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为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负面情绪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多导睡眠...  相似文献   

2.
胡永红  周丹 《现代保健》2009,(30):175-176
目的了解老干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堆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编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对老干科160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患者PSQI总分为(10.48±3.22),61.9%的患者有睡眠质量问题。主要影响因素有身体不适、咳嗽、夜间尿频、担心疾病、病床或枕头不适、病房陌生感等。结论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差,应采取措施控制影响睡眠的各种因素,提高住院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武琪 《智慧健康》2023,(36):74-77
目的 分析正念冥想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常州和平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均给予精神科药物治疗、精神科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正念冥想干预训练。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 (1)入院时两组患者PSG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睡眠效率高、入睡潜伏期短(P<0.05)。(2)入院时两组患者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3)入院时两组患者PANSS量表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评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ANSS量表中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念冥想干预训练有助于缩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改善睡眠质量,可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老年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7月的328例老年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4例。对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患者进行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结果入院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为(10±2.68)、(10±2.71),其中PSQI>7分者占72.5%,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经治疗后患者睡眠质量指数均有所降低,但干预组较对照组将对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内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改善睡眠质量,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室(ICU)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睡眠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某医院ICU收治的脓毒症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睡眠问卷量表和ICU睡眠质量相关因素调查表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并分析睡眠状况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对188例ICU脓毒症心肌病患者进行睡眠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患者中男性112例,女性76例,平均年龄(65.96 ± 4.32)岁,住院时间3~15 d,平均住院时间(6.85 ± 2.74)d。患者睡眠质量(57.62 ± 13.51)分、觉醒(55.65 ± 9.87)分、睡眠潜伏期(56.05 ± 10.87)分、睡眠效率(54.69 ± 12.39)分、睡眠深度(56.51 ± 17.6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疼痛、呼吸不畅均降低患者5项睡眠评分(标准系数:-0.365、-0.201),转运/走路/抢救噪音均降低患者睡眠质量、觉醒和睡眠深度评分(标准系数:-0.658~-0.336),其他不适降低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深度评分(标准系数:-0.487、-0.207),焦虑降低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评分(标准系数:-0.665、-0.365),使用镇静药物降低觉醒评分(标准系数:-0.147)。结论 ICU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的睡眠状况整体较差,噪声、疼痛、负性情绪等是影响其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东欣  蔡溢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1):1501-1503
目的 比较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47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进行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45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对照组),并采简易精神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缺陷、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 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其社会功能缺陷、生活质量改善及后续用药量减少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与观察组(1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远期不良反应少,药物用量少,能改善其社会功能缺陷及生活质量,有利于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社会功能的作用。方法将30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未采取综合干预,仅行每个月复诊1次;干预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疏导心理治疗、疾病自我监控、心理自我调节、社会应对技巧和职业康复等进行为期3年的综合干预,于治疗前、出院时和出院后1,2,3年末评定2组的住院率和复发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脱落率、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结果出院后3年末,干预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的总分和各项因子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显著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觉质量情况及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该院透析室8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比较不同年龄(〉60岁组和≤60岁组)、不同透析年限(〈3年组和≥3年组)患者PSQI评分情况,分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①60岁以上患者与60岁以下患者在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及SPQI总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日间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透析〉3年和〈3年的患者在SPQI量表中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患者透析年限、年龄、贫血及透析的充分性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进行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83例,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抑郁状态进行评估.数据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U检验、Spearman相关、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等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按睡眠质量分为两组,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指数>7)占32.16%(91例).两组患者之间的胰岛素使用比例、抑郁状态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37、70.910,P=0.001),舒张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2,P=0.03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等抑郁因子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Z=-5.961、-4.854、-7.159、-7.159、-10.183、-4.882,均P<0.05).睡眠质量指数分别与抑郁评分、是否注射胰岛素这两个变量的相关性存在统计学意义(r =0.682,P<0.05;r =0.209,P <0.05),抑郁评分、是否注射胰岛素是影响睡眠质量指数的独立相关因素(β=0.430,P <0.05;β=1.142,P=0.022).在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中,注射胰岛素的次数与低血糖事件频率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 =0.235,P=0.041),低血糖事件频率与抑郁评分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275,P=0.016).结论 抑郁状态、注射胰岛素会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门诊与住院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评估,分析不同治疗环境对精神分裂症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对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各70例进行人口学特征、精神病简明评定量表(BPRS)、PANSS量表、副反应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严重度(CGI-SI)和病耻感量表进行测量和评估,比较门诊与住院患者缓解期病耻感特点。结果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被歧视、自我感觉的病耻感及对疾病的掩饰性,但经过住院治疗的患者对病耻感的掩饰性因子(2.01±0.88)分和积极效应因子(1.68±0.78)分低于门诊治疗的患者(2.43±0.98)和(2.44±0.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治疗对减轻耻感、提高生活质量相当重要。严格遵守和执行精神卫生法,可以较大限度地保护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体质指数(BMI)和日间嗜睡在睡眠紊乱对血压影响中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睡眠中心首次确诊的530例成年住院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监测数据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多重中介...  相似文献   

12.
王雪芳 《医疗装备》2024,(6):154-157
目的 探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神经分裂症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社会功能[采用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FPI)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睡眠质量[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并统计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周后,观察组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SFPI、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SSFPI、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及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A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王荣花  赵玉香 《现代保健》2010,(11):116-117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理理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60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Orem自理理论和整体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的程序,分别于人院时和护理后12周末,采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每位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各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巳时循经推拿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8年11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住院的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按入科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巳时(9:00-11:00)实施头面部推拿及循脾经经穴推拿;对照组在巳时之外时辰进行头面部推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的睡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障碍方面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脾两虚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巳时循经推拿对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人格障碍的共病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1月112例住院患者采用ICD-10人格障碍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使用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其相关临床症状;疗效根据BPRS减分率评定。结果1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病前人格正常者53例,分裂样人格障碍者41例,偏执型人格障碍者5例,自恋型人格障碍者4例,边缘型人格障碍者3例,回避型人格障碍者2例,依赖型人格障碍2例,表演型和强迫型人格障碍者各1例。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约半数以上共病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共病加重了患者的阴性症状,对治疗效果不佳,同时预示患者的不良预后,对此精神科的临床医师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颜丹  潘英  汪枫  李燎  黄文才  卿晟  赵家兰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712-2713
[目的]探讨湿疹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心理状况调查问卷,测评湿疹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恐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等9个症状因子;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湿疹患者的抑郁;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患者的焦虑;测评睡眠采用睡眠质量调查表,测评入睡、睡眠维持、睡眠自评、睡眠时间比、午休时间、梦忆情况、睡眠总时间等因子。[结果]湿疹患者与正常常模的SCL-90评分比较,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56例湿疹患者中有抑郁情绪者57例(占36.54%)、有焦虑情绪者66例(占42.31%),有抑郁和焦虑情绪患者的自评量表得分与正常人常模得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与对照组的睡眠质量比较,在入睡、睡眠维持、睡眠自评、睡眠总时间和睡眠质量总分5个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与对照组的睡眠质量比较,在入睡、睡眠维持、睡眠自评、睡眠总时间和睡眠质量总分五个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患者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焦虑和抑郁情绪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睡眠质量;医务人员对他们除了要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还要积极干预他的心理障碍,努力改善他们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波治疗仪在惊恐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惊恐障碍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波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惊恐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消极情绪、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治疗后惊恐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健康问卷(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波治疗仪能够减少惊恐障碍患者惊恐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轻患者消极情绪,促进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8月-2021年8月,就诊于南澳人民医院康复科并明确诊断为脑卒中的130例连续住院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和非睡眠障碍组.对研究对象行24h动态心电血压监测,作心率变异时域和频域分析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对成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48例,分为个案管理组和传统管理组分别对患者进行干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分别评定患者入组时、6个月及12个月时的病情和社会功能,并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在6个月时,两组PANSS和SDSS评分均较入组时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两组PANSS和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案管理组的生活质量较传统管理组提高更明显.12个月时,个案管理组和传统管理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12.5%(3/24)和29.2(7/2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0.
王环 《健康研究》2014,(4):408-410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ICU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睡眠质量的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睡眠质量量表对杭州市6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共190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睡眠质量量表平均得分分别为(2.19±0.32)、(6.42±2.67);ICU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各维度与睡眠质量均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杭州地区ICU护士的睡眠质量较差,工作压力源与睡眠质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