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我国的30、60万千瓦机组今后将逐步配用控制循环汽包锅炉。该型锅炉的特点在于炉瞠蒸发受热面内的工质系借助于按装在下降管中的水泵压头进行循环,因此,炉水泵循环系统的可靠性是该类锅炉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掌握其特性,对宝钢电厂1号炉的炉水循环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试验包括:炉水循环泵特性、下降管的流量分配、炉水循环泵在不同组合方式运行下的循环系统特性、变负荷的适应性、运行工况改变(给水温度、汽包水位)及启动试验。  相似文献   

2.
300MW机组强制循环锅炉用炉水循环泵控制工质在汽水系统中循环,在不同的工质状态下.炉水循环泵启动对锅炉汽包水位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合理的炉水泵运行方法,以避免锅炉主燃料跳闸(MFT)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锅炉汽包满水、缺水事故是长期困扰火力发电厂安全的重大事故之一.保持汽包水位在正常范围内是锅炉运行的一项重要的安全性指标。由于负荷、燃烧工况及给水流量的变化.汽包水位会经常变化,而水位过高或急剧波动会引起蒸汽品质恶化和带水.造成过热器管内表面结盐,严重时导致汽机水冲击;水位过低会引起排污失效,炉内加药进入蒸汽,甚至引起下降管带汽,影响炉水循环工况,造成炉管大面积爆破。  相似文献   

4.
汽包液位是锅炉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监控参数.它反映了锅炉负荷与给水的平衡关系.汽包液位过高会造成蒸汽带水影响过热器运行,影响汽水分离效果;水位过低会造成锅炉水循环的破坏,影响省煤器运行,容易使水全部汽化烧坏锅炉甚至爆炸.锅炉液位三冲量调节系统取代单、双冲量控制系统,使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可靠的保障.达到提高锅炉效率及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汽包液位是锅炉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监控参数,它反映了锅炉负荷与给水的平衡关系。汽包液位过高会造成蒸汽带水影响过热器运行.影响汽水分离效果;水位过低会造成锅炉水循环的破坏,影响省煤器运行,容易使水全部汽化烧坏锅炉甚至爆炸。锅炉液位三冲量调节系统取代单、双冲量控制系统,使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可靠的保障,达到提高锅炉效率及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在180t/h前置立式煤粉旋风炉上所作的水循环试验。试验目的主要是检验该炉在单肇风筒运行低负荷时水循环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双旋风筒同时运行时,锅炉负荷D≥61%0时,不会出现水循环问题;单筒运行,另一筒投油D≤45%D0时,水冷壁管内出现停滞,不宜运行;45%D0<D<50%D0时,水循环可靠性较差,不宜长期运行;单筒运行,另一筒不投油,D≤55%D0时,水冷壁管内出现倒流,也不宜运  相似文献   

7.
锅炉汽包水位是现代电厂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监控参数.依据质量和能量平衡建立了汽包水位非稳态数学模型,通过VC编程计算对炉内燃料量扰动造成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水位控制的方法,对汽包锅炉的安全运行和控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国内动力机械制造工业只制造焊有下降管的汽包锅炉。这种锅炉有以下一些缺点:运行过程中,汽包筒体靠近下降管孔区有出现裂纹的危险;当蒸汽从水冷壁下集箱带入下降管时,水循环可能遭到破坏,从而发生水冷壁屏管被烧坏事故。焊有大直径下降管的自然循环汽包炉,则无上述缺点。焊有这种下降管的汽包应具有较高的运行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考虑到今后使用这类型汽包的前景,塔干罗克锅炉厂开始掌握这种产品工业生产。为此,该厂同中央机器制造工艺学院制订出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在 2 0 0MW机组电站锅炉所作的调峰低负荷水循环安全在线监测试验。试验目的主要是检验该炉在调峰低负荷运行时水循环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 :在 70 %以上电负荷运行时不会出现水循环问题 ;在 5 0 %电负荷滑压运行时水循环流速有些波动 ,但波动的最低值远大于水循环可靠性较差的循环流速界限值 ,仍有足够的流量冷却水冷壁管 ,不致于引起管壁超温 ;在 5 0 %电负荷滑压运行时不宜投水力吹灰器 ;在40 %电负荷下不宜长期运行 ;在 3 0 %电负荷下不宜运行。  相似文献   

10.
1前言山西铝厂动力分厂6号炉在投产初期,由于锅炉运行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特性不了解,在生产运行中出现锅炉低负荷能力差,运行煤耗高等问题。为了提高锅炉机组的运行经济性,针对该炉的情况专门进行了磨煤机的运行特性试验研究,寻求合理的运行方式以解决该炉的经济性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对控制循环锅炉所用的炉水循环泵就其在锅炉中所起的作用,泵的结构特点,设计要点以及对泵的运行特性作了较详细的技术性阐述。  相似文献   

12.
根据电石炉烟气特性,设计开发出一种用于电石炉余热回收的新型余热锅炉。该型锅炉的主要特点:立式布置结构,水循环采用自然循环方式,蒸发受热面采用了多管圈微倾斜上升管布置结构等。实践表明,该型锅炉对电石炉烟气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一种高效低污染的燃煤新技术,它已发展成为可供实用的并有竞争力的新型动力设备;但它又尚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本文就YG-75/529-M。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情况和对影响稳定运行的因素以及运行调整有关问题作了必要的分析和阐述,以和同行们共同交流与学习。(图一)锅炉本体结构1锅炉设计结构特性:该炉为自然循环单汽包锅炉,采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布置了由惯性分离器和旋风分离器组成的二级循环燃烧系统。炉膛为膜式水冷壁结构,过热器分高低两级布置。中间设置有喷水式减温器、尾部设三级省煤器和一…  相似文献   

14.
俞跃宏  邵永仁 《能源工程》1994,(1):34-35,40
1、概述 燃煤链条锅炉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火床炉,其中小型系列容量有 6.5t/h、10t/h和20t/h等。这部分锅炉在我国工业锅炉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锅炉是工厂重要的动力设备,其要求是提供合格蒸汽,使锅炉发汽量适应负荷需要,为此生产过程中各个主要工艺参数必须加以严格控制,其主要调节系统有两个:一是锅炉汽包水位的调节,它主要考虑汽包内部的物料平衡,维持汽包水位在工艺允许范围内,汽包液位是锅炉正常运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液位过高过低都将给生产和安全带来重大影响。二是燃烧系统的调节,它是使燃烧所产生的热量适应蒸汽负荷的需要,保证经济燃烧和锅炉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1台600 MW"W"型火焰锅炉的设计特点.该锅炉在启动调试及试生产过程中遇到分级风喷口烧红、汽包水位两侧偏差大、灰渣可燃物含量高以及燃烧稳定性差等问题,通过燃烧调整和采取一定的运行措施,控制了分级风喷口烧红和汽包水位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增加卫燃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飞灰可燃物含量,提高了燃烧稳定性;对该炉燃烧系统和双进双出制粉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进行了探讨,指出低挥发分无烟煤制粉系统如果配置动态分离器、一次风粉混合物温度设计在150℃、磨煤机容量留有足够的裕度,能够较好的保证煤粉细度、均匀性和良好的着火、燃尽和燃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一种提高锅炉SCR反应器入口烟温的系统(Gas temperature Rising System,以下简称GRS),以满足锅炉低负荷和/或大气温度低造成SCR入口温度低无法投用脱硝系统时提高烟气温度的需要,从而实现在各种负荷条件下锅炉脱硝系统的正常投用。本系统适用于亚临界和超高压的汽包锅炉,包括自然循环汽包炉和强迫循环汽包炉。  相似文献   

17.
注汽锅炉是用于稠油注蒸汽热采的专用设备。文中以计划用于加拿大的国产燃气汽包注汽锅炉为例,基于加拿大稠油开发的技术需求,介绍了注汽锅炉的低氮燃烧和模块设计优化研究。锅炉采用天然气低氮燃烧器,配合燃气和空气预混、分级配风、炉内再循环和炉外烟气再循环等多种先进燃烧技术,可以实现低氮排放。结合运输要求,锅炉受热面采用成熟的模块化设计,降低了现场安装量。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 双层炉排燃烧锅炉具有效率高,消烟除尘好,操作简单,减轻司炉劳动强度等优点。锅炉效率一般为65~75%。远高于一般手烧炉。烟气含尘量一般在200毫克/标米~3以下。故很多单位以这种型式锅炉取代其它燃烧型式的手烧炉。但是双层炉排燃烧锅炉也曾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原因除运行操作不当之外,主要是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引起水循环的不可靠。为了搞清楚水循环对水冷炉排设计及运行的影响,进行了水冷炉排水循环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锦西石化公司5×104m3/h(标准状态)制氢装置有一台转化气锅炉和一台废热锅炉,共用一个汽包,汽包液位采用三冲量调节控制系统。锅炉汽包水位越高,汽水分离的空间越小。水位过高会严重影响汽水分离效果,造成蒸汽带水影响过热段运行;水位过低会造成锅炉水循环的破坏,影响锅炉运行,容易使水全部汽化烧坏锅炉甚至爆炸。汽包液位波动还会影响汽包连续排污系统,最终使蒸汽品质恶化。为了克服给水压力扰动的现象,将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信号都引入汽包液位调节系统,汽包液位是被控变量,是主冲量信号,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是辅助冲量信号。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汽包液位控制在50%~60%,优于工艺卡指标;过热蒸汽的Na+含量和Si O2含量均达到工艺指标,使余热锅炉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有色冶金余热锅炉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俊 《余热锅炉》1997,(4):14-17
本文概述了有色冶金余热锅炉的烟气特性及余热锅炉的水循环方式,炉型,等设计要点及防腐,等措施,可供有关锅炉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