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考语文对文言诗文的考查,主要表现在文言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积累、文言诗词赏析和文言诗文阅读等几个方面,试题分布在"积累与运用"和"文言文阅读"两个板块。笔者搜集了2004年全国各地100余份中考语文试卷,根据对这些语文试题统计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能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诵读课是指以诗文,尤其是古典诗文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语言,最后达到将古典诗文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类阅读课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诵读课得不到重视,实效不强。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特别对诵读课的特点进行了简要梳理,希望能对优化小学语文诵读课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3.
贾海红 《生活教育》2014,(18):63-64
美文就应该美教,语文课就应该充满语文味。经过实践探索,笔者认为美教策略有三:找准集美点,美读训练中"美点寻踪";巧设主问题,实现集美欣赏的层次性;想象创造,巧破诗文教学鉴赏难点。  相似文献   

4.
一、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1.心理学意义。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最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孩子们脱口而出的各种广告语、影视台词、校园俚语等,都是所谓"无意识记忆"。所以我们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多背点经典诗文,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2.儿童诵读古诗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知识纷繁复杂,复习课的首要任务是把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建立比较完整的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是笔者关于初三后期语文复习的几点思路与方法,权当抛砖引玉之效。一、积累与运用1.试卷中的诗文默写落实到教学中,就是对课标要求必背的50篇优秀诗文在一定时间里重新回顾背诵。为了落到实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博得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高中古诗文又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美育活动提供了极其丰富而可靠的文本资源,它是语文课堂进行美育的好媒介。一.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内涵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内涵应包括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审美感受力"就是审美主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古典诗词歌赋在其间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辉。这些历经几千年岁月淘洗积淀下来的优秀经典诗文,不但是我们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蓄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和品格。作为语文教师,弘扬传统文化是一项神圣而美丽的事业。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要求学生不仅能诵读古典诗文,更要能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真正研读文本,细读文本,借助对细节的品读来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做到对诗文的意境和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笔者就《与朱元思书》一文的课堂教学具体谈一下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做好对文章的"细读",如何让学生的思维飞得更远。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诗文所占分值明显增加,新近出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诗文所占分量也明显加大,可见我国教育界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对文言文教学给以足够的重视,本不容置疑,但有一种观点却认为,中学生学习母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准确使用现代语文的能力,过多地在文言文教学上用力,似乎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初衷。这种观点若被更多的人接受,将会造成语文教学很大的缺失。笔者认为,文言诗文的教学,不能仅仅以教给学生阅读理解文言诗文的有关知识为目的,更应该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在更深远的层面上重新认识文言诗文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古诗文教学,不仅有助于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传承,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培养情感,陶冶情操。然而,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隔"与"不隔"的问题,即"隔"主要在于时空的隔绝而导致的文字表达形式与背景的差异,"不隔"则在于古诗文与现代文学艺术的情理相通,也就是文化的"通联"。基于此,为消除古诗文与现代文化"隔"的壁垒,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文部分教学的有效性,广大语文教师一直都在努力,通过融入课堂、创设情境、挖掘文本、启发想象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化对古诗文的学习与理解,进而提升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古诗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对古诗文的阅读,新课标作了明确的评价: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及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该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这一评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古诗文教学的几点体会。一、注重朗读,培养语感叶圣陶曾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佳作,是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11.
申亚娟 《学周刊C版》2014,(6):162-162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能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诵读课是指以诗文,尤其是古典诗文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语言,最后达到将古典诗文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类阅读课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诵读课得不到重视,实效不强。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特别对诵读课的特点进行了简要梳理,希望能对优化小学语文诵读课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里的"语文实践"指的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那么古诗教学又该如何立足于"语用"点,挖掘出古诗文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以体现古诗类文本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古典诗词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古典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美好情感的一种艺术体验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中分别指出:学生必须"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和"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等。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古典诗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注  相似文献   

14.
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是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本文就如何"诵读经典诗文,享受诗意童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宏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这是近年来党中央提出的口号。语文新课标也明确规定,7~9年级要背诵古诗80首。古诗文名句的默写在近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其内容多、范围广,故而学生失分现象比较严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笔者设计了这堂课。  相似文献   

16.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里的"语文实践"指的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那么古诗教学又该如何立足于"语用"点,挖掘出古诗文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以体现古诗类文本的语用功能?古诗的语言具有含蓄性、跳跃性、精炼性的特点,教  相似文献   

17.
<正>古诗文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绵延发展千年,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人独特思想和聪明才智。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古诗文教学是重点,但是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古诗文记忆效果不佳,难以有效提升古诗文阅读质量及学生的审美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要重视"素读"。"素读"就是反复诵读,烂熟于心。本文就初中古诗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老年大学的诗词课教学,应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员良好的情商、道德、情操和信念。在引导学员学习一篇诗文时,不仅要让他们学好字、词、句,更重要的是体会诗文展示  相似文献   

19.
"古诗文阅读"是中考语文的常规项目,一般说来是很难出新的。然而,2009年南京市中考卷中一道"古诗文阅读"题却令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方式被教师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许多教师开始尝试利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其中古代诗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在进行着教学创新,将"群文阅读"应用于高中古代诗文教学就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因此,本文就针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进行探究,并对此提出具体教学策略,期望对高中古诗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