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针对靶场指挥电视系统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为了更加完善和提高靶场通信保障系统战斗力,结合社会科技发展状况,与现靶场指挥电视系统设备相结合,提出以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视频通信技术为基础,基于靶场高速指挥自动化信息网和通信保障系统数字同步传输网为平台,实现靶场指挥电视系统网络化、数字化,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可视化通信指挥,适应信息化靶场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靶场信息化指挥所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建设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靶场试验指挥自动化建设的重点方向。该文分析了靶场信息化指挥所的功能、结构体系和关键技术并描述了靶场信息化指挥所系统的军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战斧巡航导弹飞行试验的靶场,靶场所使用的主要设施,包括跟踪系统,数据采集,处理,显示系统、指挥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着阐述了光测和电测设备,最后对我国发展巡航导弹靶场设施提出几点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中心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靶场建设的一些初步设想,重点阐述了综合信息网和试验指挥网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目标、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信息融合是现代信息处理的一种通用模式,其方法已应用于信息与控制的各个领域。随着试验靶场建设的不断需求,对多源信息的综合利用,提高空间信息的利用率,已成为靶场试验指挥控制系统应用研究的重点。文章基于对信息融合理论与方法的分析,给出了信息融合的不同结构模型和常用的融合算法,并且结合靶场信息融合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对未来靶场信息化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美国太平洋导弹靶场(PMRF)的情况, 包括: 试验海域范围、指挥关系、各种仪器设备(导弹跟踪设施、靶场显示和控制中心、遥测、雷达、数字微波、水下靶场设施)等. 最后给出了其承担的海军武器系统试验鉴定、部队训练、演习等靶场保障任务和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航天靶场试验指挥信息,对完成试验任务全过程的组织、计划、协调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系统构建、软件设计、硬件配置、安全保密等方面对航天靶场试验指挥信息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数字靶场是在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国内外的相关实践表明,数字靶场建设是提高军队试验训练水平的有效手段;为实现数字靶场中仿真资源的互操作、可重用和可重构要求,将基本对象模型的思想引入到对数字靶场的研究中,提出了基于BOM的数字靶场开发流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数字靶场的总体框架,并对数字靶场仿真模型的开发与组装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武器试验需求为牵引,以外军虚拟靶场建设思想为借鉴,结合海军靶场的实际,分析了模拟仿真试验发展规律以及建设虚拟靶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了虚拟靶场的蓝图,设想了靶场试验指挥系统、测控系统、仿真系统的网络互联方案,并对各组成部分应具备的功能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建设虚拟靶场的关键技术,并展望了虚拟靶场在武器试验、科研及军事训练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靶场情报工作的现状,结合技术部科技情报工作的具体实践,从构建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加强定题跟踪服务、办出精品期刊、扎实开展资料整理编辑工作四个方面,阐述了情报工作在试验正规化、靶场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基于集中式思想请求应答管理模式的SNMP协议无法适应分层式的航天测控网络运行管理体系结构要求的问题,提出预定义被管对象层次结构的方法。通过建立航天测控系统层次定义模型和统一的航天测控网管理信息结构,利用软件实现对SNMP协议的管理站通知报文(GetInformRequest)的扩展,该扩展报文携带了预定义层次结构,解决了SNMP协议不适应分层式体系结构的问题。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航天测控运管系统的三层管理结构,使系统的配置工作简化、灵活,满足了航天测控网对网络安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指挥信息系统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提出一种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作战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在深入分析DoDAF的基础上,给出基于DoDAF的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作战体系结构设计的步骤,并结合具体的活动建立了部分作战体系结构模型,从不同侧面描述节点及节点间的信息关系。结果表明,该模型能直观易懂、便于理解,对加强指挥信息系统顶层设计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婧婷  郭继坤  邵芳 《兵工学报》2021,42(2):408-421
信息系统是战区联合作战后勤与装备保障指挥要素整体联动、效能体系释放的“神经系统”。基于全军军事信息系统依托的“网-云-端”结构理论,结合最新发布的统一体系结构框架方法原理,遴选出符合我军战区联合作战后勤与装备保障指挥信息系统构建需求的具体领域模型,并设计开发流程,而后在统一体系结构框架提供元模型基础上进一步 “裁剪+修改+融合” 建立符合我军信息系统基本数据要素需求的统一认知元模型。以元模型为约束,深入剖析后勤与装备保障指挥信息系统能力、功能、结构、服务、安防5个重点建设角度的理论交互机理,完成模型集成构建。根据战区联合作战想定案例情况,采用对象Petri方法对指挥信息系统动态模型进行执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集成设计结构合理、过程逻辑正确,可以满足指挥信息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4.
李文才  段刚  曾刊 《兵工自动化》2007,26(3):92-93,96
某高射机枪连火控系统训练软件,通过对目标批号选取、目标信息建航滤波、弹道解算、基线修正并分别向各机枪输出对应的射击诸元,实现某高射机枪连作战训练.该软件在获得目标探测器和各机枪基线信息后,进入训练界面,先确定对目标的选择.航路建航模块再对接收到的目标信息采用两点建航,求解射击诸元.无诸元输出时,软件向机枪输出目标现在点信息,射手根据显示器指示转动机枪,并根据显示情况和射击指令进行射击.  相似文献   

15.
发射装置控制系统对作战系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实现集中遥控并与指控系统融合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武器发射时的指挥层次,提高效率,并有利于对整个发射过程进行监控。根据新一代作战系统分布式控制和集中式管理的结构模式,研究了在指控系统集中管理下发射装置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架、功能界定、控制流、信息流以及软硬件的设计原则和思路等,并对系统要求较高的可靠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新型指控系统功能规划与工程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军械检测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可靠性的思想应用到检测系统的设计中,提出由系统数据库和测试框架组成的软件体系结构。将数据和测试流程分开,由系统数据库管理各种信息和构件资源,并由测试框架根据测试需求加载测试信息和构件,控制测试流程。该结构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系统固有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为增强我军联合作战能力,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美军指挥信息系统发展历程及其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归纳总结美军指挥信息系统发展历程,研究分析各个发展阶段系统结构特征,并详细介绍了体系变化,最后介绍美军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最新进展.该研究可为我军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指挥信息系统开发周期长与需求动态变化的矛盾,将质量功能展开方法引用到指挥信息系统软件建设领域。通过构建多级质量屋,将实际需求以瀑布形式逐次展开,直至分解到系统的每一个质量功能模块,将顾客语言转换为技术语言,为每一个质量功能模块提供统一的设计标准。实践结果证明:基于QFD的质量保证方法能实现以航天测控任务需求为驱动的软件开发过程的改进,保证软件开发量化的质量管理,使设计和开发的系统能真正满足实际航天测控任务需要。  相似文献   

19.
针对靶场各试验区装备与装备间、装备与中心间以及靶场与外部系统间采用的接口标准与通信协议不规范、接口协议不一致的问题,研究设计基于多层软件设计架构的、底层隔离、功能通用的、可扩展的靶场试验信息互联通用软件,研究与之配套的多层次的通用数据传输规范协议字典技术和订阅发布重配置管理机制,使信息传输系统具有更大灵活性和扩展性,适用于所有格式传输规范的信息交换。  相似文献   

20.
The simulation of underwater acoustic information flow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search sonar performance and its engagement effectiveness in the ocea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modeling an open and sophisticated simulation software architecture by object-oriented method, and introduces the modeling processes and expression method of simulation architectur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imulation system and the underwater acoustic information flow, the logical architecture of simulation software system is modeled by the object-oriented method. A usecase view captured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The logical view shows the logical architecture of software system.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is decomposed into the loose coupling constituent parts by layering and partitioning the packages for maintainability. The design patterns enabled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to have good expansibility and reusability. The simulation system involving multi-targets and multi-sonar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architecture model. Practices show that the model meets the needs for simulating an open and sophisticated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