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核实疫情,确定J学校水痘暴发的存在并描述疫情三间分布特征和流行强度,探讨发病危险因素。方法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描述其三间分布后,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形成假设,再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验证假设。结果 2009年3月1日至4月28日搜索到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共45例。首例病例于4月2日发病,全校分别于4月8日、16日、21~27日出现3个发病高峰。二(4)班和二(5)班罹患率最高,分别为33.3%和27.1%。45例病例均为学生,男生罹患率为7.2%,女生罹患率为4.8%。7~10岁组38人,占84.44%。在全校学生中乘坐校车者发生水痘的危险是不乘坐校车者的2.3倍(RR=2.36,95%CI=1.29~4.32)。按不同年级进行的Mantel-Haenszel分层分析表明:乘车与不乘车2个队列之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结论根据病例临床表现、三间分布特征,确定J学校存在水痘暴发;年级不是混杂因素,乘坐校车会增加水痘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水痘疫苗应急接种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水痘疫苗应急接种效果及暴发后人群抗体水平,指导水痘暴发疫情控制.方法 以2004-2006年发生水痘暴发的17所学校为研究对象,对其中5所学校的患者及密切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2所学校水痘疫苗应急接种后应急接种者免疫前后血清标本各85份进行水痘疫苗血清抗体滴度测定.结果 应急接种前学校水痘罹患率为6.22%,应急接种后学校水痘罹患率为1.65%,两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0.99,P<0.01);接种疫苗者与未接种水痘者的水痘罹患率分别为8.60%和19.89%,免疫人群的水痘罹患率明显低于未免人群(x2=20.70,P<0.01);接种水痘疫苗后血清抗体有效率为90.70%,抗体阳转率为87.80%,免疫成功率为70.70%.结论 应急接种对控制学校水痘疫情暴发有重要作用,建议在出现水痘病例后,依据病例数目和波及范围,进行相应范围内的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重庆市潼南县一所小学的麻疹爆发疫情,进行爆发流行病学和疾病传播模式描述,研究爆发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方法对所有疑似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集血、咽拭子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同时隔离治疗病例和采取应急接种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爆发流行病学描述。结果此次爆发中该小学共28名学生罹患麻疹,罹患率为1.7%,病例分布于新校区10个班级,首发病例所在班级幼儿园大三班发病数最多,罹患率10.26%。所有病例均住院隔离治疗,无重症和死亡病例。16名病例无麻疹类疫苗免疫史,首个病例发病后未及时诊断和隔离,导致疫情在学校内蔓延。该小学完成校区全部应急接种,实种2734人,接种率97.79%。塘坝镇与相邻乡镇目标儿童摸底共计12005人,实种11867人,接种率98.85%,无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结论降低麻疹发病率和防止学校等集体单位麻疹爆发疫情需保证儿童高质量2剂次含麻疹类疫苗接种率和严格执行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同时应加强疫情预警和提高对爆发疫情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北京市实施2剂次水痘疫苗免疫策略后发生的一起小学水痘暴发疫情开展调查,分析导致疫情发生的预防接种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利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疫情期间主动监测系统发现水痘病例,回顾调查全校学生水痘患病史和水痘疫苗免疫史,比较不同免疫史学生的罹患率.结果 总罹患率为2.3%(30/1282),其中0剂次组罹患率5.9%(1/17),1剂次组罹患率4.2%(22/527),2剂次组罹患率0.9%(7/738).总体疫苗接种率为98.7%(1265/1282),其中1剂次接种率41.1%(527/1282),2剂次接种率57.6%(738/1282).1剂次组发病风险是2剂次组的4.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85,P<0.01),2剂次比1剂次增加77.3%的保护率;2剂次组中接种时间间隔<3年的罹患率为0,间隔4至5年的罹患率为0.9%,间隔≥6年的罹患率为2.7%(x2趋势=6.762,P=0.013).结论 2剂次水痘疫苗保护率较1剂次显著提高.2剂次疫苗长期保护效果仍需进一步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水痘爆发疫情的原因和特点,总结经验教训。方法病例定义为2007年2月28日以来,学校内教师和学生中出现典型的水痘样皮疹(疱疹≥3d),伴或无发热症状体征。通过现场调查、问表等方法,描述本次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危险因素。结果123例患者中罹患率为6.8%,其中男6.7%,女7.0%。流行病曲线上发病最高点在4月30日到5月3日。三年级的罹患率为20.1%,一年级的罹患率为16.2%。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中午两小时午休时间(RR=4.9,95%CI=3.4—7.1)和乘坐校巴时(RR=3.2.95%CI=2.3—4.5)的密切接触。对27个班级的940名学生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只在学校午休而不乘校巴的(RR=5.4,95%CI=3.5—8.3);在校午休同时也乘校巴(RR=2.8,95%CI=I.9-4.2)。对午休的57个宿舍进行人群聚集性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此次水痘爆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学生中午两小时午休期间在宿舍聚集和乘坐校巴时的密切接触有关。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对病例的隔离及学校和校巴的消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目前水痘疫苗接种方案对儿童集体单位水痘暴发的保护效果。方法在发生水痘疫情的儿童集体单位,按年龄分层,以接种疫苗为暴露因素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评价疫苗保护效果。结果儿童于1~2岁接种水痘疫苗后,在2~8岁时发生水痘的OR值为0.083(95%CI 0.037~0.185),疫苗保护效果为91.7%(95%CI 81.5%~96.3%);在9~15岁时O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2岁接种水痘疫苗后6年内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但之后会快速衰减,应适时接种第2剂疫苗。  相似文献   

7.
目的核实疫情,确定某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暴发的存在并描述疫情三间分布特征和流行强度,探讨发病危险因素。结论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描述其三间分布后,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形成假设,再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验证假设。结果某小学2009年5月1日至6月18日搜索到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共33例。首例病例5月21日发病,6月14-17日出现发病高峰。二(3)班罹患率最高,为28%。男生罹患率为12%,女生罹患率为9%。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在校就餐是危险因素;吃午饭前洗手、平时洗手时使用肥皂是保护因素。结论根据病例临床表现、三间分布特征,确定某小学存在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建议校方减少学生在教室就餐的机会,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分析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生原因,为今后的防病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9月22日发现首发病例,截止10月17日,共发病43例.罹患率为6.23(43/690).流行曲线呈双峰型,病例出现班级聚集性.100%的患者无相关疫苗免疫史.实施应急接种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疫情迟报、病例未严格隔离、疫苗接种率低、易感人群积累是造成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主要原因.提高人群免疫接种率是防止暴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一起由CoxA16病毒引起的幼儿园手足口病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结果,为有效预防控制幼儿园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幼儿园发病儿童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调查;并采集住院病例咽拭子、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RT-PCR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发病8例,涉及3个班,罹患率为1.49%。所有患儿均小于5岁。与首发病例同楼层班级和其它楼层班级之间学童罹患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口腔、手、足部的疱疹,其中2名患儿有发热。检测了3例住院患儿的粪便、咽拭子标本,COXA16核酸均为阳性,EV71核酸均为阴性。通过采取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控制措施21d后,确认疫情终止。结论CoxA16肠道病毒是导致本次幼儿园手足口病爆发的病原。年龄小于5岁、在同教室内与患儿密切接触可能是本次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严格执行晨午检筛查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及疫情报告制度可有效预防幼儿园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市南区2010~2017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市南区2010~2017年水痘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市南区2010~2017年共报告水痘病例3489例,平均发病率为77.55/10万。10个街道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江苏路街道,发病率为141.29/10万,构成比7.17%。12月份报告病例最多467例,占总病例13.88%;发病呈现一定的双峰分布趋势;男女性别比1.09∶1;报告发病数最多的是学生,发病1914例,占总病例54.86%。8年间人群接种率在363.93/10万~1319.84/10万。3344例从未接种过水痘疫苗或未查找到水痘疫苗接种记录。 结论 2015~2017年市南区水痘发病率虽有下降趋势,但整体发病率仍较高,水痘疫苗的规范接种有利于人群水痘发病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广州市某小学出现多名急性胃肠炎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样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结果2013年3月28~31日,共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27例,罹患率为3.31%(27/816)。3月28日14:00—22:00时为发病高峰,病例有班级聚集性,病例对照结果显示饭前洗手(OR=0.13,95%CI:0.03—0.63)和每天洗手次数≥5次(OR=0.26,95%CI:0.10~0.72)为保护因素。采集患者、厨工肛拭子、剩余食物及环境涂抹样等85份标本,其中5份检出诺如病毒GII-4型。结论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GII-4型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暴发原因是带毒厨工污染部分食物所致,以食源性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查明此次水痘疫情暴发的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和感染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次暴发调查的病例定义为:2010年11月7日以来,尼玛县吉瓦乡四村当贡自然村的村民中,出现发热(腋下温度≥37.3℃或自述发热者)伴有皮疹者.应用调查问卷搜集病例信息,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年龄、性别、住址)、发病时间、临...  相似文献   

13.
一起工厂伤寒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伤寒疫情的规模及原因,以便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疫情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开展此次疫情调查,比较病例与对照之间不同危险因素的暴露比例,并采集工厂内外环境、饮食及水源的相关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共报告28例伤寒确诊病例,无死亡。对病例中分离的12株伤寒菌株进行的PFGE检测结果一致。病例分布在该片区217间工厂中的10间,平均罹患率为3.1‰,工厂间的罹患率无统计学意义(χ^2=5.2,P=0.74)。在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中,病前外出进餐史(OR=8.0,95%CI:2.6~25)、病前凉面或凉皮进食史(OR=6.8,95%CI:1.4~32)及直接引用生水史(χ^2=4.9,P〈0.01)等危险因素结果一致,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40份环境样本中,水箱水、井水及水箱底泥水均发现有粪大肠菌群超标现象,但未分离到伤寒沙门氏菌。结论此宗伤寒可能是由于饮用污染的井水和在凉面、凉皮制作过程中使用污染井水导致的。采取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隔离治疗病人及带菌者、停止使用井水而改用市政供水等措施之后疫情终止。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一起工厂细菌性痢疾(菌痢)爆发的特点和流行原因,积累对爆发疫情调查处理的经验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实验室病原分离培养鉴定方法,并结合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006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该厂发生细菌性痢疾70例,罹患率为1.00%,发病均为工厂民工,年龄16~42岁,病例呈散在分布,无明显宿舍及工种聚集性,临床表现以发热、腹泻、腹痛、粘液血便、里急后重为主。从病人粪便和肛拭标本中分离培养出15株福氏2b型志贺氏菌。病例对照研究食用凉拌粉丝的OR值为7.75,经采取隔离治疗病人、食品卫生管理等综合措施后,疫情迅速终止。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菌痢爆发,爆发原因初步排除水源和接触因素,凉拌粉丝为可疑食物。集体食堂卫生安全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加强集体食堂的管理是遏止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爆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1-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及其相关高危因素。方法 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行产前诊断确诊胎儿染色体核型为21-三体的病例共计76例,分析其病史,超声检查及染色体核型结果。结果 76例确诊病例中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核型标准型67例,嵌合型3例,易位型6例。确诊病例中产前诊断的高危因素唐筛高危者26例,高龄患者22例,超声提示结构异常或存在超声软指标患者55例,不良孕史6例。其中仅为单一高危因素的46例,其中唐筛高危16例,超声提示结构异常或存在超声软指标25例,高龄4例,不良孕史1例;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危因素的30例,且均合并超声因素。超声高危因素55例中胎儿存在结构异常的有11例,占20%,而存在超声软指标的有44例,占80%。结论对孕妇产前筛查不仅要重视血清学筛查,还要特别强调孕期各个阶段的超声筛查,尤其是超声软指标的检查,两者结合可有效的提高21-三体胎儿的筛查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