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得两个采自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的棉枯萎病菌尖孢镰孢萎蔫专化型菌株不能利用硝酸盐的营养突变体nit间亲和指数为100,而二者与分别属尖孢镰孢甜瓜专化型、西瓜专化型和黄瓜专化型的另4个菌株间亲和指数均为零——属不同的营养体亲和群。由此证明,尖孢镰孢霉萎蔫专化型与其归属的营养体亲和群VCG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王文华  曾会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40-8442
寻找香蕉枯萎镰刀菌1号生理小种(Focr1)和4号生理小种(Focr 4)在rDNA-ITS区段序列上的差异,为香蕉枯萎镰刀菌小种的快速检测提供依据。对来自海南省和广东省的3个Focr 1和5个Focr 4菌株进行rDNA-ITS测序,并与GenBank中的4个尖孢镰刀菌的rD-NA-ITS序列进行比对分析。8个菌株中ITS1和ITS2分别为147和152 bp,与GenBank中的尖孢镰刀菌有97.0%~99.0%的同源性。香蕉枯萎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和1号生理小种与GenBank中尖镰孢菌菊花专化型、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和一品冠萎凋病菌在rDNA-ITS序列的367与386 bp位点存在两处共性差异:4号生理小种的碱基均为T(胸腺嘧啶),而1号生理小种和GenBank中3个菌株的碱基均为C(胞嘧啶)。尖孢镰刀菌rDNA-ITS区段序列不适于区分种内不同专化型及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西瓜枯萎病菌和生防哈茨木霉在西瓜根部动态定殖的差异,采用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pCT74质粒分别与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和哈茨木霉M3菌株的基因组整合获得相应的转化子;将转化子接种于土壤,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示踪并比较两菌株转化子对西瓜幼苗根部的侵染动态过程。结果表明,转化子连续传代6次仍能发出绿色荧光且荧光强度稳定,能够稳定遗传,经PCR验证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成功。盆栽试验中,两种转化子均能成功定殖于西瓜幼苗根部,在定殖初期,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在根内的扩散速度快于哈茨木霉M3菌株。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内蒙古几个地区大棚黄瓜枯萎病株的分离培养,共获得13个单孢纯化菌株。经鉴定均属于尖镰孢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 Owen]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尖镰孢黄瓜专化型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所需的最适温度均为25℃,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孢子萌发对湿度要求较严格,病菌在供试碳氮源上均能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以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FO-11-06菌株为受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实现了农杆菌AGL1(含pATMT1)介导的西瓜枯萎病菌的转化,并研究了转化介质和pH值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下,采用乙酰丁香酮(AS)浓度为200μmol/L、农杆菌OD600=0.15、尖孢镰刀菌分生孢子含量为1×106个/mL、pH值为5.1~5.8时可实现T-DNA的插入转化。当转化体系pH值为5.3时,转化效率最高,达到每106个分生孢子产生553个转化子。不同共转化介质对转化效率影响明显,玻璃纸和硝酸纤维素滤膜转化效率较高,每106个分生孢子获得551个和549个转化子,显著高于滤纸。通过转化,获得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转化子1 989个,对生长速度、菌落颜色和产孢量等性状进行分析,发现有46个性状特异的突变体。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的生长发育、致病机制和相关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西瓜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导了西瓜枯萎病在甘肃的分布和危害。经采集培养、单孢分离,32个标样(320个病组织块)中,镰孢属真菌占73.1%,其余为链格孢等。按C.Booth标准条件培养,经致病性、专化型测定,甘肃省酒泉、民勤、兰州西瓜枯萎病的病原为尖镰孢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ium f.sp. niveum)。该菌分生孢子的萌发需要液态水;分生孢子在pH4.53~9.18均可萌发,最适pH5.91;适宜浓度的马粪、土壤、蔗糖、瓜叶汁液对孢子萌发均有刺激作用,8小时内高出对照(清水)22%以上。刺激作用在4小时前表现最为明显;在相同条件下,大型分生孢子较小型分生孢子萌发快;4~8小时是大型分生孢子萌发的对数增长期;小型分生孢子萌发率缓慢增长。  相似文献   

7.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产生毒素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尖孢镰孢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4号生理小种(Foc 4)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世界性香蕉毁灭性病害之一,毒素是其重要的致病因子.为了获得香蕉枯萎病菌毒素,采用活体香蕉苗生物测定法观察了不同培养基、培养方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Richard培养基初始pH值、摇床转速...  相似文献   

8.
从凤阳县不同的玉米种植区采集玉米茎基腐病病株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凤阳的玉米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主要为禾谷镰孢菌(Fusarium.graminearum)、串珠镰孢菌(Fusarium.verticillioides)、尖孢镰孢菌(Fusarium.axysporum)、层出镰孢菌(Fusarium.proliferatum)和木贼镰孢菌(Fusarium.equiseti),其中,禾谷镰孢菌的分离频率最高,达47.05%,串珠镰孢菌次之,达26.47%。通过菌丝生长速度和致病性测定得出禾谷镰孢菌菌株QF12的致病性较强;品种抗性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种质(自交系)HZC15083、HZC15109、HZC15115、HZC15117和HZC15126达到中抗水平,13个新种质(自交系)为高感品种,1个为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9.
瓜类枯萎病菌尖镰孢专化型研究初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89年在郑州、开封两市郊区采集黄瓜,西瓜、瓠瓜和冬瓜枯萎病株,经分离鉴定,其病菌都是尖镰孢。尖镰孢酯酶同工酶酶谱测定结果表明,4个专化型的酶谱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四川成都平原豇豆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群及其致病性,本研究采集6个不同县(市)豇豆苗期和成株期的根部病样,通过组织分离与单孢纯化,基于形态特征和分子鉴定,并采用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结果表明:从病组织共分离获得122株真菌单孢分离物,苗期105株,成株期17株;经病菌形态特征及基于rDNA ITS序列分析,将这些菌株鉴定为茄腐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层生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其中尖镰孢菌(F.oxysporum)为优势菌种,分离频率为81.1%,但成株期病菌均为尖镰孢菌.采用孢子悬浮液浸根接种结果显示,各菌种代表菌株均可引起豇豆发病,表现为植株萎蔫、落叶、倒伏,根部开始出现褐色病变,根系坏死腐烂,且维管束呈红褐色.  相似文献   

11.
西瓜品种枯萎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西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E·F·Sm))引起的,发生于世界范围内所有西瓜产区及西瓜生长的各个时期。本世纪初,美国由于枯萎病的发生,使西瓜生产大幅度下降,不景气的现象达16年之久。我国各地都有枯萎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镰刀菌属的系统发育情况,采用真核生物线粒体中核糖体小亚基基因(mtSSU rDNA)的通用引物,PCR扩增了2株不同生理小种(小种4和小种1)的香蕉枯萎病菌mtSSU rDNA序列,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分析,同时利用MEGA4软件中的Neighbor-joining(N-J)法,对2个样品序列以及GenBank中登陆的镰刀菌属不同种及尖镰孢种不同专化型的mtSSU rDNA序列,构建聚类分析树状图。结果显示,所测的2株香蕉枯萎病菌mtSSU rDNA全长685bp,两者之间同源性为99.70%。聚类分析表明,所测的2个样品和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专化型在一个聚类组中,镰刀菌不同种及同种不同专化型间的mtSSU rDNA序列变异较大,说明该菌不同种及同种不同专化型间的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13.
采用PDA培养基和PD培养基,对西瓜病株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经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及r DNA-ITS测序,鉴定其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5%氨基寡糖素和97%咪鲜胺对西瓜尖孢镰孢菌的共毒系数。结果显示,85%氨基寡糖素∶97%咪鲜胺=3∶1时,增效作用最好,共毒系数为167.88,对西瓜枯萎病菌菌丝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苦瓜枯萎病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浙江省金华市苦瓜种植田采集到10株苦瓜的枯萎病病株,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23株病原菌菌株;根据培养性状、形态特征以及分子特征,鉴定为由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侵染引起。对该尖孢镰孢菌(F. oxysporum)进行了致病性及寄主专化型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对苦瓜有明显致病性,不侵染其他测试的瓜类,证明苦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omodicae Sun & Huang)引起。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黄瓜枯萎病病原菌种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沈阳、锦州、朝阳、丹东、大连采集典型黄瓜枯萎病株标样197个,对单孢分离获得的5个代表菌株 Co13、Co17、Co39、Co56、Co76进行了致病性试验及观察鉴定。结果分离出尖孢镰刀菌占74.7%,木贼镰刀菌占8.6%,茄病镰刀菌占6.9%,半裸镰刀菌占0.8%,串珠镰刀菌占4.7%。其中以尖孢镰刀菌分离频率最高,是优势菌株,致病性最强。证明辽宁省黄瓜枯萎病菌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t.sp.Cucumerinum)。  相似文献   

16.
黄瓜枯萎病,又名萎蔫病、蔓割病、死秧病,是一种由土壤传染、从植株根或根颈部侵入、在维管束内寄生的系统性病害(导管型枯萎病),是黄瓜生产上较难防治的病害之一,常造成较大损失.黄瓜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镰孢菌属的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p. cucumebrium Owen).该病...  相似文献   

17.
新疆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苗期浸根法接种,对采自新疆不同地区西瓜田的32株尖孢镰孢菌中的10个分离物进行了专化型、生理小种鉴定和致病力测定。发现新疆西瓜枯萎病菌存在着生理小种分化,主要以1号小种为主。同一小种的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用厚朴苗根腐病菌分别对寄主及9科20种专化型测定植物进行土壤盆栽苗期接种试验,对照用无菌水,结果表明该病菌对厚朴苗具有很强的致病性,经鉴定为镰孢属的尖镰孢菌(F.oxysporum Schlecht)为害所致。所有专化型测定植物及对照植株均不发病,在PDA上再进行组织分离均不成功。可见,厚朴苗根腐病菌有着严格的寄主专一性,因此,将从厚朴苗上的尖孢镰刀菌定为一新的专化型,即厚朴专化型(F.oxysporum f.sp.magnoliae)  相似文献   

19.
采用管碟法测定8种典型生物与化学农药制剂对西瓜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sp.niveum)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盐酸吗啉胍、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对西瓜枯萎病菌无抑菌活性,多菌灵、枯草芽孢杆菌、甲基托布津、乙蒜素对西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抑菌圈半径依次为9.6、7.5、4.8、3.5 mm.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西瓜枯萎病菌的相对抑菌率及EC50,结果表明,多菌灵的抑菌活性最强,持效期大于14d,16 mg/L处理药后14d相对抑菌率仍为100%;其次为生物农药活菌制剂枯草芽孢杆菌,其EC50为1.437 2 mg/L,是用于防治西瓜枯萎病的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0.
几种植物致病镰刀菌毒素滤液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85—1986年采集了西瓜枯萎病菌(F. Oxysporum f. sp. niveum)等8种致病镰刀菌,经分离、接种、再分离、纯化,获得纯培养,经鉴别培养基鉴别后,又对几种尖孢菌进行交互接种试验,证明其为不同专化型。分别做液体振荡培养,用毒素滤液漫苗法,观察幼苗的病状表现,从而确定毒素的有无。结果证明,西瓜枯萎病菌等六种致病镰刀菌均能产生毒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