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塑时间观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某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的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重塑时间观训练,比较干预前后2组的时间观倾向、主观幸福感、社会功能情况及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积极与未来、享乐的时间观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13.068,P<0.001;t=-15.550,P<0.001;t=-5.664,P<0.001),消极与宿命的时间观均低于对照组(t=14.973,P<0.001;t=10.544,P<0.001),主观幸福感及社会功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1.408,P<0.001;t=-5.366,P<0.001),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6.396,P<0.001)。结论 重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时间观可以帮助其建立积极健康平衡的时间观,改善其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促进其社会功能及康复的疗效,达到减轻家庭、医院及社会压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签约式饮食管理模式在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就诊于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随访组和签约管理组。常规随访组采用门诊常规饮食教育进行干预;签约管理组采用签约式饮食管理的方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规范复诊率、血糖控制水平、饮食自我管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签约管理组规范复诊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常规随访组(χ2=47.994,P<0.001;t=2.729,P<0.001);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常规随访组(t=7.532,P<0.001;t=5.404,P<0.001;t=9.040,P<0.001);饮食自我管理水平优于常规随访组(t=10.090,P<0.001)。结论 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运用签约式饮食管理,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水平,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患者认可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系统营养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及放疗毒副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肿瘤科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放疗期间行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营养干预,比较2组营养状况、放疗毒副反应情况及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5.628,P<0.001;t=3.822,P<0.001;t=8.498,P<0.001)。观察组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唾液腺损伤等级均低于对照组(Z=-2.724,P=0.006; Z=-3.261,P=0.001; Z=-3.095,P=0.002)。干预后观察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及记忆功能、放疗相关症状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 结论 系统营养干预能有效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减轻患者放疗期间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智能化疼痛管理决策与质量监测系统在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6月收治的跟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4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性疼痛干预,选取2019年7-12月骨科收治的跟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42例为研究组,应用智能化疼痛管理决策与质量检测系统对患者实施疼痛管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睡眠质量、术后锻炼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足踝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t=5.464,P<0.001;t=16.940,P<0.001;χ2=5.550,P=0.018),术后锻炼依从率、Morrey评分、MaryLand评分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χ2=9.217,P=0.002;t=12.906,P<0.001;t=10.687,P<0.001;χ2=6.717,P<0.001)。结论 智能化疼痛管理决策与质量监测系统能有效减轻患者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疼痛感,提高锻炼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将Cameron适时理论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出院准备服务计划制订中,以期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将2020年4月-9月收治的52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54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出院准备,干预组采用基于适时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计划。比较2组出院准备度评分、出院指导质量评分、尿潴留发生率、首次残余尿量及恢复自主排尿时间。结果 干预组出院准备度得分、出院指导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15.696,P<0.001;t=-10.663,P<0.001),术后4周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27,P=0.038),首次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t=7.061,P<0.001),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t=7.501,P<0.001)。结论 基于适时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计划可提高宫颈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提高护理人员出院准备指导质量,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并促进患者加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移动平台在慢性肾病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血液科行血液净化的慢性肾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12月入组的5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12月入组的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治疗性沟通移动平台给予干预,比较2组自我效能、应对方式、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面对评分、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t=13.751,P<0.001;t=9.049,P<0.001;t=22.985,P<0.001;t=14.261,P<0.001)。观察组屈服评分、回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9.543,P<0.001;t=4.284,P<0.001)。结论 治疗性沟通移动平台可增强慢性血液净化患者自我效能,促使患者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7月于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体检报告提示有骨质疏松症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5例)和观察组(n=53)。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2组自我效能、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行为及骨密度值。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效能、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124,P<0.001;t=7.452,P<0.001;t=5.666,P<0.001),腰椎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t=2.014,P=0.047),2组股骨颈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1,P=0.273)。结论 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健康素养,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进而对腰椎的骨密度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疲乏及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肿瘤科收治的8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放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干预前后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Piper fatigue fcale-revised, PFS-R)、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对2组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疲乏总分低于对照组(t=42.859,P<0.001),HADS总分及焦虑、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68,P<0.001;t=9.332,P<0.001;t=10.050,P<0.001)。结论 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疲乏状态及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体验式饮食管理在糖调节受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笔者所在医院糖尿病门诊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比较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均低于对照组(t=5.523,P<0.001;t=4.280,P<0.001;t=2.970,P=0.004;t=3.478,P=0.001)。患者糖尿病前期自我管理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0.357,P<0.001)。2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验式饮食管理能有效控制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部分血脂指标水平,同时提高了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能力,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的饮食指导具有良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职业规划团体教学对实习护生带教的效果,以期为护生合理、科学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6月-12月笔者所在医院的实习护生62例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6月-8月于妇科轮转的护生设为对照组(n=30),2020年9月-12月于妇科轮转的护生设为干预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职业规划团体教学指导。结果 干预组个人职业规划的自我认识、职业生涯定向、职业认识及自我规划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4.461,P<0.001;t=-3.731,P=0.012;t=-7.683,P<0.001;t=-6.273,P<0.001);主观幸福感量表中的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与紧张、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维度及心理资本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职业规划团体教学能够促进实习护生职业规划,提高其职业心理资本以及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医护患共同决策方案在房颤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专家论证,构建医护患共同决策方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7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有意愿参与治疗决策的62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试验组采用医护患共同决策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且术后采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心脏瓣膜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完全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Z=-2.568,P=0.010)。出血以及血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5.473,P=0.019; χ2=4.332,P=0.037)。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6.061,P=0.014)。 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术后华法林抗凝中,可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82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舒适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Z=-3.175,P=0.001);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7.249,P<0.001)。 结论 舒适护理可显著减轻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提高术后患者舒适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阶段相宜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阶段相宜护理模式应用前(2017年2-9月)和应用后(2017年10月-2018年5月)收住于我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4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应用前后将其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阶段相宜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依从性评分、护理满意率、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 SSPI)评分、住院耗时与治疗费用。 结果 观察组护理依从性评分、护理满意率、SSPI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耗时与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t=-29.676,P<0.001;t=-12.837,P<0.001)。 结论 阶段相宜护理模式可显著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依从性,有效推动其康复进程与优化康复效果,深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动态多元宣教在ICU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动态多元宣教实施前(2016年7月-2017年6月)和实施后(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住于我院ICU的患者家属各40例纳为研究样本,按实施前后分别设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ICU宣教干预,实验组接受动态多元宣教干预,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和护理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6.706,P<0.001; χ2=4.114,P=0.043),探视制度遵守率、宣教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275,P=0.012; χ2=11.114,P=0.001)。 结论 采用动态多元宣教方式对ICU患者家属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该类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护理投诉率,提高探视管理质量与宣教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无痛技术在儿科患儿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82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尾数为奇数的402名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选择尾数为偶数的426名的患儿为实验组,采用无痛技术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比较2组患儿的疼痛反应、配合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Z=-16.374,P<0.001)、配合度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9.229,P<0.001; χ2=12.838,P<0.001);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Z=-4.370,P<0.001)。 结论 将无痛技术应用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中,能减轻患儿的疼痛反应,缓解其恐惧心理,提高配合度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升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方法简单,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曹晋 《中国临床护理》2020,12(2):133-136
目的 探讨兴趣诱导结合低液体量雾化吸入对哮喘急性发作学龄前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急诊科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90例哮喘急性发作学龄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雾化吸入及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兴趣诱导干预,同时减少雾化吸入液体量,比较2组患儿的焦虑情绪、雾化吸入依从性、治疗效果以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Spence儿童焦虑量表(Spence child anxiety scale,SC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066, P=0.042),雾化吸入时间短于对照组(t=2.568,P=0.012),患儿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Z=-2.392,P=0.017; Z=-2.374,P=0.018),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好于对照组(t=3.840,P<0.001)。结论 兴趣诱导结合低液体量雾化吸入有利于缓解患儿焦虑情绪,提高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临床疗效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方法 将10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遵医行为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 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及遵医行为均好于对照组(Z=-3.287,P=0.001; Z=-3.979,P<0.001),实施人文关怀后护理人员关怀能力好于实施前。 结论 将人文关怀护理运用于消化道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能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患者满意度和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追踪方法学联合戴明环在提高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MECT)患者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方法 将2017年1-6月收治的924例MECT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7-12月收治的935例MECT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追踪方法学联合戴明环进行MECT护理质量管理。比较2组护理质量,发热发生率和患者MECT配合率。 结果 研究组MECT后发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13.262,P<0.001),护理质量及患者MECT配合率高于对照组(t=-3.163,P=0.025;χ2 =76.316,P<0.001)。 结论 追踪方法学联合戴明环能有效降低MECT后患者发热发生率,提高MECT配合率和护理质量,实现MECT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