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Al2O3对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晶化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CaO-Al2O3-SiO2三元系微晶玻璃为研究对象,从玻璃析晶动力学方面进行研究,通过DTA和SEM等分析方法,对微晶玻璃析晶行为进行研究,利用析晶活化能E和析晶参数n值来分析析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析晶参数n=2,体系属于整体析晶。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析晶温度有升高的趋势,析晶活化能增大,有利于玻璃的烧结;试样密度增大,显微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氮含量加至R_2O-Al_2O_3-SiO_2(R=Li、K)玻璃系统后,观察其对各种性能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析晶行为。实验结果指出,随着氮含量的增加,某些性能有较大的变化。引入氮后能降低玻璃的析晶倾向。另外,热处理气氛、化学组成以及氮的来源都对氧氨玻璃的析晶产生影响。最后从玻璃结构角度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堇青石微晶玻璃具有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低热膨胀等优点,化学计量堇青石MgO–Al2O3–SiO2(MAS)玻璃组成易表面析晶.采用熔融–整体析晶法制备了MAS微晶玻璃,研究了TiO2添加量对MAS微晶玻璃析晶行为和性能的影响.随着TiO2添加量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第1析晶峰温度降低,说明TiO2能够有效促进析晶...  相似文献   

4.
以滑石、高岭土和化学试剂合成了两种析晶促进剂,加入到废玻璃粉末中烧结制备成透辉石-钠长石玻璃陶瓷。研究了析晶促进剂的组成和加入量对玻璃陶瓷析晶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析晶促进剂和玻璃发生反应,析出透辉石和钠长石。析晶促进剂的组成和加入量对反应析晶有一定影响,随析晶促进剂加入量的增加,玻璃陶瓷密度和强度先增后降,存在一最佳加入量,这时烧结的玻璃陶瓷有较高的密度和强度。  相似文献   

5.
TeO2-Nb2O5系统玻璃的析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eO2-Nb2O5系统重金属氧化物玻璃以其优良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超快光学响应和较宽透过窗口而成为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非线性光学玻璃材料.本文利用DTA、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玻璃组成对TeO2-Nb2O5系统玻璃形成能力和析晶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系统中Nb2O5含量的增加,玻璃转变温度和析晶温度均有所上升,玻璃形成能力逐渐增加;但当Nb2O5含量超过25mol%时玻璃的析晶倾向急剧增加.同时在TeO2-Nb2O5系统玻璃中存在多重析晶现象,随着Nb2O5含量的逐渐增加,DTA中的多重析晶峰逐渐靠拢,最终在玻璃中析出单一晶相.  相似文献   

6.
CaO对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析晶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以CaO-Al2O3-SiO2三元系微晶玻璃为研究对象,通过DTA,XRD,SEM等手段对微晶玻璃析晶的动力学进行研究,利用析晶活化能E和析晶参数n值来分析析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析晶参数n=2,体系属于整体析晶。随着氧化钙含量的增加,析晶温度降低,析晶活化能降低,有利于微晶玻璃的晶化,使其密度增大,显微硬度增加。但氧化钙加入量不能过大,否则会因烧结温度区范围变窄而产生坑点、突起、断裂等缺陷。  相似文献   

7.
以硼硅酸盐玻璃作为基础玻璃基材,通过熔融法制备了含16%(质量分数)模拟高放废液的玻璃固化体,探究了碱土金属氧化物含量对玻璃固化体析晶行为的影响,以期在保证玻璃固化体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控制碱土金属氧化物的含量抑制玻璃固化体的析晶倾向。结果显示:碱土金属氧化物(CaO+MgO+BaO)含量在7%~19%(质量分数)时,玻璃固化体析晶上限温度和析晶率随碱土金属氧化物含量的降低而逐渐降低;玻璃网络聚合度的增加能够显著增强玻璃固化体的抗析晶性能,当碱土金属氧化物含量低于11%(质量分数)时玻璃固化体中硫酸盐的溶解度明显下降。基于包容0.7%(质量分数)SO3的要求,碱土金属氧化物含量适宜组成应控制在11%(质量分数)以上。  相似文献   

8.
堇青石基玻璃分相对析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选择近似堇青石组成的玻璃,同时引入9~11%TiO_2,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玻璃在不同的热历史条件下,分相状态的变化和分相对晶化行为的影响。并测定了析晶活化能。从实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同一组成的玻璃,在不同的热历史条件下,共分相状态不同。(2)同一玻璃组成,由于分相状态不同,对玻璃的晶化温度、晶相出现的顺序与相转变过程有差别。(3)玻璃转变成晶体时,其析晶活化能除与原始玻璃的组成有关外,与分相状态及析出的初晶相类型亦有关。  相似文献   

9.
实验研究了玄武岩及其添加SiO_2试样熔化后高温熔体的温度-粘度曲线及熔体水淬后玻璃态试样的析晶性能。得到了试样的温度-粘度曲线和析晶温度范围,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粘度、析晶性能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显示了化学组成的变化对熔体粘度和析晶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焦耳炉生产的含16%(质量分数)模拟高放废液(HLW)的硼硅酸盐玻璃固化体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玻璃固化体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析晶行为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部分固化体在实际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内部已经出现辉石晶相,已析晶玻璃的活化能较未析晶玻璃低40~60 kJ/mol;热处理试验证实辉石相在700~900 ℃内析出,同时随结晶度的增加玻璃固化体的表观颜色也发生变化。研究析晶与热历史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预测高放废物玻璃中结晶相的产生,研究结果可为焦耳炉固化工艺的进一步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借助于各种热处理技术、DSC和XRD方法,研究了砷碲系玻璃的析晶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砷蹄系统的玻璃转业点T_e和初始析晶温度T_(er)随砷浓度增加而升高,而析晶速率则减慢;在较低温度(T≥T_3)或析晶初期,得到的晶相基本上均为具有NaCl型结构的亚稳态晶体AsTe,而在高温或析品末期,得列的均为相图平衡相晶体。本文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砷碲玻璃的结构模型。认为砷碲玻璃的结构网络是由砷碲原子比相等的结构基团或局域单元联缀而成。它们基本上是类似于As_4S_4的As_4Te4结构或其它的复合形式。余下的砷或碲分布在其间并把它们相互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添加BaO、CaO、MgO对B2O3-Al2O3-SiO2系统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用DSC测试了玻璃的析晶温度,用XRD分析了玻璃析晶后的晶相组成,用SEM观察了析出晶粒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BaO、CaO均可有效促进BAS玻璃的形成,而MgO易导致玻璃分相。MO-BAS玻璃的析晶温度在770~810℃之间。添加BaO时析出的主晶相为硼酸铝(Al18B4O33)和少量勃来石(Al16B6Si2O37),以针柱状晶为主。用CaO替代BaO,析出的主晶相不变,但析晶能力增加,以细小的粒状晶为主。添加MgO时析出的主晶相为偏硼酸铝(Al4B2O9)和勃来石,晶粒较粗大。  相似文献   

13.
玄武岩熔体的粘度-温度关系和析晶性能是研究玄武岩纤维制备过程最重要的物性参数。本实验研究了玄武岩及其加入红砖和炉渣共三种试样熔化后高温熔体的粘度及熔体水淬后玻璃态试样的析晶性能。得到了三种试样的温度-粘度曲线和析晶温度范围,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粘度强烈地依赖于温度而变化,同时也显示了化学组成的变化对熔体粘度和析晶温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玄武岩熔体高温粘度和析晶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玄武岩熔体的粘度 -温度关系和析晶性能是研究玄武岩纤维制备过程最重要的物性参数。本实验研究了玄武岩及其加入红砖和炉渣共三种试样熔化后高温熔体的粘度及熔体水淬后玻璃态试样的析晶性能。得到了三种试样的温度 -粘度曲线和析晶温度范围 ,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粘度强烈地依赖于温度而变化 ,同时也显示了化学组成的变化对熔体粘度和析晶温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CaO-B2O3,-SiO2微晶玻璃基板具有低的介电常数和与金属电极低温共烧的特性.在CaO-B2O3-SiO2相图的低共融区域设计了3个系列9种玻璃配方,通过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玻璃组成和它们的分相析晶行为.研究表明:在该组成区,析出主要晶相为硅灰石、硼钙石和石英,而基板材料所要求的性能可以通过控制微晶玻璃晶相及其数量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应用热谱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及红外吸收光谱等实验技术研究了TiO_2、ZrO_2和P_2O_5三种晶核剂对组成为12(MgO+CaO+BaO)·30.2ZnO·6.6·Al_2O_3·51.2SiO_2玻璃晶化过程的影响。讨论了分相与析晶关系和三种晶核剂的作用机理。三种晶核剂能明显改变基础玻璃的析晶温度、初晶相和析晶程序并影响晶化后的相组成、组织结构及性质。三者都是通过影响玻璃分相而对晶化过程起作用的,但具体作用机构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锂辉石对浮法玻璃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坚  陆平  有学军  姜宏 《玻璃》2002,29(6):3-5,13
以锂辉石、锂长石、锂云母为原料,在浮法玻璃组成中引入氧化锂,研究了对浮法玻璃熔制特性和玻璃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评价氧化锂用于浮法玻璃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4~0.24 wt%的氧化锂可以降低熔制温度5~30℃(玻璃中氧化铝含量为0.9 wt%);氧化锂对玻璃的转变温度和析晶行为有显著影响,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转变温度Tg和软化温度Tf下降10~20℃,析晶上限温度提高30℃,另一方面,氧化锂可增加玻璃的密度,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烧结法制备了CaO-Al2O3-SiO2系粉煤灰微晶玻璃。采用差热分析方法确定了析晶峰温度Tp,研究了其晶析动力学,并利用JMA方程获得的析晶动力学参数k(Tp)制备玻璃热稳定性。采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能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微晶玻璃中玻璃基体、晶相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析晶活化能Ea为591.5kJ/mol,指前因子A为1.87×1013min-1,k(Tp)判据表明玻璃的稳定性随升温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升温速率对主晶相的种类没有影响,即均为单一的β-硅灰石,其尺寸大小约为2~20μm;基体玻璃中原子种类十分复杂,既有网络形成体,又有网络修饰体和网络中间体,其性质与Na2O SiO2玻璃相近。  相似文献   

19.
采用DTA,SEM,EDAX,SADP和XRD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含复合晶核剂(MoO3+CaF2)的铝硅酸盐玻璃的分相与析晶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含单一晶核剂CaF2或MoO3的玻璃仪产生表面析晶,而CaF2和MoO3共同引入时能诱导玻璃的体内核化,CaF2和MoO3均能降低基玻璃的析晶温度,整体析晶的机理是CaF2促进了玻璃的分相,MoO3富集子分相玻璃的富钙相中,热处理过程中优先析出了CaMoO4  相似文献   

20.
玻璃析晶区域粘度的测定,因受到析晶的影响,到目前仍未找到解决方法。而这一区域的粘度对研究玻璃的析晶行为、结构与驰豫过程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人们都通过测试高温、低温粘度的数据和公式拟合,推测析晶温度区域的粘度。这种方法往往十分繁琐,且有的准确性也不高。探索用新的方法推测析晶温度区域玻璃的粘流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