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5T系统自2004年在郑州铁路局推广应用以来,郑州铁路局积极探索5T系统覆盖范围、安全管理、技术规章标准、工装设备、设备源头质量等十大保障体系,规范5T系统的管理和运用,发挥5T系统保障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郑州铁路局铁路车辆运行安全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是确保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基础装备,一旦遭受雷击将造成探测站设备严重损坏、运行瘫痪,并且修复难度很大。运用综合雷电防护技术和雷击智能监测系统,能够极大地减少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测系统的设备故障。  相似文献   

3.
郭亮 《中国铁路》2013,(11):59-61
介绍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5T系统)的构成、功能及通信网络结构.以贵阳南编组站为例,分析5T系统的信息带宽、接口类型、传输介质等,为编组站5T系统通信网络及接口设计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现状的分析,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体化安全防护平台的设计方案。通过对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识别、探知与管理,解决资产管理不统一、安全防护不到位、态势感知不清晰的问题。采用先进的可视化技术手段,从多角度直观展示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性能指标及安全信息,构建其全局安全视图,实现资产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资产风险,使原有零散的安全管理达到统一,实现规范化与自动化,极大提升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与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5.
分析我国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和应用现状,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动车组、客车、货车安全需要和安全监测技术发展情况,从监测技术设备、联网应用系统、设备运用检修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我国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6.
随着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系统运维的工作难度明显增加,如何有效地利用运维工具提升工作效率成为首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并设计研发出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监控平台,通过监控组件对信息系统软硬件运行状态的后台自动监控,实现了重点监控对象的报警提醒和综合展示,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台账及现场信息的统一管理,并有效的提升了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维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铁路变配电所视频监控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等多种辅助生产系统互相独立,缺乏信息交互和统一管理平台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架构的铁路变配电所辅助综合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统一的管理平台和标准接口将视频、安防、在线监测等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实现自动巡检、信息共享、告警联动等功能。实践证明,辅助监控系统打破了各子系统“信息孤岛”的现象,提升了变配电所运营维护管理效率,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工务设备及施工作业的安全,应构建能够及时发现并早期预警线路设备故障及沿线环境影响的高速铁路工务基础设施状态检测与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对轨道、钢轨、路基和重点桥隧的状态进行检测与监测,对道口、环境灾害、工务机械车运行和施工作业安全加以监控,并利用数据集成平台对数据集中管理、共享和综合分析,为工务设备安全监测与管理提供信息服务。论述了该系统的内容、功能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铁路视频运维管理系统,旨在建立以视频业务为导向的综合监控平台,实现统一展现和管理,集实时监控、质量评估、生产管理、分析决策、考核评估于一身,从运维系统的设备层、实时分析层、平台层和应用层进行设计,采用结合图诊和网管数据关联的故障定位的方法,实现从底层运行支撑上层业务运行的一体化运维管理系统,辅助运维管理人员判断视频运营...  相似文献   

10.
传统电源及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思想以监测为主,旨在发现设备故障,指导运维人员进行故障抢修,存在管理分散、管理水平不高、数据可视化程度低等缺点。提出基于AIOps的铁路机房运维管理系统研究,通过对机房内环境和各类设备的远程监控,运用大数据技术、关联告警分析技术、可视化技术等,充分挖掘系统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海量历史数据,实现对机房运行状况的预警,提前发现设备运行隐患,提高机房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工务设备及施工作业的安全,应构建能够及时发现并早期预警线路设备故障及沿线环境影响的高速铁路工务基础设施状态检测与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对轨道、钢轨、路基和重点桥隧的状态进行检测与监测,对道口、环境灾害、工务机械车运行和施工作业安全加以监控,并利用数据集成平台对数据集中管理、共享和综合分析,为工务设备安全监测与管理提供信息服务。论述了该系统的内容、功能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在铁路综合视屏监控系统运用维护中,如何及时了解设备状态并及时处理各类系统故障,是目前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问题。分析铁路行业的视频监控运用维护管理的特点及需求,提出基于铁路行业综合视频监控特点和需求的运维系统解决方案,最终使运维管理能够实现系统评估、平台服务管理、设备状态管理、视频质量诊断四大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设施设备状态的监测水平会影响其运维管理模式。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模超大、设施设备体量大、运行环境复杂多样、外部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央一体化综合监控系统在线监测技术成熟完善、检测功能完善,可实现对全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的及时跟踪、分析和管控。以此为基础,对运维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优化,调整维保人员岗位设置和职责划分,以保证应急响应的速度和针对性。优化后的运维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和检修维护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开展相对主动的应急处置管理,从而进一步增强对设备设施的综合掌控。  相似文献   

14.
沪宁线行车安全监控信息网络技术方案和管理中心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沪宁线安装了多种行车安全检测、监控设备,该系统以这些基层安全监测设备/系统作为测报点,充分利用铁路通信网既有网络通道和路局、分局、站段办公网,构建沪宁线综合安全监测信息传输网络,将沿线地域上分散的、由各专业部门独立管理的各类安全检测/监控系统与安全监测管理中心联接起来,实现各种安全监控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广泛共享;以综合利用安全管理中心各种安全数据为目标,开发出具有安全报警预警管理、行车事故管理、专业安全信息查询服务、抢险救援支持、综合分析与决策支持等功能的应用系统,提供电子化安全监控管理信息服务,构筑起集监测、管理和决策为一体的行车安全综合监控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铁路信号系统传统运维方式在信息交互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远程监测的智能运维管理方案。利用互联网及三维仿真技术可视化反映各站设备运行状态,以历史数据信息为模板,依据相似度对比,对设备状态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对设备故障信息预警、定位,及时发现信号系统的风险源,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该系统已在南山口站应用,效果良好,为困难地区的信号系统运维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铁路数据通信网运维过程中缺乏IP地址的自动化准入和管理手段、CE交换机故障自动识别手段,以及对数据网设备、业务流量、IP地址的统一监测手段等问题,提出以综合运维、全网可视化、运维模型、IP画像等4种智能运维方法,实现更智能、更全面、更安全的智能运维管理平台。通过IP地址级的流量监测及分析、安全准入,及基于大数据的业务模型分析,实现数据通信网的集中管控和智能运维,以及异常流量、网络风暴、非法接入等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阶段提交的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于运维阶段普遍存在信息缺失、数据清洗 工作量大、与既有管控系统对接困难等问题,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对运维阶段的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调研, 确立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信息深度、数据结构、信息分类及编码等要求,给出具体的模型建设与数据采集方法; 通过建立模型分类编码、设计编号和资产管理编码的映射关系,模型能够顺利与各工程阶段信息采集库、综合监 控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融合,并通过运维平台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可视化监控与资产管理系统工单、台 账等信息的调取;通过模型技术要求与编码要求的严格实施,搭建出符合城市轨道交通三维可视化智慧运维需求 的全息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信号设备全天候正常运行,一体化信号中继站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信号设备备用直流电源,磷酸铁锂电池组的自身电池管理系统,具备数据实时独立监测功能,但是无法与其他运维子系统进行联动监测,也无法实现电池运行状态的趋势预测和故障状态的预警,具有安全隐患。本文基于电池自身管理系统采集的数据,提出面向一体化信号中继站的电池智能监控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电池数据接入一体化信号中继站智能运维后台,与巡检、动环、消防等运维子系统数据共享和联动监测,从而做到一体化智能运维,同时建立电池数据库并研究基于大数据的故障诊断和趋势预测技术,能够实现电池运行状态的预测和故障状态的预警,提高一体化中继站应急响应水平和运维效率。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铁路车辆安全行车设备中有个很重要的部件——计轴传感器,也叫车辆轴位传感器或磁钢。磁钢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各种主机的工作状态,例如AEI车号设备、"5T"设备以及电务新型行车区间计轴闭塞装置设备等,都是车辆轮对从磁钢上方通过时,靠轮缘的触发信息完成工作  相似文献   

20.
铁路5T系统是中国铁路在面临客货混运、提速、重载的新形势下采取的保障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系统采用多种先进的动态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车辆运行状态的实时动态监测,但由于车辆部件的各类故障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信息共享、集中监控、综合分析的强烈需求.本文通过对大秦铁路的实际调研,提出了一种建设5T系统信息融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