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增强Ad-hoc网络可生存性的健壮多维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攻击者可以结合多种攻击手段对ad hoc网络进行复合攻击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健壮的多维信任模型(RMTM)以增强ad hoc网络的可生存性.RMTM基于D-S证据理论,将节点的攻击证据分成多个维度,每个维度的信任根据基本信度分配函数计算,并通过多维信任融合实现对节点的综合评价.同时,为了应对攻击者对信任模型本身进行攻击,设计了相应容忍算法以提高RMTM的健壮性.仿真实验验证了RMTM可在较低系统开销内有效防御ad hoc网络复合攻击和信任模型攻击,进而大幅度地增强了ad hoc网络可生存性.  相似文献   

2.
对Ad Hoc网络的可生存性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说明了A d Hoc网络可生存性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特别强调了军事需求。从三个方面探讨了A d Hoc网络的可生存性问题:可生存的网络连接、可生存的通信及可生存性技术,尤其对可生存性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剖析。  相似文献   

3.
ad hoc网络中跨层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ad hoc网络与传统有线和无线蜂窝网络有着显著的区别,基于传统的分层协议栈的设计方法不再适合ad hoc网络,而应采用一种新型的跨层协议栈和跨层设计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ad hoc网络的特点和传统的分层协议栈的弊端,介绍了跨层设计的概念.然后,详细分析了ad hoc网络中跨层设计的方法,包括策略、体系结构和信令交互方式,探讨了跨层设计的相关技术和面临的挑战.最后,总结了全文并指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4.
Ad hoc网络时钟同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董超  田畅  倪明放 《通信学报》2006,27(9):110-117
由于ad hoc网络应用环境的多样性且不同的应用具有不同的同步要求,没有一种时钟同步协议可以适应各种情况。在分析了网络时钟同步困难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ad hoc网络应用,探讨了不同应用环境下时钟同步协议的特殊性,并介绍了现有典型的ad hoc网络时钟同步协议。最后,针对ad hoc网络时钟同步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无可信中心的门限追踪ad hoc网络匿名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方斌  张琨  李海  张宏 《通信学报》2012,(8):208-213
为解决ad hoc网络中的匿名认证问题,将民主签名与无中心的秘密分享方案相结合,提出一种无可信中心的门限追踪ad hoc网络匿名认证方案。方案的无中心性、自组织性很好地满足了ad hoc网络的特征,从而解决了传统网络中匿名认证方案由于需要可信中心而不适合ad hoc网络的问题;方案中认证者的匿名性、可追踪性和完备性(不可冒充性)满足了匿名认证的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6.
适合ad hoc网络无需安全信道的密钥管理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密钥管理问题是构建ad hoc安全网络系统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ad hoc网络特点,提出了一个无需安全信道的门限密钥管理方案.该方案中,可信中心的功能由局部注册中心和分布式密钥生成中心共同实现,避免了单点失效问题;通过门限技术,网络内部成员相互协作分布式地生成系统密钥;利用基于双线性对的公钥体制实现了用户和分布式密钥生成中心的双向认证;通过对用户私钥信息进行盲签名防止攻击者获取私钥信息,从而可以在公开信道上安全传输.分析表明该方案达到了第Ⅲ级信任,具有良好的容错性,并能抵御网络中的主动和被动攻击,在满足ad hoc网络安全需求的情况下,极大地降低了计算和存储开销.  相似文献   

7.
一、ad hoc网络与蜂窝网络的结合 在移动无线通信网络原有的网络构架技术中通常包括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和无线局域网,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终端接入固定网络是基于基站的中心接人方式,而无线局域网则要通过接入点(AP)完成终端接入固定网络,这两种网络都是单跳网络。ad hoc技术所标称的是一种有别于中心接人和单跳的特征,强调多跳和无中心接入,移动终端不仅具有主机的功能,还具有路由器的功能,使得无线移动ad hoc网络被认为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解决方案中最有希望被采用的末端网络。  相似文献   

8.
移动ad hoc网络安全综述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移动ad hoc网络是由移动节点自组织形成的网络,由于其动态拓扑、无线通信的特点,容易遭受各种安全威胁.该文介绍了移动ad hoc网络安全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从传输信道、移动节点、动态拓扑、安全机制、路由协议几方面,分析了移动ad hoc网络的安全弱点,然后将移动ad hoc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分为三个方向:密钥分配与管理、入侵检测、增强合作.对每个方向内一些典型安全方案也进行了分类论述,同时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并进行了综合比较.文中阐明了目前协议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最后指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利用ad hoc网络实现下一代移动互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ad hoc网络的研究工作的发展,以Internet接入为代表的ad hoc网络的应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将ad hoc网络和移动IPv6相结合的方案,首先将基于动态源路由(dynamic source routing,DSR)的MANET升级到IPv6使其能够接入6Bone网,并通过搭建测试床进行了验证和测量;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移动IPv6的兼容方案,并通过仿真对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适于ad hoc网络安全通信的新签密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提出了一个基于身份的新签密算法,并对其安全性和效率进行了分析及证明;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是可证明安全的,而且与已有基于身份的签密算法相比,其计算量和传输代价小,特别适合用于ad hoc网络的密钥管理、安全路由等通信安全协议.最后,以ad hoc网络分布式门限密钥管理中各服务节点所拥有的系统密钥份额的更新为例,说明了将新签密算法用于ad hoc网络安全协议的方法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Ad Hoc网络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场合的移动多跳无线网络,特别适合于战术通信和应急通信,其生存性问题备受关注。首先,阐述了Ad Hoc网络可生存性问题的特殊性和面临的挑战。然后,主要从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和分析了Ad Hoc网络的可生存性问题:网络连接的可生存性和通信服务的可生存性。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2.
无人机自组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人机系统中,编组和协同作战能力对提高无人机作站效能和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无线自组网是一种特殊结构的无线通信网络,其通信依靠节点之间的相互协作,以无线多跳方式完成,因此网络不依赖于任何固定设施,具有自组织和自管理的特性,这种特殊的组网方式使得无线自组网非常适用于无人机系统。介绍了无线自组网的原理,分析了无线自组网应用于无人机系统主要面临的关键技术:路由技术和安全问题。介绍了无线自组网的发展情况和在无人机领域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3.
Reducing network protection costs, while maintaining an acceptable level of survivabi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allenge for network planners and engineers.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echnology and architectures that may be used to implement cost effective survivable fiber networks for each transport layer, and discuss the interworking system between survivability mechanisms across different layers and associated open issues. Standards development, product availability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deployment will also be reviewed. The first section reviews a class of survivable fiber network architectures that has been deployed or is scheduled to be deployed. Next is a review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these survivable architecture implementations. These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clude SONET, ATM, and passive optical technology. Finally the issue of multiple layer interworking on SONET/ATM network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可生存网络系统的形式化定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大规模、分布式网络系统对信息安全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其安全问题的研究重点已转移为网络系统的可生存性研究.那么,首要问题是建立统一、规范的网络系统的可生存性定义.文中从网络系统的可生存需求出发,借鉴了近年来国内外的可生存研究成果,提出了规范化的网络系统的可生存性定义,并给出其形式化的描述及其实现模型,为下一阶段的系统可生存性的定量分析提供统一、规范的可生存性定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光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生存性及其QoS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围绕可生存光网络中的不同QoS策略这一问题,首先介绍了可生存光网络及其QoS参数的概念,解释了为什么如今要考虑可生存光网络中的不同QoS策略.接着以传统光网络生存性方法的一般分类图为依据,从原理、性能等方面归纳比较了以往各种生存性方法,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根据考虑可生存性光网络中QoS参数的不同,具体描述了用来支持不同业务的各种光网络生存性方法.  相似文献   

16.
An adaptive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for ad hoc networks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Ad hoc networks, where mobile nodes communicate via multihop wireless links, facilitate network connectivity without the aid of any preexisting networking infrastructure. The intrinsic attributes of ad hoc networks, such as dynamic network topology, limited battery power, constrained wireless bandwidth and quality, and large number of heterogeneous nodes, make network management significantly more challenging than stationary and wired networks. In particular, the conventional client/server-based manager/agent management paradigm falls short of addressing these issues. We describe the Guerrilla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to facilitate adaptive and autonomous management of ad hoc networks. The management capability of Guerrilla is scalable to accommodate the sheer number and heterogeneity of nodes, autonomous and survivable to adapt to network dynamics, and economical to minimize management overhead.  相似文献   

17.
黄巍  陈俊良  李犹海 《电讯技术》2022,62(1):138-146
无人机自组网(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d Hoc Network,UAVANET)主要应用于现代数字科技战场,具备传统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快速组网、多跳传输和多任务协作等特点,同时拥有更高的抗毁性.无人机自组网能确保网络运行的灵活性和顽健性,但是在实际组网过程中,网络结构和组网方式的不同对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超  马建峰 《电子学报》2005,33(B12):2336-2341
在攻击、故障和意外事故存在的情况下,可生存的网络系统仍然具有提供连续、可靠的网络服务的能力.本文提出了构建可生存网络系统的方法,可以增强网络系统最重要的三个特性:抵御、识别和恢复,从而从整体上有效地增强了网络系统的可生存性.这种构建网络系统的方法使得网络系统的可生存性不再依赖于特定的系统组件,相应地保护了网络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Ad Hoc网络的安全问题和安全策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周海刚  肖军模 《电信科学》2001,17(12):39-42
AdHoc网络作为一种无线移动网络正成为网络研究,特别是军事研究的一个热点。由于AdHoc网络的特点,其安全问题和安全策略正受到越来越广播的重视。文中介绍了AdHoc网络的特点,论述了AdHoc网络和路由协议的安全问题,最后讨论并提出了AdHoc网络的一些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