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玉夏稳压分散片的处方进行优化,并考察其制备工艺。方法以分散均匀性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最佳处方和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处方:微晶纤维素(MCC)为填充剂,交联羧甲基淀粉钠(CCMS-Na)为崩解剂,微粉硅胶为润滑剂,1%PVPK30乙醇溶液为粘合剂,湿法制粒制备分散片,分散均匀性的时间小于60s。结论所制备的分散片处方合理,崩解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复方鱼腥草分散片,以黄芩苷为指标考察体外溶出度。方法:以分散均匀性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分散片的处方工艺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优化处方的崩解剂组成为CMS-Na5%,MCC20%,L-HPC10%,制备的分散片分散均匀性符合中国药典规定,3min累积溶出百分数达95%以上。结论:试验研制的复方鱼腥草分散片处方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茵陈四逆散分散片的处方工艺。方法以茵陈四逆散提取物为模型药物,以分散均匀性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茵陈四逆散分散片最佳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并以绿原酸为指标测定的绿原酸的累积溶出率。结果优化的茵陈四逆散分散片处方工艺为:浸膏∶淀粉=1∶1,80%微晶纤维(MCC),20%淀粉,8%交联聚维酮(PVPP),0.2%硬脂酸镁和0.2%微粉硅胶,粉末直接压片,硬度控制在50N左右,分散均匀性测定结果为137s;绿原酸5min累积溶出率可达71.1%,30min完全溶出。结论茵陈四逆散分散片崩解快,分散均匀,有效成分溶出速率快。  相似文献   

4.
银杏达莫分散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银杏达莫分散片并对该分散片的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崩解时限和分散均匀性为指标,对银杏达莫分散片制备处方中各种关键辅料的处方比例进行优化。结果根据正交设计的处方优化结果,最终确定银杏达莫分散片的优选处方辅料比例为:15%微晶纤维素,6%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和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用优化后的处方所制备出的银杏达莫分散片的崩解时间为(65±5)s,分散均匀性良好,外观为较均匀的混悬液。结论根据优化后的处方所制备出的银杏达莫分散片具有溶散快、分散均匀、有效成分溶出速率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妇炎康分散片的辅料处方优化及体外释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展红  张学农  周士俊 《中成药》2008,30(3):353-357
目的:优化妇炎康分散片的辅料处方,并考察最佳处方的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崩解时间、硬度及片重为综合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筛选出妇炎康分散片的最佳处方.同时,采用水溶液分散法及RP-HPLC法分别考察了最佳处方的分散均匀性和体外释药特性.结果:最终确定优选处方的辅料比例为:10%微晶纤维素(MCC),4%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和12%交联聚微酮(PVPP);所制备的分散片的崩解时间(60±2)s,硬度(5.24±0.32)kg,平均片重(0.407±0.010)g;分散均匀性好、外观为较均匀的混悬液,沉降速率方程为:logF=-0.028-1.001×10-3t,沉降速率常数k=2.305×10-3min-1,并呈均匀分散;分散片体外释药参数为T50=3.0 min和Td=4.0 min,明显小于市售普通片的溶出参数T50=14.28 min和Td=16.62 min(P<0.01).结论:妇炎康分散片具有溶散快,分散均匀,有效成分溶出速率快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分散片的处方工艺。方法以分散均匀性和硬度为综合指标,筛选山茱萸总苷分散片最佳的制备工艺,并测定马钱苷的溶出度。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浸膏:淀粉:微晶纤维素=1:2:0.8,加4%交联聚维酮和0.2%硬脂酸镁;制得的分散片的分散时间<2 min,硬度为40~60 N;马钱苷的平均溶出度在45 min时为98.81%。结论该处方工艺简单、经济,所制成的分散片崩解迅速、药物溶出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化葡萄内酯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及考察其体外溶出度. 方法: 以休止角、硬度、崩解时限为指标,考察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微晶纤维素(MCC)、预胶化淀粉(PRS)、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羧甲基淀粉钠(CMS-Na)等辅料对葡萄内酯分散片处方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分散片的体外溶出度,流动相甲醇-水(95:5),检测波长325 nm. 结果: 最佳处方为葡萄内酯10 g,MCC 40 g,L-HPC 20 g,PVPP 10 g,CSM-Na 20 g,PRS 30 g,淀粉20 g;崩解时间1 min,分散均匀性好,药物30 min内累积溶出率>85%. 结论: 制备的葡萄内酯分散片具有溶散快、分散均匀、溶出速率快的特性,适用于临床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8.
妇炎康分散片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陶华明  王隶书  程东岩  徐满才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2):1742-1744
目的:考察妇炎康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方法:以分散均匀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妇炎康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结果:按优化处方制备的妇炎康分散片各项指标[1]合格,溶出度测定表明本品溶出度较普通片快。结论:本法研制的妇炎康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可行,体现了分散片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五仁醇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及体外溶出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五仁醇分散片,并对其溶出行为进行考察.方法:对五仁醇分散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处方进行优化,以五味子甲素为考察指标,HPLC法研究其体外溶出度.结果:采用优化条件:50 g五仁醇浸膏以125 g磷酸氢钙分散后物料为主药(A),MCC-CMS-Na(3:1)为辅料B,A:B 3:5制备的五仁醇分散片,在(20 ±1)℃水中于3 min内可完全崩解且分散均匀,五仁醇分散片中五味子甲素的溶出量15 min达到80%以上.结论:所制分散片处方合理,崩解快、溶出快,能明显提高五仁醇总木脂素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制备阿莫西林分散片的最佳处方工艺,提高成品分散均匀性,提高生物利用度。方法:通过系列实验考察辅料配比对成品分散时间的影响,以分散均匀性、溶出度为观察指标,对阿莫西林分散片的处方进行筛选,并对新工艺的产品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用优选的处方工艺制备的阿莫西林分散片分散均匀性试验,表明混悬液能够在2min内全部通过2号筛,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成品在有效期内质量稳定。结论:改进后的阿莫西林分散片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成品质量达标,性质稳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两面针提取物抗胃癌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两面针提取物抗胃癌谱-效关系的建立方法.方法:用MTT和HPLC分别测定两面针肿瘤抑制率和指纹峰数据,再用适合的统计学方法建立谱=效关系.结果:用逐步后退法建立了两面针抗胃癌谱-效关系式.结论:该关系式具有统计学意义和实际意义,因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HPLC建立两面针药材特征指纹图的分析方法,为市场上流通的两面针药材提供质控参考.方法:建立两面针HPLC特征指纹图谱方法,并结合相似度评价及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市场上购买的25批样品药材进行初步的鉴别分析,鉴定两面针药材真伪及品质优劣.结果:在25批市场抽样的药材中,仅有8批被鉴定为质量较好的正品,有7批被鉴定为次品,7批被鉴定为两面针常见伪品飞龙掌血,3批被鉴定为伪品.结论:本法准确、方便、可靠,可用于两面针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利用GC-MS技术从两面针根和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别鉴定出31个和51个低极性成分,其中共有成分27个,主要为斯巴醇(根18.49%,茎26.18%)、棕榈酸(根14.24%,茎12.79%)、芳姜黄酮(根6.95%,茎8.88%)、油酸(根8.39%,茎5.71%)和己酸(根4.39%,茎7.78%)等;体外MTT法测试表明两面针根和茎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uh-7和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均没有明显细胞毒性。实验研究表明两面针根和茎低极性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相似,其体外细胞毒活性也相似,可为两面针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和扩大药用部位提供进一步参考。  相似文献   

14.
借助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PLC-DAD/ESI-Q-TOF-MS)联用技术,对两面针中的生物碱进行初步分析.采用汉邦C18色谱柱,以0.1%甲酸-乙腈和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柱后分流分别经DAD检测器及ESI-Q-TOF-MS正离子模式采集.根据获得的母离子和碎片离子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信息,结合文献,从两面针中鉴定分析了48个成分,其中,6个成分为新化合物.该方法分离度良好、灵敏度高,可用于两面针药材的定性分析,并有助于对该药材的质量控制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北豆根总碱分散片的处方优化和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定北豆根总碱分散片的处方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法,确定北豆根总碱分散片的处方;同时制备3批样品,进行质量考察和稳定性实验。结果:优化后的处方可以满足《中国药典》对分散片体外溶出结果的要求。结论:该分散片制剂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莫诺苷和马钱苷含量的方法,并研究山茱萸总苷分散片在大鼠血浆和各组织器官中的药动学行为.方法:Diamonsil C18色谱柱,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37 nm,血浆和各组织样品采用甲醇直接沉淀蛋白的方法.结果:血浆中莫诺苷和马钱苷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612 ~ 30.6,0.921~46.0 mg· L-1;日内与日间RSD< 15%,回收率在90.2% ~111.6%.大鼠单次灌胃山茱萸总苷分散片后,在血浆、胃和小肠中检测到莫诺苷和马钱苷.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莫诺苷和马钱苷血药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滑石粉分散片并优选其处方工艺。方法: 以崩解时限、分散均匀性或软材成型情况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滑石粉分散片的辅料种类;选取滑石粉、崩解剂、填充剂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崩解时限、分散均匀性和混悬稳定性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和D-最优混料设计优选滑石粉分散片处方。结果: 最佳制备工艺为以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含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30%乙醇溶液为黏合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为崩解剂,最优处方比例为滑石粉-微晶纤维素-PVPP(0.447:0.400:0.123)。结论: 优选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D-最优混料设计可用于滑石粉分散片处方的优化,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预测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五味金色分散片的提取工艺与制剂处方,为五味金色丸的二次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总多酚、没食子酸含量和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料液比对五味金色分散片水提工艺的影响。以外观、分散均匀性、硬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该分散片的辅料种类和用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90 min;总多酚得率6.29%,没食子酸质量398.37 mg,浸膏得率24.28%。以可压性淀粉和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崩解剂,微粉硅胶为润滑剂,在130 s内完全崩解并均匀分散。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有效成分提取率高,制剂处方设计合理,片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9.
韩雪  李剑  韩丽  张定堃  张喻娟  马悦  杨明 《中草药》2016,47(7):1112-1117
目的验证吸水性在中药分散片崩解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期为中药分散片崩解迟缓的解决方法提供思路。方法以油性物料姜黄清脂分散片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原料药(姜黄清脂分散片、乳糖片)、不同辅料组成的姜黄清脂分散片以及微粉硅胶改性前后的姜黄清脂分散片的吸水性、崩解过程进行测定,对比分析研究吸水性对片剂崩解过程的影响。结果不同辅料处方[羧甲基淀粉钠(CMS-Na)、交联聚乙烯比咯烷酮(PVPP)、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微晶纤维素(MCC)]的姜黄清脂片的吸水性均弱于乳糖片,其崩解过程也较慢;调整辅料比例后不同辅料处方姜黄清脂片的吸水性能排序为CMS-Na-PVPP(1∶1)PVPPCMS-Na,崩解过程排序也相同;微粉硅胶对姜黄提取物进行改性后以上3种辅料处方的吸水能力均增强,崩解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研究证明了吸水性是影响中药分散片崩解的关键因素,采用微粉硅胶与原料药共研磨,是解决中药分散片崩解迟缓问题的重要工艺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