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氮氧化物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为烟气脱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认可度最高的脱硝技术,也是企业减排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是,SCR技术装置还存在着一些提升的空间,如何能进一步提高脱硝效率是行业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以1000MW燃煤锅炉机组SCR烟气脱硝反应器整流装置为介绍对象,从氮氧化物的产生与危害、SCR烟气脱硝技术的介绍以及SCR反应器整流装置优化模拟实验出发,旨在为SCR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一些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低NO_X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比较了烟气脱硝新技术的特点,并对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SCR技术脱硝率可达90%以上,氨逃逸量小,能够达到新环保标准的要求,是国际上应用最广的脱硝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3.
火电厂SCR烟气脱硝装置的核心是SCR脱硝催化剂,其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SCR工艺的效率和运行费用。针对火电厂SCR脱硝催化剂在运行过程中的失活机理,建立了催化剂的失活动力学模型以及寿命计算方法,并基于物理和数学方法对失活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修正,采用催化剂实际运行的失活数据进行验证,确定了催化剂失活动力学的最佳修正模型为k=φk0e-At,利用该模型对催化剂进行寿命估算具有较为准确的结果,可为火电厂SCR脱硝催化剂的寿命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SCR脱硝性能影响因素及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氮氧化物污染越来越严重,燃煤电厂将逐步采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装置,减少污染。系统地分析了SCR脱硝原理,脱硝性能影响因素和对策。主要包括:催化剂组成和活性分析;氨泄漏、二氧化硫的氧化率对空气预热器的影响;以及烟气温度、空间速度对脱硝性能的影响,总结SCR脱硝系统的维护方法。为提高我国的SCR脱硝性能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是我国电厂常用的脱硝技术。该技术运行中对烟气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控制好SCR脱硝系统的入口烟温。针对这一问题,从影响SCR脱硝效率的关键因素及常见的宽负荷脱硝技术改进方案入手进行了分析。通过宽负荷脱硝技术改造,明显提高了SCR脱硝系统的入口烟温,进而提高了脱硝效率,减少了氨逃逸率,为电力行业脱硝技术发展提供了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目前燃煤电厂普遍采用的烟气脱硝技术,锅炉加装SCR脱硝装置后易出现空预器堵塞、炉膛负压异常波动等问题。以某燃煤机组为例,对空气预热器进出口压差、炉膛负压、入炉煤质、机组运行工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炉膛负压异常是由于锅炉进行SCR烟气脱硝时空气预热器发生局部堵塞,其根本原因为SCR装置过量喷氨或局部过量喷氨造成大量氨逃逸所致。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以来,我国环保部门对烟气排放指标要求越来越严格,国内为烟气脱销技术主要是SCR/SNCR工艺。SCR/SNCR工艺脱硝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氨逃逸与烟气中的SO_3反应生成NH_4HSO_4,在250℃温度下粘符在尾部设备上,阻碍了锅炉热交换,降低了锅炉热效率。分析次氯酸钙脱销机理,理论上次氯酸钙脱硫脱销一体化向正方向进行。通过实验模拟:次氯酸钙脱硝可达到70%,脱硫效率可达到100%,脱硝效率可以与SNCR相媲美。脱硫脱硝一体化不仅能满足目前国家烟气运行排放要求,投资少,而且脱去烟气硫、硝时,对锅炉热效率没有任何影响,伴随其技术的不断成熟,湿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未来将有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烟气中混杂着大量细小的飞灰颗粒,易造成SCR脱硝系统催化剂的堵塞和磨损。以某330MW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装置为原型,采用FLUENT软件对系统内烟气——飞灰颗粒气固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工况下飞灰运动轨迹进行预测,判断飞灰颗粒的集中区域。模拟结果对工程实际中吹灰器的布置及选型、保证脱硝反应的高效进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介绍川南电厂烟气脱硝工艺系统及流程,针对烟气脱硝紧急停车装置(ESD)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从工艺、仪表配置、控制系统可靠性、保护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造,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论述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尾液是指烟气前置脱硝(SCR法)后置碱法湿式脱硫过程中残留的排放废液,具有高氨氮、高盐度(CI-、SO2-4浓度)和低B/C的特点,处理难度较大.火电行业已颁布实施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因此烟气脱硫脱硝尾液处理已成为一项复杂且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分析了香港某大型火电厂脱硫脱硝尾液处理的工程实践,总结了该项工程脱硫脱硝尾液生物处理的工程经验.通过理论分析及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脱硝尾液实验研究,探讨了采用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该类废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reduce oxides of nitrogen (NOx) emanated from a diesel eng ine, a comprehensive urea selective catalyst reduction (SCR) DeNOx catalys t was modeled in which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used as a complementary tool f or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to make the design decisions, and hence short e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is approach, relevant conversion reactions were studied in 1D model, and the parameters obtained in this way were transferred t o 3D simula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艺是目前处理燃煤电厂大型火电机组氮氧化物的最主要方法。文章在介绍SCR工艺脱硝原理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SCR系统构成、装置布置、催化剂的选择及运行控制注意事项,并对该工艺在大型火电机组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煤矿井下可控硅散热的一般方法,提出了用热管对大功率可控硅进行散热的方案,并根据研究及试验结果说明煤矿井下大功率可控硅采用热管散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FIR滤波器和FFT处理技术在地面侦察雷达中的应用。采用专用可编程FIR滤波器PDSP16256和独立FFT处理器PDSP16510,完成实时处理,使信噪比和信杂比改善因子较高,获得较好的检测性能,同时使整个信号处理的功耗、体积和重量大为减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逆变电源动态响应特性的分析,提出带死区的PI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的微控SCR逆变焊机。  相似文献   

16.
NH3-SCR 是目前燃煤烟气脱硝最为有效的技术,其核心是催化剂的选择。粉煤灰廉价易得,含有一定的硅铝结构和孔结构,在经过负载及改性后用作催化剂呈现出良好的脱硝活性。本文探讨粉煤灰活性组分、制备方法、焙烧温度、前驱体等对脱硝的影响,介绍粉煤灰在 SCR 脱硝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针对粉煤灰的缺点对粉煤灰改性方法进行归纳,重点介绍酸改性和碱改性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此外,还简析了催化剂脱硝机理,详细介绍现阶段粉煤灰基脱硝催化剂的成型问题,其中挤压成型具有绝对优势而被大量研究。最后,指出粉煤灰基催化剂现有研究的不足和以后的研究方向,以期将其大规模应用于电厂脱硝,降低烟气脱硝成本。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由锁相环(PLL)、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和单片机(80C196)组成的水轮发电机组调速模 拟装置的原理。利用锁相环实现了可控硅触发脉冲自动跟踪电网频率和相位波动;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 现了故障类型判断和故障报警;利用单片机完成水轮机模型的动态仿真和参数设定。利用该装置进行了水 轮机响应特性动模实验。  相似文献   

18.
在大容量、高电压可控硅的应用中,常出现可控硅局部过热而损坏的事故。究其原因,大多是因可控硅电流扩散速度远小于线路 di/dt 数值所致。其解决办法是:采用扩散速度快的可控硅,但因其价格昂贵而无法推广。现根据可控硅触发电流大,扩散速度亦大的特点,可采用强触发方式,当感性负载时还必须用双强窄脉冲触发,也可以在主回路中串接空心电感及在过压保护回路中串联一定的电阻来限制 di/dt 的数值,文中还就脉冲变压器的设计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高频开关电源随着开关频率的提高,开关损耗成为影响电源效率的主要因素。笔者在探讨开关电源软开关实现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Buck拓扑的高频电源SCR全桥谐振逆变器主电路模型,同时给出了其控制策略。通过逆变器主电路模型主要工作点仿真波形分析,证明了该Buck拓扑的SCR全桥谐振逆变器的可行性。该电路利用全控电力开关管电流过零时的自然关断特点实现了功率可调的SCR全桥谐振逆变器在零电流下关断的软开关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