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监测护理.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4月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患者34例,在早期抗病毒治疗、免疫抑制剂的调整、使用免疫增强剂及营养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通气期间做好心理护理、管道的护理、患者的监测、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结果34例患者中23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好转出院,治疗有效率为67.6%;11例患者疗效欠佳,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3例治愈出院,8例死亡.通气治疗过程中出现面部皮肤压迫损伤7例,鼻黏膜干燥、糜烂、出血8例,胃肠胀气6例,气压伤5例.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期间做好患者的监测是确保无创通气成功的重要环节,而正确护理是减少无创通气的并发症及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无创正压通气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肺炎合并ARDS患者的疗效。方法:34例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患者,在早期抗病毒治疗、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全部给予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34例患者中,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23例,有效率为68%;无效11例,改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为32%,其中3例治愈出院,8例死亡。有效的23例患者治疗后2小时、24小时、48小时及治疗结束时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为P<0.01)。26例出现较轻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好转。结论:持续无创正压通气可改善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患者的低氧血症,缓解呼吸窘迫症状,降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从而避免机械通气的相关并发症,降低病死率,该法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护理。方法对10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在通气期间做好心理护理、管道的护理、患者的监测、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结果9例患者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指标明显改善,1例并发ARDS转有创性呼吸机治疗后死亡。结论无创通气是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正确护理是减少无创通气并发症及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对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CP)合并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监测及护理要点。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集肾移植术后PCP合并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20例,在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同时进行病原学的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方案调整、积极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在通气期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不良反应的预防及管道的护理。结果20例患者中16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好转出院,4例患者疗效欠佳,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通气治疗过程中出现面部皮肤压迫损伤2例,口鼻咽干燥4例,胃肠胀气3例,均予及时纠正,均未发生误吸。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期间做好患者的监测是确保无创通气成功的重要环节,而正确护理是减少无创通气的并发症及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对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CP)合并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监测及护理要点. 方法 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集肾移植术后PCP合并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20例,在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同时进行病原学的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方案凋整、积极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在通气期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不良反应的预防及管道的护理. 结果 20例患者中16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好转出院,4例患者疗效欠佳,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通气治疗过程中出现面部皮肤压迫损伤2例,口鼻咽干燥4例,胃肠胀气3例,均予及时纠正,均未发生误吸. 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期间做好患者的监测是确保无创通气成功的重要环节,而正确护理是减少无创通气的并发症及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总结早期持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在救治5例肾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护理。护理重点为通气期间做好管道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加强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5例均治愈出院,治疗时间(21±2)d。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性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肾移植术后CMV性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35例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31例有效(有效率为88.5%),无效4例.31例治疗有效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增高,呼吸频率明显下降(P<0.01),血流动力学特征明显改善,7例出现较轻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改善肾移植术后CMV性肺炎患者低氧血症,缓解呼吸窘迫症状,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早期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对7例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各项基础护理、发热的护理,积极纠正低氧血症,做好机械通气期间的护理,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防止出现急性排异反应,并给予出院指导。结果:本组5例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血清CMV-IgM、CMV-IgG转阴,X线片和CT均显示双肺正常;2例死亡,均为气管切开辅助通气患者。合并慢性排异患者CMV感染治愈后肾功能和CMV感染前无明显变化。本组治疗中均未发生急性排异反应。结论: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观察与肺部体征不相符的呼吸道症状,加强心理护理、高热的护理、基础护理、用药护理及抗感染的护理等。  相似文献   

9.
对11例肾移植术后感染巨细胞病毒(CMV)肺炎患者行机械通气,认为在机械通气期间,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预防感染及防止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是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的保证,也是提高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患者应用无创通气的监护措施.方法 对62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应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护士做好上机前准备以及上机时、上机后的监护.结果 62例患者中无创通气治疗有效44例,有效率为71.0%;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PaO2/FiO2(158.3±30.2)mm Hg,治疗结束时PaO2/FiO2(343.7±52.4)mm Hg,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 无创通气应用于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通气方法.而护士充分的上机前准备;机械通气过程中注重患者的舒适护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上机后密切监测和做好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是无创通气成功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双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特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对30例COPD合并呼衰的患者在其他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心理护理、监测和评估通气效果、加强管道护理、加强消毒隔离、加强营养、防止并发症、撤机护理等做好对症护理。结果28例坚持无创通气至病情稳定获得满意疗效,2例患者合并并发症而死亡。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了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ARDS)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8例合并ARDS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高频喷射无创通气(HEJV)。加强心理护理,动态监测血气分析,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对症护理;尽早进行呼吸道管理,改善肺通气功能,配合原发病的积极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38例患者中6例因病情恶化改为有创通气,其中2例死亡,其余32例患者能坚持无创通气至病情稳定,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对属于Ⅰ~Ⅱ期只有低氧血症而无高碳酸血症的ARDS患者采用HFJV无创通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使用呼吸机治疗期间的监测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19例肾移植后发生重症肺部感染并发ARDS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加强有效护理和病情监测。结果 10例患救治成功,占52.6%;9例死亡。结论 对肾移植后合并ARDS的患给予以抗感染治疗、合理氧疗、机械通气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无创呼吸机在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8月,对22例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救治。救治过程中,在系统的呼吸治疗基础上,给予细致的专科护理。结果 17例首选无创通气的患者中6例痊愈;5例首选有创通气后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无创呼吸机对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有限;对有创通气后的无创序贯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双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总结双气道正压通气 (BiPAP)治疗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护理特点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 30例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重症患者在抗病毒及其他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心理护理 ,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及个人防护 ,加强面罩、呼吸机环路及湿化的管理 ,密切观察病情 ,做好对症护理。结果 :30例患者中 8例因病情恶化改为有创通气 ,其中 6例死亡 ,其余 2 2例患者能坚持无创通气至病情稳定 ,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应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程蓓  吴玲  陈明 《现代护理》2005,11(2):115-11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CMV)患者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3年来收治的12例CMV肺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12例患者中有6例治愈,4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其中5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为提高CMV肺炎患者的生存率,病人除了要遵医嘱按时、足量服药外,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护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掌握抗CMV药物的使用方法,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王苑  蔺建宇  樊华  贺强  董红锰 《护理学报》2017,24(16):38-40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合并发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4例肝移植术后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护理对策.结果 1例患者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拔管后给予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1例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低氧血症难以控制,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2例患者无创正压通气,4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肝移植术后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通过严密病情观察,及时精准的用药管理、专业的无创正压通气、严格的消毒隔离、合理的营养等措施,可有效减轻感染后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1992年5月至2011年7月37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总结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要点.结果 37例患者中10例出现呼吸衰竭,其中4例行无创通气,6例行无创通气无效后改为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例死亡,其余痊愈出院.5例治疗后血清肌酐(Scr)升高,停用复方磺胺甲恶唑(SMZco)1周后肾功能恢复至原水平.结论 肾移植术后PCP的发生主要和患者的免疫状态相关,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及时到位的护理措施尤其重要,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减轻感染后的症状,促进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19.
总结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9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通气期间做好心理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积极预防与处理各种并发症,重视皮肤护理及营养支持,预防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20.
总结29例高龄脑卒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预防复发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操作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重视禁忌证评估,完善患者准备,正确选择通气参数;正压通气治疗中,防止漏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面部皮肤损伤,减少胃肠胀气;通气治疗后,做好患者一般护理及知识宣教;治疗间歇期,做好出院患者家庭护理和随访,以保证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顺利进行。29例患者在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无脑卒中复发的症状,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显示无新发缺血灶及梗死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