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甲苯酚钠盐和过量α,ω-二溴代烷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得到α-溴-ω-(4-甲基苯氧基)烷烃,然后再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进行自由基取代反应,合成得到一系列的标题化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NMR、IR等方法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2.
以α-紫罗兰酮为原料,经烯丙位氧化、选择性还原得到3-氧代-α-紫罗兰醇,3-氧代-α-紫罗兰醇与溴代四乙酰葡萄糖反应得到3-氧代-α-紫罗兰醇-四乙酰基-β-D-葡萄糖苷,最后脱去乙酰基得到3-氧代-ɑ-紫罗兰醇-β-D-葡萄糖苷。目标化合物经IR、~1 H NMR,~(13)C NMR,MS表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Mannich反应合成了24个1,3-二苯基-3-(苯胺基)-1-丙酮衍生物(其中8个为新化合物),通过测定该系列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半抑制浓度来评定其抑制活性,探索化合物分子中苯环上取代基对α-葡萄糖苷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化合物24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稍好,IC50值为57.9μmol.L-1,其余大部分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值大于100μmol.L-1,说明新化合物24苯环上取代基种类、数目和位置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动力学分析表明该系列化合物为α-葡萄糖苷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以异丁腈和盐酸羟胺合成异丁偕胺肟.4-哌啶甲酸经氨基保护、酰化后生成苄基4-(氯甲酰基)哌啶-1-甲酸酯,然后与异丁偕胺肟环合、脱保护合成标题化合物.产物通过LCMS和1HNMR确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精喹禾灵(quizalofop-P-ethyl)为原料,经水解、酰氯化和酯化反应,合成了6个2-(2-(4-(6-氯喹喔啉-2-基氧)苯氧基)丙酰氧基)-丁烯酸酯类化合物.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在40 g a.i./hm2剂量下对稗草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化合物5B较其母体精喹禾灵对水稻更安全.  相似文献   

6.
4-(4-甲基哌嗪-1-甲基)苯甲酸二盐酸盐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甲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α-位溴化、胺化后不经分离直接酸化制得4-(4-甲基哌嗪-1-甲基)苯甲酸二盐酸盐.考察了溴化剂、引发剂对溴化反应及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胺化过程的影响.得到的工艺条件为:①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为溴化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4-溴甲基苯甲酸收率为88.7%;②n(4-溴甲基苯甲酸)∶n(N-甲基哌嗪)=11∶.2,碳酸氢钠为缚酸剂,反应温度20~25℃,反应时间8 h,产品收率81.5%.通过熔点、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以苯基丙二酸二乙酯、N-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醇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紫外线吸收剂苯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丙二酸二(1,2,2,6,6-五甲基-4-哌啶)酯。重点考察了苯基丙二酸二乙酯和N-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醇的酯交换反应、苯基丙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酯与4-羟基-3,5-二叔丁基苄基氯的烃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微纳米碳酸钾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产品总收率达到80%。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NMR和13CNM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以苯乙酸为原料,4-氟苯基苯乙酮在HBr/H2O2作用下发生α-溴代,合成2-溴-1-(4-氟苯基)-苯乙酮,再与异丁酰乙酰苯胺在碱性条件下发生α-碳上的取代反应,得到阿托伐他汀钙的关键中间体4-氟-α-(2-甲基-1-氧丙基)-γ-氧-N,β-二苯基-苯丁酰胺,总收率57.3%。化合物结构经核磁、质谱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9.
α,β-不饱和环戊酮的Mannich碱和α,β-不饱和环己酮的Mannich碱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为了寻求新的具有抗炎活性的环酮类化合物,设计了3,4-二氢-4-(1-哌啶甲基)-5H-1-苯并氧杂-5-酮盐酸盐作为目标化合物。以苯酚、γ-丁内酯、甲醛和哌啶等原料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利用熔点、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确定了其结构。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200mg/kg剂量下该化合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为54.5%。采用Born's比浊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比噻氯匹啶强约23倍。  相似文献   

10.
张珂  赵丽萍  张琦  齐婧婧  曹贺冉  毛蓓蓓 《当代化工》2021,50(10):2373-2376
以3-氨基-N-(2,6-二氧代-3-哌啶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泊马度胺,化合物1)和4-溴丁酰氯(化合物2)为原料,经过取代反应得到目标产物4-溴-N-(2-(2,6-二氧哌啶-3-基)-1,3-二氧异吲哚-4-基)丁酰胺,其结构经过1H NMR、13C NMR、MS进行确证,并进一步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在氮气保护下,物料比n(化合物1):n(化合物2)=1:3,反应溶剂为无水四氢呋喃(加入有机碱三乙胺),回流反应时间为4 h.在此条件下,目标产物收率为54.5%.  相似文献   

11.
含1,3,4-噻二唑的新葡萄糖苷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芳基-2-巯基-1,3,4-噻二唑与α-溴代乙酰葡萄糖在KOH/EtOH体系中进行糖苷化反应,制得6个N-β-D-乙酰葡萄糖苷和6个S-β-D-乙酰葡萄糖苷,其中4个为已知化合物,其他8个为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1HNMR、13CNMR、元素分析确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初步抑菌实验证明,部分化...  相似文献   

12.
以2-氟-3-三氟甲基苯甲酰肼为起始原料,经与氯乙酰氯酰肼化,然后在碳酸钾的作用下进行环合,得到2-(2-氟-3-三氟甲基苯基)-1,3,4-噁二嗪-5-酮,最后通过与各种卤代烃反应,在4位N上引入不同基团,合成了18个未见报道的2-(2-氟-3-三氟甲基苯基)-1,3,4-噁二嗪-5-酮衍生物.所有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鉴定,生物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化合物3对瓜类炭疽病具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正本发明属于一种化合物3-(3',4'-次甲二氧苯基)-丙烯酰哌啶1的工业化合成工艺,该化合物具有抗癫痫、抗惊厥、抗抑郁等药理活性,临床已用于癫痫的治疗。本发明采用胡椒醛2为起始原料,经与丙二酸缩合、与哌啶酰胺化反应得到3-(3',4'-次  相似文献   

14.
陈琳  谢蓉蓉  关丽  谭培汉  宋健 《化工进展》2014,33(8):2160-2164
从简单的原料2,3,4-三甲氧基苯甲醛出发,经选择性地去甲基化、Knoevenagel缩合关环、硝基还原及酰化等反应,设计合成了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3位酰氨基取代的苯并-α-吡喃酮类生物活性物质。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分析确证。同时对合成过程中最关键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降低了反应溶剂的毒性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工艺,确定较佳工艺条件为:以甲苯与环己烷(V甲苯∶V环己烷=7∶3)为溶剂,哌啶为催化剂,n(2-羟基-3,4-二甲氧基苯甲醛)∶n(硝基乙酸甲酯)∶n(催化剂)=1∶1.2∶0.20,反应温度98℃±2℃,反应时间6 h,平均收率87.2%,高于文献值。目标化合物是一种新的苯并-α-吡喃酮类物质,具有潜在的抗癌活性,有望成为新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非索非那定关键中间体α,α-二苯基-4-哌啶甲醇(1)。以4-哌啶甲酸(2)、氯化亚砜和乙醇为起始原料,经酯化反应、N-保护、格氏反应及催化去保护得到1。产品含量达99%(GC),总收率为80.85%,其结构经1H NMR和IR确证。  相似文献   

16.
己二酰-1',6'-双(4-卤苯肼)的合成及其氧化脱氢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姜小莹  李晓波  李建平 《化学试剂》2006,28(12):711-713
以己二酰二氯、4-卤苯肼为原料,在冰浴中合成了3种己二酰-1',6'-双(4-卤苯肼)化合物,用NBS/吡啶氧化体系脱氢得3种新化合物己二酰-1',6'-双(4-卤偶氮苯)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IR、1HNMR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开发新型糖苷类香料,首先以D-葡萄糖为原料,合成了溴代四乙酰葡萄糖(Ⅲ),再以5-甲基糠醛(Ⅰ)为原料,经还原制备了5-甲基糠醇(Ⅱ),化合物Ⅱ与Ⅲ进行糖苷化反应,分别采用Koenigs-Knorr法和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5-甲基糠醇-2, 3, 4, 6-四-O-乙酰基-β-D-葡萄糖苷(Ⅳ);最后,将化合物Ⅳ水解,得到目标产物5-甲基糠醇-β-D-葡萄糖苷(Ⅴ)。中间体和产物结构经1HNMR、13CNMR、IR、HRMS确证,并对糖苷Ⅴ的热裂解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糖苷化方法所得到的产物均为糖苷Ⅳ,Koenigs-Knorr法更优。Koenigs-Knorr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5-甲基糠醇):n(溴代四乙酰葡萄糖)=1:1.6,n(5-甲基糠醇):n(Ag2CO3)=1:1.5,回流反应4 h,化合物Ⅳ的产率为42.9%。目标糖苷Ⅴ热裂解后能够释放出5-甲基糠醛、5-甲基糠醇等香味成分,可用于食品、烟草等行业。  相似文献   

18.
目前1-烷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化合物的合成主要是以醛酮法为主。醇法合成虽然醇价格便宜,但合成效率很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醇法合成工艺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以乙醇和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ZJ-701)为原料,30%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氯化铜和吡啶配合物为催化剂,通过氧化和自由基偶合合成了1-甲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醇,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表征了其结构。通过实验进一步优化了反应时间、温度等一系列合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12h,反应温度为78℃,n(ZJ-701)∶n(乙醇)∶n(H2O2)∶n(CuCl2)∶n(吡啶)=1∶39.25∶17.01∶0.034∶0.36时,产品产率最高,为60.6%,质量分数为98.8%,熔点为87~90℃。该方法具有原料乙醇便宜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提纯容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山胡椒抑制体内外α-糖苷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胡椒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和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利用96微孔板法检测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实验中,山胡椒石油醚部位(IC50=229.70μg/mL)、乙酸乙酯部位(IC50=259.10μg/mL)和正丁醇部位(IC50=165.80μg/mL)活性低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1081.27μg/mL);抑制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实验中,仅有乙酸乙酯部位(IC50=418.17μg/mL)具有活性,阳性对照Acarbose未检测出其IC50。实验证明,山胡椒各提取部位具有较好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但只有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良好的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0.
己二酰-1′,6′-双(4-卤苯肼)的合成及其氧化脱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己二酰二氯、4-卤苯肼为原料,在冰浴中合成了3种己二酰-1′,6′-双(4-卤苯肼)化合物,用NBS/吡啶氧化体系脱氢得3种新化合物己二酰-1′,6′-双(4-卤偶氮苯)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I、R1、HNMR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