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临床核医学治疗中~(131)Ⅰ所致的辐射剂量,更好的贯彻辐射防护最优化。方法随机选择接受~(131)Ⅰ治疗的甲状腺癌术后患者40例,分别选取患者服用~(131)Ⅰ后24h、48h、72h、96h和120h,距离受检者的颈部前面1.0m处;收集9名医护人员的热释光剂量元件的测定结果。结果 30例患者服用131I活度为(482.6±51.8)MBq,有效剂量为(61.24±0.99)mSv;数据拟和后分别为指数曲线;医护人员TLD的年累积剂量均小于相应的年剂量限值。结论从医疗照射最优化的角度合理应用屏蔽防护、时间防护及距离防护,减少服用~(131)Ⅰ后的患者对其他人员的辐射是切实可行的;核医学工作人员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康智清 《职业与健康》2002,18(12):106-107
目的 为调查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应用放射性核素~(131)Ⅰ治疗患者时,对操作人员、患者及环境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对其放射安全性进行评价,以保护工作人员、患者及公众健康。方法 用经标定的BicRoN型微伦仪,TCS-163型γ测量仪对该医院应用放射性核素~(131)Ⅰ治疗患者的核医学科工作场所、患者所住病房等环境γ污染水平及放射水平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分析其危害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工作场所γ污染水平为16.3 Bq·cm~(-2),放射水平为2.5μSv·h~(-1);工作人员衣服表面γ污染水平为11.9 Bq·cm~(-2),放射水平为2.25μSv·h~(-1);患者衣服γ污染水平为12.6 Bq·cm~(-2),放射水平为5.5μSv·h~(-1)。~(131)Ⅰ的毒性权重系数为100,测算其权重活度为5.55×10~4 MBq。结论 该院核医学科用放射性核素~(131)Ⅰ治疗患者时,其核医学工作场所分级为Ⅰ级,防护设施符合Ⅰ级要求,工作场所按控制区、监督区和非限制区“三区原则”分布,符合GB16360-199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工作场所及环境γ污染水平及放射水平符合GB 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经调查该工作为安全性职业。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疗机构的核医学诊疗服务情况,为提升核医学诊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广州市所有开展核医学诊疗的医院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医院基本情况、核医学诊疗设备及核素使用状况、核医学诊疗年人次和放射防护管理落实情况等,监测核医学科工作场所表面污染情况和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结果广州市有23家医院开展临床核医学诊治工作,均为三甲公办机构。拥有核医学设备70台,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设备(SPECT)为主,26台占37.14%。核医学诊疗项目以SPECT影像诊断为主,20家占86.96%;使用放射性核素为~(99m)Tc的医疗机构数量最多,20家占86.96%。2018年核医学诊断年频率为11.10人次/千人口,核医学治疗年频率为1.23人次/千人口。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齐全12家,占52.17%。监测核医学场所816点次,不合格16点次,占1.96%,其中~(131)I治疗病房8点次,放射性废物桶6点次,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设备机房地面2点次。从事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313人,人均年个人剂量当量为(0.83±0.12) mSv。结论广州市23家医院核医学诊断年频率达到Ⅱ类医疗保健水平,治疗年频率达到Ⅰ类医疗保健水平,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处于标准限值范围内,但场所的表面污染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和管理问题,部分医院的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齐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广西核医学工作人员和患者辐射防护状况并探讨控制策略。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广西全区58家开展核医学诊疗业务的医院展开调研,对核医学工作人员及进行核医学诊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取核医学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数据。结果本次调查回收核医学工作人员有效问卷314份,核医学诊疗患者有效问卷291份。核医学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的认知方面,长期接触放射性核素对人体危害方面回答正确率均在90.00%以上,最高的是血液细胞减少(99.04%);辐射防护认知回答正确率最高的4项是持证上岗(100.00%)、岗前培训(100.00%)、正确处理放射性废物(100.00%)及采用注射器屏蔽件(100.00%),最低的3项是α射线需要屏蔽(63.06%)、与患者距离≥2米(67.20%)及β射线屏蔽材料(67.83%)。314名核医学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率为100.00%,个人年有效剂量为0.63 mSv/a,均20.00 m Sv/a。个人受照剂量1.00m Sv/a的人数占87.90%(276/314),个人受照剂量5.00 mSv/a的人数占0.96%(3/314)。314名核医学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结果均为无射线作业职业禁忌证。核医学诊疗患者回答正确率最高3项是配合诊疗过程(100.00%)、到专用区域候诊及专用卫生间(99.31%)及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做核医学诊疗项目(98.97%),最低3项是诊疗后与陪护家属保持一定距离(64.95%)、131I治疗后男性半年内及女性1年内需避孕(73.54%)、诊疗完成到规定一定的观察时间才离开候诊区域(86.60%)。结论广西核医学工作人员和患者辐射防护状况良好,但在辐射防护知识的认知上仍有不足,对此应该加强核医学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知识的培训及对患者核医学诊疗前后辐射防护的宣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素动态显像对~(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损伤程度的评价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入我院进行~(131)Ⅰ放射性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46例,依据病理程度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23例,均清除残余甲状腺,应用低剂量~(131)Ⅰ治疗;研究组23例,均清除残余甲状腺并治疗转移病灶,进行高剂量~(131)Ⅰ治疗。患者唾液腺损伤程度应用核素动态显像进行测定。对比两组患者唾液腺-腮腺99T_C~mO_4~-显像结果唾液腺-颌下腺99T_C~mO_4~-显像结果以及~(131)Ⅰ治疗前后唾液腺功能指标状况。结果两组患者~(131)Ⅰ治疗前唾液腺-腮腺、唾液腺-颌下腺的最大浓聚率(MAR)和酸刺激后最大分泌率(MSR)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1个月后MAR与MSR比治疗前均出现显著下降,治疗3个月后均有所恢复,且研究组恢复效果显较对照组差(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唾液腺功能排泌率(ER)、排泌时间(EP)、排泌分数(EF)、UR20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ER、EF、UR20均比对照组降低,EP比对照组延长(P0.05)。结论应用~(131)Ⅰ首次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会在短时间内损伤患者的唾液腺功能,且唾液腺的受损程度跟~(131)Ⅰ的应用剂量存在相关性,用药剂量越大,对唾液腺的损伤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减少131I在核医学应用中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工作场所周围公众的辐射.方法 分析131I在核医学应用中的辐射特点,找出主要环境污染因子,计算相应的受辐射剂量.结果 在采取合适的辐射防护措施后,131I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控制在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水平.结论 131I在核医学中的应用应做到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手部剂量。方法利用佩戴指环热释光剂量计和使用γ周围剂量当量率仪,监测操作~(99m)Tc、~(18)F和~(131)I的放射工作人员手部剂量。结果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受核素活度、接触时间、技术水平及工作经验,工作负荷等多因素影响导致所受剂量差异较大。使用γ周围剂量当量率仪测量操作~(99m)Tc、~(18)F和~(131)I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率中位数分别为475、503、185μSv/h。~(18)F分装人员手部最大剂量率可达3503μSv/h。指环剂量计双月最大累积剂量分别为7.40、103.9、21.96 mSv。结论核医学人员通常轮转和非持续性接触核素,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手部接触剂量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2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患者~(131)Ⅰ3.70~7.40 GB去口服治疗,5d后对215例患者实施~(131)Ⅰ全身平面显像检查,之后对其实施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在DTCC转移灶诊断方面的临床结果进行性观察分析。结果SPECT/CT对于DTC转移灶的诊断敏感率(94.92%)、准确率(92.66%)均明显高于~(131)ⅠWBS(85.89%、8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DTC患者,在术后~(131)Ⅰ治疗基础上对其实施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可有效提高转移灶的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排除生理性摄取和干扰因素的影响,对于患者术后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某医院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管理和放射防护设施进行监督检查,提出放射防护管理建议及监督意见,促使该院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管理,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健康权益。方法 通过调取放射防护管理档案、现场检查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管理措施及设施,发现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结果 该院核医学科取得了《放射诊疗许可证》,建立了放射防护管理组织及制度,放射工作人员的配备符合开展核医学工作的要求,其放射防护管理比较规范。但是,其工作场所布局不甚合理,对诊疗者及其陪护者的防护很不重视。结论 该院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管理没有完全达到《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38年发现放射性核素^131Ⅰ后,在1939年世界上发表了第一篇利用^131Ⅰ来诊断疾病的报道。1942年Hertz等首次利用^131Ⅰ治疗甲状腺疾病。1950年制造了第一个商用放射性核医学药物——^131Ⅰ,1951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同意将^131Ⅰ列入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使用药物当中。  相似文献   

11.
1 育龄、妊娠、哺乳期妇女核医学检查可能受到的影响核医学检查包括体内和体外两种方法。后者主要指放免分析,受检者不受射线照射。体内诊断方法主要是影像诊断,国内主要设备是SPECT,约250台左右,每年受检人数在百万人次以上,其中育龄、妊娠、哺乳期妇女约占10%左右。SPECT所应用到的放射性药物90%以上是锝标记物(半衰期为6.02小时,单一纯γ射线,能量140Kev),少部分是~(131)Ⅰ(半衰期为8.04天,81%为γ射线,能量是364Kev)及~(201)TL半衰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核医学屏蔽计算的方法,为核医学的屏蔽设计及参数选取提供参考。方法对核医学科最常用的3种核素~(99m)Tc,~(18)F,~(131)I以剂量率控制水平2.5μSv/h,"辐射源"至关注点距离为1 m,分别计算分装注射室、注射后候诊室和扫描室所需的铅和混凝土屏蔽厚度。结果注射800 MBq~(99m)Tc、310 MBq~(18)F、400 MBq~(131)I时,分装注射室所需铅的厚度为1、21、8 mm,所需混凝土厚度为11.3、27、19 cm;注射后候诊室所需铅的厚度为1、18、5 mm,所需混凝土厚度为7.3、23.4、12.1 cm;扫描室所需铅的厚度为1、16、5 mm,所需混凝土厚度为1.2、21.7、12.1 cm。结论对于~(99m)Tc,1mm铅或12 cm混凝土就可满足屏蔽需求,对于~(18)F与~(131)I,宜采用混凝土做屏蔽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了解核医学工作人员体内可能受到放射性核素污染的情况。【方法】选择上海市2家开展核医学诊疗医院的放射科工作人员共34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核医学医生8名、核医学技师14名、核医学护士12名。先通过体表放射性污染检测确认其无体表放射性污染后,再用全身计数仪进行全身扫描判断其是否受到体内人工放射性核素污染。【结果】核医学工作人员均未检测出α表面污染,核医学医生、技师和护士β表面污染分别为(13.8±0.8)、(14.1±0.8)、(14.0±0.7)次·s-1。8名核医学医生中,分别有2、2、4名受到18F、99mTc和131I污染;14名核医学技师中,分别有3、5、2名受到18F、99mTc和131I污染;12名核医学护士中,分别有6、8、5名受到18F、99mTc和131I污染。核医学技师体内18F活度为1 997~9 401 Bq,核医学...  相似文献   

14.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1,47(5):433-434
对某医院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运用表面污染检测仪以及热释光剂量仪等设备,进行工作环境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显示,该科是Ⅱ类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加权后的日最大操作量核素是~(131)I。该科工作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个人剂量监测数据明显高于放疗科等科室,2013-2015年个人剂量监测数据逐年递减。提示,~(131)I能对甲状腺造成危害,对~(131)I的呼吸道防护是防护重点。加强放射性污染检测、提高去污能力是核医学科放射防护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临床核医学诊疗中辐射剂量的研究,探索核医疗安全管理和辐射防护的具体方法,以保障患者、医疗工作人员以及广大社会群众的身体健康。方法针对最为常见的核医疗方法 131I治疗,选取68例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由一名医师和两名护士负责治疗工作,一组采用常规治疗防护措施进行治疗,一组采用综合治疗防护措施,并记录两组患者服用131I后的有效剂量和医护人员1年所受的总辐射剂量,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1年的治疗之后,采用常规治疗防护措施的患者受辐射剂量为(59.63±0.56)mSv,医生和护士受辐射剂量为(4.692±0.056)mSv;采用综合治疗防护措施的患者受辐射剂量为(50.21±0.69)mSv,医生和护士受辐射剂量为(1.216±0.037)mSv。结论患者接受131I治疗所受到的辐射量大于公众照射年剂量限值,但比职业照射的年剂量限值低,但通过综合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131I治疗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剂量,能够保障接受临床核医学诊疗的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作为独立因素对131I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10月68例接受131I治疗的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和TPOAb阳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严格按照《临床诊疗指南核医学分册》131I治疗Graves病治疗方法进行,131I剂量(MBq)=[计划剂量(MBq/g甲状腺组织)×甲状腺重量(g)]/甲状腺24小时摄碘率%,若甲状腺有效半衰期小于5 d,可将计算结果乘以5/有效半衰期,给药方法为空腹口服,服131I后2 h才可以进食,131I治疗3~6个月后确定为无明显疗效或加重的病人、有好转而未痊愈的病人,都可再次进行治疗,在131I剂量修正上,观察组把TGAb和TPOAb阳性作为独立因素考虑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减小10%131I使用剂量,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甲低发生率。计数资料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甲低发生率19.44%,对照组甲低发生率21.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2,P0.05)率。结论 TGAb和TPOAb阳性作为独立因素考虑不能减低131I治疗Graves病后甲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某医院核医学科放射卫生防护现况进行分析,探寻临床核医学诊疗实践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对策。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监测,根据其特点,结合放射卫生管理实践经验,分析探讨影响人员健康的诸多因素。结果 该核医学科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年个人剂量不超过2 mSv,年有效剂量估算不超过5 mSv。结论 该核医学科选址适宜,布局合理,诊疗人员配备适当,监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放射卫生管理较完善。但对注射后患者管理和放射性废物防护工作仍要加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调查石家庄市临床核医学现状并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辖区内开展核医学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进行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和科室的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核医学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管理等项目;现场调查内容包括布局流程和放射防护设施。结果 石家庄市现开展核医学诊疗的医疗机构有6家,核医学影像设备12台。核医学工作人员92人,但未配备核医学物理师、放射化学师和工程师等人员。7个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建筑面积均偏小,其中4个在布局流程上存在一些问题。我市核医学诊疗单位对医护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管理较为到位。结论 提高核医学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优化核医学诊疗工作场所的布局流程对促进核医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布局流程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患者,~(131)Ⅰ不但有令人满意的疗效,而且有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方便无痛、安全可靠等特点。近年来成都市这项治疗技术发展较快。在20世纪80年代末,全市仅有2家省级医院开展这项业务,至1998年,全市已发展到9家医院,年治疗达15 000余人次。由于接受~(131)Ⅰ治疗的甲亢患者口服放射性药物剂量较大,因而操作医生所受到的剂量也可能较大。同时,患者接受治疗后未在医院隔离而直接回家,也可能给家庭环境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污染,对家庭成员或其他密切接触者形成不必要的照射。因此,开展~(131)Ⅰ治疗甲亢的频率与相关剂量调查,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合理实施医疗照射,保护医生、患者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放射化学分析法,研究了苏联切尔贝利核电站事故释出~(131)Ⅰ对羊胃内容物、血、肉和甲状腺的污染规律。结果表明:~(131)Ⅰ对乌鲁木齐羊甲状腺的污染,5月20日达最大污染水平,其后按A=A_oe~(λt)规律下降。~(131)Ⅰ在羊甲状腺、血、肉和胃内容物中的有效半衰期分别为7.2天、6.7天、6.7天和5.1天。~(131)Ⅰ由羊胃内容物向血、肉和甲状腺的转移系数分别为1.06B_q ·K_g~(-1)/B_a·K_g~(-1)、0.14B_q·K_g~(-1)/B_q·K_g~(-1)和10.0B_q·g~(-1)/B_q·K_g~(-1)。由羊甲状腺污染水平,估算出此次事故污染,~(131)Ⅰ所致新疆地区和乌鲁木齐成年人的待识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4.8和114.8μS_v,不会以居民健康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