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建立了马兜铃酸类物质的高通量高分辨筛查分析方法,并对75个中草药、中成药样品进行了筛查,其中31种中草药、23种中成药、5种鱼腥草、9种鱼腥草滴眼液均不同程度检出马兜铃酸类物质。针对检出的6种马兜铃酸类物质建立了定量方法,其线性相关系数 R2 大于 0.994,检测限为 0.0025~0.05 mg/L,回收率86.27%~106.89%。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筛查分析。  相似文献   

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催泪喷射器中的刺激组分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CS)和辣椒素(OC)进行检测.分别选取300 nm和281 nm作为CS和OC的紫外检测波长,通过外加标准物质定量法建立标准曲线,对催泪喷射器中刺激组分进行含量检测,并依据HPLC方法测定结果对比检测可靠性.本方法对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和辣椒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02 μg·mL-1和0.16 μg·mL-1,精密度分别为1.04%和0.6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37%和102.51%,CS和OC分别在0.1~25.0 μg·mL-1和1~200 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 9.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可用于催泪剂中刺激组分的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桃汁样本中原汁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采用5种不同预处理方法优化检测数据,结果表明标准化预处理所建立的定量检测模型性能最优,其预测相关系数(R2p)、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校正相关系数(R2c)、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分别为0.9988、0.0140、0.9973、0.0212. 研究为桃汁等果汁饮品中原汁含量的检测提供一种快速、无损、简便、廉价、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用于次氯酸根(ClO-)检测的螺二芴类双光子荧光探针.加入50 μmol·L-1ClO-后,可以裸眼观察到探针溶液颜色从黄色变为无色,在波长365 nm的紫外光照射下荧光明显增强(10倍).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20 μmol·L-1范围内,荧光强度(Y)与ClO-物质的量浓度(X)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其拟合方程为:Y=7.142 41X+65.675 57.根据3σ/k准则,计算出检测限为2 μmol·L-1,表明探针对ClO-有很好的灵敏性.该探针对ClO-的荧光响应不受其他干扰物存在的影响,对ClO-有很好的选择性.探针的荧光响应在广泛的pH范围内表现稳定,适宜在pH值为6~9对ClO-的检测.用Z-扫描技术,测得探针的双光子吸收截面为300 GM.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对环境和生物中ClO-的检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乳液和化妆水中芍药苷和葛根素的方法.样品经过甲醇超声提取,以质量分数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洗脱,经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计算出2种草药成分含量.在最优化条件下,该方法对芍药苷和葛根素的相应线性范围在0.2~10.0μg·mL-1,在232 nm和250 nm处紫外吸收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9.该方法的回收率在90.4%~103.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53%~2.37%之间,芍药苷和葛根素在乳液和化妆水中的方法检出限分别是2 mg·kg-1和8 mg·kg-1.该方法适合快速、高效、准确测定乳液和化妆水中芍药苷和葛根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建立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检测茶叶中18种农药(久效磷、敌百虫、磷胺、对氧磷、杀扑磷、嘧菌酯、腈菌唑、三唑磷、丙线磷、苯线磷、杀虫畏、稻丰散、毒虫畏、丙环唑、异丙胺磷、吡唑硫磷、伏杀磷、丙烯菊酯)残留的方法. 大部分物质在28min内实现基线分离,结合精确质量数和保留时间信息,能将各组分准确定性. 在最优的色谱-质谱条件下,待测物在2~100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介于0.50~8.00ng·mL-1之间. 采用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QuEChERS)快速提取茶粉,各种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均大于84.2%. 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回收率好、检测简便等优点,能够满足茶叶中多种类农残快速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对单质硫的生物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完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简称A. f菌)的硫氧化途径,实验研究了A. f菌对单质硫的氧化行为,分析了L-半胱氨酸对单质硫生物氧化的影响,通过接触角测定、Zeta电位测定与硫的K边X-射线近边结构光谱分析(XANES)等方法研究了A. f菌作用前后单质硫表面性质的变化. 结果表明: A. f菌以单质硫为能源时,其生长延滞期约为100h,培养240h达到最大细菌浓度(约为6.0×108个/mL);A. f菌作用后,单质硫由疏水性变为亲水性,等电点由2.5增大到3.0,在硫样品表面发现了链状硫与含巯基的有机物质的存在;在培养基中添加0.5g·L-1的L-半胱氨酸能够促进单质硫的生物氧化,XANES结果表明生物作用后的硫样品表面链状硫与巯基物相对含量均有所提高,分别从39.2%和15.4%增大到48.5%和27.7%.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广西喀斯特地貌对放射性核素分布及当地环境放射性的影响,利用高纯锗探测器对广西喀斯特地区的大曹天坑和邓家坨天坑采集来的苔藓样品中7Be、40K、238U、232Th、226Ra、210Pb和137Cs的放射性比活度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苔藓植物中, 7Be的放射性比活度为202.3-698.8 Bq/kg [平均值:(430.7±169.7) Bq/kg,n=7];40K为33.7-159.9 Bq/kg [平均值:(91.6±44.1) Bq/kg, n=7];238U为检测限(3.0 Bq/kg)至54.4 Bq/kg [平均值:(16.9±23.6) Bq/kg,n=7];232Th为1.2-42.5 Bq/kg [平均值:(14.7±15.9) Bq/kg, n=7];226Ra为0.7-48.4 Bq/kg [平均值:(16.9±20.3) Bq/kg,n=7];210Pb为284.1-950.5 Bq/kg [平均值:(555.5±231.0) Bq/kg, n=7]; 137Cs为检测限(0.1 Bq/kg)至2.3 Bq/kg [平均值:(1.1±0.9) Bq/kg,n=7]。对比后发现所有测得的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天坑这一喀斯特地貌对放射性核素的分布并没有显著影响,该地区也不存在其他污染来源,同时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大气示踪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以Schauder-Tychonoff不动点定理为工具,建立了一类Rn上奇异非线性双调和方程Δ2u=f(|x|,u,|▽u|)u(n≥3,β>0)正的径向对称整体解的存在性定理,并给出了解的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 micranthum)、带叶兜兰(P.hirsutissimum)和长瓣兜兰(P.dianthum)3种兜兰属植物的光合特性,为其种质资源保育及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3种兜兰属植物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叶片的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以及叶绿素含量,比较3种兜兰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硬叶兜兰、带叶兜兰和长瓣兜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分别为2.719 μmol·m-2·s-1、1.836 μmol·m-2·s-1、2.015 μmol·m-2·s-1,光饱和点(LSP)分别为578.74 μmol·m-2·s-1 、467.72 μmol·m-2·s-1、481.25 μmol·m-2·s-1,光补偿点(LCP)均较低,分别为15.65 μmol·m-2·s-1、12.79 μmol·m-2·s-1、10.34 μmol·m-2·s-1,是典型的阴生植物。硬叶兜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CO2饱和点(CSP)、羧化效率(CE)均显著高于长瓣兜兰和带叶兜兰(P<0.05),硬叶兜兰对CO2的利用能力更强。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表现为硬叶兜兰(58.13)>长瓣兜兰(55.12)>带叶兜兰(51.88)。3种兜兰属植物的光合能力较弱,对光的利用范围狭窄,在引种栽培时应注意增加荫蔽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