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羊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羊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含量高低决定肉嫩度、多汁性和风味等肉质性状的优劣。羊肉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基因调控是改善羊肌内脂肪沉积的根本途径之一。论文综述了羊肌内脂肪的作用与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为后续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牛肉是重要的畜产品之一,牛肉中的脂肪及脂肪酸组成是决定牛肉品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肌内脂肪沉积的含量对牛肉的口感性、嫩度、风味和多汁性等肉品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影响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和环境因素,以期为调控肉牛肌内脂肪含量提高牛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猪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很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基因等多方面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影响猪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因素及其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猪肌内脂肪沉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脂肪不仅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而且还与肉品的风味品质及食用价值有很大的关系.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肌内脂肪的沉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该文首先介绍肌内脂肪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其次,再从基因水平阐述各种基因对肌内脂肪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通过调控肌内脂肪含量获得更高品质的猪肉产品.  相似文献   

5.
肌内脂肪是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风味和多汁性。影响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因素较复杂,主要受品种、年龄、性别、营养、基因等多个因素影响。文章介绍了猪肌内脂肪的来源及其含量与猪肉嫩度、系水力、风味3个肉质性状的关联性,证实肌内脂肪与肉品质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简述了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品种、体重、性别和日粮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等相关营养水平,脂肪酸合酶、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脂联素等几个关键基因;初步阐释了这些因素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及脂肪代谢机理,总结影响因素与肌内脂肪之间的规律;分析发现育种、候选基因和营养调控是改善肌内脂肪含量最有效的方法,将肉质更优的本土猪与外来猪进行杂交或对本土猪进行基因改良可能是未来较为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猪的肌内脂肪生成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内脂肪含量是猪肉食用品质的主要决定因素,尤其对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肌内脂肪的生成主要受到营养和基因的调控。文中就猪的肌内脂肪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羊肉的风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接受度,因此对羊肉风味的研究备受关注。脂肪组织是羊肉最明显的风味来源,而呈现羊肉风味的化合物主要有支链脂肪酸、醛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及酮类物质等。品种、性别和年龄等遗传因素、饲料营养水平及各种添加物质等营养因素、饲养方式及疾病等因素均可影响羊肉风味。脂肪组成和代谢的遗传控制可以形成品种特有的风味,而脂肪氧化产物碳酰化合物种类和数量的差异是种间风味差异的主要原因。性别不同在脂肪含量及组成上存在差异,对羊肉风味也有影响。随着动物年龄的增长,皮下脂肪沉积增多,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大,脂质氧化物的浓度增加,羊肉的风味也会变得强烈。不同部位的羊肉因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不同而在风味上存在差异。羊肉的风味受到采食饲料类型的影响,高蛋白饲料、高能量饲料、风味植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籽实及其他添加剂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羊肉的风味。饲养方式与疾病因素也会使羊肉风味发生变化。饲养密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羊肉风味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养羊生产中可以通过品种选择、营养调控及科学饲养管理等途径来改善羊肉气味和风味。  相似文献   

8.
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猪肉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很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基因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营养调控和基因调控是改善猪肌内脂肪沉积的根本途径。综述了猪肌内脂肪的形成以及营养和基因对其调控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猪肌内脂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猪肉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很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基因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营养调控和基因调控是改善猪肌内脂肪沉积的根本途径.综述了猪肌内脂肪的形成以及营养和基因对其调控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肌内脂肪是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风味和多汁性。影响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因素较复杂,主要受品种、年龄、性别、营养、基因等多个因素影响。文章介绍了猪肌内脂肪的来源及其含量与猪肉嫩度、系水力、风味3个肉质性状的关联性,证实肌内脂肪与肉品质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简述了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品种、体重、性别和日粮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等相关营养水平,脂肪酸合酶、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脂联素等几个关键基因;初步阐释了这些因素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及脂肪代谢机理,总结影响因素与肌内脂肪之间的规律;分析发现育种、候选基因和营养调控是改善肌内脂肪含量最有效的方法,将肉质更优的本土猪与外来猪进行杂交或对本土猪进行基因改良可能是未来较为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猪肉品质与安全是目前我国养猪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猪肉品质主要受肌内脂肪含量、肌纤维数量和肌纤维直径及肌纤维类型等因素影响,其中,肌内脂肪含量与猪肉的感官品质和食用品质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肉的风味、多汁性、嫩度、色泽。低含量的肌内脂肪严重影响了肉的风味和口感,且往往与猪的PSE(Pale,Soft,Exudative)肉发生率相关。一般认为猪  相似文献   

12.
牛肉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优点。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保健意识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意识到健康和饮食的关系,要求吃到高质量的牛肉。肌内脂肪是影响牛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牛肉的多汁性、嫩度和风味,适宜的肌内脂肪含量可以改善肉质,提高牛肉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肌内脂肪的含量和分布受遗传和营养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和影响,通过营养调控干预机体代谢来改善肌内脂肪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文章仅就肌内脂肪与牛肉感官品质、营养及保健价值的关系和国内外通过日粮营养调控改善牛肉肌内脂肪含量,提高牛肉质量的技术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罗嘉  蒲强  余霞  朱砺 《猪业科学》2014,(10):114-116
脂肪不仅是动物体的重要能量来源,并且与肉产品的品质、风味以及食用价值有很大的关系。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要求猪胴体不仅有高的瘦肉率,对肉品的风味以及感观满意程度也提出了要求。而肌内脂肪含量是决定肉质的一个主要因素,尤其对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肌内脂肪的生成受到遗传和营养的调控,各国学者就肌内脂肪的形成从细胞学,组织化学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文章就猪的肌内脂肪的沉积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肌内脂肪含量是影响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含量与肌肉的嫩度和风味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功能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脂多糖、三甲胺类、色氨酸及其衍生物等影响宿主脂肪代谢。本文对肠道菌群及其产生的功能代谢物对脂肪代谢及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为通过营养调控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改善动物肉品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营养全面、卫生安全、便于加工、味道鲜美的优质猪肉,越来越受到欢迎。影响肉品质的因素除遗传外,营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许多营养因子对肉质变化的代谢和生化过程起作用:1 脂肪含量的调控一般认为,猪肉肥度对食用品质的影响,取决于大理石状肌肉内脂肪的数量,大理石状肌肉内脂肪存在于肌纤维周围的结缔组织中。肌内脂肪有利于保水,从而提高了系水力并改善了肉色。此外脂肪是猪肉香味的来源,故脂肪含量直接影响到肉的风味。猪摄入的能量过多或饲料的能量蛋白比过高,…  相似文献   

16.
兔肉具有高蛋白、高赖氨酸、高磷脂、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特点,符合绝大多数人对肉品质的需求,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兔肉品质主要包括肉色、pH值、系水力、肌内脂肪(IMF)、风味和嫩度等几个方面。肉品质受到遗传、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通过遗传调控和营养调控来改善兔肉品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文章讨论了肌肉组成影响兔肉品质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对改善兔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单纯要求瘦肉含量而越来越看重肉的品质.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的含量影响着肉质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Patrici等(1985)等对丹麦商品猪的肉质研究发现,肉的风味多汁性随肌内脂肪含量的增加而持续改善,提高肌内脂肪的含量会增加肉质的嫩度和多汁性.  相似文献   

18.
羊肉以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胆固醇含量低及味道鲜美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受到草场类型、牧草种类及其饲用价值、放牧时肉羊运动量的不同以及选择性采食等因素的影响,放牧羊肉的营养价值和口感等品质均较舍饲羊具有明显差异。因此,本文主要从胴体重、脂肪含量、肌肉感官品质(肉色、嫩度和风味等)、脂肪酸水平及氧化稳定性等方面综述了放牧及放牧加补饲的饲养方式对肉羊胴体及肉品质产生的影响,为相关研究领域及消费者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肉的质量。肌内脂肪的含量影响肉的多汁性、嫩度和风味,2%~3%的肌内脂肪含量是新鲜肉的一个理想标准。Patrici等(1985)对丹麦商品猪的肉质研究发现,提高肌内脂肪含量,肉质嫩度、多汁性也会相应地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优质鸡肉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满足肉品营养需要基础上,肉质及风味也成为消费者追逐的目标。本文着重从优质鸡肉品质的评定指标(p H、肉色、系水力和嫩度)和影响因素(遗传因素、营养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和屠宰前及屠宰后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