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了Fe40Co40Zr7Nb2AlB9Cu非晶合金薄带,在不同温度下对其进行等温退火处理。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合金的结构、热行为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40Co40Zr7Nb2AlB9Cu非晶合金的DTA曲线存在2个晶化放热峰,晶化激活能分别为267.3 kJ/mol和188.3 kJ/mol。其晶化过程为:非晶→非晶+α-FeCo→α-FeCo+Co2Zr+ZrCo3B2+Fe(Co)3Zr。α-FeCo相的晶化体积分数和晶粒尺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低于873 K退火时,矫顽力变化不明显;873 K退火时,矫顽力达到最小值0.27 kA/m;高于873 K退火时,矫顽力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合金薄带Fe74CoxY6-xB20(粒子数分数x=2,3,4)合金系,取不同的温度对合金进行热处理,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仪(DSC),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晶化过程、热性能和磁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Fe74CoxY6–xB20均为非晶合金,Fe74CoxY6-xB20(x=2,3,4)非晶合金的晶化激活能分别为473.7,583.0和570.1kJ/mol,Fe74Co3Y3B20非晶合金热稳定性最好。非晶合金Fe74CoxY6-xB20(x=2,3,4)的饱和磁化强度MS分别为110,105和109A·m2·kg–1,矫顽力都较低,适量地添加Co提高了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磁性能。  相似文献   

3.
有关Fe3B/Pr2Fe14B型纳米复合磁体的磁性能和微观结构的研究已有报导。增加Pr元素,增强了Pr4+xFe78-xB18和Pr4+xFe76-xCr2B18(X=0,0.5,1)合金的矫顽力和磁能积,而添加Co和Cr更进一步完善了其硬磁性能。样品Pr4Fe71Co5Cr2B8合金:Mr(~1.31T),He(-265kA/m),(BH)max(-115.41kJ/m^3)和Pr5Fe10Co5Cr2B18合金:Mr(-0.97T),He(-385kA/m),(a11)max(-86.21kJ/m^3)分别在628℃和658℃的高温下煅烧10分钟即可获得最佳磁性能。用Tb代替部分Pr完善了Pr4Tb1Fe70Co5Cr2B18合金的整体磁性能,达到Mr(-1.14T),He(-439kA/m),(BH)max(-119.4kj/m^3),同时也将最佳煅烧温度降至628℃。三维原子探头(3DAP)分析显示Cr在Fe3B的软磁相被隔离,而Co在Pr2F314B的硬磁相具有更高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TM27 2005010047快淬速度对(Nd,Pr)1。.5(FeCoZr)83.5B6显微结构年毗性能的影响/查五生,刘颖,高升吉,涂铭族(四川大学)11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一2004,10(l)一33一36采用部分过快淬加后续晶化退火处理工艺,研究了快淬速度对低稀土含量双相复合(Nd,Pr)1。.5(Fe CoZr)83.5B6合金显微结构和粘结磁体磁性能的影响.合金决淬转轮线速度为24,26,28和30m·s一1,退火温度655一715℃,退火时间5一20min.快淬速度直接影响条带的显微结构和磁体磁性能.以2 6m·s一’速度快淬出的条带,快淬态由非晶和微晶混合组成,在700℃经IOmin晶化处理,可获得平均晶…  相似文献   

5.
TM271 02030063高矫顽力HDDR各向同性Nd一D卜凡一Co-B钻结磁体的磁性能与微结构/陈伟,朱明刚,高汝伟,潘伟,李卫,李帕梅(山东大学)11中国科学A辑.一2001,31(10)一923一926研究了添加微量元素Co和Dy对HDDR工艺制备各向同性Nd一Dy一Fe一C于B粘结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d。.65Dy。二5)12.5(Fe。gCo。.1)8,B6.5磁体的内察矫顽力He夕高达1 .53MA·m一’,剩磁的可逆温度系数为一住059%/℃(25一155℃).使磁体具有高矫顽力、低温度系数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Dy和C。的加入提高了硬磁性相的各向异性场和Tc温度,另一方面是由于材料显…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铁基非晶(Fe1–xCox)78.4Nb2.6Si9.0B9.0Cu1.0(x=0,0.15,0.35,0.55或0.75)软磁合金的制备工艺及磁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的非晶薄带宽约3mm,厚20~40μm;最佳工艺参数为铜轮转速35m/s,熔体射流压力0.14MPa;借XRD分析了合金的相结构,发现合金薄带为非晶态;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磁性能,其Bs大于1.00T,Hc为2.31~5.17kA/m。用畴壁钉扎效应分析了Hc偏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TM271 2002060054HDDR三元Nd凡B各向异性材料的制备/韩景智,孙爱芝,刘涛,肖耀福,王润(北京科技大学)11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一2002,24(2)一137一140研究了HDDR三元NdFeB各向异性磁粉的制备工艺.发现脱氢速度对HDDR三元各向异性NdFeB的磁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缓慢的脱氢处理有助于材料获得高的各向异性.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获得磁能积为84kJ·m3的HDDR三元NdFeB各向异性粘结磁体图7表1参8(木)P rZ(FeCo)1。B/a一(Fe,Co)纳米复合永磁合金的组织与磁性/包小倩,张茂才、刘湘华,乔yi,高学绪,周寿增(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一2…  相似文献   

8.
废旧锂离子电池水热法制备钕掺杂钴铁氧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旧锂离子电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Nd3+掺杂的钴铁氧体。并用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Nd3+的掺杂量对钴铁氧体的相结构和磁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所有产品均呈尖晶石结构,当掺杂的Nd3+摩尔分数为1.0%时,产品具有较好的磁性能。产品的Ms为3.954×105A/m,Mr为1.954×105A/m,Hc为82.47kA/m。  相似文献   

9.
测量了各种稀土元素在氟铝酸盐中的透射光谱,计算了它们在0.3~8μm之间的吸收系数α(cm~(-1))及吸收损耗L(dB/km/ppm)。结果表明稀土元素Ce、Pr、Nd、Sm、Eu和Dy除了在紫外区有吸收峰外,在2~5μm红外区也有尖锐的吸收峰,它们的吸收损耗为1.5~60dB/km/ppm。为获得2.5μm波长处损耗低于1dB/km的氟铝酸盐玻璃光纤,Nd浓度必须低于10ppb,Pr、Sm、Eu和Dy浓度必须低于100ppb。  相似文献   

10.
采用磁控溅射法室温沉积获得FePt/Ag薄膜,然后在500℃下,于真空磁退火炉中对薄膜进行退火处理。利用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磁场退火对薄膜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0℃零磁场退火获得了矫顽力为0.763 4 MA.m–1、平均晶粒尺寸21 nm的L10-FePt薄膜。磁场提供了FePt成核生长的驱动力,0.8 MA.m–1磁场退火后FePt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6 nm,矫顽力增大至0.804 3 MA.m–1。非磁性Ag的掺杂可有效抑制磁性FePt晶粒的团聚生长。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了Fe81Zr7Nb2B10和Fe78Co2.5Zr7Nb2B10Cu0.5非晶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对两种合金进行了热处理。利用差热分析仪(DTA)、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仪器对两种合金的热性能、微观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Fe78Co2.5Zr7Nb2B10Cu0.5合金的晶化过程中存在预结晶效应,而在Fe81Zr7Nb2B10合金的晶化过程中没有。Fe81Zr7Nb2B10和Fe78Co2.5Zr7Nb2B10Cu0.5合金经803 K退火后,分别有α-Fe和α-Fe(Co)相从非晶基体中析出。随退火温度的升高,两种合金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变化趋势相似,但矫顽力(Hc)变化趋势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2.
Bi_(3.5)Yb_(0.5)Ti_3O_(12)铁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在Pt(111)/Ti/SiO2/Si(100)基片上淀积了Bi3.5Yb0.5Ti3O12(BYT)铁电薄膜,研究了在不同退火温度下形成的BYT薄膜的微观结构以及铁电性能方面的区别。结果发现,在610,660,710和760℃不同温度下退火的BYT薄膜的结晶度不同,退火温度越高的BYT薄膜,其结晶度越高。并且发现,BYT薄膜的剩余极化值(2Pr)在710℃以下随退火温度增高而增大,在710℃达到最大;在外加400kV/cm电场时2Pr为36.7μC/cm2,然后随退火温度上升又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为改进钛合金(Ti6A14V)的耐磨性能,应用脉冲Nd:YAG激光器进行了钛合金表面熔覆(Ti Al/Ni) (Cr_2O_3 CeO_2)复合涂层实验,分析了熔覆层微观组织,测试了熔覆层显微硬度及其在大气环境室温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熔覆层组织是在细小树枝晶和共晶基体上散布着未熔Cr_2O_3颗粒和白亮球状液析Cr_2O_3,及生成的硬化TiAl陶瓷颗粒增强相。显微硬度明显提高,最高可达1150HV,平均是基材的3~4倍。熔覆层和基材实现良好冶金结合,白亮熔合区宽度为10~20μm。激光熔覆层干滑动摩损的摩擦系数在0.2~0.3之间,磨损率比Ti6A14V标样降低约4~5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i4Ti3-xNbxO12+x/2(x=0~0.090,BTN)铁电陶瓷,研究了Nb掺杂量对BTN陶瓷铁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Nb掺杂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剩余极化强度Pr,一定程度上降低矫顽场强Ec,并减小BTN陶瓷的平均晶粒尺寸(1~2μm)。当x=0.045时,陶瓷的综合性能较好,即有较高的2Pr(0.27×10–4C/cm2)和较小的2Ec(7.43×104V/cm),其剩余极化强度与未掺Nb的Bi4Ti3O12陶瓷相比,提高了近3.8倍。  相似文献   

15.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钨掺杂的铋层状结构铁电陶瓷Ca0.7La0.3Bi4(Ti1–xWx)4O15(x=0,0.025,0.100和0.200)。研究了钨掺杂对其介电、压电和铁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0.1时掺钨陶瓷已形成单晶相。Ca0.7La0.3Bi4(Ti0.975W0.025)4O15陶瓷具有最佳性能,其εr为183.15,tanδ为0.00446,d33为14pC/N,2Pr为26.7×10–6C/cm2,2Ec为220×103V/cm。SEM显示CaBi4Ti4O15基陶瓷的晶粒为片状。  相似文献   

16.
湿法流延制备(Na,K)_(0.5)Bi_(0.5)TiO_3织构陶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aCl-KCl熔盐法合成的片状Bi4Ti3O12微晶为模板,采用反应模板生长技术(RTGG)和湿法流延工艺制备了织构度为0.70的(Na0.84K0.16)0.5Bi0.5TiO3(NBT-KBT)织构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NBT-KBT织构陶瓷的相对密度、微观结构、织构度与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晶粒生长方向与电性能均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最佳烧结温度为1150℃,在此温度下陶瓷的d33最大为124pC/N,Pr为7.1×10–5C/cm2,Ec为3771kV/m。  相似文献   

17.
BaR2Ti4O12(R为稀土元素)系固溶体有很好的微波介电性能,尤其是Nd系材料有很高的介电常数(εr)和高品质因数(Q×f),该文研究了不同Nd/Bi比对Ba0.75Sr0.25(NdxBi1-x)2Ti4O12微波介质陶瓷结构性能的影响。当x=0.75时,即摩尔比x∶(1-x)=3∶1时(缩写为B13)有很好的介电性能:εr=118.5,Q×f=4 607(f=2.8GHz),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1.3×10-6℃-1。对不同Nd/Bi比的样品在1 250℃到1 400℃烧结3h后的陶瓷进行XRD分析后发现,陶瓷主相为BaNd2Ti4O12,有少量第二相Ba2Ti9O20。对Bi含量逐渐增加的陶瓷样品进行微观分析可知,Bi有助于致密度的提高和晶粒的增长,随着Nd/Bi比的减小,εr慢慢增大,τf渐渐趋向于0并向负方向移动,但同时降低了Q×f值。  相似文献   

18.
激光熔覆Ni基B4C合金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5kW连续波CO2激光器对16Mn钢基材表面预置的含20 vol%B4CP的Ni基合金复合粉末进行激光熔覆得到Ni基B4C合金涂层(NiB4c),研究了NiB4c涂层的组织形貌与相组成,并用单纯的镍基合金涂层(Ni60)进行了显微硬度及滑动磨损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NiB4C涂层由涂层下部的胞状晶和涂层中上部的树状枝晶及其间的共晶组织所组成,其组成相为γ-Ni,γ-(Ni,Fe)固溶体和(Cr,Fe)7C3,CrB,Ni3B,Fe2B,Fe23(C,B)6等化合物,涂层中存在未熔的B4C颗粒。激光熔覆NiB4c涂层比Ni60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并分析了NiB4C涂层的强化机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般BP神经网络泛化能力差,在Bayesian正则化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运用加权检验、"表决网"等方法的思路训练网络,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输入数据进行降维,建立了磁粉制备工艺(淬速度和晶化退火温度)、合金成分与磁性能之间的BPNN(back propagation network)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泛化能力较高,预测的Br相对误差在2%左右、Hcj和(BH)max都在5%以内,且每次预测的相对误差平均值波动不超过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