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继发卡氏肺囊虫肺炎影像学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旬1~2011—12经临床确诊为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28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典型的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双侧肺野弥漫性渗出性病变分布于肺门两侧周围肺野,病灶呈磨砂玻璃状、网格状、地图样或碎石路征。结论胸部x线片及CT扫描对艾滋病继发卡氏肺囊虫肺炎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海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56-2257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T特征分析,提高对本类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18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对其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常见类型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肺结核、真菌感染,各类感染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论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有一定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合临床大多数病例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俊康  费文革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645-3646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具有多样性、混合性和难治性,以结核病和卡氏肺孢子虫肺(PCP)多见,随着CD4+细胞计数的下降,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的频率在增加。诊断上在没有明确的病原学证据之前,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结核病和PCP是艾滋病常见的肺部感染,CD4+细胞计数和影像学诊断对于指导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晚期艾滋病患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部感染的胸部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2例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22例病例中,多发小结节状,粟粒状病灶10例.片状,磨玻璃样病灶5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9例,肺内肿块4例,胸膜改变3例.结论 晚期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具有自身的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胸部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胸部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确诊的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的胸部X线及CT影像学表现. 结果卡氏肺囊虫肺炎胸部影像学表现多为双肺弥漫性或多发局部毛玻璃密度为主(14例),5例以双肺弥漫性或多发局部网线状和粟粒结节为主,4例以双肺弥漫或多发性肺实变影为主,1例影像学表现正常;上述病变合并肺大泡2例,肺气囊2例,合并气胸2例. 结论当临床确诊为艾滋病且出现上述肺部影像学表现者应该考虑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真菌病与非HIV感染肺真菌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从而提高肺真菌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临床确诊的肺真菌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其中艾滋病合并肺真菌病43例,非HIV感染肺真菌病32例。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T征象在两组患者中的异同。结果咳嗽是两组患者最常见的症状,67例(89.3%)。非HIV感染肺真菌病患者单发的肺段或肺叶实变、肺部结节或肿块更加常见。AIDS合并肺真菌病主要以两肺磨玻璃影、胸膜下散在及弥漫性分布斑片状影为多(P〈0.05)。结论肺真菌病临床影像学表现呈多形性,缺乏特征性。但就病因而言,AIDS合并肺真菌病表现为多叶、多形态弥漫分布的实质间质浸润,而非HIV感染肺真菌病则以局限单发病灶为多。藉此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肺部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影像学检验的14例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肺部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关的病理原理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4例患者在影像上的表现多为单侧发病,而且患病的范围均在5cm以上,发病处的密度表现不均;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患者有肺实变样或者肿瘤样变的情形,并且累积到胸膜最终形成胸积液,并有空洞存在;分析表明:多发病灶患者4例、肺实变伴随支气管征患者7例(50%)、肿块样改变患者7例(50%)、伴有片状模糊影的患者9例(64%)。结论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肺部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性非常明显,在检测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痰培养,还要通过影像学检验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8.
芦慧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4,(14):1843-1844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肺部影像学特征,提高影像诊断医师对其的认识水平和诊断率。方法总结我院收治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肺部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19例累及2个或2个以上肺段,其中肺浸润17例,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9例,弥散性粟粒性病灶11例,肺外结核4例。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多具有不典型肺结核特征,其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的临床特点、胸部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PCP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呼吸科2010年3月-2011年9月诊治的15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AIDS合并PCP临床特点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常无阳性体征,部分患者肺部可闻及湿啰音(13.3%)或爆裂音(20%)。典型的胸部影像学特征为双肺磨玻璃影, 有由肺门向外周肺野发展的趋势,可伴网状影或“碎石路征”。15例患者中仅3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F),灌洗液作银染找到肺孢子菌包囊,确诊为PCP,其余患者均为临床诊断。主要治疗药物为复方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Zco)(100%)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86.7%)。结论:临床凡遇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者,特别是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时,应高度警惕AIDS合并PCP可能,尽早给予SMZco诊断性试疗,减少误诊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滋病肺部合并症的CT表现,并与病理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5月来本院就诊经临床确诊为艾滋病的24例患者肺部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艾滋患者合并肺结核4例,化脓性肺炎7例,其影像学表现与普通肺结核及肺炎表现类似。HIV合并淋巴瘤2例,表现为肺内斑点、斑片状影,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合并卡波济肉瘤1例,表现为肺内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合并真菌性肺炎4例,表现类圆形或结节状病灶,中心常坏死呈空洞状。病毒性肺炎6例,表现为肺门周围肿块,呈分叶状、毛刺征。结论:肺部是艾滋病最先侵及的器官,可合并多种病原体感染,常表现为结节肿块炎症浸润等,影像检查结合穿刺活检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发现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1例为女性,23例为男性,以中青年为主,临床症状以发热、胸闷气喘为主,部分病例伴I型呼吸衰竭,实验室检查血沉加快明显,中性粒细胞不同程度的升高.5例合并梅毒感染,1例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3例并发鹅口疮,1例合并脑部肿瘤,3例合并肠穿孔,3例并肺结核病.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发生率41.67%(10/24),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磨玻璃样改变.结论:艾滋病患者早期不易诊断,了解艾滋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对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对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吸毒,冶游史、母婴等)建议及时进行艾滋病毒的初步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表现.结果 经治疗病情好转,症状减轻26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2例,全部死于艾滋病相关合并症.结论 肺部感染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患者就诊、入院和致死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了解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以提高对PC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AIDS合并PCP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双肺透亮度下降并呈毛玻璃样变及薄壁囊状阴影,以发热、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为典型的临床表现。结论:正确认识艾滋病患者肺部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及临床表现,对于艾滋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肺部机遇性感染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大理州人民医院感染科临床及病理检验证实的114例AIDS患者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均有完整的X线胸片资料,其中45例同时行CT扫描,部分行HRCT扫描。结果AIDS合并肺孢子型肺炎(PCP)45例,典型表现为双侧肺周旁到中下肺野弥漫对称性分布的网格状影,部分融合成斑片状、结节状影或呈毛磨玻璃样改变。HIV合并肺结核15例,细菌性肺炎4例,其影像学表现与普通肺结核及肺炎表现类似。HIV合并肺真菌感染26例,表现为肺空洞内霉菌球形成,可见空气新月征。淋巴瘤2例,表现为肺内斑点、斑片状影,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卡波济氏肉瘤1例,表现为肺内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影。结论CT检查是AIDS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以及细微病变。双肺磨玻璃影、网状影、碎石路征为艾滋病伴肺孢子型肺炎(PCP)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常见的临床表现及G实验对其诊断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5年4月至9月感染病区收治的83例临床诊断为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对其G试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咳嗽、憋喘进行性加重,胸部影像结果为典型毛玻璃状阴影改变,G试验诊断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836,敏感度为86.36%,特异度为84.61%,阳性预测值为86.36%,阴性预测值为84.61%。结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多样,G试验可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诊断提供一定实验室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HIV相关性肺部感染是艾滋病患者重要并发症,也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影像检查对艾滋病伴肺部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预防、正确诊断本病提供依据,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命的关键,旨在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念珠菌感染的影像学及病理表现,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汪伟  赵全明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166-168
目的提高非感染科医生对艾滋病(AIDS)的早期识别能力,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望京医院呼吸科2011年6月-2013年1月期间确诊的3例因重症肺炎住院治疗的AID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AIDS发生肺部感染时病情重,3例均诊断为卡氏肺孢子虫(PCP)肺炎,均合并Ⅰ型呼吸衰竭,影像学均表现为间质感染,同时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与普通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不同。结论 AIDS患者症状、影像学改变与体征不匹配,其发病特点、影像学表现与普通CAP有明显差别,据此可以提高AIDS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合并恶性肿瘤的艾滋病患者影像学的认识.方法:对2007年确认的10例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符合恶性肿瘤影像学一般规则;除原发肿瘤征象外,肺部表现主要以纹理增多、紊乱为主;腹部表现则以脾肿大为主要征象.结论: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要经...  相似文献   

19.
缪亚琴 《吉林医学》2013,(29):6117-6117
目的:探讨HIV伴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预后,以提高对HIV伴肺部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科收治的确诊为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例患者,经治疗好转3例,2例死亡,1例仍在治疗中。结论:临床医生尤其是呼吸科医生要提高对AIDS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以便及早发现、及时对症支持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2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病例。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常规抗菌治疗无效,X线为自双肺门向外渗出,此病多见于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是艾滋病患者。希望通过这2例的报道提高我省医务人员对爱滋病常见肺部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影像学的认识,提高艾滋病的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