Aβ25~35的健康Wistar大鼠所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内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数量以及该药物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干预疗效。方法对健康Wistar大鼠经两侧海马内注射Aβ25~35诱导建立AD大鼠炎性痴呆模型,Morris水迷宫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AD模型大鼠经药物治疗前后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海马内炎性表达因子IL-1β的表达状况。结果对照组和药物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AEL)比AD模型组显著缩短、2 min内跨越原平台次数和在靶象限时间比模型组明显延长(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区IL-1β阳性量高于对照组(P0.01),药物组IL-1β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壳聚糖磷脂酰胆碱对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注射Aβ25~35后诱导的炎性反应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嗅成鞘细胞(OECs)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内COX活性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双侧海马注射Aβ1~40,建立AD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OECs移植组、人工脑脊液(MCSF)注射组,每组12只.体外原代培养OECs并将其移植至AD大鼠双侧海马.运用行为学测试、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结合图像分析以及电镜等技术和工具,观察、比较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CA1区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活性、细胞色素氧化酶Ⅱ型亚基(COⅡ)mRNA表达,以及CA1区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海马CA1区线粒体COX活性及COⅡ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线粒体数量减少,结构不清、肿胀、空泡样变、嵴断裂;OECs移植明显上调上述指标(P<0.05),并对线粒体超微结构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OECs移植通过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海马COX活性和COⅡmRNA表达以及保护线粒体等作用,对大鼠AD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凝聚态淀粉样蛋白(Aβ1-40)诱导的模拟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观察Aβ1-40对Wister大鼠行为学及病理的改变,以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区淀粉样蛋白(Aβ1-40)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正常组、拟AD模型组、盐水治疗对照组及IGF-1治疗组共4组。采用凝聚态Aβ1-40进行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建立拟AD大鼠模型,术后第二天治疗组分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ml/kg)和IGF-1(50μg/kg)。造模2周后4组分别进行水迷宫行为学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药3周后行病理学检查(包括HE、刚果红)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海马CA1区Aβ1-40的表达。结果 IGF-1组与拟AD模型组比较,定位航行试验第3天开始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在空间探索试验中,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增多(P<0.01)。拟AD模型组和盐水治疗组海马点附近可见颗粒细胞带明显受损,弥漫性胶质细胞浸润,局部神经元大量缺失,细胞排列疏松紊乱,IGF-1组海马注射区可见颗粒细胞带轻度受损,神经元排列尚规则,与模型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1组大鼠海马CA1区Aβ1-40的表达,与拟AD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生理盐水对治疗没有影响。结论凝聚态Aβ1-40海马注射可以模拟AD的学习记忆障碍和神经元损伤等行为学和病理学特征。IGF-1减少海马CA1区Aβ1-40的表达,减轻凝聚态Aβ1-40对大鼠海马的病理损害,有显著改善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病理改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 protein,Aβ)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区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样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和AD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侧脑室立体定向注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 protein, Aβ)25-35的方法,建立AD的动物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通过HE染色、刚果红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区的病理改变.结果 大鼠经侧脑室立体定向注射10 μmol/L Aβ25-35 5 μl后,(1)AD模型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检测逃避潜伏期第1~3天分别为(42.19±12.29)s、(31.28±20.59)s、(23.91±8.05)s较对照组[分别为(27.35±14.96)s、(13.17±6.79)s、(13.01±6.83)s]明显延长(P<0.05或P<0.01);(2)HE染色见对照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排列规则、紧密,形态完整,AD模型组海马区神经元明显疏松,排列紊乱,出现胶质细胞增生;(3)刚果红染色各组未见明显淀粉样斑块沉积,AD模型组于血管壁上见淀粉样物质沉积,这在国内损伤型AD动物模型中少见报道.结论 应用侧脑室内微量注射Aβ的方法建立AD动物模型,在行为学、病理学上均符合AD表现,可以作为一种简易而又经济的A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频电针对β淀粉样蛋白(Aβ)_(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AD学习记忆障碍的炎症机制。方法将雄性SPF级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各10只。AD模型大鼠采用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聚集态Aβ_(25-35)的方法制备,电针组选取"肾俞"、"大椎"、"内关"穴,接韩式电针仪,2 Hz连续波,强度为1 m A,通电20 min,1次/d,6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2个疗程。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IL-1β、TNF-α的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区IL-1β、TNF-α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海马CA1区及血清IL-1β、TNF-α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海马CA1区及血清IL-1β、TNF-α含量明显减少(P0.01,P0.05)。结论电针改善AD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可能通过调节中枢及外周的炎症过程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老年性痴呆(AD)大鼠行为学、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侧脑室注射Aβ25~35构建A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 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大鼠海马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AD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AD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AD组海马神经细胞HIF-1α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侧脑室注射Aβ25~35成功构建AD大鼠模型并上调海马神经细胞HIF-1α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14.
金思维对Aβ42所致A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GAP-4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金思维对β淀粉样蛋白(Aβ)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GAP-43异常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凝聚态Aβ1-42在大鼠海马内注射以建立动物模型.造模3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法筛选学习记忆积分异常者,纳入药物实验.给药4周后,取脑冷冻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海马CA1区GAP-43阳性神经元数目,采用Image-Proplus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海马CA1区GAP-43阳性细胞的免疫反应产物的光密度(OD)值.结果 给药4周后,金思维组海马CA1区GAP-43阳性细胞数升至77.06个±14.66个,不仅显著高于模型组的52.33个±28.45个(P<0.01),而且与多奈哌齐组(51.26个±22.44个)相比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金思维组海马CA1区GAP-43阳性细胞OD值(75.44±5.29)与多奈哌齐组(73.09±5.18)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思维可使Aβ所致A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GAP-43的表达量增加,为金思维提取物促神经生长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15只SD雄性大鼠等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用药组.模型组大鼠给予双侧海马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Aβ)1~40,对照组大鼠海马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组大鼠在海马注射凝聚态Aβ1~40后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 行为学试验显示,在定位航行试验中,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用药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在空间探索试验中,模型组大鼠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用药组大鼠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较模型组明显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组胞核表达NF-κB的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组胞核表达NF-κB的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对AD模型大鼠海马NF-κB的活化有抑制作用,并以此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不同时间点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及MG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注射Aβ后2、7、15、21 d 4个时间点),双侧海马注射Aβ建立大鼠AD模型。水迷宫法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硫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Aβ、CD11b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Aβ沉积和活化MG。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第335不同时间点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及MG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注射Aβ后2、7、15、21 d 4个时间点),双侧海马注射Aβ建立大鼠AD模型。水迷宫法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硫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Aβ、CD11b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Aβ沉积和活化MG。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第35天逃避潜伏期均显著延长,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0.05);4个时间点模型组大鼠海马都有神经元缺失,胶质细胞增生,2 d、7 d、15 d组大鼠神经元损伤呈加重趋势,但21 d组神经元损伤较15 d组有减轻趋势(P<0.05);4个时间点模型组大鼠都有Aβ沉积和活化的MG,Aβ沉积量及MG活化自第7天后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Aβ可以引起神经元损伤,降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Aβ可以激活MG,引起MG形态和数量改变,MG可吞噬、清除Aβ;Aβ沉积量和MG活化数量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在淀粉样蛋白(Aβ)致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中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双侧海马注射Aβ制作AS模型,水迷宫实验记录大鼠寻找平台潜伏期;硫堇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数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检测胶质细胞;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寻找平台潜伏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形态异常;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GFAP阳性细胞数增多,模型组血清中TNF-α、IL-1β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Aβ可能激活胶质细胞,后者分泌炎症因子引起神经元损伤,导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TAT-XIAP融合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海马区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海马区注射Aβ (25 ~35),给药组尾静脉注射TAT-MAP融合蛋白10 mg/kg.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A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AD大鼠的Morris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游泳轨迹路线多在平台所在象限附近,呈趋向型.结论 TAT-XIAP融合蛋白能够改善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丹参酮对D-半乳糖-Aβ_(1-40)致复合痴呆模型大鼠海马内β-淀粉样蛋白(Aβ)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 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成AD模型组、丹参酮治疗组和溶媒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组织化学方法 ,分别观察大鼠海马内Aβ和AChE表达的变化.结果 AD模型组大鼠海马内Aβ-ir细胞数显著增多,平均光密度增强;AChE阳性神经纤维受损,光密度下降(含阳性面积百分比和光密度);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丹参酮处理后,Aβ-ir细胞数明显减少,光密度也下降;AChE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增强,与AD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丹参酮改善D-半乳糖-Aβ_(1-40)致复合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海马内Aβ的表达而保护脑内胆碱能神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山茱萸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青年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山茱萸多糖组。采用D-半乳糖联合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Aβ)_(1~40)注射建立AD模型。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海马CA2区GSK-3β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多糖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山茱萸多糖组GSK-3β蛋白阳性染色较模型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山茱萸多糖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改善,可能与降低海马区GSK-3β蛋白表达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