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周贵平 《中学数学》2012,(14):58-59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特定的方法,来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地联想、想象、积极地思维,以获得某种与新学内容有关的形象或思维成果;或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对此,笔者作了一些反思,结合本人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近几年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对数学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谈新课标下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尽快地进入紧张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尽快地进入紧张的课堂学习环境,而且更能提高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将生活情境数学化,将数学融入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只有把知识和情境结合起来,才能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各种内因.用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特别容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实现数学再创造.  相似文献   

5.
谈新课标下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尽快地进入紧张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而且更能提高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热情,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达到课改所提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有效实现.1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  相似文献   

6.
问题情境的设置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联系实际生活,在具体问题中融入数学知识的一种教学策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高阶思维活动,促进深度学习.本文中从结合数学史实、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操作实验、拓展变式训练四个方面讲述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落实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学素材的选取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现实,以利于学生经历从真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发展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学生的现实主要包含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及数学文化现实.真实情境的创设可依赖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知识发展的逻辑必然、多样的数学文化故事等.  相似文献   

8.
数学建模教学是让学生学会从现实原型中抽象出形象的数学表达式(模型),再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教学.其过程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几年来,笔者根据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建模教学中,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生活环境、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9.
蒋燕 《数学之友》2023,(2):55-56
从小学数学的知识特点来看,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仍存有较大的难度,为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学会运用数学思维逻辑进行思考,合理应用相关知识解答数学习题,就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教育,从思想层面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本文探讨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略.  相似文献   

10.
高在为 《数学之友》2013,(24):50-5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结合许文老师《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教学,就本节课中问题情境的设置作以下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1.
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呢?  相似文献   

12.
认知情境是指以数学问题为导向,数学背景知识为依托,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水平相适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思维的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经验有效地整合的数学学习环境.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潜能.因此,如何创设良好的认知情境,是每位教师都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允忠 《数学通报》2006,45(1):18-20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等.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拟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作一初步探讨.1从实际生活中创设情境数学的概念或式子有些是由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有些是由数学自身的发展而产生,而有些数学概念源于生活实际.但数学的高度抽…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三算结合教学,是把算盘做为学具交给学生,溶珠算、笔算、口算为一体。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运用算盘这一半具体、半抽象的学具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使大脑得到和谐的发展,形成智力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小学和中学教学方法是有差异的,要求也不相同.小学数学知识都比较具体、直接,形象思维较强,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概括能力相对较弱,进入中学后,数学知识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扩展,呈螺旋式上升,变化十分明显.新知识的增加引发的知识维度变化、视野扩展、思维方式改变等,都让刚步人中学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为了使学生能迅速适应七年级的教学,我们必须解决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使中小学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能街接自如,数学学习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如何把小学与初中数学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作系统的分析研究,搞好新旧知识的接引工作,把握好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促进中小学数学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中小学数学的无缝衔接,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笔者结合中小学数学知识的变化特点来谈谈在处理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中的一些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陈建国 《中学数学》2021,(2):70-72,7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数学是一个从已有的数学现实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具体现实—抽象问题—解释应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传统课堂教学偏重知识的灌输与积累,漠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与体系结构的架设.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各种感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使得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机的状态得以改变,就需要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基于《新课程标准》所编写的数学新教材版式新颖,图文并茂,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分体现了数学离生活很近,这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情境.为了理解和把握新教材,充分挖掘新教材的内容,在数学的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有必要强调数学问题情境设计.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应创设问题情境呢?  相似文献   

18.
初中数学课堂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其一般有下面几个步骤:1.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或猜想创设研究性问题情境,是研究性教学的起点和关键.因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也非常强调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利用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是我们的首选,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对自己头脑中…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强调数学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本文对一个错排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课程要注重社会、学生发展的需求,教给学生在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时应具有的观察视野、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开放的和主动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以辩证的观点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通过实施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有效的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实施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来使学生获取知识,学会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情感教育,有效的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同时,使学生在解答相关数学试题的能力上有所提高,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