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中医学中虽没有此病名,但该病属中医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癥癥范畴.该病的病因病机复杂,为中医妇科临床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该文基于"固本疏络法",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特点及与相关脏腑经络的关系,深入探讨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辨治选穴规律,从而明确"固本疏络法"在治疗该病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为针灸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益气清毒法"是当代名老中医熊墨年教授集百家之所长,总结40余年临床治疗肿瘤经验所创立。益气强调从脾胃入手,以清补为主;清毒旨在清癌毒,祛六邪。对肿瘤的治疗熊老主张辨证论治,提出"辨脏腑定病位,辨虚实定攻补,辨病因病机定治法"的观点,用之肿瘤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  相似文献   

3.
首届全国名中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马骏主任,擅长中医内科疑难杂病的诊治,尤擅辨治脾胃相关疾病,提出治疗疾病当以"和"为度.脾胃居于中焦,为后天之本,水谷运化之源,马骏强调辨治脾胃疾病更应采用"和法",以"调其不和使之和"为辨治纲领,以达脾胃升降有序,肝胆疏泄有度,机体阴平阳秘之和.  相似文献   

4.
从《内经》"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理论角度分析肥胖"肌肤壅盛,阴柔盛而阳刚损"病机,根据该病各阶段标本虚实程度,确立"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治法不同阶段侧重要点,提出"同病同药、同病异药"方药选择规律.然"壮火散气"用辛温大热之品,用量宜轻且贯穿始终,重剂大热之品重用不利膀胱气化."少火生气"辨证施治当分阶段辨虚实病机主次,遣方用药须辨温阳药之"壮火""少火"之品性,完善了肥胖病温阳化气治法临床证治规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李传高主任认为面瘫的病机多因患者素体亏虚,卫阳不固,络脉空虚,风寒之邪损伤面部阳明经脉,以致经络失和,气血阻滞,肌肉弛缓不收而致.治疗面瘫病时,李主任的"十针"思维,是以辨经论治为基本原则,结合子午流注按时开穴,配合循经取穴以及行气催气的针刺手法,临床治疗面瘫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益气清毒法”是当代名老中医熊墨年教授集百家之所长,总结临床治疗肿瘤40余年经验所创立。益气强调从脾胃入手,以清补为主;清毒旨在清癌毒,祛六邪。对肿瘤的治疗辨证论治,提出“辨脏腑定病位,辨虚实定攻补,辨病因病机定治法”,用之肿瘤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以晚期结肠癌为例,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遣方用药等方面来探析益气清毒法治疗结肠癌经验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旨在为临床上中医治疗结肠癌提供思路与研究指导。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温习"络病"学说,结合男科"男胞络"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瘀毒久积、邪郁下焦是前列腺癌发病的根本.益肾通癃方正是从"络病"学说出发,提出前列腺癌治疗应以抗癌解毒、温肾助阳、化瘀通络止痛为基本治则,同时结合现代医学肿瘤微小血管及微循环生成机制,认为前列腺癌发病应归属"络病"范畴.益肾通癃方的通络治疗观念和现代医学治疗恶性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理念存在一致性,从而为中医学对前列腺癌发病的进一步认识以及从"络病"学说角度论治该病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岳妍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10):865-866
"脾约"概念始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247条及<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均有所论述,两处论述基本相同,言:"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坚),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相似文献   

9.
国医大师李济仁辨治痹证经验集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医大师李济仁先生研医临证60余载,在内、妇、儿科等众多疑难杂病的临床治疗上积验颇丰,尤擅痹证等顽疾的治疗.李老在学术上创立"痹痿统一论"新说,治病注重"培补肾本"辨治杂病,提出并制定了"选择方药剂型,重视作用特点"、"强调服药时间,注重动静宜忌"、"推崇数方并用,主张定时分服"等辨治纲领,处方熔经方、时方、新安医方于一炉,而精心化裁.  相似文献   

10.
"阴火"是李杲提出的属于内伤发热范畴的病理概念。肿瘤热是指患者出现的直接或间接与恶性肿瘤相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几乎见于所有恶性肿瘤,亦属于"内伤发热"范畴。通过分析肿瘤热与"阴火"的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认为两者具有内在联系,运用"阴火"理论治疗肿瘤热,丰富了治疗肿瘤热的临证手段。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